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老教师的人生感悟
导语:教师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而作为教师,教导着学生,心中又有着如何感悟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一篇老教师的人生感悟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作为一位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学者,我有幸于20xx年6月开始,加入课程改革专家组,参与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各类人员,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有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有中小学校长,有一线的教师,以及教育新闻工作者。五年多来,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与此同时,我用心地体悟着“教师人生”。
“教师人生”要求教师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门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
“教师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教师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当然,“教师人生”还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教师之服饰
不修边幅,不符合教师的形象要求;不懂礼仪,不合教师的职业规范。吊带衫、露脐装也许性感动人,但应远离学校和教室;黄头发、鸡冠发妩媚可人,但该移开教师的头上。
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去听课,看见一位亭亭玉立、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我的审美情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但稍一打量,我便进入了审美的疲劳状态。不为别的,只因这位美女教师的左手上戴着两枚戒指,一枚戴在中指上,另一枚戴在食指上。顿时,在我的第一感觉中,她那美丽的形象被她那俗气的左手所占领,感到乏味,感到倒胃口,感到没有品位的美丽是多么地苍白无力。
细节决定品质,服饰影响人的品位。我并不反对教师特别是女教师戴戒指、染发等行为,但我反对没有品位的教师服饰行为。戒指,一枚足矣。戴在哪个手指上,寓意深刻。戴在中指,表示热恋或订婚,戴在无名指上是指已有如意郎君或小鸟依人,戴在小指上表示独身,戴在食指上表示求偶,大拇指上一般不戴戒指,即使戴,也仅仅表示“粗野”。一只手上同时几个手指戴戒指,只能表示这个人缺乏品位甚至基本修养。大家试想一想,一位女教师把戒指戴在食指上,面对情窦初开的中学生上课,那会对学生意味着什么?答案只有一个:误导或干扰。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仲夏之夜,上海外滩发生的一件事情令人记忆犹新。一个老外看见了一位美女,迎头上去就是一番狂吻。原来,这个女子的衣服上印着“kiss me”的字样,老外把她当成了。我们有的老师穿衣服,丝毫不注意服装上文字信息的含意。一天,我看见一位女老师穿的短袖T恤上印着一个英文单词“Tool”,意思是“工具”,甚为不雅,因为印有这种文字的衣服在国外也只有那种专门的从业女子才穿。大家也许还记得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李湘“妇衫”事件吧,其实,这种事件在我们中小学并不少见。教师从事着文化和人化的事业,岂能因为无知而得到原谅。
不修边幅,不符合教师的形象要求;不懂礼仪,不合教师的职业规范。吊带衫、露脐装也许性感动人,但应远离学校和教室;黄头发、鸡冠发妩媚可人,但该移开教师的头上。教师服饰无小事!愿我们的男教师英俊,愿我们的女教师美丽,更愿我们的教师都有高雅的气质、情趣与品位。
教师之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唯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
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最美的语言。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语气平和说明了教师的稳重,语气温和表现了教师的耐心,语气坚定反映了教师的信念,语句连贯表明了教师对内容的熟练,语句清晰反映出教师对内容把握的准确,语句完整体现了教师思维的严密,语句优美彰显出教师扎实的功力。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
言语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教师的语言具有教育功能。用生动的语言去讲述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用准确的语言去讲解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理性的合逻辑的充满激情的语言去讲演主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心灵。讲授中语句的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的渲染可调动学生的情绪;明显的疑问语气好像在告诉学生“要动脑筋想一想”,有意识地放慢语速意思是说“这里是重点千万别错过”。寓情于理和寓理于情的语言,能够解开学生的千千心结;有条有理和层次分明的语言,能消除学生的重重疑惑。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
一个优秀教师的语言使一本教材的所有优点得以充分展示,一个较差教师的语言会使同一本教材的缺点暴露无遗。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唯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
教师之习惯
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需要改良与更新、发展与进步。坏习惯一定要改,好习惯如果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终究有一天也会归入坏习惯的行列,因为“不变”本身未必就是好习惯。
有人说,习惯成就人生;也有人说,习惯决定成败。《辞海》上说,习惯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是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新情况。《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提到“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汉书·贾谊传》中也有“习惯如自然”之说。习惯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惯常的行为、常见的行为。习惯如自然,习以为常,习以为性,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好习惯提升人的品质和生活品位,坏习惯糟蹋人的形象和生活层次。因此,在教育中人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但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教师的习惯养成问题。
