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全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而民间故事是传统民间文学中的重要分类之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间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花》的故事
唐诗人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以上人。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
相传李商隐与王小姐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
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渡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
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塌前陪伴“荷花”。
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
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
《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意思是说荷叶初生时相遇恋人,不久分离,春恨已生。荷叶枯时恋人辞世,秋恨又成。只要身在人世,对伊的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所以,“翠减红衰愁煞人”是面对荷花,写缅怀“荷花”的内心悲戚。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狐仙墓
南宋时,朱熹在白鹿洞讲学著书。他洁身寡欲,总是谆谆告诫学生要人吕端正,“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因为他老是板着面孔说教,学生都有对他望而生畏。
一年春节,学生们都回家过年去了,只有朱熹一人留在学馆里。无宵夜,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四乡隐隐传来花灯盛会的锣鼓声。朱熹孤灯独坐,开卷读书。在这空谷寒夜,面对窗前抖动的芭蕉叶,确有孤独寂寞之感,禁不住吟出两句诗来:“细雨洒芭蕉,孤灯空寂寥。”话音未落,就听窗外面传来了娇滴滴的声音:“不嫌奴貌丑,与君度春宵。”
朱熹一惊:夜半更深,是谁家的女子在这儿?竟然对起我的诗来呢?推开窗户,向外望去,只见窗外有几枝芭蕉在雨中摇曳,远处一片朦胧,什么也看不见。咦,这就奇了!难道是幻觉吗?朱熹满腹疑团,略略定了定神,重又伏案读书,注释《诗经.有狐》篇。读到高兴处,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有狐绥绥”等佳句来。
奇怪的是,窗外又传来一阵女人的声音,而且朱熹听得清清楚楚,还是一首诗哩:夜静更深人未眠,心忧聊诵《有狐》篇。缘何圣化痴情在,欲海贤关一线牵。
宛啭轻盈的.声音飞进窗内,诗的内容,明明是对自己而言的呀!朱熹又是一惊,再一次推开窗户,探头向外问道:“是谁在外面吟诗?雨夜风凉,请进来稍歇!”连问数声,无人答应。此时,雨过天晴,明月在天,树影铺地,庭院寂静,并不见有人呀!明明是位姑娘的声音嘛,她躲在哪儿呢?朱熹想了想,对!待我和她一首,用诗刊把她引出来。于是念道:夜读《诗经》不爱眠,会心喜读《有狐》篇。前缘原订三生石,不是前缘莫乱牵。
吟完诗,朱熹对着窗外说:“外面那位女子,如有兴致,敬请回诗刊一首吧!”话音刚落,屋外突然响起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随即果然有一位女子回了一首诗:孔门弟子莫轻狂,此是读经学圣堂。休趁夜深人静后,逾墙扮演风求凰。朱熹听得真切,特别是“风求凰”一句,这不分明是在向我暗示吗?他急忙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只见月照芭蕉,从芭蕉丛中,忽地跳出一个妙龄女子,把朱熹吓了一跳,忙问:“你是------”那女子说:“我是五老峰下的狐仙,外出游玩而归,路过贵处。”“啊!刚才吟诗的是你吗?冒昧应和,让你见笑。”朱熹细看那女子,高鬃,明眸皓齿,身姿绰约,穿一套绿色衣裙,蹬一双绣花鞋,满脸带笑,眉目含情。真是赛过天仙!朱熹看得都呆了。
狐仙见他那副傻呆呆的样子,忍不住“咯咯咯”地笑个不停,说:“你不是常说,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吗?”朱熹哪顾这许多,说:“小姐请勿见笑,请吧!”狐仙也不推辞,跟着朱熹进了书房。朱熹又是让坐,又是倒茶,殷勤相待。狐仙呢,坐在书案前,目不斜视,专心翻阅起朱熹的《诗经》注释来。烛光摇曳,映照得狐仙更加娇艳动人。
狐仙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她在阅读朱熹的《诗经》注释时,对其中某些不够确切的地方,还能一一掼出,畅叙了自己精辟的见解,这使朱熹大为佩服。他想:元宵之夜,巧遇婵娟,真是三生有幸。他也顾不了平日对学生们的说教了,趋步上前,说:“我俩相交,谈得投机,今日幸会,真是天赐良缘,小姐如不见弃,敢求百年之好,万望而却步应允!”狐仙说:“我是狐仙,难道你不害怕?”朱熹说:“小姐才深貌美,天生丽质,真叫我一见倾心。昔日孔夫子,还传为佳话哩。只要你我真心相待,定能百年偕老,何谈‘害怕’二字呢?”朱熹披肝沥胆,海誓山盟,感动了狐仙。于是,在这元宵佳节,白鹿洞中,他俩终于结成了一对恩爱夫妻。打这以后,狐仙每日从五老峰晚来晓去,帮助朱熹注释《诗经》。两人夜夜相处,感情越来深,恩恩爱爱,如鱼得水。不到一年功夫,在狐仙的帮助下,朱熹完成了他的著作《诗经集注》。
周渔璜故居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
给厕所写对联
民国时期,山东某县的一个县长,以“倡导文明,改良风化”为名,在县城里新建了五座漂亮的公共厕所。新厕建成时,县长还要逐个剪彩,不但要鸣锣放炮,还要在每座厕所两边贴上大红对联。
按说县府都是耍笔杆儿的'文人,写几副对子不是啥难事儿,可一听说是为茅厕写对子,一个个摇头叹息,表示不能胜任。县长又许下重赏,可还是无人响应。
县府的郭秘书见县长为了难,想到他一个在县中学当校长的朋友郑明之是清华学府的高才生,善写对联,便向县长主动请命。
晚上,郭秘书提了瓶好酒和一包猪头肉来到县中学,找到他那朋友。两人边喝边聊,当郑校长得知郭秘书的来意后,脸色陡变:“郭老弟,写几副对子本不是啥难事儿,可从没听过有为茅厕写对子的,这要是传了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不行,恕愚兄不能从命。”
郭秘书急了,连忙拉住郑校长恳求说:“郑兄,小弟在县府当差,此事对县长大人许了保票。若是郑兄不肯帮忙,恐怕小弟的差事就悬乎了。”
郑校长推不掉了,说:“罢,罢,为了你我友情,愚兄就豁出去了。”
第二天,郑校长一晚上没睡觉,苦思冥想熬到天亮,终于写好了五副从来都没写过的对联:
从来日夜不闭户
过往未见人拾遗。
进门须鞠躬,
过路先捂鼻。
既来想得大解脱(大便),
进站定有小便宜(小便)。
进来时个个紧张,
出去后人人从容。
来人不蹲就站,
去者非男即女。
郭秘书不负县长重望,将对联送到县长手里。县长看后大加赞赏,连夸郑校长是个人才。
金牛
歙南抽司村,有座门岭,与浙江淳安县威坪毗邻。村有张老汉,常年为威坪某粮店挑油挑枯(“枯”:榨油后的渣做的菜籽饼)。
有一天,张老汉挑油枯刚上岭头,一头金牛拦住了他的去路。金牛说:“你让我吃枯饼里的`陈年稻草,我帮你把门岭打开,让你走平路可好?”张某想想划不来,门岭打开了是大家走,而他却要赔老板的枯,他摇摇头说:“顺一肩,反一肩,不怕门岭高过天”。说罢,挑起担子走了。
夜里,张老汉把这事告诉了老婆。老婆骂他:“你这个死人,别说金牛只吃枯里的稻草,就是吃了枯也算不了什么。门岭打通了,你一天可以多挑一担,赚头大着呢”。
第二天,张某又在岭头碰到了金牛。他主动向金牛提出,给它吃枯里的稻草,要金牛帮他打开门岭。没想到金牛的条件变了,要让它喝了桶里的油,才肯帮他打开门岭。张某把一桶油的价值与多挑一担脚力钱两下一结算,觉得还是划不来,便说:“上一岭,下一岭,有的是力气不求人”!说罢,挑起担子要走,忽脚下一滑,担子落地,那一桶油全打在路上,金牛走来,“咕咚咕咚”喝了个够,张某上前,拉住牛尾,要金牛开岭,金牛说这是你打掉的油不作数,说罢朝他拉了一泡屎,张某赶快松开牛尾躲避,金牛一转身隐入山中。
张某提着空油桶回到家里,老婆得知情况后又把他骂了一顿,骂他只会算小帐,不会算大帐,他被骂得象霜打的茄子,瘪扭扭的。忽然眼前一亮,油桶上溅着的一滴牛屎,已变成了金子,足够他赔油的了。他立即赶到岭上去找牛屎,可牛屎不见了。
此后,张某挑油枯上门岭,都要对着大山喊几声:“金牛、金牛,出来吧,我给你吃枯,也给你喝油!”可是,金牛再也没有出现!
明珠变西湖
传说古时候,在天河东边的石窟里,住着一条雪白的玉龙,在天河西边的大树林里,住着下只彩色的金凤。
玉龙和金凤是邻居,每天早晨他们一个钻出石窟,一个飞出树林,打个照面就忙着各做各的事了,有一天,他俩一个在天空飞,一个在天河游,飞呀,游呀,不知不觉就来到一个仙岛上,在岛上他们发现了一块亮闪闪的石头。金凤很喜欢,就对玉龙说:“玉龙玉龙,你看这块石头多好看呀!”玉龙也很喜欢,就对金凤说;“金凤金凤,我们把它琢磨成一颗珠子吧?”金凤点头答应,他俩就动工了。玉龙用爪子抓,金凤用嘴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他俩真的把石头琢成了一颗滚圆滚圆的珠子。金凤高兴地飞到仙山上衔来许多露珠,滴到珠子上;玉龙快活地游到天河里汲来许多清水,喷到珠子上。滴呀,滴呀,喷呀,喷呀,慢慢地这颗珠子就变得明光闪亮了。
从此以后,玉龙喜欢金凤,金凤也喜欢玉龙;玉龙和金凤都喜欢他们的明珠,玉龙不愿回天河东边的石窟去了,金凤也不愿再回到天河西边的那个树林,他俩就往在天河中的仙岛上,日夜守着自己的明珠。
这颗明珠真是一颗宝珠,珠光照到哪里,那里的树木常青,百花齐放,山明水秀,五谷丰收。王母娘娘走出宫门,一下就看见这颗明珠的宝光,心里非常羡慕,到半夜辰光,她就派一个亲信的天兵,乘玉龙和金凤睡熟的时候,悄悄地把这颗明珠拿走了。王母娘娘得到明珠,喜欢的不得了,连看也不舍得给人看一看,就藏到仙宫里头,外面关起九重门,锁上九道锁。
玉龙和金凤,一觉醒来,发现明珠不见了,他俩真着急呀!东寻寻,西寻寻,玉龙找遍了天河底下的每一个石窟,没有找到;金凤寻遍了仙山上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寻着,他俩伤心极了,可还是日日夜夜地到处寻找,一心想把心爱的明珠找回来。
王母娘娘生日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赶到仙宫来祝寿。王母娘娘摆下盛大的蟠桃会请众神。神仙们喝着美酒,吃着蟠桃,祝贺王母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王母娘娘一时高兴,就对众神:“各位仙长,我请你们看一颗珍贵的明珠,这是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宝珠啊!”说着,就从衣带上解下九把钥匙,打开九道锁,走进九重门,从里面取出那颗明珠,用金盘端着放在厅堂中间,明珠亮晶晶,光闪闪,神仙们看了都叫好。
这时,玉龙和金凤正到处寻找他们的明珠,金凤发现了明珠放出的亮光,就忙叫玉龙;“玉龙玉龙,快一来看那不是我们明珠放出来的亮光吗?”
