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
有信心就会有勇气,因为有梦想就会有冲动!以下是yjbys励志栏目准备的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欢迎欣赏!
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一)
央视推出了一个新的节目叫《朗读者》,可谓是当今浮躁的电视节目中一股清流啊!确实,在看过这档节目之后也是如痴如醉的,不光里面那种浓浓的人文情怀,还有每一个朗读者每一篇文章背后真挚感人的故事都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引起爆炸式的反响,其深层的一个原因还是最朴素的文字和最纯粹的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最有力的武器,最打动人心的利器。
朗读实在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如何能培养孩子拥有朗读的习惯,让他也成为一个朗读者呢?那今天就聊一聊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朗读者。
这里首先要普及一个概念,就是我们是要帮助孩子成为朗读者,而不是培养。这两个词看似很像,但其实有一个观念上的区别,那就是和孩子的关系角度不同。培养,是自上而下的,父母有一种显而易见的优越感。而帮助呢,是平位的对等的。其实,单就朗读这件事来说,绝大部分人都缺乏朗读的习惯。因为有的人觉得朗读需要把声音放出来,在公共场合,“啊黄河,啊长江”可能会被别人直接送到安定医院去。当然,朗读绝不是让您不分场合的放大音量,而是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比如在自己的家里,在晨读的树林里,感情充沛的朗读绝对是一件有益身心,令人陶醉的事情。
语文课文,孩子一定要朗读一遍。刚开学不久,同学们刚拿到语文书,先把头几篇课文读一遍。注意:一定是朗读而非默读。朗读课文的三大好处:
第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是“书看百遍其义自见”,学英语的时候老师常说语感,其实学汉语更需要语感。每多朗读一遍,自己的理解就会更深一点。朗读可以发现更多默读发现不了的细节,包括自己不认识的生僻字。
第二: 朗读可以增强对文章的记忆。为什么古人背书一定要大声朗读还摇头晃脑,那就是要增强记忆。
第三:只有朗读才能纠正发音,形成习惯,练习语言表达。
有的家长说了我的孩子还小,还没上学呢,没有课文还不识字怎么办?朗读,应从几岁的孩子开始?朗读这件事可以从孩子刚一学说话的时候就开始练习。这个时候叫做朗读习惯的萌芽期。其实,孩子在看到新的事物,爸爸妈妈教他的时候就是在建立朗读的习惯,小猫小狗,小花小草。只不过这没有那么明显,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孩子长到两三岁了,能认图了,这个时候就进入朗读习惯的基础期。孩子这个时候,能根据图形产生联想并能说出相对应的事物,也是朗读习惯的正式开始的时候了,我们就要多注意,让孩子把事物的名称大声的说出来。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多鼓励孩子的出声表达、多鼓励、千万别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说错了,而直接批评,而扼杀了孩子的自信。
孩子再大一些了,不仅可以看图片更能看连环画看绘本,这个时候就是朗读习惯的最重要的形成期了。
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朗读习惯的形成有两个传递方向。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就是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声音温柔而清晰,饱含感情。另一个传递方向,就是孩子对家长的。就要多鼓励孩子根据连续的有一定前后关系的图画,给家长讲一讲他心里想象的故事是什么样的。这个过程,实在是一个太美妙太重要的过程,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太多太多了。这个阶段如果进行的好的话,孩子的朗读习惯一定会深深的植根在他的心里,对他的一声都会非常有益。
朗读应有仪式感。朗读一定要有仪式感。古人读书一定要正襟危坐,以表示对古圣先贤的尊重。今天没必要这样,但也不能随随便便找地方葛优躺,就开始朗读了。那样除了对知识不尊重之外,对于学习也是不利的,同时还会对嗓子对气息都有不良影响。我建议每个家庭可以建立一个朗读时间。每个星期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放下手机、关上电视,每个人为大家朗读一篇自己最近发现的号文章或者一个小故事,然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注意在这里要强调,这个朗读时间或者也可以叫故事会,绝不是孩子一个人的表演会,一定要爸爸妈妈一起参与。
后一点要强调的是,朗读一篇文章,尤其是好文章经典文章,一定反复研读。读的越多,你的理解会越深入。记得小的时候,自己读一篇文章是芥川龙之介的`《橘子》,那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我真是不知道反复读了多少遍,绝对是饱含深情的朗读。直到今天我都脱口而出“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反复研读,妙处无穷。
最后,再把今天跟大家聊的帮助孩子建立朗读习惯的四个问题或方法总结一下:
拿到手的语文书,一定要先朗读,大声朗读。
孩子的朗读习惯建立需要经历萌芽期、基础期和形成期三个阶段,抓住三个阶段孩子终身受益。
朗读应有仪式感,不要葛优躺。家里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朗读时间或故事会。
最后一点反复研读妙处无穷。
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二)
汪明荃、罗家英现场“斗嘴”秀恩爱
对于孩子来说,勇气能让你收获成长,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勇气更多时候被用来收获爱。从1987年认识到现在,汪明荃和罗家英相识相恋了整整30年。两人谈了22年的恋爱,直到2009年,61岁的“阿姐”汪明荃才和62岁的罗家英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在《朗读者》的现场,汪明荃坦言这是她做过的最有勇气的事:“因为我们俩单身了很久,然后在六十岁的时候才决定结婚,我觉得这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
普通人或许很难理解汪明荃和罗家英之间的情感,与外界的猜想有所不同,虽然两人相恋了那么久,但其实在结婚之前,他们一直都是分开住的,各自保持着各自的生活。而在持续了几十年这样的“分居恋爱”后,突然要住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庭,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两人的生活理念和性格其实很不相同。
