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17-07-31 编辑:bin

  学院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是学校建设多科性、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成立于2006年7月,其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社会学系和成立于2004年的心理学系。

  学院设有社会学、应用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社会学系于2003年开始招收经济社会学方向的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应用心理学系于2004年开始招收经济心理学方向的本科生。社会学全日制(3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设有5个研究方向:(1)理论与应用社会学;(2)经济社会学;(3)社会心理学;(4)人口社会学;(5)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资料显示,学院有在校生219人,其中本科生192人,硕士生27人。除学历教育外,学院还积极开展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社会培训工作(如举办金融心理学在职研究生班)。

  下属机构

  社会发展学院下设社会学系、心理学系及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心理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图书资料中心等管理和教辅机构。学院有电脑辅助下的电话访问(CATI)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情境模拟实验室3个专业实验室,用以进行实验教学、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拥有专业图书资料中心,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学习所需资源;建有二十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供学生课外调研和实习之用;设有双周学术沙龙、名家讲座,用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与专业结构合理、创新精神和敬业意识强烈、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的优秀师资队伍。据官网资料显示,学院有教职员工 29名,其中专职教师24名;在专职教师中,教授5名,副教授10名,讲师9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2名,40%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另外,学院还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聘请了1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的社会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2005年,社会学专业被列为中央财经大学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取得国家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社会学形成了理论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等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社会学领域,学科带头人杨敏教授在社会学理论的中国化和本土化构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国内社会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经济社会学领域,在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社会学制度主义、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科研成果。人口社会学领域,在社会老年学、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健康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领域,开展了社区建设、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问题的研究。

  应用心理学形成了社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主要研究方向。辛自强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4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10余篇,在社会心理与青少年心理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形成重要影响。经济心理学领域,在投资心理、广告心理、营销心理、经济决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投资心理学专著,为心理学系本科生设置了完善的经济心理学课程体系,突显该系学科特色。在健康心理学领域,以健康行为、员工帮助计划、心理咨询与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将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研究与指导。

  学术研究

  在学术研究方面,学院教师潜心研究,成绩斐然。学院教师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出版和发表了大量专著和论文,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资料显示,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余项,美国NIH项目2项。

  学院教师在SSCI、SCI、CS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校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40余项。同时,学院教师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课题和规划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教育教学

  在教育教学方面,学院创建了较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各层次、各专业的课程培养方案,开设专业课程80余门,实行了规范的外语和双语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绩,多门课程得到学校重点资助建设,《社会学概论》和《青年心理学》作为学校精品课程立项。教师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得到广大学生的高度认可,多位教师获得“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学生培养

  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探索并形成了“学生综合培养模式”。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素质培养,探索了一套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读书会”、“社会实践”和 “导师制”相结合的,辅以“院长奖”和“院长名册”奖励制度的学生综合培养模式,在强化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学生在科研创新项目、“挑战杯”、社会调查实践等比赛和活动中成绩突出,频频获奖,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升。

  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获得各类创新课题数十项,获得省部级等各类奖励数十项。学院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技能突出,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大多进入政府机关、银行系统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本科生的考研率(包括出国留学)在学校均名列前茅。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