玉龙从天河里钻出头来,一看;“是呀,一定是我们的那颗明珠,快把它找回来!”
玉龙和金凤立刻朝着明珠的亮光长去,一直找到王母娘娘的仙宫里,那些神仙们正在伸头探脑围着明珠叫好,玉龙上前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金凤也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
王母娘娘一听火了,冲着玉龙,金凤张口就骂;“胡说!我是玉皇大帝的.亲娘,天上的宝物都有是我的。”
玉龙和金凤一听也来了气,一同向王母娘娘说;“这颗明珠不是天上生的,也不是地下长的,是我俩辛辛苦苦,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琢磨出来的!王母娘娘一听,又羞又急,伸手护住放着明珠的金,喝叫天兵天将,把玉龙和金凤赶出去。金凤见王母娘娘不讲理,扑过去就抢明珠;玉龙见王母娘娘不讲理,也冲过去抢明珠。三双手都抓住金盘,谁也不肯放松。你拉我扯,金盘一摇晃,明珠就滚下来,滚到阶沿边,从天上掉到地下去了。
玉龙和金凤见明珠往下掉,急忙翻身跟下来保护。玉龙游着,金凤飞着,他俩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保护着这颗明珠,慢慢地慢慢地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这颗明珠一到地上,立刻变成了清清的西湖,玉龙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雄伟的玉龙山一守护它;金凤也舍不得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青翠的凤凰山来守护它。
从此凤凰山和玉龙山就静静地站在西湖的旁边。直到现在,杭州还流传着两句古老的歌谣;“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
金牛湖
从前,西湖是叫做金牛湖的。
那时候,这湖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着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田地。周围的老百姓都在地里种着庄稼,用湖水来灌溉。稻穗儿长得沉,谷粒儿长得圆,象一串一串的珍珠,真叫人喜欢。农闲了,大家就到湖上打鱼捞虾。人们和睦相亲,过着安乐的日子。
在这湖底,住着一头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浅下去,湖里的金牛就会出现了:老远老远的就能看见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头和翘起的双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清水,这样,湖水立刻又涨得满满的了。
有一年夏天,算起来已经九九八十一天没有下雨啦,直旱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都硬得象石头,缝裂得有几寸宽,嫩绿的秧苗都枯黄了。老百姓干渴得眼睛凹进去,浑身没劲。他们天天盼望有金牛出现。
这天早晨,大家正在湖边盼望,突然传来“哞”的一声,哈,果然看见金牛从湖底破水而出。它摇摇头,摆摆尾大口吐水,霎时间湖水又涨满起来。老百姓见了,个个喜得拍手叫好,流出了泪水,感激金牛。又见那头金牛抬起头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哞”的一声,慢慢地,又没人湖中去了。
这样的情景很快就传开了。钱塘县官听到后,捧着肚子笑呵呵他说:“这真是件活宝贝呵,要是把它拿来献给皇帝一定能升官发财!”当下就吩咐手下人,赶紧去把金牛捉来。那些衙役、地保一个个都急匆匆地跑到湖边,抬头望望,眼前却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哪儿还有金牛呵?问问附近百姓,大家见是衙门里的人,不是说没见着,就是悄悄地避开啦。衙役们只得回报了县官。县官心里生气,拈着八字胡须,想啊想的,想出了一条绝办法。
他对手下人说:“既然金牛不见了,沉人湖底,那你们就把老百姓都叫去,把湖水车干。谁不去,就斩谁!”
住在湖边的老百姓,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被赶到湖边。他们在县官的威逼下,只得架起水车车湖水。车啊车的,一连车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大家精疲力竭,到了最后那一天,终于把湖水车干。果然,“金牛卧在湖底,它那身上的.金光照得天明地亮。
县官走去看看,也被金光照得连眼睛都张不开,但他还吆喝着衙没们赶快下湖去抢金牛。说也奇怪,那金牛好象生了根似的,掀也掀不起,抬也抬不动。老百姓都暗暗打从心里高兴。
县官一看搬不动,就对百姓说:“谁能抬起金牛,赏白银三百两!”可是老百姓都站着不动,气呼呼地不睬他。县官见老百姓不理,就大声怒吼道:“今天若不把金牛抬起,就将你们统统杀头!”这县官的话则说完,只听那头金牛大叫了一声,真象晴天炸了个霹雳。但见飞沙走石,地动山摇,那县官吓得面如土色,双腿发软,心想逃走,可是一步也挪不动。这时,那金牛转着圆溜溜的眼睛,站了起来,又仰天长叫一声,从口中吐出一股白花花的大水,直冲县官、衙役,一下子把他们全都卷入巨浪中去啦。立刻,湖水又满了起来。
从此以后,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现了,湖水再也没干过。人们忘不了金牛,就在湖的旁边城墙上筑起了一座高高的城楼,天夭爬上城楼去盼望金牛。
这座城楼,就是后来的叫“涌金门”。
黄河
从前有家姓关的人家,几辈子都过的是贫日子,当家的两口子就给自己的儿起了个名叫“财”。一年年过去了,关财也长大了。他长得很能,学什么会什么。
关财八岁这年,遇上天灾,种人家的地,连个粮食粒子也没收到,爹娘都饿死了。撇下关财自己靠要饭为生。关财每天要饭回来,傍黑就在邻居黄员外的墙头下边练吹箫。日子长了,关财吹得大有长进,引来很多人天天听他吹箫。
黄员外闺女,名叫黄河。这个黄小姐整天闲着没事,就天天趴在窗口上听关财吹箫。后来都听迷了,经常差丫环把关财叫到乡楼底下吹。有一回,黄小姐听得入了神,把一方丝帕掉到了楼下,正好落到关财的箫上。关财心想,这肯定是小姐暗中送情,从那就产生了相爱之心。就这样,关财一有空就到黄小姐的绣楼底下吹箫。黄小姐越听越欢心,后来就偷偷地看关财的相貌。
时间长了,这事被黄员外知道了,便派了家丁把关财逮进府来,狠狠地揍了一顿,并告诉他以后不准在小姐绣楼下边吹箫。
关财被打得不轻,回到以后就得了病,一直不好。除了要口饭吃,那还有心去吹箫?后来,关财的病越来越厉害。
黄小姐多天听不到关财吹箫,整天闷闷不乐。这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就瞒着他爹叫丫环去找关财,这才知道关财挨了打有了病。心想:人家是为了我挨打得了病,得想个法子去看看呀!可是家法太严,再说员外家的小姐,怎么去看一个要饭的`呢?这个时候,关财的病更一天比一天厉害。可也没有办法,黄小姐只好差丫环一天一趟前去打听消息。
过了几天,丫环到了关财家回来说:“关财的病一天比一天厉害,睡得昏昏沉沉,还一个劲叫你的名字,是因为你把丝帕掉到他的箫上,他才得了相思病。你要不救他,怕他活不成了。”最后,还是聪明的丫环把小姐说通了。
这天,黄小姐偷着去看关财,哪知道在这天清早,关财已经死了。黄小姐来到关财的坟头上,扑上去大哭了起来。小姐的眼泪落到关财的坟头上,就听关财的坟子“叭”的一声裂开了。关财终于见到了小姐。
这就是传说的“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不下跪的人
归州黄老三夫妇靠放羊为生,年過半百,膝下无一子半女。
这天,黄老三来到城外放羊,先是听见天崩地裂的石块碎裂声,接着便听见响亮的婴儿哭声,循声找去,却见一块崩裂的石头旁躺着一个男婴。黄老三见四下无人,心想:难道这婴儿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许是上天见我可怜,专门送给我的子嗣。于是,黄老三把男婴抱回家,取名黄石生。
黄石生渐渐长大,他有个爱好,就是喜欢串门,没多久,周围几十里地人家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有一天,他又出门去转悠,还没有回家,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来人是邻村陈五。陈五对黄老三说:“你儿子去我家附近转了一圈,我就丢了一只鸡,这鸡一定是你儿子偷去了。”黄老三为了息事宁人,就把自家的一只鸡赔给陈五。
等黄石生回家,黄老三就问他怎么回事,黄石生却说:“这事与我无关,是陈五的儿子偷的,拿到山上烧了吃了。”
黄老三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黄石生不答,黄老三说:“你既然知道,赶快给我说。”
黄石生还是不说话,黄老三生气了:“跪下!”
没想到,黄石生一听“跪下”,反而倔强地挺直了腰。黄老三气不过,脱下鞋,劈头盖脸地向他头上打去。这时,黄老三的老婆走了进来,见状忙把鞋抢了过来。
事后,黄老三的老婆心疼地对黄石生说:“儿呀,你怎么不听你爹的话,不肯给他下跪呢?”
黄石生叹了口气,说:“爹受不起我这一跪啊!”
黄老三的老婆不解:“儿子跪爹,天经地义,你为什么不能跪?”
