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往年翻译真题分析
考研翻译是四种题型中综合性最强的一种,不但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词汇量,有长难句分析能力和一定的语法基础;更要求考生的综合语言组织能力,使翻译出来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也就是说,考研翻译不仅考的是英语技能,还包括一定的中文水平。加上本身又是主观题,拿分的难度自然很高。然而,考研翻译本身有着很强的规律性,不论是单词、语法还是语言的组织,都是在特定的范围内考察,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技巧解决。即使在考前最后一个月,仍然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突击效果。下面收集考研英语往年翻译真题分析,欢迎阅读!
考研英语往年翻译真题分析
备考技巧
一、单词
考研翻译的单词考察深度和广度要比其他题型高,特别是2006年以后,在从句、长难句分析等宏观考点的难度、复杂性下降的情况下,微观考点,特别是单词的考察难度在上升。因此,考生在准备考研翻译时,要特别留心考研翻译的单词记忆,在复习单词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 将近10年(2001-2010年)考研翻译题中出现过的单词反复记忆、复习。
考研翻译的单词是有相当高的重复出现率的。在当年的新题中,多数单词都是历年真题中已经出现过的单词或者其派生形式。比如03年第64题中考到的morals这一名词,在06年的考题中再次出现,并且在考察的五道题中有四道题里都出现(46、48、49、50),如果忽视对历年真题中出现的单词的记忆,可能会出现连续的问题。
所以,考生在冲刺时,要首先把历年的生词复习几遍,做到烂熟于心,这样能够保证在拿到新题时,基本上没有不认识的生词。
2、 要重点复习考研阅读和翻译中出现的熟词僻意。
考研翻译的单词,表面上看,相当于阅读来说,明显简单一些。然而,这些常见的、看到直接能反应出它们意思的单词,考察的却不是它的本意。考研翻译中存在许多熟词僻意,这些词义必须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否则一个单词就要扣掉0.5分。而每道题2分,一个意群也只不过是0.5分,这样因为一个单词毁掉一个意群,非常不值。
比如while这个最简单的连接词,从06年开始,一直到09年,连续四年的考研翻译中,都出现了这个词。多数考生在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误将其翻译为“在…时候”或者“与此同时”,也就是时间状语从句的连接词。然而这几年连续考察的却是while做让步状语从句连接词的用法,也就是翻译成“尽管”或者“虽然”。
所以,考生在考前,应当把熟词僻义复习一下。熟词僻义本身量是有限的,一般各种单词书上都有专门的总结,最多也就七八十个。这些词不但翻译中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阅读中也属于经常考察的词汇。所以,最后关头突击熟词僻义,可以保证翻译阅读一杆收,事半功倍。
3、 强化考研高频词汇的深度记忆。
每个考生手中都应当有一份“考研英语高频词汇”。虽然这些词汇相对于考研大纲的5495个单词而言只是九牛一毛,记忆难度不高。但是他们的出现率在考研中却是远大于其他单词的。因此,记忆这些单词的性价比自然不言而喻。记忆高频词汇,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也是件“快乐”的事,因为这里面本身就有许多他们认识的单词,而且单词量也小。不过,在复习高频词时,许多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反映在翻译和阅读当中,这一点尤为明显。
如上文所说,考研翻译中存在许多熟词僻意,这些词义必须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否则一个单词就要扣掉0.5分。要想掌握这些单词的深度含义并不难,因为考研翻译里面考察的单词大多数都是“考研英语高频词汇”。所以,在考研冲刺阶段,多数考生已经将单词的复习集中到了高频词上,这是非常正确的。而对高频词的记忆,则要根据复习情况而定。对于一部分高频词已经看过一两遍的学生,可以再进一步看它们的深层含义,这样许多翻译中的措辞问题,虽然不是采分点,但是可以借此解决。
4、 如果时间很紧张的话,可以把近三到四年翻译里考到的单词仔细复习一下。因为近三四年的真题不但是与当年考研翻译最为接近的,而且在考点上也有很强的延续性。这里面不只是普通的词汇,熟词僻义也有考察的延续性,特别是第一次在翻译里作为考点出现时,往往至少要再考一年。