教师的习惯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相对一致的教育行为方式。一个教师如何面对学生、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工作环节、如何处理和同事的关系,都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当这种行为方式延伸到各种新的教育情境中、延续到各种教育环节中,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学校组织大部分教师共有习惯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教师一种自在状态的教育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进而成为一种教师文化。
教师的习惯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有的老师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卷上出错的时候,有的老师习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新课文的时候,有的老师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习惯于面无表情,习惯于不苟言笑,习惯于讲讲讲练练练,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顾过程,习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在家长会上,有的老师习惯于数落学生的缺点,习惯于只谈学习成绩,习惯于危言耸听,习惯于要求家长给学生施压;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上,有的老师习惯于单打独斗,习惯于竞争,习惯于对同事横挑鼻子竖挑眼;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有的老师习惯于批评,习惯于罚站;当一种教育改革来临的时候,有的老师习惯于质疑,习惯于墨守成规,习惯于以不变应万变;面对教育的困境,有的教师习惯于抱怨、伤感、忧愁,习惯于放弃心中的目标、追求、理想,习惯于远离与逃避……毫无疑问,此等习惯是坏习惯。有的教师习惯于欣赏与赞美学生,习惯于尊重与关怀学生,习惯于帮助与激励学生;有的教师习惯于与同事相互理解与支持,习惯于与同事交流与合作,习惯于与同事研究与探究;有的教师习惯于拓展教材,习惯于引导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开展探究、体验、交往、实践等学习活动;有的教师习惯于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重反思……这无疑是教师的好习惯。其实,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需要改良与更新、发展与进步。坏习惯一定要改,好习惯如果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终究有一天也会归入坏习惯的行列,因为“不变”本身未必就是好习惯。从教师个体的角度看,教育改革就是一种挑战习惯的活动。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不少教师抱怨:好不容易习惯了的教材,又改了变了换了。“习惯了”未必就是“实现了”某种积极的价值和目标。从发展的意义上说,教育改革核心价值的追求,需要的是创新,而不是习惯。
如果在我们刻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同时,每个教师也能反思一下自己哪些教育行为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那么,教育每天都会充满阳光!
教师之微笑
教师的微笑和严厉同样重要,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温和,更可亲、可爱。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
有一种面部肌肉的轻微运动叫做微笑,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朴实的精神动力。微笑是关注,使人觉得在你心中有地位;微笑是赞许,能给人以不夸张的肯定;微笑是友好,预示着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心理距离;微笑是激励,表达着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微笑是关心,似乎在对人说“你好吗”;微笑是宽容,好像在对人说“没关系”。微笑是微微的一颦,是轻轻的一笑。微微一颦,使人顿觉放松,远离紧张,远离心虚;轻轻一笑,使人倍感动力,走进悦纳,走进理喻。微笑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心境。微笑不只是纤纤女子的含蓄,也是粗犷男人的细腻。善于微笑的女子惹人怜爱,善于微笑的男人招人喜爱。
作为教师,微笑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微笑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情绪;德育工作中教师的微笑是对不良行为的理解和宽容,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觉醒,是对良好行为的鼓励和赞许,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和进取。教师的微笑和严厉同样重要,但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温和,更可亲、可爱。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
教师微笑着面对同事,校长微笑着面对教师,有利于构建合作性的同事关系,有利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团队学习的发展型组织。用微笑去赞美教师和领导,用微笑去化解误会和冲突,用微笑去谋求合作和合力,用微笑去交流思想和灵感,你会体验到教育的巨大幸福,你会少许多焦虑、困惑和无助,多许多理解、支持和帮助。
教师的微笑应该是善意的、会意的,发自内心的,而不应该是装出来的、无奈的。只有心中装着学生的教师才会有甜美的、会心的、善意的微笑。
在如今的中小学教育中,微笑成为一种极易忽略、甚至稀缺的教育资源。
有一首歌叫做“让世界充满爱”,我想写一首歌,那就是:让学校充满微笑。
教师之思想
你想成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吗?赶快去读书,赶快去研究,赶快去反思,赶快去总结,赶快去提炼,赶快去合作,赶快去破除对权威的迷信,赶快去找回梦想和理想、信念和信心,赶快去成为你自己!