黄石生却低着头,不再说话。
黄石生十四岁那年,得了一种怪病。半夜里,他人虽然睡在床上,脚却在不停地乱动,仿佛跑路一般,一直到五更鸡鸣才醒来。黄老三以为他在梦游,请大夫开了几副安神药,可不起一点作用。黄老三又请来归州最有名的端公驱邪,没想到,端公一见黄石生在床上奔跑的样子,便起身告辞,对黄老三说:“令郎所做之事,非在下所能管得。”黄老三再问,端公便不答话了。
一晃,黄石生十八岁了,黄老三让他帮自己放羊,以后也好靠放羊为生。黄石生听了,却淡淡地说:“爹,你去磨坊的磨碾下,那里有两贯铜钱,你拿去用吧。”
听了这无头无尾的话,黄老三半是疑虑半是担心地来到磨坊,果然从磨碾下寻得两贯铜钱。黄老三胆小,问黄石生:“儿呀,这铜钱是从哪儿来的?犯了偷盗罪,官家可是要抓去坐牢的呀!”
黄石生笑道:“这是我做事的报酬。”
黄老三不信:“你整天不是四处游荡,就是不安分地睡觉,哪儿做过一份工?”
黄石生却让黄老三放心,只管拿钱去用。自此以后,每到家里没钱度日的时候,黄石生总会指些地方,让黄老三去取钱,有时是在田地里,有时是挂在树枝上,有时是在鸟窝里……
这天,黄石生来到县城闲逛,在饭馆吃饭时,见有个老头手拿胡琴,带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在那里卖唱。女孩一身红衣,长得楚楚动人。过了一会儿,来了个纨绔子弟,身后有六七个随从。纨绔子弟见女孩长得漂亮,便动手动脚地调戏她。黄石生看不下去,上前阻止,那对卖唱的父女趁机逃离饭馆。
见女孩逃走了,纨绔子弟便迁怒于黄石生,对手下说:“给我狠狠揍这个爱管闲事的家伙!”
那些随从听了,把黄石生围住拳打脚踢。纨绔子弟对黄石生说:“你可知道,本县的县太爷是我爹,你竟然有眼不识泰山!赶快跪在我面前,好好记住本公子的模样,以后遇见,远远地躲开。”
黄石生被打得躺在地上,却还嘴硬:“我不跪活人,只跪故人,只怕你受不起我这一跪。”
纨绔子弟听了这话,以为黄石生在咒他,对手下说:“我非得让他跪跪我。”于是,几个手下按头的按头,按腿的.按腿,让黄石生给纨绔子弟叩了几个响头。
第二天,归州城街头巷尾传来一个消息,说县太爷的公子昨晚无缘无故暴毙而亡,死时面目狰狞,身上有许多说不清楚由来的鞭抽的伤痕。人们暗地里纷纷称快,说上苍长眼,帮归州除了个祸患。
这时候,黄石生已经回家了。他刚到家不久,那对卖唱的父女就找上门来。原来父女俩姓乔,女孩叫乔小花,父女俩逃难来到此地,乔老爹感激黄石生仗义相救,想把女儿小花许配给他。
黄石生听了,拒绝道:“我愿意把小花当做妹妹看待,如果说要娶她,那可不成。”
乔小花低下头,脸涨得通红,问:“黄大哥,你是不是不喜欢我?”
黄石生说:“不是。”
乔小花又问:“那你为什么不愿意娶我?”
黄石生说:“我要是娶你,婚礼上是不是要跪拜你父亲?”乔小花点点头。黄石生又说:“我们两人是不是要互相跪拜?”乔小花又点了点头。黄石生叹道:“你们都经不起我一跪呀!”
乔小花父女俩听得云里雾里,只好无奈地离去了。
一晃又过了二十多年,黄石生仍是孑然一身,没有娶妻。这年,黄老三和妻子九十九岁,在同一天驾鹤西去。黄石生给二老办后事,人们惊奇地发现,一直不跪的黄石生在黄老三夫妇的灵前恭恭敬敬地跪下,叩了三个响头。
人们闲时聊起此事,曾给黄石生驱邪的端公酒后吐真言,说黄石生其实是个指路阴差,专门给勾魂的黑白无常在阳间指路。阴差只能跪死去的“故人”,所以,黄石生不能随便给活人下跪。那些铜钱,是他作为阴差的报酬,而作为阴差,他这辈子必将孤独终老……
五分钱地主
从前,山东济宁一个村子里,有个姓曹的地主叫曹三金。曹三金家大业大,但日子过得很节俭,一个破底的茶杯,他都能用上好几年不舍得换。
那年秋天,老天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村子变成了鱼塘,用土挑成的毛坯房被水泡得摇摇欲坠,村民们都不得不往县城逃难。这时候,曹三金犯了难:这村里肯定是住不下去了,可真要去逃难,这偌大的家业要怎么办呢?
正好县里有一家银号,看到这边发洪水,便收购难民带不走的贵重物件,折换成白银。曹三金听说后,拉了好几辆马车整整运了三天,换了多少真金白银,老百姓们想都不敢想。可这一路上是注定不会风平浪静的,因为这年头匪患严重,大家伙儿都知道曹三金有钱,那些土匪会不知道?
就在大家猜想曹三金会用什么办法运走银子的时候,曹三金用铁皮喇叭吆喝着招收短工搬家了,每人每天管一顿大米饭。
为了这一顿大米饭,半个村子的老少爷们都去了,最后总共留下来二十几个。
这一天,短工们被叫到大院里,曹三金给他们一人发了一双布鞋,还一再申明,这鞋子要爱惜点穿,因为不是送给他们的,而是借的,到了地方还要还,谁要是弄丢了要赔钱的。
众人撇撇嘴,虽然心里不痛快,可有鞋总比没鞋好啊,这布鞋五分钱一双,大多数人平时都还穿不起呢。
曹三金带着二十多个短工和十几个家仆来到后院,好家伙,大马车整整凑足了二十辆,每一辆马车上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像一座座小山。
这些短工里可不缺有贼心思的,他们猜想着,曹三金的金银不可能全带在身上,这二十辆马车上肯定也藏了不少。他们贼手贼脚,想翻点啥出来,可是人多眼杂,再加上几百个箱子,几个人翻腾了一天也没找到哪怕一个铜钱。
第二天,曹家人也随着村里逃难的大部队出发了,一路上吵吵闹闹的,走走停停,眼看着脚底下的`水越来越少,但是地界也越来越不太平。
到了傍晚,大部队走了一天,又累又乏,可就在快要接近县城的时候,人们突然慌乱起来,回头一看,远处有一群人影叫嚣着逼近了,是土匪!
为首的家伙叫燕青,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土匪头目,他骑着匹高头大马,手里揣把长枪,后面跟着的其他人也都拿着长矛、大刀之类的兵器。
逃难队伍里的人一看情势不妙,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前方县城跑去,县城有兵,虽然不多,但对土匪多少有点威慑力。
燕青带人吆喝着追赶人群,却也没见他轻易对谁下手,他的眼神穿过人群,死盯着曹三金。他今天就是奔着曹三金来的,曹三金手里有真金白银,这事已经传得家喻户晓了。
这时候,受了惊吓的人们推推搡搡着往县城拥,曹三金被人群又冲又挤,竟也慢慢离县城大门近了。
眼看着曹家队伍都要进城了,燕青又气又急,嘴里骂骂咧咧,只听他对着一个手下怒骂道:“我要你给我抓曹三金的人,你给我捡只破布鞋有啥用!”
原来,有个小喽啰在乱作一团的人群中愣是没逮着曹三金,只捡了地上的一只布鞋来复命。
“去你的破鞋!”燕青恼羞成怒,用长枪把布鞋一挑,就想往小喽啰头上砸,没想到就在这时,只见曹三金像是听到了什么命令似的,转过身子直勾勾地望着燕青枪上的布鞋,大喊一声:“我的布鞋!”他整个人像是狗被踩到了尾巴,直直地飞了出去,向着燕青的方向狂奔。
周围的家丁、短工们都惊呆了,曹三金竟然为了一只布鞋和土匪去拼命!
燕青看到曹三金扑上来,心中一喜,轻飘飘地下马,一把就抓住了曹三金。
“曹三金,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燕青一手揪住曹三金的衣領,朝着远处曹三金的家人说道,“我燕青来这里只为求财,各位若是把手上的东西交出来,我就放了你们当家的。”
曹三金慌忙点头,见东家都同意了,短工们也乖乖地把那二十辆大马车的东西拉了回来。
燕青看着东西到手,收获颇丰,倒也说话算话,他把曹三金放下,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曹三金却站在原地,支支吾吾地不想离开。
燕青揶揄道:“怎么,曹地主,还想入伙啊?”
“不是……”曹三金吞吞吐吐,似乎不好意思,不过最后还是抬起头来说道,“大当家的,能把那只布鞋还、还给我吗?我、我还能穿穿呢……”
“哈哈哈哈……”不仅是土匪,就连曹家的家丁、短工们都笑了,他们看着曹三金,他光着一只脚丫子,在另一只脚背上搓来搓去,那样子真是狼狈透了。
“这个曹三金连一只五分钱的布鞋也不想丢,结果却丢掉了所有的家当。”事后,很多围观百姓都这么议论。
可又有谁晓得呢,曹三金丢了家当后,进了县城,他把二十几个短工数了个遍,一一收回了“借”给他们的布鞋。
几天后,曹家门外的垃圾堆里就又见到了这堆布鞋的影子,只是一双双鞋底都被拆开了。
后来听人说,曹三金雇短工搬家什,本就是掩人耳目,他早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都换成了银票,缝到了一双双布鞋里。那二十车家当算个啥?那二十几双布鞋才是他的命呀!