比如上文提到的while这个词,从06年第一次考“尽管”的含义开始,连续考到10年。再如peoples(民族)这个词。04年第42题考过后,随后的05年第46题又考到。
三四年以内考过的词,重复出现的概率极高。00年第74题出现的far-reaching(深远的)这个词,在04年第65题再次出现。00年第74题出现的pattern(模式)这个词,在04年第65也再次出现。07年第47题考到的function,在10年50题里又考到;07年第46题考到的preserve(保留),在10年的第48、49连续出现。07年第46题考过的institution在09年第46题再次出现。
这样,掌握了翻译中的词汇,不但有助于考生顺利地做翻译题,同时还能够对阅读有所辅助。考研翻译的单词复习,是所有题型复习时性价比最高的一步。
二、句法
考研翻译题型,从本质上说,首先是阅读,其次是翻译。阅读是一个被动技能,只要理解文章即可;翻译是一个主动技能,既要理解,又要表达。所以,做考研翻译时,既要进行长难句分析,又要按照中文的正常表达顺序,以合理的语言表达出来。
对于考研翻译长难句的.复习,考生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将06年以后的翻译和00到02年之间的翻译反复分析。考研翻译考察的侧重点,经历过两次变化。02年以前,3分一道题,这时的翻译是从句和短语并重;02-05间,两分一道题,以从句为重点;06年及以后,仍然是两分一道,但是短语考察明显增多。所以,表面上看从句难度很高,06年以后考的并不是特别复杂,而短语的难度——介词短语、插入语、双of短语在增多。所以,没有时间做近十年的题的话,就把06年以后的反复研究、反复琢磨;而如果这些题不够的话,02年以前的题,仍然有考研翻译各种题型的影子。所以,这部分真题,是考前必须把握的。而这几年题的综合难度,以06年最高,所以,可以重点做06年的。
第二,注意做翻译一定要坚持两点,即打草稿和“写”。在头脑中形成的翻译不是翻译,落到纸上,仍然不一定是通顺的句子,所以,每次在做翻译时,一定要坚持把语言写出来,这样才能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同时,长难句的翻译不是一气呵成的,要练习如何打草稿,保证不会因直接誊写出现涂改问题,通过平时的草稿练习,也锻炼下打草稿的清晰程度,避免在誊写时丢掉一些东西。
真题分析
考研翻译的“长难句”,从特点来看,可以分成两大类。
这是历年考研翻译中必考的题型,也是一大主流题。难度上,这种题型在05年以前考察的比较高,因为一个句子当中出现的从句种类比较多,且从句的嵌套、叠加,频频出现。06年开始,从句的嵌套基本上不再出现,而单独的从句仍然在考察。所以,从句分析型题型的难度,近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分析从句比较多的长难句,要找到句子的切分点,切分点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直接看到的,即连接词that、which、who、when等等;另外一个是潜在的,即各种动词形式,包括doing、to do(单独使用的)、done等等。
概括起来就是一点,以动词作为意群的切分点,把每个句子划分成若干个包括一个主要动词的意群,然后分别翻译每个意群,再把这几个意群在最后用中文合适的结构连接在一起。
分析下2001年的第73题。
Pearson has pieced together the work of hundreds of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to produce a unique millennium technology calendar that gives the latest dates when we can expect hundreds of key breakthroughs and discoveries to take place。
第一个动词piece,第二个是独立的不定式to produce,在to produce前断句,即第一个意群;随后出现了that,在that前断句,即第二个意群;在其后又出现了when,在前面断句,即第三个意群;剩下部分也只有一个动词,即第四个意群。如下:
Pearson has pieced together the work of hundreds of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 to produce a unique millennium technology calendar ‖ that gives the latest dates ‖ when we can expect hundreds of key breakthroughs and discoveries to take place。
第一个意群翻译下来是“皮尔森将世界上数百名研究者的工作汇集到一起。”
