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 1
一向给人温文尔雅感觉的实力演员赵文瑄上周登上央视《朗读者》的舞台,聊到“家”的主题时,这位董卿口中的“谦谦君子”谈起自己家的猫眉飞色舞,兴奋不已。近日,赵文瑄接受记者的采访,他大方讲述小动物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另外,赵文瑄还透露自己是“网瘾少年”,“微博上的'我很逗趣,这是我真性情的一部分。不过上网确实太伤眼睛,我准备戒一戒。”
节目中,赵文瑄朗读了季羡林的《老猫》献给自己的宠物猫大咪。谈到和猫的相处经过,赵文瑄表示自己的生活其实挺简单的,“我除了工作就是休息,有很多爱好,像园艺、音乐、弹钢琴、看电影、看书。但是有了动物以后,所有事情都靠边站。养动物是一种纯粹的愉悦,别人看我头发白了好多,但是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这都要感谢动物给了我这种慈爱的感觉。”
除了爱猫如命,赵文瑄还是一位“网瘾少年”,经常在微博中“放飞自我”。赵文瑄坦言自己最初开设微博为了应付片方,结果真正接触之后,觉得网络非常有趣,“微博上面真的是包罗万象、卧虎藏龙,非常有意思。微博上的内容无论是知识类的,还是文学类的,都很吸引我。我还想看看社会上的人在想什么,他们的心性怎么样。”赵文瑄直言网络中会展现自己真性情的一部分,“在微博上我会很逗趣,有好的感觉。有时候想在微博上抱怨发泄,但因为大家对我的定位是艺人,我要符合这个定位,所以都忍住了。”
此次登上《朗读者》的舞台,赵文瑄表示自己受益良多,更坦言要回归书本阅读,“我现在大部分的阅读时间都贡献给了网络,很多时间都是在看微博,其实我自己挺想回归到书本阅读的,因为上网确实太伤眼睛了,看能不能像戒烟一样戒掉网络。”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 2
《朗读者》带给观众的感受,无论是企业家、世界小姐、大明星、大学者、医生和普通人,他们虽各有身份之别、建树之差,但都有着同样浓度的性情之真。一对平凡的夫妇上台念情诗,丈夫为妻子的愿望种下满谷鲜花,更让人击节赞叹的是丈夫遇到妻子后的所有荒唐举动。妻子说,如果当年我有一万个结婚对象可以选择,他也只排在一万名之外,却被丈夫先通知了所有亲朋好友结婚的消息,收了礼金后再求婚的破釜沉舟之势反攻,妻子说更打动人的是那一往无前的勇气。从此一生,丈夫偕着妻子,以开阔的胸襟践行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古谚。
濮存昕带来的散文与故事,属于半个多世纪前那个弱小的、不名一文的孩子。“我小时候有绰号濮瘸子,直到小学年级还踮着脚走路。”鲜为人知的往事里,是一位名叫“荣国威”的大夫,医好了孩子的腿,也救赎了一颗幼小的、自卑的心。所以,当濮存昕从老舍散文里遇见那个改变作家的宗月大师,“便如同看见了改变我生命轨迹的荣医生,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濮存昕”。墙外是炮火隆隆,围墙内有人生的初啼,这是无国界医生蒋励的真实经历。太多战争中降临的“生”给“死”带去希望,她朗读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永远被禁止……”
96岁高龄的翻译大家许渊冲译作等身,《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他荣获过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然而舞台上直指人心的是当念及生平翻译的第一首诗,林徽因怀念徐志摩的一抔深情,瞬间令这位老人泪盈而泣,在舞台上抽噎。由此可知,许渊冲先生能够在翻译上不止步于“美”,更追求“真”的心性源头。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 3
时下正在央视热播的综艺类节目《朗读者》深受大众好评。说实话,这样一档表现内容并不复杂、艺术形式也谈不上多么丰富多彩的节目之所以能打动亿万观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每期嘉宾声情并茂的朗读,在与大众分享和品味经典作品的同时,也以春风化雨般的润泽力量传递了一种文化上的自信。正是这种由内到外的文化张力,切实打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让一场场朗读深慰人心。
曾几何时,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中,只要一提起朗读,很自然地就会想起朗读者是字正腔圆的主持人或演艺界人士。他们一出场,往往是手拿书夹笔直站在麦克风前,用标准的普通话读着一篇精美的文学作品,通过他们抑扬顿挫的声音变化以及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常常能打动人心,带给人一种温暖和感动。但是,这种站立式的朗读方式,由于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又常常给人留下一种缺乏变化的诟病。虽然说朗读者有着美妙的嗓音,但从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上而言,仅凭声音的婉转起合去营造持久的艺术魅力,显然有些勉为其难。