苏东坡的“政绩工程”
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西湖治理后,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涝也不愁旱了,这一年又风调雨顺,杭州四乡的庄稼得了个大丰收。老百姓感谢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好处,到过年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苏东坡收下很多猪肉,叫人把它切成方块,烧得红红的,然后再按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家一块,将肉分送给他们过年。
太平的年头,家家户户过得好快活,这辰光又见苏东坡差人送肉来,大家更高兴:老的笑,小的跳,人人都有夸苏东坡是个贤明的父母官,把他送来的猪肉叫做“东坡肉”。
那时,杭州有家大菜馆,菜馆老板见人们都夸说“东坡肉”,就和厨师商量,把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挂出牌子,也取名为“东坡肉”。
这只新菜一出,那家菜馆的生意就兴隆极了,从早到晚顾客不断,每天杀十头大猪还不够卖呢,别的菜馆老板看得眼红,也学着做起来,一时间,不论大小菜馆,家家都有“东坡肉”了。后来,经过同得公认,就把“东坡肉“定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
苏东坡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朝廷中的那班奸臣本来就很恨他。这时见他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心里更不舒服。他们当中有一个御史,就乔装打扮,到杭州来找岔子存心要陷害苏东坡。
那御史到杭州的头一天,在一家馆里吃午饭。堂倌递上菜单,请他点菜。他接到菜单一看,头一样就是“东坡肉”!他皱起眉头,想了一想,不觉高兴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这头一道菜!”
他吃过“东坡肉”,觉得味道倒真是不错,向堂倌一打听,知道“东坡肉”是同行公认的第一道名菜,于是,他就把杭州所有的菜馆的菜单都收集起来,兴冲冲地回京去了。
御史回到京城,马上就去见皇帝。他说:“皇上呀,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贪赃枉法,把恶事都做绝啦!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
皇帝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可有什么证据吗?”
御史就把那一大迭油腻的菜单呈了上去。皇帝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他一看菜单,就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圣旨,将苏东坡掉职,远远地发配到海南去充军。
苏东坡被调职充军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处,仍然象过去一样赞扬他。就这样,“东坡肉”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直到今天,还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华家池
早先,杭州庆春门外是一大片荒芜的官地。有一年,当朝的华太师派他的管家臭鼻头到杭州来。臭鼻头骑马绕着荒地跑了一圈,这一大片荒地就算是华家的了。华太师又在杭州四城张贴榜文,招佃开荒,说明只要把生地变成熟田,长出庄稼,十年之内不起租。
穷人们都扳着手指头算起来了:头一年没出息,第二年收五成,第三年收七成……嗳,天下哪有这么好心肠的财主呀!
凑巧这时候从外乡来了一对夫妻,他们急着要寻个落脚的地方,听说有这么个招佃的财主,便不管三七廿一,在华太师的契约上捺下了手指印。
夫妻两个来到庆春门外,找到一个深水潭,在潭边搭起一座小草棚安下了家,就起早摸黑,下死力开起垦荒地来。
这一年隆冬腊月,天下大雪,妻子要生伢儿了。在这孤零零的小草棚里,没有亲戚送包红糖,也没有邻舍递碗姜汤,只有丈夫守着妻子,急得团团转。呼啦啦!北风把草棚的门刮开了,丈夫赶忙起身去扣好;呼啦啦!北风又把草棚的门刮开了,丈夫又起身去扣好;呼啦啦!北风第三次把草棚的门刮开了,丈夫第三次把门扣好时,“哇”的一声,伢儿生下来啦。
丈夫对妻子说:“生这伢儿扣了三次门,就叫他‘三扣’吧。”
丈夫嫌三扣长得慢,说:“三扣呀,快些长大吧!爸的腰骨都累折啦!”
三扣飞快地长高了一截。
妻子也嫌三扣长得慢,说:“三扣呀,快些长大吧!娘的眼睛已昏花啦!”
三扣又飞快地长高了一截。刚生下来的.伢儿,就有七八岁那么大,比十来岁的伢儿还懂事,家里家外的生活都帮上一手。
三扣帮他阿爸种田,天上总有一片乌云跟着他走,六月里的毒日头晒不着他;三扣替他妈妈去担水,只要朝桶里吹口气,两只水桶就满满的啦!人们都说,三扣不是凡胎,三扣是龙出世的。
自从三扣爸在华太师的契约上捺下手指印以后,就有不少穷苦人也做了华太师的佃户,搬到这片荒地上来住。渐渐地,在那口深水潭的周围,聚成一个二三十户人家的村庄。你一锄,我一耙,荒地很快变了样:东一片绿油油的田,西一片青葱葱的地,杨柳枝儿摇,百花迎风笑,景致好看极了。
第三年春天,田刚耕好,秧才插下,三扣爸用完了力气,累死在地里。三扣妈心中悲痛,把一双眼睛也哭瞎了。从此,三扣替这家放牛,那家割草,娘儿俩苦挨着过日脚。
不久,华太师告老还乡,回到杭州。他见这片荒地已经变成肥沃美丽的田园,就要收回来盖太师府养老。
臭鼻头领人闯进村子,逼着佃户立刻搬走。佃户们听了都叫嚷起来:“不是讲明十年之内不起租吗?”
臭鼻头嘿嘿奸笑了两声:“十年之内嘛,一年也是十年之内,半年也是十年之内,如今已是第三年,太师的好事做到头啦!”一声吆喝,手下人便动手拆屋子。拆屋拆到三扣家,三扣不依。三扣象发疯一样地扑上去,扭住臭鼻头乱抓乱咬。臭鼻头急了,命手下人把三扣捆绑起来,吊上一块大石头,“扑通”一声,丢进门前的深水潭;他又放起一把火,把三扣的瞎眼妈活活地烧死在草棚里。
等臭鼻头这班人走了以后,邻居们都赶到深水潭来打捞三扣。他们捞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捞到。有人钻进水里去探探,原来潭中央出现了一个无底洞!
很快,在这片土地上就盖起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太师府。太师府里金砖铺地,银砖砌墙,明珠嵌板壁,白玉镶栋梁。真是“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呀!
太师府刚造好,华太师六十岁的生日也就到啦。这一天,太师府里张灯结彩,热闹极了。华太师坐在客堂当中的太师椅上,拜寿的官员绅士黑压压的跪满一地。拜完寿,正要入席吃酒,忽见臭鼻头连滚带爬地奔进来,大叫大嚷:“太师爷不好啦!后院突然长出两根柏树干,一定是出了什么妖怪!”
华太师不相信,便和官员绅士同到后院去看,果然有两根光秃秃的柏树干矗立在那里,有个官员忙凑趣说:“这是天降祥瑞,太师爷寿比松柏,万古长青……”
话没说完,只见柏树干往上一冒,“轰”的一声,从地底下飞出一条巨龙。原来这柏树干就是巨龙的两只角。这巨龙就是三扣——三扣报仇来啦!
巨龙转下身,龙头一摇,龙尾巴一扫,就把整个太师府沉入地底,变成方圆几十亩大的一口池塘。华太师和官员绅士都淹死地里面了。
被赶走的穷佃户又从四面八方聚拢来,在这池塘边安下了家。他们耕田种地,植树栽花,一年一年,这片地方慢慢地变得越美丽了。
因为华太师的太师府沉在池底,人们便把那口大池塘叫做“华家池”;也有人看这片地方风景好,称它为“小西湖”。
东窗事发
油条本来叫做“油炸桧”,据说最早是临安人先做出来的。
南宋年间,卖国宰相秦桧和他和老婆王氏,在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岳元帅活活被烧死在风波亭里。消息传开来,老百姓个个不服气,酒楼茶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
那时,在众安桥河下,贴隔壁有两个吃食摊;一家卖芝麻葱烧饼,一家卖油炸糯米团,这一天,刚刚散了早市,做烧饼的王二能通通火炉,理好灶上卖剩的一迭葱烧饼,看看没有买主,就坐在条凳上休息。这时,做糯米团的李四,也已收拾好油锅,蹲在那里咂旱烟啦。
彼此打招呼,李四便走过来,两个人对面坐起来谈天。一谈两谈,不觉又谈到秦桧害死岳飞的事情上来了。李四讲到气头上来,不由得捏起拳头在条板上用劲一敲:“卖国贼!我恨不得把你……”王二听了嘻嘻笑,说:“李四哥别性急,你看我来收拾他们!”说着,从条板上摘了两个疙瘩,捏捏团团,团团捏捏,捏成两个面人;一个吊眉大汉,一个歪嘴女人。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大汉的颈项上打横一刀,又往那歪嘴女人的肚皮上竖着一刀,对李四说:“你看怎么样?”
李四点点头,说:“不过,这还便宜了他们!”说完,他跑回自己摊子去,把油锅端到王二烤烧饼的炉子上来,又将那两个斩断切开了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对背地粘在一起,丢进滚油锅里去炸。一面炸面人,一面叫着,“大家来看油炸桧罗!大家来看油炸桧罗!”
过往行人听见“油炸桧”,觉得好新鲜,都围拢来。大家看着油锅里有这样两个人,被滚油炸得吱吱响,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心里很痛快,都跟着叫起来;“看呀看呀,油炸桧罗!看呀看呀,油炸桧罗!”
就在这时候,只听一阵锣声响,正巧,秦桧坐着八抬大轿,从皇宫里退朝回府,经过从安桥。秦桧在轿子里听见吵杂的喊声,觉得这声音不对,就叫停下轿子,立刻派出亲兵去抓人。亲兵挤进人群,把王二和李四抓来,连那油锅也端到轿前,秦桧看见油锅里炸得焦黑了的面人,气得一根根络腮胡子都朝上,走出轿来大吼道:“好大的胆子!你们想要造反?”
王二装作没事人似的,笑嘻嘻地回答说:“我们是做小生意的。哪里造得了反呢?”
秦桧说:“既然如此,怎敢乱用本官的`名讳?”
王二说:“啊呀,宰相大人,你是木旁的‘桧’,我是火旁的‘烩’哩!“
这时,大家都叫起来,“对呀,对呀,音同字不同!”秦桧无话可说。他看看油锅里浮起的那两个面人,喝道:“不要罗唆!这炸成黑炭一样的东西,如何吃得!分明是两个刁民,聚众生事,欺蒙官府!”
