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刘邦的一百次与一次励志故事
励志故事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从故事中,我们能够熟悉历史,认识人物,懂得道理,明白人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邦的一百次与一次励志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刘邦的一百次与一次励志故事:
电视剧《楚汉传奇》结尾处,安排了一场刘邦和他的孙子对话,总结自己一生征战成败的戏。戏中刘邦曾有一句话说:“你可以失败一百次,但最后一次你一定要成功!”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刘邦从失败到成功的经历,也道出了刘邦成功的原因:不畏惧多次的失败,不放弃失败后的努力,在屡屡的失败中寻找最后的成功。
回顾刘邦在和项羽争天下时,确确实实失败的时候居多。率众进入关中,占领了秦朝的都城咸阳,按“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应该在关中称王,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力,他只带领自己的人马退回咸阳,把咸阳的一切都拱手让给项羽;又因实力不敌项羽,在“鸿门宴”上不得不狼狈逃跑。被封了个没人愿意去的地方当汉王后,刘邦任用一些能人,积聚了一些力量,终于趁着项羽无暇顾及他的时候,攻占了西楚的都城彭城。进入彭城后,刘邦志得意满,每日饮酒宴会,一味享受。怎料想“战神”项羽突出奇招,亲率3万精兵突袭刘邦的联军。致使他的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与数十骑侥幸逃出重围。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和妻子吕雉等皆被楚军虏获,被作为人质。
落荒而逃的刘邦心有不甘,发誓血债要用血来偿。于是,重整旗鼓,退守荥阳、成皋一带的广武山,和项羽对峙时,又被楚军射中胸部而逃离战场。在荥阳城,刘邦又被楚军团团围在城内达一年之久。刘邦向项羽请和,项羽不允,刘邦无奈,只得用陈平的计策,选了两千美女去吸引楚军,让纪信装扮成自己假投降,才得以金蝉脱壳,率数十骑残兵仓皇逃回关中。可刘邦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他整顿军队,训练士兵,终于得到机会,垓下一战,项羽自杀,楚军覆没,刘邦获得最后胜利。从此奠定了汉朝的四百多年天下。
明朝学者崔后渠有句名言:“得意澹然,失意泰然。”在如何对待失败、逃跑和成功的问题,刘邦真正做到了“澹然”和“泰然”。电视剧中的刘邦在一次失败逃跑前说:“我也不是败一次了,我也不是逃跑一次了。我还差这一次吗?”是的,刘邦不怕失败不怕逃跑,但关键的是,他能够坚持到底,不怕重来。正是这种“澹然”和“泰然”的态度,让他最后取得了胜利。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那么好,那么完美,有时候可能还会失败,甚至一个接着一个地失败,这些都不可怕,关键的是,要永不言弃,要敢于重来。永不言弃是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更是一种超乎常人的品质;敢于重来是一种相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的勇气,更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重要的不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去战胜它,而是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心态如何。有的人一遇到困难、失败和挫折,便以为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便幻想奇迹会出现,会有人前来救他,而一旦这种幻想破灭,他们就失去了坚持下去的精神和勇气,而使自己的努力功亏一匮。别怕付出辛苦,付出辛苦才能收获甘甜,别怕一百次的失败,有一百次的失败才有最后一次的成功。在困难、挫折和失败面前,能救我们的只是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勇气。不惧怕失败,永不言弃,敢于重来,就会为自己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就会为自己走向成功打开另一条通路。坚持不放弃,意志坚定,以必胜的精神和心态去苦干去坚持去奋斗,持之以恒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成功的机会就会向我们走来。
拓展:
刘邦性格:
刘邦的性格中有着惊人的坦率的一面。没有别人的指点,他一般不大玩弄阴谋和权术。他说话不转弯子,对人不留情面,有时使人下不来台。
例如当他与韩信议论各自能带多少兵时,韩信自诩“多多益善”而刘邦只能带十万,刘邦很不高兴。马上冷笑反击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逼得韩信承认刘邦有“天授”的“将将”才能。
又如,当剖符封功臣时,刘邦推萧何功第一,食邑户数最多,引起了其他功臣的不满与反诘。你看刘邦怎么讲吧,他说:“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话说得近于尖酸刻薄。群臣在被刘邦喻为“狗”之后究竟是什么滋味和表情只好留给后人去想象了。这种话,文帝、景帝,甚至武帝也是绝然说不上来的。
汉高祖七年(前200)十月,当长乐宫建成,群臣按叔孙通制定的朝仪向刘邦朝贺时,他脱口而出的话是“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憨态可掬,令人捧腹,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应该承认,坦率是刘邦性格的光明面,但有时过分的坦率却使臣子难以忍受。由于他性格外
群臣简直成为家常便饭。其主要臣子中大概除张良之外,很少有不被他斥骂的。
魏王豹反叛刘邦后,对劝其重新归附的郦食其说:“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商山四皓也就是因为大把年纪犯不上遭受责骂而坚决不奉刘邦之征召。
想想吧,刘邦曾当着韩信使者的面大骂韩信;郦食其来访时,他边令人洗足边斥骂郦为“竖儒”;对“执子婿礼甚卑”的赵王张敖,也是“箕倨谩骂之”;而忠心耿耿的娄敬,就因为在对待匈奴的方略上谈出了正确却不合刘邦口味的意见,就被其骂为“以舌得官”的“齐虏”。
刘邦的这种作风,说到底所显示的是古代帝王为所欲为的权势,因为在他眼里,臣下都是奴才。
也应该看到,在刘邦身上,还没有完全罩上宗法道德的温情脉脉的纱幕,市井之徒的粗野之风还浓重地残存着。刘邦的坦率除表现为粗野骂人之外,有时还表现为可笑而又可爱的无赖相,使人哭笑不得。
公元前203年初,在楚汉两军对峙的荥阳前线,项羽在阵前置刘邦老父于俎上,威胁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却轻飘飘地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种话除了刘邦之外,大概任何另外的人也难以讲出来。
刘邦年轻的时候,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不如他的两个哥哥老实本分,曾被老父斥骂,对此他大概有着极深的印象。
汉高祖九年(前198)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前来朝拜,朝廷在未央宫的前殿举行盛宴欢庆新年。刘邦举杯为老父祝寿时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在八旬老父被儿子揭短而狼狈不堪的时候,“殿上群臣皆称万岁,大笑为乐”。这种事情也只有刘邦能够做得出来吧。
以上这些刘邦性格的侧面,仿佛都是缺点,但在刘邦身上表现出来,却并不给人以可憎的感觉。原因就是这些性格反映出浓厚的人情味,并且也并未掩盖其性格另外的辉煌侧面。
上面的这些性格特点仿佛应该造成人们对他的疏远,事实上也的确使个别人因此而离开了他。但是,刘邦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却又对群臣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使之犹如磁石般把当时的英雄豪杰聚拢在一起,群策群力,为夺取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刘邦的一百次与一次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历史名人刘邦的故事07-22
刘邦斩白蛇名人故事08-07
刘邦的生平事迹简介10-24
名人励志故事_励志故事02-25
励志感人故事_励志故事02-25
古代励志故事_励志故事02-25
儿童故事励志故事09-22
励志故事:大鱼的故事06-27
励志的故事11-04
经典励志故事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