新学期开始了,我和我的研究生们起了个大早,赶往古城荆州的合作研究学校——湖北沙市北京路第一小学。一路上我总在想,又经过了两年的实验研究,实验班的老师们能够总结出他们自己的“教学思想”吗?想起当年老师们连“怎样撰写教育札记”也需要我手把手地引导的状况,我的心里的确没有底。我在猜想,他们会提出什么样的想法呢?该不会是诸如“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求实创新,努力进取”之类正确的废话吧。汉宜高速公路的维修,迫使汽车走走停停,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来到了我的研究伙伴们中间。
一踏进学校大门,我的眼球就被“教师名言栏”吸引。你看,“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袁老师)、“我的三尺讲台,联结着孩子们的人生之路”(王老师)……那一个个极富内蕴的“我的教学思想”是多么令人震撼!阅读着、欣赏着那一句句富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名言,我倍感欣慰和激动。我欣慰着分享着,感动着思考着。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来的,更不是他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从他们鲜活的教育生活中来,从教育实践中来,从教育反思与研究中来,从教育良知与教育责任中来,从教育梦想与教育追求中来的!“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简直就是袁继庆老师几年来语文教学的真实写照,是她的教学艺术的鲜活的、生动的、富有教育灵性的概括。我听过并享受过袁老师的语文课,她对语文教学是多么地投入,多么地用心良苦。她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批判性阅读,她尤其强调将自己的人生阅历融入语文教学并让孩子们分享她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化的理解,同时引导孩子们相互分享各自的创见,她相当重视国学基础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她所教过的学生基本上能够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背诵《论语》《三字经》并谈出自己的理解,她特别关注语文学习与生活学习、实践学习以及相关学科学习之间的关系,把做人、做事与做文(此“做文”非彼“作文”,它包容了所有的表达与交流的形式和价值)融于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敢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是国内小学语文界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语文教学理念。它蕴含着多么丰富的理论命题和教学价值啊!你看,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课程、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学科整合、批判性思维、经验的教育意义、语文的实践学习、语文的文化性与工具性的融合,等等,都包容在这句内蕴丰富且具有震撼力的“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之中。
做个有思想的教师,何其难啊!有人说,教育的理想与梦想是天使,而教育的现实与困境是魔鬼,这话一点不假。应试教育、功利主义、分数崇拜、知识授受主义的混血儿手持魔棒,折磨着教师的意志,讥讽着教师的良知,压抑着教师的创造。魔鬼当道,天使避难了!我想,在极易出现“教师职业倦怠”、浮躁不安且教育功利主义盛行、呈现出“教育悲情时代”的今天,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因为,做个有思想的教师,需要心中有梦想,胸中怀信念,需要坚守教育的良知与底线,需要与现实和困境抗争。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会照本宣科,不会按部就班,不会人云亦云,不会仅仅成为“传声筒”,不会仅仅教给学生“一碗水”,不会替教参编写者教书而忘却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家。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学生喜爱的教师,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个有精神感召力的教师。
你想成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吗?赶快去读书,赶快去研究,赶快去反思,赶快去总结,赶快去提炼,赶快去合作,赶快去破除对权威的迷信,赶快去找回梦想和理想、信念和信心,赶快去成为你自己!
