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与专业认知方法探讨论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专业认知能力是形成正确的学业认知、职业规划、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自我认知、人生价值观认知的良好开端,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关键,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未来职业的挑战和责任。本文就以上内容,提出校内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的有效解决方案。
一、职业认知内涵。
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旨在学生走进校门之时,就开始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了解与领悟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职业岗位内容及特点、市场用人状况和能力要求等要素,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状况与未来发展有清楚的整体认识,明确将要从事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明确专业学习的培养目标,课程之间的关系,专业形成的岗位,系统地引导学生择业认知、就业认知和创业认知。
提高专业认知能力是形成正确的学业认知、职业规划、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自我认知、人生价值观认知的良好开端,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关键。加强职业认知,了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在基本技能、专业知识、思想品德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找到自身差距,明确大学阶段的任务。这样,使同学们一走进大学校门就意识到未来的挑战和责任,从而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规划,珍惜每一分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校始终明确如何学习,按照哪一个岗位方向发挥特长,毕业能干什么、要干什么,这是学生顺利就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基础。
二、专业认知教育的过程与方法。
大学生的职业教育是大学生在校进行专业规划的关键,因此,高校对于专业认知教育应该系统的、规范的纳入教学计划管理中,而且根据不同学期进行相应的专业认知、社会认知、职业认知、就业认知等教育。同时纳入教学考核的范畴中,对此进行以下探讨:
(一)专业认知和学习规划相结合。
在大学一年级入学教育中,专业认知教育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诠释,将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新生入学对大学一无所知,对学校的一切都是陌生和新鲜的,所以仅利用一次专业认知教育详细解读专业计划令学生掌握的效果不佳。故此,笔者建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应该在开课的第一周进行,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次专业课就是进行专业认知教育,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的岗位方向,市场用人状况,上届学生就业情况,欣赏毕业学生设计的专业作品,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岗位技能;参观专业实验室和毕业学生竞赛成果、专业教师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阶段专业介绍是在入学的58周之间进行,这时学生已经感受到大学生活、大学的管理方式、授课方法、学习形式都有别与高中,大一学生更适应老师天天陪伴、督促、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大学生活需要自理,学习需要自主,大量时间需要自己安排,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大一学生补考较多。因此,第二次专业认知教育将就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展开介绍。
①以养成自觉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为主题。
②对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关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专业课和专业的岗位关系等,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的选择,专业证书与招聘就业关系等进行较详细的解读。尤其是第一学期开设的基础课,在专业认知教育中讲明第一学期开设的基础课对后续课的影响。
③选择在校优秀的老生介绍大学的学习方法,防止大13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懈怠,及时调整自主学习的方法,确保第一学期学习结束顺利通过考核。
④这期间学校也要及时讲解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校、院两级奖学金(三好、学习优秀、品德优秀、优干、校励志奖等)评定条件,专科升本科、本科考研究生的要求和选取的条件。让学生及时做好大学的学习规划及职业生涯规划,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⑤邀请优秀的高年级在校学生介绍如何参加学生的社团活动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学校活动和学习时间的比例,让学生在大学不仅学会专业知识,同时学会做人、做事的综合能力,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信心、勇气,逐步达到自我完善。在专业介绍结束以后,要求每个学生撰写一篇大学生活规划,并组织讨论,开展我的大学生活规划主题演讲活动等。开展演讲活动既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能力,同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调整自己大大学规划和目标。
(二)社会认知与专业规划相结合。
大二学生经过了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进入大二学生学习的内容逐步转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面向专业的实践环节逐渐增加,这时利用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强化动手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以及怎样利用课余时间自觉进入实验室进行课内、课外实验实训。掌握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的培养目标、岗位方向的关系,并充分的考取专业证书。
可以说,大学的二年级是职业准备的重要时期,对各种课外活动由盲目的尝试发展为有目的地参与,并且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二就开始进行强化职业规划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的概念,了解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规划专业的岗位方向。指导学生强化动手能力的意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大二进行社会认知教育的主要方式有:
1、课堂情景模拟。
利用大二学年的实践课程创设专业课应用情境,例如针对商务谈判与沟通的课程,可由学生分组创建谈判背景,并分配人员进行谈判,以熟悉掌握沟通与谈判的技巧。针对市场营销等课程,仍可提出选题,由学生分组创设环境,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进行演绎。通过这种形式,促进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以完善专业认知,真正做到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社会认知。
使同学们在校就感受到未来职业的挑战和责任,利用暑假/寒假开展社会认知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访人才市场、用人单位,访问校友、专业前辈和自己的亲友等途径,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技术能力、综合能力的要求,也了解到就业难的现实。
社会认知将要求学生按照具体内容(社会认知目的、内容、要求、体会、职业规划等),撰写社会认知报告,回校组织讨论寻找自身不足,明确大学阶段的努力方向,珍惜在校学习每一分钟,调整在校专业学习方法、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和职业规划。
3、聘请毕业后大学生回校座谈、报告就业后的体会。
4、带领学生参加专业招聘会,采访企业对应聘学生面试要求内容有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礼仪礼貌以及他的心态、气质和性格。
通过这些社会认知活动让学生确实认识到自己融入社会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共进,品德和责任共存,自信和谦虚互补,合作和创新共识。由此进一步规划好个人的职业生涯,确定好自己的多项就业目标,积极储备就业资本和技能,保持一个低期望值的就业心态,要有吃苦耐劳与从基层开始做起的意识,能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确定好择业、就业、创业。
(三)职业规划和就业相结合。