听秦桧这么一说,人群中立刻站出两个人来,说:“就要这样炸,就要这样炸!”一面把油锅里的面人捞起来。还连声说:“好吃,好吃!我越吃牙齿越痒,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去哩!”这一来,弄得秦桧哭笑不得,他只好瞪瞪眼睛,就往大轿里一钻,灰溜溜地走了。
堂堂的宰相当众吃瘪,这件事情一下哄动了临安城。人们纷纷赶到众安桥来,都想吃一吃“油炸桧”。李四索性不做糯米团了,把油锅搬了过来,和王二并做一摊,合伙做“油炸桧”卖。
原先,“油炸桧”是背对背的两个人。但面人要一个一个捏起来,做一个“油炸桧”得花不少工夫,实在很费事。后来,王二和李四想出了一个简便的法子,他们把一个大面团揉匀摊开,用切面刀切成许多小条条,拿两根来,一根算是秦桧,一根算是王氏,用棒儿一压,扭在一起,放到油锅里去炸,仍旧叫它“油炸桧”。这样,做起来就方便多了。
老百姓当初吃“油炸桧”是为了消消恨的。但一吃味道不错,价钱也便宜,所以吃的人越来越多。一时间临安城里城外所有和烧饼摊,都学着做起来。以后,就传遍了全国各地。
从此,“油炸桧”便成为一种人人爱吃的食品。后来人们看看“油炸桧”是根长条条,就叫它“油条”。因为油条最早是在烧饼摊上做出来的,所以直到现在,各地都还保留着原来的习惯,烧饼和油条总是合在一个摊子上做。
仙鹤
张华一直给财主李仁义做长工。一天下午,张华一个人在山地里除草,一只仙鹤落在了离他不远的地方,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了。
张华停下手里的活跑过去一看,只见这只仙鹤的一条腿已经断了,正在流着血呢,显得很痛苦的样子。张华赶快从自己的褂子里边撕下一块破布来,给仙鹤包扎上,然后把它抱了起来,这才仔细得端量了一番。只见它红红的冠子,尖尖的嘴巴,脖子长长的,全身白白的.羽毛,透着点点黑色,两条腿又长又细,只是两只眼睛挂满了泪花,像是在向张华祈求着什么,显得十分的可怜。
一会儿,他看到有几个人从远处向这边走来,仙鹤显得十分害怕的样子,很不安。张华赶快把仙鹤藏到了地边的草丛里,仙鹤就像通人气似的,静静的趴在草丛里,一动也不动。张华在继续鋤他的草,这几个人一步步向他走来。只见他们个个都背着弓,手里攥着箭,一个个凶巴巴的样子。张华心想:"不用问,刚才那只仙鹤就是他们射下来的,他们也真下得了手。"来到近前,任凭他们怎样问,张华就是说不知道,这几个人在周围找了找,什么也没发现,只好到别处找去了。
天黑了,张华把这只仙鹤抱回了自己的家,进行着精心的护理和喂养。一个多月过去了,仙鹤的伤情已经完全恢复了,张华就准备把它放归自然。这事不知怎么着让财主李仁义知道了,有一天他突然带人堵在了张华的家门口,说张华是在他的地里捡到的,就该归他,就把仙鹤抢走了。李仁义拿回家去,把仙鹤关在笼子里,就准备让人给他做做吃了,据说吃了仙鹤肉,能够延年益寿。
养了这么长时间都养出感情来了,张华实在不甘心,就在一天早晨,偷偷的打开了笼子,把仙鹤放了出来。仙鹤朝着他点了点头,恋恋不舍的飞走了。早晨起来,财主一看笼子被打开了,仙鹤不见了,气得差点翻了白眼,他把张华臭骂了一顿,一分钱工钱也不给,就把他撵回家了,没有了收入来源,张华一家人只能靠他自己那几亩薄地度日。
一天早晨,那只仙鹤又飞回了张华的院子里,后边还有个老爷爷骑着一只,也落到了院子里,张华甚是惊喜。老爷爷对张华说:"那只仙鹤是我的,前段时间是你救了我的仙鹤,我今天是来报答你的,你想要啥尽管说。"张华说:"我只想多种几亩地,并且祈求老天爷能够风调雨顺。"老爷爷说:"这好办。"正说着,财主李仁义带人堵在了门口。原来他听说仙鹤又飞来了张华家后,就带人来逮仙鹤。
老爷爷对财主说:"无论怎么说我那只仙鹤是你们二人救的。这样吧,你们二人每人骑着一只仙鹤到太阳窝里去取一袋黄金吧,作为我对你们的报答。记住,明天早晨太阳出来前一定要离开,不然就会被烧死的。"说罢,两只仙鹤分别驮着两人向太阳窝里飞去。
太阳窝里遍地都是黄金,张华只是在上衣口袋里装上了一点,就赶着仙鹤飞走了。财主李仁义呢,是装了一袋又一袋,仙鹤快驮不动了,他还是不舍得离开,又把全身上下都装得满满的,再也装不下了,还是不舍得走。太阳快出来了,仙鹤怎么也飞不起来了,歪歪张张的,突然仙鹤翅子一歪,财主又掉到太阳窝里去了,这下再下去驮财主已经来不及了,仙鹤要是不飞走也得烧死,仙鹤只能选择快速的离开,财主被活活的烧死了。
张华用这些黄金把财主李仁义家里的大部分土地给买回来了,他把这些土地分给了穷人们。从此这里年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村里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祟”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鼎湖
远古时代,黄帝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王,他曾经为了民族的生存,打败了入侵者蚩尤。在黄帝的时代也是古史上的大发明期,舟车、历法、算术、音乐等,都是在这个时代发明的。
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象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黄帝和臣子都大吃一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
“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大臣们说完,就一涌而上,希望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可是那只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
金龙戴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
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
后来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
元宵节的传说
大家都知道,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寓意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可是你们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
传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入吕后手中。
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
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
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用糯米磨成粉,包上糖,煮来食用,表示平安团圆、甜甜蜜蜜,以示庆祝不用再担心战争会带来灾祸人亡。
因此,人们又将正月十五取名为“元宵节”,一直延续至今。
顿珠扎西的故事
从前,在西藏一座城镇里,住着一对穷苦的老夫妇,还有他们的儿子顿珠扎西。全家仅有的财产,只有一把不知用过多少辈子的旧斧头。
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雪花飘飘,老头子每天带着这把斧头,爬上很高很高的山岗,砍回来一大捆木柴,卖给城里的饭馆,换点糌粑和茶叶,供养儿子和老妻。
真是穷人命苦、雪上加霜,顿珠扎西十五岁那年,阿爸砍柴摔死了。老阿妈抱着儿子伤心痛哭道:“儿呀,往后咱俩的日子怎么办呀”顿珠扎西说:“阿妈,不要难过。从明天起,我上山砍柴就是了。”
从第二天开始,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雪花飘飘,儿子拿着阿爸留下的斧头,每天到深山砍柴,背回来卖给饭馆,换点糌粑茶叶,维持两个人的生活。邻居们都夸奖说:“顿珠扎西是个好小伙子。”
有一次,顿珠扎西砍柴砍累了,看见身边有块大石头,圆圆鼓鼓的,象狮子脑袋,便躺在上面歇息。谁知道这块大石头,忽然讲起人的话来了:“少年!少年!请从我的头上下来,你要什么宝贝,我都可以给。”
开头,顿珠扎西吓了一跳。过了一会儿,胆子就大了。他想:“我是人,他是石头,怕什么呢”便说:“石狮大哥,我什么宝贝都不要,请给我一件砍柴的家什就行了。你瞧我这把斧头,跟老太婆一样,成了缺牙巴了。”
说完,只听得“咣啷”一声,从狮子脑袋似的大石头里,吐出一把金斧头,又明亮,又锋利,小伙子喜欢得蹦起来了。他抬起金斧头,顺手在大松树上砍了一下,手磨粗的树,跟着就“哗拉拉”地倒下来了。他把斧头藏在怀里,连跑带蹦回到家中,把这件喜事告诉老阿妈。
有了金斧头砍柴,母子俩生活慢慢好了起来。过了些日子,顿珠扎西砍柴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卷过来一股大得可怕的狂风。羊头大的石块,刮得满山乱滚;顿珠扎西刚刚砍下的柴火,更是吹得四分五散。他一边叫骂,一边把柴火捡回来,想不到一根树枝上,绊着一只非常精巧的小鞋子,缎子的鞋帮,绣着七种颜色的花,还嵌满了闪闪发光的珍珠。
小伙子十分惊讶,便带着这只鞋子,去请教一位平日跟他要好的厨师。厨师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拿起珍珠鞋翻过来看三次,倒过去看三次,最后说:“啊啧啧,这是只宝贵的鞋子。到底是谁穿的我也弄不清楚。西街那边有座门朝南的茶叶店,店里有个叫强久的商人,你去问问他吧!”
强久是个走南闯北的人,他的骡马队年年到内地运茶叶和绸缎。他看了看鞋子,满脸皱纹里立刻填满笑容,拍着顿珠扎西的肩膀说:“哈哈,朋友!你发财啦!这是内地皇帝公主穿的绣花鞋呀。走,我们到京城去,把鞋子卖给皇帝,可以赚很多的银子。”
小伙子想了想,说:“不行呀,我到京城去了,谁养活阿妈呀”强久说:“美味到了嘴边,别用舌头顶出。你阿妈的吃用,我让店里的伙计接济一点就行了。”
顿珠扎西跟着商人强久,骑马走了好多天,终于来到了皇帝居住的京城。他们看见黑石岩一样高耸的城墙上,贴着白帐篷那么大的一张告示。两个人都认不得汉文,就找一位白胡子老人打听。老人摇晃脑袋,连声叹息道:“唉哟!我们的天子皇帝,只有一位宝贝千金,不久前被妖风刮跑了。找了几个月,还是一点影子也没有。告示上说:‘谁能找到公主,愿意当官的`,给他内相的官职;愿意发财的,给他满斗的金银。’”
商人听了,更加高兴,赶紧拉着顿珠扎西去见大皇帝。他们走过许多街市,穿过许多门楼,前面出现了许多金顶红墙的大房子,小伙子觉得比雪山彩云还要美丽。强久说:“这就是皇宫。”正在他们俩个人说话的时候,一大群金盔金甲的武士。用长矛拦住去路,高声喊道:“不准吵闹!”顿珠扎西吓了一跳。商人连忙上前说道:“嘿嘿,我们是从西藏来的。知道一丝丝公主的消息,专门赶来报告的。”
武士禀告了皇帝,皇帝说:“快!快!请他们进来!”
