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接收2017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发布时间:2017-07-22 编辑:张莉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已经公布了接收2017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查看。

  一、文学院及硕士点简介

  文学院简介: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创建于1941年,已经历70多年发展历程。胡先骕、王易、姚明达、肖涤非、胡守仁、余心乐等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此执教。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学院现已发展成为省重点文科院系。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

  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学院已形成优良的教学与科研传统,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2011年“中国语言文学”获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中国语言文学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为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学院拥有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语文学科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

  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9人,有博士学位的36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省政府津贴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赣鄱555英才”人选3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骨干教师2人;博士生导师9人。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0多部、教材8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20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和省级教改课题3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近20项。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1100多人,各类研究生近400人,博士生28人,留学生42人。

  学院办有面向基础语文教育的刊物《读写月报》;拥有较丰富的图书资料,藏书达12.5万余册,有现刊和报纸140余种;建有服务学生技能训练的语音实验室和微格教室,设有教师阅览室、研究生阅览室。可以为各类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

  硕士点简介:

  文艺学专业:于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专业硕士点,是江西师大较早获批设立的硕士点之一,也是全国高校中较早设置的文艺学硕士点之一。文艺学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文学审美教育和文化批评工作的专业人才,重视培养研究生美学和文学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使研究生具有较扎实的中外美学和文艺理论知识以及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善于分析和阐释各种文学经典、文艺现象和文化现象,胜任文艺理论专业的教学、研究、写作和批评工作。本专业具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年龄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各位导师大多曾就读于国内名校,并具有博士徐学位,有较广的学缘结构,在全国高校同行中有相当的学术影响。本专业设置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艺美学、审美文化学等三个研究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6人,是一个开拓创新、树德育人、高效合作、科研课题和成果丰硕的学术群体,他们是:导师组和学位点负责人陶水平教授(北师大中文系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赖大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詹艾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毕业)、宁媛副教授(湖北大学文学院硕士毕业)、詹冬华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肖明华副教授(北师大中文系博士毕业)。本学科历届毕业研究生考取全国名牌大学博士比例较高,多从事高校、重点中学、文化传媒的相关专业工作以及机关公务员工作。热忱欢迎有志于文艺理论专业工作的青年学子报考本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共设三个研究方向: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主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第二,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共变、依存关系;第三,语言共性与语言类型学,主要了解人类语言的普遍共性并以此探究汉语的特点。共有指导教师7人,包括刘楚群、李小军、饶思中、吴艳、肖九根、曹跃香、张勇生,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6人。本硕士点5年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部委级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省教育规范项目、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省高校教育改革项目10余项。本硕士点老师近5年来在《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等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硕士点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0年来累计培养了100多位优秀人才。培养的研究生中有十余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有数篇论文获得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毕业研究生就业渠道广阔,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重点中学等。

  中国古代文学: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积淀最深厚的专业之一,自1940年建校以来,长期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本专业早在1978年便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则在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经过30多年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本专业形成了“先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等四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拥有一支数量充足、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搭配均衡、科研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本专业目前共有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

  中国古典文献学: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最深厚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培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熟悉古代典籍,有较好的古典文学基础的专业人员,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有较大的相关性。本专业要学习的课程主要有:中国文献学纲要、古籍目录与提要、校勘学、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中国学术概论、文学要籍概说,等等;要进行基本典籍点读、地方文献整理等训练;要选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字学、历史学等专业部分课程。本专业现有导师5人,4人为教授,1人为副教授;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2人;其中有博导资格的2人。本专业所有导师,同时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导师。本专业的毕业生适合从事以下种类的工作:图书馆专业工作;出版社、专业期刊的编辑;政府文化管理机构的业务人员;中学语文教师;国学教育机构的培训师;文化产业机构的顾问。

