- 相关推荐
你能扛住“软糖”诱惑吗?
心理辞典:
英国心理学家米歇尔曾做过一个很经典的心理实验:他用20个4岁的孩子做被试者,发给这些孩子每人一粒软糖,并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就吃掉,那么只有这一粒;如果能放到他回来后再吃,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软糖。待到米歇尔再次回到屋子时,发现有些孩子已经经不住诱惑吃掉了软糖,而另外一些孩子,则想尽各种办法,不将软糖吃掉,他们也因而得到了更多的软糖,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延迟满足实验”。米歇尔跟踪调查发现,那些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获得成功。
其实,不仅仅在试验中,生活中、工作中诱惑我们的“软糖”时刻存在,如果我们想得到更大的收获,就需要暂时克制眼前的诱惑,惟有此,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现象关键词:拖延
“软糖”味道:悠闲
在上司和同事的眼里,林琪是个很努力的员工,几乎每天加班,周六日也常常守在电脑边做规划,制表格。只有林琪知道,别人眼中的努力,实际上是他心里的无可奈何。林琪总觉得自己像台启动慢的机器,每天“开机”后,不能一下子进入工作状态,而是要“预热”很长时间,比如他会在各个网站上闲逛,也会忍不住到QQ空间中看看好友们的更新……这么一晃下来,一上午的时间就差不多过去了,直到有的同事已经开始宣布工作完成了,林琪才大受刺激,开始工作,因此,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而且,为了避免拖延影响自己的形象,林琪尽可能把工作完成得漂亮,甚至要超额。这样的代价是,他几乎变成了加班狂,工作以外的事情几乎无暇顾及了。
心理点评:
很显然,林琪对 “悠闲”和“轻松”的“软糖”缺少抵御力,所以,禁不住将它们放在工作前去品尝。殊不知,一时的意志薄弱,却让林琪失去了业余时间,也不能真正痛快淋漓地享受悠闲和轻松,可谓是捡了小乐的芝麻,丢了大乐的西瓜。
当然,林琪频频提前吃“软糖”的背后,也与他的某些心理需求有关,比如,通过这种行为,林琪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被当做很努力的员工,这一心理需要的满足,强化了林琪提前吃“软糖”的行为,要想得到更多的软糖,林琪一方面要提升自控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心理支招:
积极强化: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与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得到奖赏的行为,更容易巩固下来成为习惯。只要自己比以前提前完成了任务,就给自己一些小奖励,并在心中激励自己,争取下次更早完成。渐渐地拖拉的习惯将有所减轻;也可将一个工作任务,分成若干小任务,并将每个小任务设定完成的期限,可以避免将所有的任务拖到最后。
寻找新的价值满足方式:虽然加班加点可以被别人当成是努力员工,但是,想想你所付出的代价,就会觉得得不偿失了。既然如此,换种方式可能更好。提高效率,拥有创意、认真负责都是获取认可的好手段。当你用这些方法能够获得自我价值和外界认可时,就没必要依赖于加班加点的“伪努力”了。
现象关键词:跳槽
“软糖”口味:被赏识
工作四年,张霄跳了七次槽,最长的一份工作,只干了七个月。张霄对自己的评价是有能力,有激情,但命运不济,怀才不遇。
想当初,系里的另外一位同学,与自己同时进了同一家公司。张霄知道,那位同学的能力远不如自己,可人家命好,刚进公司才三个月,就赶上了一笔大单子,从此一跃成为老板眼中的大红人,出差、培训之类的好事,连着砸到这位同学的头上。张霄心里不服气,他拼命努力,去的比别人早,回的比别人晚,积极地递交自己工作设想,还主动搞社会调查。但老板对这些似乎就是视而不见,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张霄的热情火焰熄灭了,一气之下,拔腿走人。虽然每次新到一家公司,张霄都意气奋发,觉得要比在前一家受重视。但用不了多久,他就又变得垂头丧气,因为自己依然无法受到重用。张霄真是不明白,为什么偌大的城市,就找不到一方适合自己的天空。