两天的调研结束了,我满怀喜悦心底踏实地离开了那个我曾经冥思苦想过的“田野”,回到了被人们尊称为“象牙塔”的地方。我不断地告诫自己和我的研究生们,要向有思想的教师学习,要研究他们,更要理解他们!
教师之信念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也许就是教师的信念。教师的信念蕴含着教师的信誓,教师的激情。
教师的信念中还包含着责任与使命、爱心与真情、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
最近,我查阅了厚达2611页的《辞海》。你也许不相信,我惊奇地发现,在浩如烟海的词汇中,居然没有“信念”的一席之地!《辞海》没有收入并解释“信念”一词,真是叫人疑惑!
怎样理解“信念”一词,我只能望文生义了。可以把“信念”理解为:1.确信的观点或看法;2.尊奉或信奉的思想或看法;3.坚守的思想或理念。
教育是一种需要信念的活动,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的信念是教育场景中应该坚守的基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人们通常所说的“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实质是指去除或消解教师误以为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去信奉并坚守正确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美国教育家杜威从1896年创办他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开始,就一直坚守着他的五大教育信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应该说,无论是一位大家的教育信念,还是一个普通教师的教育信念,大抵都内在地蕴含着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及其发展的理解。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来看,我觉得教师的信念的核心是教育价值观和学生发展观。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教师的信念首先是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它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发展潜能;其次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它包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信任每个学生的发展可能;再次是教育本质观,它涉及对教育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即关于“教育究竟是什么”的看法。在教育本质观上,教育即解放儿童个性,教育即培育儿童生命价值。这些信念是教师信念的内核。当然,教师的信念可以分成若干层次,新课程中强调的体验观、建构观、生成观,都是其内核的具体化。对每个教师而言,其信念可能是非常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可能是一句话,一个命题。在《教师的思想》中我提及的“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也就是一位语文教师的信念。
为信念去投身辛苦的、繁琐的教育工作,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教师的信念蕴含着教师的信誓,教师的激情。成都磨子桥小学的教师誓言就蕴含着许多发人深省的教育信念和教育激情。前年秋天,在成都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调研时,我意外的收获就是看到了这段类似于美国教师联合会教师誓言的中国一所小学的教师誓言。当时我非常激动,也很受感动。激动于教师们清晰的教育信念,感动于教师们的教育激情。不仅如此,我还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信念中包含着责任与使命、爱心与真情、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
有目共睹的是,当下的中小学和教师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存和发展,谈教育的信念并践履信念何其不易。面对渴求尊重与理解的幼小心灵,面对祈望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稚嫩少年,当下的基础教育,教师的信念模糊了,失落了!与其说“救救孩子”,不如说“救救信念”!教师信念的危机才是基础教育最深重的危机!可以说,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考量着教师的信念。
在想收笔的时候,我找来了另一本辞书,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欣喜地发现,该词典在“信”的解释中提到了“信念”一词。它是这样解释的:“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我的确不知道我们绝大部分教师是否有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教育看法,能否去坚守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时下,“反思”是个流行于教育界的术语,我觉得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抑或教育行政官员、政府部门的官员,以及教育理论工作者,可能都得反思心中的教育信念,召回教育信念。
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也许就是教师的信念。
【老教师的人生感悟】相关文章:
感悟生活幸福经典老句子06-25
感悟生活幸福经典老句子06-19
赞美老教师优美句子11-09
感悟人生的句子 人生感悟人生的句子07-12
人生经历感悟 关于人生的感悟09-04
感悟人生经典人生说说09-04
人生经典感悟11-03
经典人生感悟09-03
人生的感悟10-31
人生感悟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