  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开始培养研究生,当时的学科带头人余心乐教授在国内享有盛誉,陆续培养出了一批有较高声望的学者。此后颜森教授的赣方言研究、宋易麟教授的古文字研究也为学界所推崇。近年来,本专业在继承中发展,研究趣向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随着“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获批及“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创建,本专业还拥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本专业硕士生导师现有四人:李小军教授、邱进春副教授、曹跃香副教授、黄增寿副教授;招生方向两个:汉语语法学、文字训诂学。李小军教授侧重于语法化研究,取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路子,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为国内同行所关注。邱进春副教授的古文献研究、科举史研究颇有独到之处,成果显著。曹跃香副教授的类型学研究基于跨语言、多方言的调查分析,视角新颖,为语言学研究之热点。黄增寿副教授的中古汉语语法研究、词汇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专业授课教师还有刘楚群副教授、梅晶副教授、张勇生副教授、周敏莉副教授、肖九根副教授、江燕副教授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199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博士点。该专业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对文学史的重要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追踪批评。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使研究生具有扎实的文学理论基础、完整的文学知识结构以及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善于阐释和分析文学经典和文化现象,能够胜任文学教育、文学研究以及文化批评工作。历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多在高校、中学、文化传媒及政府机关工作,考取国内名牌大学博士生的比例较高。该专业现有硕士导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6人,硕士3人。拥有两个稳定的专业方向:一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硕士导师有颜敏、江腊生、邹忠民、吴志峰、陈琳;二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硕士导师有陈怀琦、汪雨涛、陈茜、冯昊、王龙洋。学科带头人颜敏教授,博士生导师,赣鄱英才、省教学名师获得者,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该专业的主要优势和特色:一是专业导师整体实力较强。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年龄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导师大多曾经就读于国内名校,具有较广的学缘结构。二是专业导师与本地作家互动密切。该专业在追踪学术前沿的同时,注重本区域作家作品的批评研究,着力推动区域文学的研究和发展。三是拥有优良的学术传统。该专业创建于1950年代初期,经过数代学者的薪火相传,依托丰富的区域文艺资源,形成一方专业研究的重镇。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世界性眼光研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与文化现象,旨在通过沟通和对话,促进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探寻其相互交流、影响的轨迹,促进文学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等其他知识领域的交叉与互渗。本学科点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初便开始培养硕士生,30余年来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业绩。毕业生遍布省内外行政管理、教育科研与新闻出版机构,成为各自工作单位的管理或业务骨干。目前,本学科拥有一支研究实力比较雄厚的师资队伍。学科带头人傅修延教授为国家社科基金终审评委、博士生导师,是国内最早从事叙事学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学者之一。由其率领的叙事学研究团队对外交流频繁密切,在学界拥有相当知名度,是国内叙事学研究领域的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学科点目前拥有叙事学研究、欧美文学及比较文学三个比较稳固的研究方向,有导师7人,6人拥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985高校授予的博士学位,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们诚挚欢迎有志于外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工作的青年学子报考本专业!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硕士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能胜任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具有较强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语文教师。本专业的学习方式及年限为: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优秀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本专业所设专业课程为:1、语文课程与教材分析;2、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4、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并与教师资格认定相衔接。本专业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1、课程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讲解、学生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2、课程考核采用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注重过程考核,突出对研究生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本专业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高校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教师以及具有高级职称并富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中小学教师组成导师队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胜任多种汉语教学任务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的实践型专门人才。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教学实习累计时长至少1年,实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本院选拔派出;二是在本校或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课程学习及毕业论文撰写累计时长2年。我校为国家第一批正式获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江西省首家),依托文学院办学。文学院拥有中文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招收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在内的五个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师资优势明显。主要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要素教学、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教师发展、语言测试、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中华文化传播等。

  二、各专业接收名额(不超过上一年度招生数的60%)

  文艺学:3人;汉语言文字学4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8人;

  中国古典文献学:2人;中国古代文学:7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6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人;

  学科教学(语文):20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8人;

  三、申请条件

  符合申请资格者即可。

  四、申请材料

  1.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本人陈述;

  3.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4.在学期间曾从事过课外科技活动,获奖或表现突出(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5.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注:本校考生可不提供以上材料。

  五、接收程序、复试及录取办法

  1.复试内容及形式;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面试;

  2.复试时间及地点;10月8日上午9:00-11:00;名达楼3306

  3.录取规则:专业选拔按专业进行面试,最后根据专业面试成绩进行排名。

  六、签署协议

  被录取考生与学院签订协议。获得录取后不得因就业、参军、考公务员、出国、报考他校硕士研究生等理由放弃推免资格。

  七、学校奖助政策

  1.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并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学校设有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和多项研究生奖学金,具体如下:国家助学金(硕士生一年6千,分十个月逐月发放);奖学金:1、“新生奖学金”(其中分三等,一等新生奖1万元、二等新生奖6000元、三等新生奖3000元、推免生可享受一等新生奖1万元。)、“国家奖学金”(2万元/人)、2、“省政府奖学金”(1万元/人)、3、“学业奖学金”(省级学业奖8000元/人,覆盖面40%;校级学业奖4000元/人,覆盖面60%)、4、“熊智明奖学奖教金”(研究生将近1500元/人)等;

  2.为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潜能,鼓励研究生多出高水平成果,学校设立了研究生高水平研究成果奖(详见校发〔2015〕70号文件);

  3.为了鼓励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制定了“三好研究生”和“优秀研究生干部”评选和奖励办法,另有“研究生优秀单项奖”等评选。

  八、联系方式:0791-88120297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