对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强化专业方向实践和就业的指导,做好就业前的职业方向准备工作,将职业规划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首先学生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机会,强化实践能力,组织引导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习,大学生不仅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是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升华、改造和创新。
1、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地提高实践能力。
目前,就业单位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需要学生立即能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具有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科技发展。这期间的职业规划必须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特长及职业岗位方向,利用课余时间有目标、有计划、有题目、有专业导师指导、自主进入专业实验室,鼓励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实验室自主操作过程中主动观察、思考、发现新问题,并能独立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因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形成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考取专业中/高级职业131证书、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竞赛、兴趣小组活动等。逐步培养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及奉献精神。
2、引导学生要有主动的心态和行为。
主动获取求职信息;主动走出去接触用人单位;主动寻找自身与市场需要的不足;主动请教等等。利用在校实训、毕业实习将在校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是学生进行工学结合、实践零距离就业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对工作岗位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了解。同时锻炼学生吃苦、勇于钻研的意志,学生们的亲自参与、亲身实践,对职业选择有了更清晰的目标。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要具备基本求职技能。其中包括:写出令招聘者心仪的简历;培养个人外在的形象和气质;在求职过程中要态度谦虚,掌握求职技巧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身发展前景、专业优势等诸多问题。
4、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考研信息,聘请本考研、专升本成功的学生讲解学习体会、经验。他们在考研路上所遇的状况和经验毫无保留与同学们分享。
5、组织就业意识教育报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专业教育、校友座谈会使学生掌握就业形势和自身能力,使之正确择业。
三、专业认知教育融入到每位教师的课堂中。
学生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甚至是专业课都需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它对专业乃至就业有什么关系等诸多问题。尽管在每学期的专业认知教育中,教师都会详细的解读教学计划,但是学生在学习课程时难免又不清楚,学习缺少动力。因此,每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掌握所教专业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专业岗位方向、课程之间的关系等,特别是对所讲授的课程应该掌握本课程开设的作用、目的,对后期课的影响和铺垫的内容,专业课对职业技能的影响等。担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有责任根据学生的`特长指导学生进行本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的天赋和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引导他们走上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但是目前很多教师,上课第一节课就开始讲本门课程的内容,不向学生交待为什么开设本门课程,本门课程应该掌握到如何程度,这门课对后续课或者职业岗位的影响。
造成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处于迷茫状态,这种迷茫有时在教学检查的学生座谈会上,学生会提出疑问,然后解答,关键是带着疑问听课影响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没有方向和动力影响教学效果。专业认知教育应该融入到每位教师的课堂中,任课教师要让学生时时清楚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及作用,掌握自身发展的方向,调动自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明确将来我能干什么,我该干什么。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和专业的实践课程时要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坚信成功取决于个人实力信念,珍惜在校的每一分钟。针对现在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缺乏专业知识及文化视野狭窄问题,督促同学们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他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规范职业认知和就业认知的第二课堂。
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学院对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开创第二课堂,系统开设求职与择业、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合理规划未来发展。在职业、就业认知教育不要拘泥于呆板的理论教学,开展社交艺术活动或者由学生形成小组,模拟实战情境,由学生对小组的表现进行打分。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的过程中来,使得第二课堂的职业、就业认知教学能有效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找到自身不足,考到同学的优点及自身努力的方向。教育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对职业影响的重要性。了解团队合作以及职场生涯中应具备的基本原则和准则,以促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职场礼仪,避免学生在择业和就业途中遭遇挫折,培养和建立较成熟并具有明确自我标识的个性特征,在智力、个性特征以及抗压、抗挫折能力上培养较高的商数,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同时有计划举办面向全院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讲座,网络浏览就业职位选择方法和注意事项讲座。在开设创业学选修课中将创业理念引入学生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以及自立、自强、自信、自主的创业精神;指导学生积累创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岗位创业、实体创业做好准备。聘请往届在就业和创业较成功的学生回校演讲,让学生清楚创业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以保证学生正确的看待和了解创业,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总之,大学生的专业认知、社会认知、职业认知、就业认知都要从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始进行系统化的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的概念,初步认知社会和所学专业关系。使学生们了解到就业难的现实,能力和机遇相辅相承的关系,初步建立就业意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基本要求。目前,我校各系各专业逐渐认识专业认知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各专业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认知教育的尝试,尤其是经济管理系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和信息工程系在此方面的探索已初见成效。
【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与专业认知方法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方法探讨论文08-22
当代教育管理的过程取向与特性论文08-02
探讨运输经济理论的过程论文08-13
探讨大学体育教育论文10-07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探讨的论文10-30
探讨高等经济教育的内容与发展措施论文09-14
市场营销专业新教育方式探讨论文06-20
计算机教育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探讨论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