现场汪明荃“吐槽”罗家英:“我这个人喜欢干净整洁,他就东西扔的到处都是。”罗家英也忍不住腹诽:“她是个大女人,我也是个大男人,不晓得谁听谁的。”现场这样的斗嘴小插曲几乎伴随着整个访谈,一会罗家英说:“吵不过她们,她们说的都是歪理。”阿姐立刻反击:“现在看的主要都是女观众,你要小心。”于是罗家英只好败下阵来,灰溜溜地表示“不说了,喝茶”,可爱的表现令场面显得温情至极。
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三)
《朗读者》总导演之一刘欣曾说,这不是一档读书节目,强调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读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后的人和事。
录制《朗读者》
如果说“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那朗读,大概是门槛最低的艺术形式。这项人类几乎天然习得的技能,因为电视节目《朗读者》的热播,被带到我们的面前。当我们在谈论朗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明军,近日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
《朗读者》总导演之一刘欣曾说,这不是一档读书节目,强调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读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后的人和事。看了节目,最打动王明军的不是濮存昕[微博]这些名人,而是那几个无国界医生的从容淡定,那对来自成都的普通夫妻的文艺生活,还有老翻译家的率真与深情——那些普通人。
王明军笑言,最初很担心节目会找一堆明星,变成明星朗诵会,现在看来多虑了。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节目不能用力过猛,不要变成朗读版的‘艺术人生+感动中国’。朗诵是一个往里走、走向内心的过程,是个让人安静而自得的过程,而电视手段又不得不往外走,让更多人共鸣就不容易安静。当然,这样的节目,有总比没有好。”
节目组还在杭州设置了移动“朗读亭”。一天,一名75岁的老奶奶在亭子里读了老伴给她写的情书。那天是他们结婚50周年的纪念日,病床上的老伴用唯一能动的手,把圆珠笔绑在手臂上,用了两个小时,给妻子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书。这份别人难以辨认的书信,老奶奶每一个字都背得出。走出朗读亭,她泪如雨下。
王明军说:“声音有色彩、有温度、有个性,能直扑人的心灵。声音的意义在于人类情感的唤起,营造一个更加鲜明的意象。朗读一定要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故事。哪怕你不专业,读得不顺、有口音,但那是从你心里发出来的声音,与你的身体、生活结合在一起,与我们共处的语境产生共鸣。”
有一首歌这样唱:“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心里记着我,就算日子匆匆过去我们曾走过。”歌声总有跨越时空的力量,唤起当年的情感。而在《朗读者》中,96岁的大翻译家许渊冲,讲到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时,依然露出少年般的笑容。
王明军说,听到一首歌,也许你会想起某个时代,但如果这首歌是某个人当年给你唱的,那就是你的私家记忆与时代记忆的交融。所以,同样的,我们读一篇文章,也能回忆想起当年读的时候,在你身边的那个人、那些事。
王明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中国古代,文章一定是要读的,甚至“词”这种文学形式,本身就是为了唱;而像“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也说明了朗读的必然。而且,很多文章形式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朗读,比如宣言、公告、诏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无论是关于祭祀还是战争的文章,都是要读出来的。
现在,我们从小学语文,顾名思义,语和文是连在一起的,而且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先语后文——先说话,再写字。只是到了更高年级,除了专业学生,考试只考写文章,朗读就被慢慢弱化,脱离了教育范畴。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朗读变成了纯艺术活动,更多与艺术演出画上等号,不再是口说我心,而是变成了表演。以至于很多年轻人一听“朗读”,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些夸张的表演,“啊!母亲!”“啊!祖国!”
王明军说:“这用行里的话说,就是拿腔拿调。自诩专业的人,一上台,就自然地做出了抒情状、叙事状、激动状。当然,也许他是真激动,但因为有了‘腔调’,就削弱了个性。其实朗读离普通人不远,只是它展现出来的样子离我们远,形式主义带来疏离感。”
《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朗读。
王明军说:“让朗读重回我们的情感和生活,这是《朗读者》正在寻找和回归的方向,也是这类节目带来的意义,优秀节目的意义也在于引领和示范。对普通人来说,朗读可以随时发生,但在读的同时还要去听,多听一些好的作品,多看一些好的节目。”
至于什么是适合朗读的文章?王明军认为,这与每一个朗读者的认知阶段相关。同样一句“白日依山尽”,小学生和大学生都能读,只是大学生会有更广阔的意境和更深远的想象。王明军不认可壁垒鲜明地把各个年龄段分隔开来,“你怎么知道孩子不能听大人读的东西呢”?
欧阳夏丹读过一套“家庭背景声”,里面收录了罗素等多位名家的文章,关于哲学、艺术、科学、人类社会等。“声音是一种特别好的伴随状态。把这样的朗读作为背景声在家里放,给孩子听,孩子不一定能跟着读,也不一定能听懂,但听着听着,就会进入到他的脑海中,孩子也许会受到影响”。
现在,线上有《朗读者》等朗读节目的热播;线下,也有不少年轻人热衷参与各类独立书店、出版文化机构组织的朗读活动。
在王明军看来,这些活动并非只是大城市文艺青年的专属:“朗读是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情感不分年龄与身份。设想,一个打工者,辛苦了一天,突然收到从老家寄来的一封孩子的信,他轻轻读出来,一定会心潮起伏——这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感情。不同艺术形式的流行程度不能一概而论,朗读可能无法超越KTV,但随着我们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心理安静程度的增加,朗读会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并喜爱。”
【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朗读者开场白第八期07-15
朗读者观后感08-15
朗读者观后感勇气05-09
朗读者观后感80005-09
青春朗读者观后感05-09
《朗读者》青春观后感05-08
朗读者青春观后感05-08
观看《朗读者》观后感05-05
朗读者观后感味道05-26
2017年朗读者观后感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