反观正在热播中的《朗读者》却以颠覆者的形象,为传统的朗读艺术开辟了崭新的表现形式。首先,朗读者的身份不再局限于主持人或演艺界人士,而是将各行各业的业界精英和社会名流都纳入到朗读者队伍中,通过主持人董卿亦访谈亦推荐似的一番介绍,巧妙地将朗读者的社会身份、心路历程与所要朗读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对朗读者所要朗读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其次,在表现的形式上,也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站立,朗读者或坐或立、或走或行,较以往有了更多的生趣。虽然一些朗读者未必字正腔圆,也鲜有直戳泪点的煽情,但他们朴实真诚的朗读,反而呈现出天然去雕琢的自然之美。特别是朗读内容与朗读者本身在生活际遇和人生信仰上的趋同,更加凸显出朗读作品非同一般的人文意义。再次,这些朗读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可谓经典中的经典,无论是思想性也好,艺术性也罢,都堪称人类史上的精神瑰宝。借助于现代声、光、电等科技元素的渲染,摇曳的灯光,舒缓的音乐,加之朗读者至真至纯的用心朗读,这些经典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和价值取向等文化力量,便一点一滴地浸润开来,于无声处给人以教益和深刻的启迪。此外,《朗读者》的舞台置景既雍容华贵又彰显出雄浑博大的艺术气息。而缓缓推开的'城门,更像是打开了一扇智慧的书窗,透过这扇窗观众在品味经典的同时,也收获了精神上的滋养,让文化的力量通过朗读者的口口相传,通过他们情真意切的朗读,最终散发出温润持久的思想华光。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永恒的经典,通过影视作品的再加工、再创作是在传承经典,截取其中的精华,以本色朗读的方式去诠释其丰富的内涵,同样也是在传承经典。前者宏大、气势磅礴,常给人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后者婉约、沉潜静美,却以其内在的文化品位吸引着每一个热爱生活的观众,这种静谧的氛围,对于去除当下人们浮躁的社会心态,以宁静致远的境界去追求人生的价值,或许更有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启迪。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 4
今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电视节目的走红,又一次激发了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很多年轻人放下手机游戏,捧起唐诗宋词,走近古典名著,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更多阅读传统文化,将让我们更有民族认同,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将更有根基。与此同时,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才有更高质量的交流互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超越时空的智慧。当今世界,和而不同、推己及人、兼善天下这些蕴含在中国经典中的理念,正在得到创新性的继承,也在促进国际关系良性互动方面发挥着积极影响。我们有理由更加深入其中,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发掘更多智慧养料。
回首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当伏尔泰、莱布尼茨等欧洲思想家们拿到来华传教士们翻译的《论语》《老子》等中国经典的时候,如同发现了智慧的新天地。长久以来,中国传统经典一直吸引着世界范围内追求智慧的人士。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强大,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红楼梦》《牡丹亭》等中国古典名著,以及介绍中国哲学、历史和其他传统文化的书籍等正日益引发外国人的阅读兴趣。
放眼全球,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犹太人在书籍上涂上蜂蜜,让孩子从小养成对读书的喜爱,传为教育佳话。欧洲人对古希腊文化的尊崇,德国人对歌德、海涅等作家作品的喜爱,显示的也是他们对自己精神家园的真诚守护。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些阅读大国相比,我们在阅读热情和阅读量等方面还存有不小的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犹太人更是高达64本。而在我国,由多个机构统计出的该项数据没有一个超过年人均5本,对传统文化的阅读量就更少了。
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转身觅来处,更加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期待更多的中国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朗读者第十期味道开场白03-03
朗读者第十期开场白及串词03-03
精选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04-06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味道04-06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味道07-14
观看cctv《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07-14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1000字03-12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600字04-06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200字03-12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800字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