第二个是“为了/以便制作一特的千年技术日历”
第三个是“显示最新/最近日期”
第四个是“我们可以期待上百种关键性突破和发现产生。”
然后分别连接,第一个和第二个连接,第二个意群是目的,通常翻译成“为了”就放在句子开头,也就是第一个意群前面;翻译成“以便”就放在后面。翻完是“皮尔森将世界上数百名研究者的工作汇集到一起,以便制作一个独特的千年技术日历”。
第三个是定语从句,that指代的是日历,可单独成句,也可前置,前置后,前三个意群的翻译是“皮尔森将世界上数百名研究者的工作汇集到一起,以便制作一个独特的显示最新日期的千年技术日历”。
第四个是when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dates这个表示时间的词。我们可以让它单独成句,翻成“在这些日期里”,把前后两个意群连接在一起。
所以全句的翻译就是“皮尔森将世界上数百名研究者的工作汇集到一起,以便制作一个独特的显示最新日期的千年技术日历,在这些日期里,我们可以期待上百种关键性突破和发现产生”。
第二大类是介词堆砌型。
所谓的介词堆砌型,就是一个长难句,仔细去看,基本上没有从句或者说只有一个从句的连接词,但是整个句子中介词短语的出现率极高,一个句子中有连续或者间断的五到六个介词短语。这样,分析结构是一难,组织语言又是一难。
这种题型在06年以前考察较少,而06年以后则开始露头,基本上每年至少一道。特别是2006年的考研翻译中,第46和第47题都是典型的介词堆砌型。介词堆砌型,绝对不是仅仅的将一堆介词短语放到一个长难句中,让我们一个一个去分析、整合。在06年到10年的考研翻译中,这种题的考察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介词叠加和介词错位。
介词叠加,就是在长难句中,会发现两个介词连续出现,第一个介词后面没有直接出现应跟的名词,而是出现了第二个介词。这时,考生本能的第一反应是,试卷是不是印刷有错误。比如2006年的第47题, His function is analogous to that of a judge, who must accept the obligation of revealing in as obvious a manner as possible the course of reasoning which led him to his decision。句子中间出现了in和as的叠加,让考生感到困惑不解。
介词错位,就是应该跟前面动词搭配的介词短语被放到了后面,而后面的成分提到了前面,换而言之,就是后面的介词短语和前面的介词短语换了个位置。比如2006年的第46题,I shall define him as an individual who has elected as his primary duty and pleasure in life the activity of thinking in Socratic(苏格拉底) way about moral problems。这句话elect后面没有直接出现应有的宾语,而是把宾补as引导的短语提到了前面。这样,考生在分析过程中,找不到其宾语,因此句子便读不通了。
对于这种新出现的题型,考生会发现,虽然已经掌握了长难句的分析法——拆分与组合,但是仍然无法解决这里的微观问题。因此在拆分组合的前提下,要使用新的方法,即介词定位法。
所谓介词定位法,是找出句子当中的一系列介词短语,用括号分别圈起来,然后翻译括号以外的部分,即大致的主干,接着将括号中的短语一个一个分别添加到中文的合适位置中去。而介词短语的定位很简单,就是定在它后面出现的名词上。
分析下2006年的第46题
I shall define him as an individual who has elected as his primary duty and pleasure in life the activity of thinking in Socratic(苏格拉底) way about moral problems。
这句话断意群,是在who前断开。who前面的意群意思是“我应当将他定义为一种人/个体”。这个意群问题不大。然而第二个意群,里面出现了大量的介词。把它们分别用括号圈起来。第一个介词as,定到其后的名词上,第一个是duty,但是后面出现了and,也就是和duty并列的一个名词,所以第一个画括号的介词短语是as his primary duty and pleasure。第二个是in life。随后有of thinking(动名词),in Socratic way和about moral problems。这些我们都不管它们和哪些动词搭配,只按介词短语画起来。
这样这个句子就画成了如下形式:
I shall define him as an individual || who has elected (as his primary duty and pleasure)(in life)the activity (of thinking)(in Socratic(苏格拉底) way)(about moral problems)。
