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16考研调剂(专硕)

发布时间:2017-04-06 编辑:张莉

  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将2016年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双证公共管理硕士的调剂方案公布了,请相关考生尽快做好考研调剂的工作,下面是小编搜集的详细内容,欢迎阅读查看。

  025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专业学位类调剂方案

  125200公共管理

  一、基本条件:

  1、符合我院双证公共管理硕士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详见https://zs.graduate.bnu.edu.cn/pb/zyml/zsjz/detail?yxsm=025&zydm=1252;

  2、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为MPA、MBA或MPAcc,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204-英语二,199-管理类联考);

  3、第一志愿报考单位为高水平高校,报考学科专业综合实力应不低于我校;

  4、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线,并同时达到我校MPA复试基本分数线,即:英语45,综合能力95,总分155。

  二、调剂申请程序

  浏览招生简章并了解各专业方向情况后愿意申请的考生,请按如下流程操作:

  第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考生,本人登录“北师大硕士生招生调剂申请系统”(https://zs.graduate.bnu.edu.cn/core/ucontent/page/ss_tjfs)填写基本信息,打印《调剂复试申请表》确认无误后签字,附上个人介绍等相关材料送交我院,由学院审核并上报研究生院审批通过方可参加复试。

  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提供个人介绍等相关材料,由学院审核通过即可参加复试。

  学院以接收到纸质版材料为准,接收材料截止时间为:2016年3月8日,材料寄送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020室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米老师收,邮编100875。

  三、复试办法

  参照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办法。

  初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总成绩为复试成绩。

  四、录取办法

  第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调剂考生根据总成绩单独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经调剂复试,学院拟录取的考生,还须提交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审批,通过的才能被学校拟录取。

  五、其他

  被学校拟录取的调剂生(既包括第一志愿报考外校调剂考生,也包括本校内部调剂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完成申请调剂、确认复试、统一录取、确认录取等调剂手续。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

  以下专业不接收调剂

  035200社会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简介: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2008年9月正式成立,前身是创建于1999年的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建院院长为张秀兰教授,现任院长为徐月宾教授,党总支书记为田东华教授。

  学院的长远目标是“打造贴近世界水平的公共政策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研究型学院”,学院的发展紧贴国家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始终坚持科研、教学与实践并重,一方面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公共政策专业人才,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实证研究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专业的建议和依据。学院的院训是“博学力行”,彰显学院用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熔铸自己学术专长的特点,传递坚持学以致用、为社会和民生服务的目标和追求。

  学院的名誉院长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教授,学院顾问为卫生部原部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张文康教授。

  学院共有教职工62名,其中全职教师35人,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16人、讲师10人,包括2名外籍教师、1位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和2位新世纪优秀人才。40%的教师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69%的教师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的经历。学院有在站博士后4人,行政管理人员13人,研究助理6人。此外,学院还有长期合作的高端外国专家1人,外籍教师20人,香港大学教师10人,社工督导7人,以及兼职教授多名。

  学院是一个包括公共管理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平台,致力于打造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的智库基地。师资团队来自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各个学科领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统计学、医学和公共卫生等,教师学术基础扎实,并在相同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凝练成多支研究团队,如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团队、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团队、老龄化团队研究等,广泛涉足社会发展中的各项政策研究,包括社会救助、儿童保护与发展、医疗卫生、老龄健康、烟草控制、发展研究、反贫困、教育政策、移民研究、卫生事业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应急管理与灾害救助等。

  学院现有学生448人,其中学术型博士 82人 ,学术型硕士 62人 ,国际学位(硕士) 37人 ,社会工作硕士 (MSW) 97人 ,公共管理硕士(MPA) 170人。自2004年独立招生以来,学院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营造宽口径、厚基础、多导向的人才培养环境,既重视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培养,又兼顾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学院招收学术型博硕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以及 “当代中国发展研究”(CDC)国际学位硕士项目留学生,共有3个博士点和7个专业学位方向。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在研究生学位办、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等各类学科评比中位居前列;MPA从2010年开始招生,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日趋完善;CDC从2011年开始招生,是我校首个面向国际学生的全英文授课硕士学位项目,也是亚洲首个获得国际知名发展项目认证机构EADI(欧洲发展研究协会)认证的学位项目;MSW从2012年开始招生,是民政部首批社工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内的社工教育领域实力名列前茅。

  “十二五”期间,学院承担科研项目238个,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其他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项;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38个;横向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187项目,其中超过1000万元的横向项目1项。总立项经费7000多万元。教学科研人员发表论文234篇,出版著作39部,获奖7项。

  学院与民政部、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承担了大量的研究项目,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前瞻性研究成果,对国家和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框架、目标及策略措施——研究报告(专家意见稿)》获国务院批准通过,咨询报告《关于加强四川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社会管理工作的建议》获得汪洋副总理批示。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研究”,民政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社会工作领域教材—老年社会工作”项目,科技部“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卫生经济学研究及部分地区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关键技术应用再评价”项目,中国红十字总的“中国烟草控制政策和倡导项目”和“创建无烟环境项目”,以及“安庆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 “合肥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深圳慈善事业体制改革创新”等,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项目,如从2011年起,每年为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承担水环保公益人物评选活动等。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