顿珠扎西和强久跟着武士,又上了许多许多石阶,穿过许多许多殿堂,最后总算见到皇帝了。皇帝坐在金椅子上,看样子是个和气的`老头。他仔仔细细地听了小伙子的讲述,又翻来复去地看了鞋子,断定这个消息没有错。便派出一位红鼻子大臣,领着一百个兵士,请顿珠扎西带路,用最快的速度去寻找公主。
顿珠扎西想了一下,说:“皇帝,不行呀!我天天要上山打柴,供养年老的阿妈。我寻公主去了,她老人家吃什么呀”
皇帝听了,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很高兴,夸奖顿珠扎西有孝心。他说:“小伙子,用不着担心。”当场吩咐商人强久,从国库支取足够的财物,回去好好照顾顿珠扎西的阿妈。
再说顿珠扎西领着大臣和兵士,骑在马上飞快地赶路。这些马都是皇帝和将军们骑的,跑起来比飞鸟还快。他们白天跑,晚上也跑,总算赶到了顿珠扎西砍柴的地方。他们在一块石头上,看见一滴血,沿着血迹找呀找呀,找到一块抬头才能见顶的大石崖旁边,血迹不见了。崖下有个洞,黑古隆咚的,象野兽的嘴巴,看不见底。
红鼻子大臣说:“看样手,魔鬼就住在这个洞里了,谁下去看看”兵士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没有一个报名。顿珠扎西说:“那么,我先走一趟吧!”
兵士们赶快解下自己的腰带,连成一根很长很长的带子。顿珠扎西抓住带子,慢慢往下滑,不知过了多久,双脚才触到地面。
洞里漆黑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顿珠扎西摸索着前进,忽然看见有颗红色的火珠子,在远处一闪一闪。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太婆,蹲在那里做饭。老太婆看见小伙子,惊奇地伸出了舌头,说:“这是魔鬼住的地方,你进来找死吗趁魔鬼正在睡觉,你快快地逃命吧!”
顿珠扎西说:“我不走,我是专门来找公主的。她只穿了一只鞋子,还受了伤。老阿妈,你见过她吗”
老太婆说:“见过!见过!我是给魔鬼做饭的,哪能没见过呢!公主不愿意给魔鬼当老婆,魔鬼很生气,很快就要吃掉她呢!”顿珠扎西给了老太婆一把炒青稞、一块干牛肉,紧接着又问:“老阿妈,快快告诉我,公主关在什么地方,魔鬼又住在什么地方”老太婆瘪着嘴,一边吃着炒青稞,一边指点方向。
小伙子按照老太婆的指点,走进魔鬼住的石屋。他从怀里摸出金斧头,轻轻挥舞了几下,忽然金斧头象燃烧的火把,闪射出千百道灿烂的金光。借着斧头的光芒,顿珠扎西看见满屋子都是人骨头、人脑壳。在一堆人皮上,摊手摊脚地睡着一个魔鬼,蓝脸膛、红胡子,鼾声比闷雷还响。魔鬼的额头两边,蹲着两只癫蛤蟆,肚子一鼓一缩,眼睛又大又圆,那是魔鬼的命根蛙。
刚开始,顿珠扎西吓了一跳,和恶魔打交道,他还是头一遭呢。慢慢的,便不那么怕了。他想:“我是人,他是鬼,怕什么!”顿珠扎西在手心吐了几口唾沫,高高扬起斧头,朝蹲着两只蛤蟆的额头上砍去,魔鬼痛得大叫,翻身跳了起来。小伙子没有退缩,窜到魔鬼后边,在他的后脑勺上,又砍了一家伙。魔鬼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象倒下一很大柱子。
顿珠扎西高兴得快跳起舞来,他趁势推开里边的右门,看见一位明月一般可爱的姑娘,正坐在右头上伤心落泪。右脚上没有鞋子,雪白的脚踝上血迹斑斑。
公主不知道他是谁,吓得索索发抖。顿珠扎西行了个藏族礼,恭恭敬敬地说:“公主,不要怕,我是皇帝派来救你的。”公主害怕地问:“那么,魔鬼……”小伙子哈哈大笑道:“魔鬼吗,给我两斧头砍死了。”
公主太高兴了,一头昏倒在顿珠扎西的怀里,亮晶晶的泪珠,滚落在他的身上。顿珠扎西背着公主,用金斧头照着路,回到刚才用腰带吊下来的地方。这时,公主苏醒了,又害臊、又感激,不知怎样报答小伙子才好,便取下自己手上的钻石戒指,戴在顿珠扎西的手上。
这时候,那个给魔鬼做饭的老太婆爬过来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请求带她出魔洞,小伙子大大方方地答应了。
顿珠扎西打了个信号,洞口上放下了腰带。头一次拉起老太婆,第二次拉起公主。这当儿,红鼻子大臣起了坏心服,他想:“顿珠扎西出不来,功劳就归我了。美味的食物,冲死也要吃;有利的勾当,缺德也要干。”于是,扔下顿珠扎西,护送着公主,日夜不停地赶回京城请赏去了。
公主回到皇官,全城象过年过节一样欢庆。皇帝忽然想起了顿珠扎西,便问:“那个拾珍珠鞋的藏族少年,为什么不见呢”红鼻子大臣长长叹了三声气,说:“皇帝呀,别提那个知恩不报的小子了!他走到半路,就象老鼠一样溜掉了。这回是我豁出老命,杀死魔王,搭救公主的呀!”皇帝相信了红鼻子的话,奖赏了他很多金子,还提升他当了内相。只有可爱的公主,倒常常思念搭救她的藏族少年。但是,她住在深宫后院,不明白红鼻子的阴谋,再说,她毕竟是公生呀,怎么好意思跟皇帝说呢。
那一天,勇敢的顿珠扎西,在洞里左等右等,怎么也不见有人接应他,知道是大臣玩了诡计,心里非常生气。他坐在石头上,想念自己的老阿妈,也有点惦记美丽的公主。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
忽然,附近传来“扑腾”、“扑腾”的声响,顿珠扎西想:“好家伙,洞里还有魔鬼!”赶紧摸出斧头,朝发出声响的地方跑去。借着斧头闪射的金光,看见一口很大很大的铁箱子。他举起斧头,在铁箱子上砍了一下,只听得“达扎卡”一声,箱盖冲开了,里边蹦出一条小青龙,摇头摆尾、左右翻腾。
小青龙流着眼泪说:“少年呵,我被恶魔关在铁箱子里,不知多少年了,多亏你救了我的命!”顿珠扎西说:“救命的话,现在说来还太早了。要是出不了魔洞,咱俩都活不成了。”小青龙笑嘻嘻地说:“这好办,看我的。”便让顿珠扎西骑在它的背上,大口一张,尾巴一摇,随着一阵山崩地裂的吼声,他们已经升到了地面。
小青龙对顿珠扎西说:“金子不会被扔掉,恩情不会被忘掉。我没有什么送给你,留下一只角做纪念吧!”说完,把自己的脑袋,在黑石崖上一碰,黑石崖碰得左摇右晃,一只龙角蹦落在顿珠扎西跟前。小青龙呢,恋恋不舍地飞回高高的天上去了。
顿珠扎西拾起龙角,回到城里,看望了自己的阿妈,果然在皇帝的关照下过得很好;又找到了商人强久,把自己进魔洞救公主和得到龙角的经过告诉他。强久拍着他的肩膀,祝贺他说:“哈哈,朋友,你又发财了!这只龙角,是世界上最罕见的珍宝,我们拿去献给皇帝,别说能得到很多很多奖赏,还能戳破红鼻子的谎言。”
他们再一次赶到京城,见到了皇帝。顿珠扎西恭恭敬敬地献上龙角。皇帝说:“这不是上回拾到珍珠鞋的藏族小伙子吗”顿珠扎西说:“正是我。”皇帝不高兴了,说:“上次你当着我的面,发誓要救出公主,怎么走到半路,就象老鼠一样溜掉了呢”
红鼻子大臣看到顿珠扎西,当时吓出一身冷汗,接着他想:“天大的谎言,牛大的真理,只要我不改口,这小子是没有办法辩清的。”便接过皇帝的话头,把顿珠扎西数落一顿。唾沫象冰雹一般,飞落在少年的脸上。
顿珠扎西上前一步,对皇帝说:“皇帝,我说我救出了公主,他说他救出了公主,这件事跟打破一个鸡蛋一般容易,请公主出来做证就行了。”
公主和老太婆走进大殿,马上高兴地同时说:“啊啧啧!搭救我们的少年来了!”
红鼻子大臣听了,又害怕,又焦急,三步两步迎上去,说:“公主,是不是当时洞里太黑,你的眼睛看花了救出你的是我呀,怎么会是他呢!”
顿珠扎西对红鼻子大臣说:“很好,你说公主是你救出来的,那么,把你的凭证拿出来看看吧!”
红鼻子回答不上,“这……那……”地结巴了半天。皇帝便问少年:“那么,你又有什么凭证呢”
顿珠扎西说:“当然有!”很快就把公主给他的钻石戒指),从怀里掏出来。
同时,公主双膝跪在皇帝面前,羞怯地呈述了自己被少年救出的经过。红鼻子做梦也没有想到,公主会把戒指留给顿珠扎西。他看见皇帝满脸怒气,吓得象一团湿牛粪,趴在皇帝的宝座前面,不停地磕头求饶,眼泪鼻涕流满地。因为他非常清楚,欺骗皇帝会有什么下场。
皇帝十分赞赏顿珠扎西的勇敢、诚实,吩咐大臣们用最丰盛的宴席款待他。在摆满一百零八个菜盘的酒宴上,皇帝问他是想当内相呢,还是要满斗的金银呢顿珠扎西真心实意地答道:“皇帝,我不当内相,也不要金银,只求把公主嫁给我做妻子,吉祥欢乐地度过一生。”
皇帝同意了少年的请求,为他们俩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结婚后,顿珠扎西领着公主,高高兴兴回藏地探望阿妈去了。那么,商人强久呢,皇帝送了他许多金银财宝,他的商队在西藏和内地之间,返得更勤了。
唐太宗李世民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得天下之前,就是武有武功,文有文才。他武能挥舞松鞭,东征西杀;文能手握狼毫,应用自如。什么叫松鞭?松鞭是一种马鞭。
古时候赶马有用竹鞭、兽皮鞭的,但还没有用松鞭的。据说用松鞭还是从唐太宗开始的。
有一年,李世民在河北、山东一带转战,最后到了泰山脚下。他手上用的一根兽皮鞭已经磨得不象样子了。那时候,泰山的松树多得出奇,黑压压,密层层,好大一片。李世民牵着马,走进了松树林,这林子又深又黑,林子密的地方,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伸手不见五指;稀的地方,也只能透进一丝阳光,照亮一点影子。
李世民走呀走的,走到一座小庙前,庙门上面有一块竖匾,上写“姜子牙庙”四个大字。李世民把马拴好,刚想在庙前台阶上坐下来歇歇脚,就听见庙后有“呼呼”的.声音,越来越响。李世民绕到庙后一看,只见一位老道士,手里拿着一把不知名的武器,前挡后推,左翻右滚,舞成一团,真是水泼不进,土洒不着。李世民不由得喊起好来。老道士听到有人喊好,连忙收住武器,掉头一望,见是一位将军,打量一番后,就问:“您莫非就是李将军吗?”李世民非常惊讶,急忙问道:“不知真君怎么知道贱名的。”
老道士说:“前几天就听说您带了兵马就要来到泰山脚下,今天看见您这副打扮,一猜就中了。”
李世民听了更加敬佩,就和道人交谈起来。李世民问道:“我看真君学识过人,法力无边,我东剿西杀,戎马半生,不知何时才能平息战乱,统一中华。”老道士说:“浑身豹子胆,文才武功奇,高山驰骏马,双脚有地基,我看是胜利在望啊!”