心理点评:
渴望被赏识、被重用几乎是每个职场人的意愿,而对于初出茅庐激情四射的年轻人来讲,对此的需求更加强烈。只不过有些人知道,就算自己是千里马也要经过耐心的奔跑才能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才能抓住脱颖而出的机会;然而,对于那些抗挫能力差的人来讲,则缺少对挫折和失意的耐受度,他们巴不得马上就要品尝那颗被赏识的“软糖”,当他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对那颗“软糖”的渴望上时,却忽略了踏实、认真、钻研及忍耐,如此一来,很可能会因为浮躁而丢掉获取更多“软糖”的机会。
心理支招:
学会给自己心灵补给:养成写收获日记的习惯,每天将自己每一滴的进步和收获写下来,就算无人鼓掌,面对日积月累的收获,自己依然能给自己掌声,这份成就感是帮助你将目标进行到底的最佳动力。
为被忽视赋予意义:被重视固然是好事,但被忽视也就并非全然是坏事,比如,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时更有利于蛰伏“修炼”,也可避开被嫉妒的目光而潜心钻研,还能蓄积力量在适当时一鸣惊人……当你不再把忽视当成一种煎熬,而是当成一种跳跃时的准备时,你就能安下心来接纳这个状态,并积极应对了。
现象关键词:焦虑
“软糖”口味:心安
何倩所在的公司最近传出裁员的风声,公司上下都人心惶惶。为了保住工作,有的员工表现得比以往更努力,有的则利用业余时间充电。看到大家忙碌的样子,何倩的心里越发地焦虑了,她总觉得如果有人被辞退的话,一定是非自己莫属了。自己的性格本来就不是特别会表现的,更何况,现在公司里硕士博士一大把,还不乏海归,而自己一个本科生,能有什么竞争优势。想来想去,何倩决定主动辞职,在她看来,这总比被裁掉要有面子得多。于是,何倩就在大家拼命保工作的时候,却上交了辞职报告。
上司知道后,遗憾地告诉何倩,本来公司准备派她到国外进修的。何倩也回想起最近上司与自己的谈话,曾暗示过她这件事情。然而,她在这关键时刻的主动辞职,无疑为别人腾出了位置。何倩真是为此感到深深的后悔和遗憾。
心理点评:
我们的心理经常会出现类似炒股的现象,一旦产生了某种认知,就会不自觉地去搜集材料,来“炒作”这一认知。比如,何倩产生了会被辞退的认知后,思维便陷入了固着当中,搜集一切证据来证明被辞退的可能,因此也越来越陷入了等待宣判的焦虑当中,正可谓悬在空中的鞭子最折磨人。为了让自己尽快品尝“心安”这颗软糖,何倩采取了主动放弃的冲动行为。
心理支招:
想象替代法:冲动的行动,实际上是在释放积蓄的情绪流,以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但是,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只能换来得不偿失的后果。既然如此,不妨用想象法替代现实中的行为。将家里的某一物品,想象成你的上司,对着物品“表演”辞职的举动,也可以诉说内心的慌乱和不安。这样做,既宣泄了焦虑的情绪,也降低了冲动行为出现的概率。
积极行动法:将可能缓解焦虑的办法都在纸上罗列出来。比如对于何倩来讲,除了辞职,还可以像其他同事一样去积极充电或是积极表现。然后,根据自己内心最想要的结果来对这些办法进行排序,并按照顺序来付诸行动。如果何倩这么做了,就会发现,辞职是排在很靠后的行为,在此之前自己还有很多值得努力的方法。而当你真正将精力投入到行动中时,焦虑的感觉也就会大大减轻了。
【你能扛住“软糖”诱惑吗?】相关文章:
大公司压力面试案例,你能扛住吗08-08
石家庄公租房能永久住吗10-11
郑州公租房能一直住吗10-08
小测试--你能当CEO吗?11-21
你能适应职场竞争吗?11-11
石家庄港澳通行证能住酒店吗10-22
离婚后没房住能申请公租房吗07-21
绵阳公租房住满五年能卖吗10-11
石家庄廉租房住满五年能买吗10-05
办公室外的“三大职场” 你Hold住吗?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