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学科介绍

发布时间:2017-11-25 编辑:

  植物学科是部级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和教育振兴计划重点资助学科,又是设在林业高校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的支撑学科。50多年来,植物学科从以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等教学和科研为主的传统学科,发展成为研究方向特色显著、科研力量雄厚、成果丰硕、仪器设备先进的现代学科。学科一直主导着国内森林植物学科学研究的发展走向。全国第一位林学博士是由本学科培养的,林业系统首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也出自本学科,学科在科研经费总量、发表学术论文总数和SCI、EI及ISTP等检索刊物收录论文数量方面在行业高校同类学科及学校各学科中均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目前,植物学科拥有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及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的发展步上一个新台阶。

  植物学科现有五大研究方向:(1)高等植物抗性生理学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以木本植物为主的高等植物的抗旱耐盐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机理, 抗旱耐盐功能基因的克隆及转化,优良基因工程植株的构建;(2)高等植物光生物学(代谢植物学)研究方向从光合机理、光合产物分配机制等层面, 探索挖掘光合潜力、改善光合产物有效分配和提高光合生产量的新途径:(3)高等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采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手段解决木本植物为主的高等植物的雄性及雌性不育难题:(4)植物生理生态学(含环境植物学)研究方向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索高等植物光合生态机理及环境化学生态信号传导机制:(5)资源植物学研究方向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名贵、珍稀野生植物资源无性快繁、有效成分生产等重大理论与技术问题,为资源植物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学科现有在岗教师2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人,60岁以上的教师2人,50-60岁的教师4人,分别来自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波兰罗兹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遗传与发育生物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绝大多数教师有国外1-2年的访问学者或合作研究工作经历,学科梯队的职称、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在岗教师中,高荣孚教授主要从事光合作用机理及植物光生物学研究,以连续两届担任国务院参事。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多年从事树木抗逆生理研究,现为国际杨树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杨树委员会主席,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生命学部委员,《林业科学》编委等,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李风兰教授为宝钢奖教金获得者,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国委员会委员。陈少良教授为全国林学学科第一个百篇优秀论文获得者。金幼菊教授北京市政协委员。

  1998年以来,学科成员多渠道申请科研课题,曾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课题、国家973课题、国家及省部级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及面上项目、省部级重点课题,以及国内、国外横向合作课题,并积极与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近5年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近100篇,会议论文18篇;参与和主持编写专著10部;申报专利4项;完成科研成果10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人,博士研究生6人,现在校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15。目前在研要课题有:国家863 “林草生物技术育种” 课题,国家863“抗旱节水林草筛选技术、良种选育与利用”子课题,“核桃、板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等。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