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热点之过渡时期总路线
了解历史,才能借鉴未来,考研政治知识点 热点之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考研政治史纲和毛中特部分交叉重叠的重要内容,由于考研政治真题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因此历年考生都会对该点进项深入分析研究,我们为大家梳理下相关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考研政治热点之过渡时期总路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相关知识点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的背景(关注指数★★★):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唯一”的提法反映了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识。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关注指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考研政治《考研政治知识点 热点之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3、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关注指数★★★★):
(1)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2)三大改造具有历史必要性,城市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农村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日见突出。
二、知识点真题再现
(2010单选题第22题)1952 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 )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相关知识点。D不正确,当时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还存在封建主义的因素残留。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考点各位考生的确都不陌生,相信在初中的时候都学习过。但是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讲究对知识点的深入研究,不能只流于表面问题。以上老师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考点研究以及真题讲解,希望考生们认真消化吸收。预祝2015考生都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拓展: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
一、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根据对世界存在状态不同的理解,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二、意识观
1、意识产生的条件:(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2)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三、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四、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五、实践和认识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考研政治热点之过渡时期总路线】相关文章:
考研心得政治范文12-27
高中政治之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12-29
考研英语之必备材料03-10
考研政治知识点之唯物辩证法有哪些特征05-04
考研政治理论要点09-27
政治考研高效复习计划04-24
考研政治心得体会03-30
考研政治学习总结08-05
考研政治学习计划11-02
考研政治的选择题分布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