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介绍

发布时间:2017-11-25 编辑: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是河北师范大学核心学院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前身是1929年由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李何林先生等创建的河北省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发展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

  在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上,一大批著名学者如李何林、冯沅君、李霁野、赵荫棠、齐佩、朱星、孙崇义、公兰谷、冯健男、朱泽吉、常林炎、夏传才、王学奇和著名作家如曹禺、萧乾、孙犁等都曾在本专业任教,他们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体现出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厚重大气的学术境界和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已成为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滋养着文学院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积淀起深厚的学术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1996年5月,在原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和河北教育学院中文系三系基础上,合并组建了新的河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1年6月,成立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合并后的文学院在学院班子的领导下,全院师生上下齐心,锐意进取,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水平建设,积极加强学术交流,广泛吸收学习兄弟院校的优长与经验,经过十余年的潜心谋划与发展,文学院的学科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合并前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两个硕士点的基础上,1998年获得中国古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获批招收教育硕士(学科教育•语文)和语文学科教学论方向研究生。2006年获批中国古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二级博士学科授权点,同时获得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009年被批准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获得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语言文学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取得,是文学院近十年跨跃式发展的标志,她不仅圆了文学院几代人的梦想,而且大大拓宽了学科的发展空间,使学科发展具有了与国内外学界对话的更高平台,为学院未来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语言学、对外汉语三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700多人,各类注册成人学生2000多人。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特聘教授2人,教授25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5人。省管优秀专家4人。拥有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两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中文教育被评为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为河北省创新实验区,拥有六门省级精品课程。同时,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河北师范大学校级创新实验区,校级一级重点学科。此外,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诗经学会,以及省级学会——河北省文学学会、河北省语言学会、河北省写作学会等学术团体挂靠在本学院。依托这些学会,学院多次举办、承办和协办各类学术会议,凝聚学人,扩大学术交流,推进学术发展,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在全国高师院校中均处前列。

  近年来,随着河北师范大学的蓬勃发展和学院学科建设的长足进展,文学院的办学实力与水平也有了飞越性发展。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更趋合理,科研实力不断提升,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844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论文358篇;出版专著7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20项,教育部和河北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34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一些科研成果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学院还把本科教学工作视为学院办学的生命线。依托河北师范大学实行的3.5+0.5培养模式和完全学分制管理优势,强化教学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既重视专业知识与理论教学,同时也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学院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风建设,特别是在全国高校中首创了“古典诗词五百首背诵过级”制,产生了良好效果。

  目前,随着河北师范大学整体迁入新校区,文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在“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基础教育培养骨干师资,为高等院校培养基础师资,为重点院校输送高水平硕士生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输送有文化底蕴的行政文秘人才,积极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办学目标下,秉承河北师范大学“怀天下,求真知”的校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建设博士重点学科为新的发展目标,凝心聚力,向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学院迈进。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