仓颉造字
从那以后,仓颉造字是更加勤谨和严密了,小心得如履薄冰,随时敲打提醒着自己,再没出现过一个造错的字。
仓颉老了,日常活动已经感到很吃力了。他造字的热情却并未减退,脑子也还够使,就是感到体力不支。那时候造出的字形要用锐器刻划在龟板上,然后拿着这些刻着字的龟板到各个部落去向众人宣布,这是很费力的事。仓颉已经无力刻划龟板和奔波于各个部落之间了,黄帝就给他委派了助手协助他的造字工作。助手能在“造字圣人”身边效力,有一种受到宠信和重用的`感觉,自然事事格外尽心,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仓颉也乐得放心地把事情交给助手去办理。
这天天还没亮,仓颉一起床就静静地坐在他的茅屋前,冥目沉思,酝酿造字的最佳情绪。一会儿,他缓缓地睁开了眼,见东方露出了一抹曙光,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壮观极了。他胸中也像有一个鲜活的太阳在翻涌扑腾,突然一个激灵,仓颉眼前一片灿灿光明,他一下找到了灵感——今天就以这枚鲜红的太阳为源泉好好造几个字吧。
不一会儿,整个太阳完全露出了地平线,把光芒射向了大地,仓颉据此造了一个“旦”字,表示一天中的`天亮时候。太阳冉冉升起,挂在了树中央,方位指示在东方,他就造了一个“東”字。太阳继续探向空中,升上了树梢,更加灿烂光明,他又造了一个“杲”字,表示明明亮亮的意思。太阳继续前行,在广阔的天空划了长长的一条弧线,此时玉宇澄清,眼界特别开阔,他又造了一个“昊”字,表示广大无边的意思。渐渐的,太阳西斜,又大又圆,猛一下沉入了西山的一片树林中,不见了踪影,他又造了一个“杳”字来表示。
三个瞎姑娘
从前有三个长得很漂亮的姑娘,可惜瞎了眼睛。她们的亲娘去世了,她们的爹爹就给她们娶了一个后娘。后娘嫌这三个姑娘眼睛看不见,只能吃不能做,是个累赘,便想把她们打发走,可是她们的爹爹不忍心,于是后娘就整天在她们的爹爹面前嘀咕,最后她们的爹爹只好同意了。
一天早上,后娘对三个姑娘说:今天带你们到姥姥家去玩。三个姑娘高兴极了,于是后娘与爹爹就把她们扶到毛驴上出发了。走到一处山谷,爹爹对三个姑娘说:在这儿停一下,我们要去方便一下。于是就把三个姑娘扶下毛驴,扔在山谷里,他们偷偷溜走了。三个姑娘一等父母也不回来,二等也不回来。最后,其中一个姑娘说:他们肯定是嫌我们累赘,不要我们了,现在我们只能自己找路回去。
于是,三个瞎姑娘就互相搀扶着往前走,走了好长时间,她们又累又渴,正在这时,她们听到前面有水流的声音,于是她们随着声音来到了一个山洞,山洞里面有一条小河,她们捧起甘甜的河水喝了几口,然后又顺便洗了一把脸。突然间,她们惊喜地叫了起来: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原来这水有神奇的'功能,治好了她们的眼病。环顾四周,她们突然发现,山洞里藏满了奇珍异宝,于是她们高兴地每人都用衣服包了一大包。走出山洞,她们沿着原来的路往回走。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她们的爹爹正牵着毛驴往她们这边走,后娘在后面紧追。原来,爹爹把她们扔到山谷后就后悔了,“三个瞎姑娘怎么能活下去?”于是他又回来找自己的女儿了。
三个瞎姑娘见到爹爹来找她们,高兴极了,赶紧把衣服里的宝贝拿给爹爹看。后娘看到三个瞎姑娘眼睛好了,又带回这么多宝贝,羞愧极了。于是她赶紧上前把三个姑娘扶到驴背上,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伍家沟民间故事
伍家沟村系湖北省丹江口市西部六里坪镇的一个行政村落,毗邻丹江库区,素有“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之说。伍家沟故事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分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和笑话等六大类别,已经出版《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一、二集,共76万字。20世纪80年代,在伍家沟村已发现民间故事一千多个,民歌千余首,该村因此被相关机构命名为“民间故事村”。
伍家沟民间故事传承状况与河北耿村齐名,民间文艺界有“北有耿村,南有伍家沟村”的赞誉。伍家沟地处武当山的褶皱里,较为封闭,故而原生态的作品较多,如武当山的传说、陈世美的传说和有关本乡本土的.传说等,都是当地所独有的“土产”。这些传说源远流长,如《人狗成亲》这类神话首次在伍家沟故事中发现,从中可见原始社会荒火为害和以狗为图腾的状况;《挖断岗》则传达出了关于生殖崇拜的信息;李自成到过武当山地区的传说为外界闻所未闻;《秦朝的书生今日死》虽是当代作品,但它浓郁的传统色彩是了解该地区故事发展的一道道鲜明“年轮”。伍家沟民间故事生态鲜活,有的老人至今仍把幻想故事如《林家庄遇鬼》、《狐狸精偷鸡》、《吃过鸡蛋捏碎壳》等当成实有其事,讲者生动传神,听者兴趣盎然。这就使得这些故事文化表现形式的.传承有了一定的群众性。
虽然伍家沟的故事文化空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亦已发表,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生活出现多样性选择,伍家沟民间故事生存的社会环境受到了强烈冲击。如何保持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空间的有序发展是传承人和社会各界必须思考的问题。
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历经沧桑;和亲边陲,名振四方。西行万里饱艰辛,下嫁三代乌孙王。伊犁河畔,五十余载之风风雨雨;莎车古城,异国他乡之恩恩怨怨。英雄之鲜血,美人之青泪,汇成千古青史悠远绵长。
解忧公主,慷慨边疆。乌孙公主忧郁而死,乌孙王岑陬再向汉廷求婚。汉武帝选派楚王刘戊之女儿解忧,仍以公主身份嫁与岑陬。解忧公主丰腴健美,生性爽朗,以英姿气慨,若出征疆场。参与军国大事,堪称运筹帷幄,于乌孙国之政治产生深远之影响。
解忧公主,随俗他乡。岑辄为国王,解忧为右夫人;岑辄死,其堂弟翁归靡即位为王,解忧公主又嫁,生元贵靡等三男两女。翁归靡死,岑辄之子泥靡即位为王,解忧公主再嫁泥靡,生一男鸱靡。乌就屠袭杀泥靡,经过一番较量,乌孙国一分为二:解忧公主之长子元贵靡任大国王;匈奴公主之子乌就屠任小国王。解忧公主共生有四男二女。他们长大成人后分别做了乌孙昆莫、莎车国王、乌孙大将军、龟兹王之妻子等;孙辈与重孙辈也相继为乌孙大昆莫。解忧公主儿孙显贵,被誉为乌孙国母,威震边疆。
解忧公主,经历沧桑。汉武帝太初年间,解忧意气风发踏上征途;汉宣帝甘露初年,昔日之及笄少女,已是黄发垂髫。感时伤逝,萧索苍茫,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乃上书请求回国:“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情词哀切,汉宣帝为之动容,乃派人迎归。解忧公主于汉宣帝甘露51年回到长安,此时公主年已七十。红颜出国,白发归来,于西域生活半个世纪,经历四朝三嫁,受尽委屈,可谓历尽沧桑。
太平若为将军定,何许红颜苦边疆。
天若有情天亦老,解忧无奈历沧桑。
蟠桃会
一天大清早,断桥下的湖面上冒起一股袅袅白烟,湖底钻出一个穿着白闪闪轻纱衣衫的姑娘儿走上岸来。那姑娘真好看呀,就像一朵刚出水的白莲花!原来白蛇有了千年修功能变化成人啦。她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做“白娘子”。
这一天,天上王母娘娘过生日,众神仙都赶去赴蟠桃会。赴会的神仙真多呀,把那很大很大的一座凌霄宝殿坐得满满的。这天,白娘子也上天去祝寿。她是头一回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便自个儿悄悄地坐在最后边的一个位子上。
过一会儿,仙女们捧上许许多多红艳艳的蟠桃来,大家开始喝寿酒,吃寿桃,王母娘娘也来招呼客人。她望望白娘子,左看看不认识,右看看不认识,就问老神仙南极仙翁说:“老仙翁,那个漂亮的姑娘儿是谁呀?”
南极仙翁捋捋白花花的胡须,笑呵呵地望着吕洞宾说道:“这事情还该你来讲讲啦!”