先翻第一个意群,“我应当将他定义为一种人/个体”
第二个意群,who翻成“他”或“这种人”,elect翻成“将…视为”。翻括号以外的,即主干,“他将活动视为”,然后逐一把介词短语翻译添加到中文里,第一个as his primary duty and pleasure,“他的主要职责和乐趣”,直接跟到刚才的主干后面,即“他将活动视为他的主要职责和乐趣”;第二个in life,“生活中”,加进去之后是“他将活动视为他生活中的主要职责和乐趣”;第三个,of thinking,“思考”,在这里是补充the activity,补到“活动”前,是“他将思考活动视为他的主要职责和乐趣”;第四个,in Socratic(苏格拉底) way,以苏格拉底的方式,方式状语,放到动词前面,这里是修饰“思考”,加到“思考”前,就成了“他将以苏格拉底的方式思考的活动视为他的主要职责和乐趣”;最后一个about moral problems,这个介词短语是think的宾语,所以放到“思考”后面,整个意群就是“他将以苏格拉底的方式思考道德问题的活动视为他的主要职责和乐趣”
最后全句的翻译就是“我应当将他定义为一种人,这种人将以苏格拉底的方式思考道德问题的活动视为他的主要职责和乐趣”
对于2006年的第47题,采取同样的方法。先断意群。
His function is analogous to that of a judge, || who must accept the obligation of revealing in as obvious a manner as possible the course of reasoning|| which led him to his decision。
第一个和第三个意群翻译没有太复杂的结构,关键是第二个意群,里面有介词的叠加,in as,这里我们不用管它是怎么回事,只要牢牢坚持一点——介词后面要跟名词,断也要断到名词上。所以适当地做个语序调整,。
in后面出现的第一个名词是manner,所以是in a manner,“以一种方式”的意思;除去这个短语,就剩下as obvious as possible,“尽可能明显”。如果还想更稳妥的处理,也可以把剩下的介词短语划下来,但是要注意doing后面可能跟宾语。
整句划为
His function is analogous to that of a judge, || who must accept the obligation (of revealing) (in a manner)(as obvious as possible) the course (of reasoning)|| which led him to his decision。
第一个意群是“他(知识分子)的作用类似于法官的作用”。
第二个意群,who翻成“他”,主干是“他必须接受职责”,然后添加,先加of revealing,“揭示”,加到“职责”前,即“他必须接受揭示的职责”;很明显“揭示”是缺宾语的,宾语就在后面the course,“过程”,因此是“他必须接受揭示过程的职责”;再加in a manner,“以一种方式”,加到动词前,“他必须接受以一种方式揭示过程的职责”;再加as obvious as possible,“尽可能明显”,这个是修饰“方式”,“他必须接受以一种尽可能明显的方式揭示过程的职责”;再加of reasoning,修饰的是course,所以放在“过程”前,“他必须接受以一种尽可能明显的方式揭示推理过程的职责”。全部第二个意群的翻译就是“他必须接受以一种尽可能明显的方式揭示推理过程的职责”。
第三个意群,which指代前面的“推理过程”,是“使他做出决定”的意思,前面的修饰太多了,所以可以单独成句,“这个推理过程使他做出决定”。
所以,全句的翻译就是“他(知识分子)的作用类似于法官的作用,法官必须接受以一种尽可能明显的方式揭示推理过程的职责,这个推理过程使他做出决定”。
这两种题型的出现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会糅合在一起。概括起来,我们可以把划竖线和画括号的方法结合使用。划竖线,用于断开句子中的主要的几个大的意群,即宏观分析;画括号,用于断开意群中的每个修饰成分,其中介词短语是主流,即微观分析。两者并用,考研翻译的长难句分析整合便不再是问题。
【考研英语往年翻译真题分析】相关文章:
考研英语真题的分析方法10-06
翻译硕士考研真题12-25
2017考研:历年英语翻译真题08-29
考研真题难度分析12-26
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12-26
历年考研英语真题重要性分析12-26
历年考研英语真题翻译语法知识点统计分析01-17
往年高考英语听力真题10-23
考研英语真题访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