吕洞宾弄得好糊涂,他想来想去,总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南极仙翁见吕洞宾愣着呢,于是大笑一阵,便把他在西湖边卖汤团的`经过一件一件讲了出来,说得吕洞宾和众神仙都哈哈大笑了。
南极仙翁这番话,倒勾起了白娘子多年来的心事。她想,我在湖底修炼了五百年,从来都是冷清清的!眼看着西湖上面这样美好的人间世界,真爱慕呵。却因自己是条蛇,没有法子和人们一道生活,如今吞了仙丸,能变化成人啦,就该到人间去走一遭呀!她还想起了那个吐汤团的小伢儿,也想带便去见见他。
等到蟠桃会散了,白娘子走到南天门,看见前面的南极仙翁,便追上去拉住他的大袖子问道:“老仙翁,老仙翁,告诉我,那个吐汤团的小伢儿在哪儿?我想去见见他。”
南极仙翁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十八年之后的清明节,你到西湖边去找,见到有一个最高又最矮的人,那就是他。”南极仙翁讲完话,就笑呵呵地踏着云朵走啦。
雷峰塔倒
再说那小青在深山里练功夫,也不知练了多少年,看看自己的本事练得差不多了,就赶回杭州来,寻法海和尚报仇。
这时候,法海和尚还在看守着雷峰塔哩。小青寻到净慈寺,就跟他在南屏山下大战起来。他们打了三天三夜,还分不出谁赢谁输。干弋声震得山摇地动,一直飘到西天,钻进如来佛的耳朵里。如来佛的瞌睡被吵醒了,睁开眼来看看,发觉自己的三件宝贝被偷了去,心里很气愤,就踏着莲花,驾起祥云去寻找。
如来佛飞到杭州上空,见法海和尚和小青正打得热闹哩。法海和尚刚刚避过小青的`青锋宝剑,用青龙禅杖向她头上砸去,如来佛在空中用手轻轻一招,那青龙禅杖就脱开法海和尚的手,向天上飞去啦。法海和尚丢了青龙禅杖,心里慌乱,急忙脱下身上的袈裟,想把小青裹住,哪知袈裟一脱下来,也“呼”地一阵风飞上天去。这时,又听见“轰隆隆”一声巨响,雷峰塔倒坍了,砌在塔里的金钵也飞上了天。
白娘子从塔里面跳出来,就和小青一道围打法海和尚。法海和尚本来就没有什么本事,全靠如来佛的三件宝贝,如今宝贝都叫如来佛收回去了。哪里还打得过白娘子和小青呢!他看看苗头勿对,就化一阵黑烟,逃上天空,哀求如来佛救命。如来佛也恨他心术太坏,飞起一脚,踢得他连连打了几个斤斗,从空中翻落来,“扑通”一声,跌进西湖里去了。
白娘子见法海和尚掉进西湖里,便从头上拔下一股金钗,迎风一晃,就变成一面小小的令旗。小青接过令旗,举上头顶倒摇了三摇,西湖里的水便一下干了。湖底朝了天,法海和尚东躲西藏,找不着一个稳当的地方。最后,他看见螃蟹的`肚脐下有一丝缝隙,便一头钻了进去。螃蟹把肚脐一缩,法海和尚就被严严实实地关在里面了。
法海和尚被关在螃蟹肚子里,从此再也出不来啦。原先,螃蟹是直着走路的,自从肚子里钻进那横行霸道的法海和尚,就再也直走不得,只好横着爬行了。直到今天,人们吃螃蟹的时候,只要揭开背壳,还能在里面找到这个躲着的秃头和尚!
冰糖葫芦的传奇故事
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植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
早些年在北京春节的庙会上,厂甸里,还时常看到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上足有百十来个山植果,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竹签子,拿在手中一颤一颤的',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对年,孝宗立他为皇太子,任临安府尹。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
赵伸长期生活于深宫,不达世务。即位时,他43岁,却已满头白发了。臣下献上何首乌,说服后能使头发转黑,但他不肯服用,说:“我头发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即位后,他为李皇后所左右,罢免周必大、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起用留正为宰相,朝政为主和派所操纵。
赵倍和大上皇孝宗的`关系长期不和,孝宗死后,他不去服丧,致使丧礼无法进行,满朝大为骚动。知枢密院事赵汝愚和知阁门事韩化胄上奏,建议太皇太后下诏令赵停退位,传位于其子赵扩,由赵扩主持孝宗丧礼。太皇太后同意赵停禅位,称大上皇,闲居寿康宫。他每回忆在位时的事情,总要自言自语地咒骂,有时还会痛哭。
公元1200年春,皇帝赵扩从郊外祭礼回来,鼓乐之声传入深宫。赵停问是什么事,左右回答说是街上百姓在奏乐游戏。赵悼大怒道:“你们这些奴才也如此欺骗我!”一拳击去,因收制不住而跌倒在地,从此不起,8月辛卯日,病死于;阳安寿康宫。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那是绍熙年间,赵停最宠爱的黄贵妃有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谁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植)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原来,山植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植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植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山植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受人们喜爱的吃食。
西湖龙井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
这天 ,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本无大病,只是山珍海味吃多了后,肝火上升,眼睛红肿,今见皇儿回朝,心里高兴,病也去了几分,遂问起皇上在外情况,谈着谈着,太后闻到似有阵阵清香迎面扑来,便问乾隆:“皇儿从杭州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如此清香?”乾隆心想,我急匆匆赶回,倒是忘了带些礼品孝顺母后,然仔细闻闻确有一种清香散发出来,他用手一摸,想起是狮峰采下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去,已经干了。一边取出茶叶,一边回答道:“母后,这是我亲手采下的`狮峰山龙井茶。”“哦,这茶真香我这几天嘴巴无味,快泡来我尝尝!”乾隆忙叫宫女泡了一杯来,太后接过香茶,慢慢品饮,说也奇怪,太后喝完茶汤,感到特别舒适。
其实这茶,一来品质好,清香可口,去腻消食;二来见到皇儿,心情舒畅,加上茶叶是皇上亲手所采,所以如此连喝几天,居然肝火平了,眼红退了,肠胃也舒服了,太后满心欢喜地告诉皇帝:“儿啊,这是仙茶哩,真像灵丹妙药,把为娘的病也治好啦!”乾隆听了哈哈大笑,忙传旨下去,封胡公庙前茶树为御茶树,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送京,专供太后享用。因胡公庙前一共只有十八棵茶树,从此,就称为“十八棵御茶。”
鲁班造伞的传说
从前没有伞,出门行路不便当,碰到毒太阳,晒得要死;碰到大雨,淋得像落汤鸡。
鲁班师娘看了,心里难过,对鲁班师说:“人人都说你手艺好,出门人日晒雨淋的,你不能想个法子吗?”
鲁班师答应想办法,师徒们一合计,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脚亭,十里一个亭子。亭子造好了,请鲁班师娘来看,鲁班说:“这法子不错吧,又遮太阳,又好躲雨。”
鲁班师娘看了摇摇头:“歇歇脚是不错,出门的人不能老登在亭子里不走啊!”
本来,鲁班师一团高兴,听这么一说,倒没主意了。
“你有好主意你去想,难不成要一步二个亭子吗?”
“一步一个亭子!”鲁班师娘一听,倒真有好主意了,她一点也不生气:“好,我去试试看。”
鲁班师娘又仔细看看亭子,回到家里,用竹子做骨架,扎成个小亭子样子,再糊上油纸。这东西轻轻巧巧的,架子又是活的,要用就撑开来,不用就收起来,这就是伞,做好了,鲁班师娘撑着伞走到鲁班师面前:“你看。这不是一步一个亭子吗!”
鲁班一看,又惊又喜,连说:“佩服,佩服!”
人从此就有了伞了。伞的'花样多了,但撑开来,还是像个小小的亭子。
和尚升天
话说唐朝年间潞洲府有位节度使,名李抱贞。当他到任时府内是银两空空,就连官员,兵卒的响钱都拿不出。实在是无计可施,于是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当地有一位老和尚德高望重,百姓对他是言听计从,何不让他出面作法,让老百姓捐些钱物。
于是,李大人就去面见老和尚,把事由说了一同。别说老和尚真就答应了,为了消除老和尚的顾虑,李大人说我们已在法坛下面挖一个地道,等点火后你就顺地道出来,保你平安无事。李大人又带着老和尚现场实际走了一遍。这才定下良辰吉日,州里的百姓听说老和尚坐坛讲法,纷纷来捐钱。
到了开坛说法的..日子,周边的百姓也来捐钱。几天的功夫捐钱已达上亿了!这他时辰已到只见老和尚高高端坐在法坛上,下面是一群小和尚法乐齐鸣。好个热闹!一阵后就听有人喊;活佛现身点火相迎!忽的一声法坛四周火光冲天,可怜的老和尚下得法坛可地道的通口早就被人堵死了。
待火熄后法坛上只留下几块舍利了!众人还真就相信活佛升天了。李大人的眼眉之急解决了,一条人命换来的救济钱,也算上是老和尚做了一次善事。
这才是假戏真做傻和尚,随着活神上天堂,早知能有此番行,何必甘当挡风墙。
共工怒触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孙祝融的儿子。他人脸、蛇身、红发,驾黑龙,管理和控制著占大地面积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泽。颛顼继黄帝登上帝位后,施行绝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众神没有一点自由,地上的.人们也怨声载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颛顼宣战。双方大战於不周山。这不周山乃是当年女娲补天斩龟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没日没夜地厮杀了十几天后,共工之军渐渐不支。共工此时已杀红了眼睛,他怒吼一声,一头向不周山撞去。只听得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不周山折断了!
顷刻之间,西北边的天空因失去支撑而倾斜下来,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时,东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动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顺势向东南奔流,宇宙从此改观,形成了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和百川归海的地势。
百鸟朝凤
很久以前,凤凰只是外形很平常的小鸟。但它有的优点就是:很勤劳。把吃多下来的`食物都藏进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都饿得头昏眼花。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藏的食物分给大家。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炎帝击石生火
人类使用最早的火全都是天然火。有个人便想人类总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决定自己要创造一种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猎中,他一失手未将石制的标枪命中猎物,不过他发现标枪与地上的石头相击时产生了火花,于是他就捡了很多那里的.石头来试验,结果成功的取得了火。
也因为他发现了取火的`方法,所以各个部落都一致拥他为王,这个人就是以火德为王的炎帝。之后他又创造了耕种方法并且教会了人类耕种,所以他又被称为神农。
干将莫邪
楚国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想要杀掉他。剑有雌剑和雄剑两口。干将的妻子莫邪怀孕快要生产。干将向妻子说:“我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这回我去,定会将我杀掉。你生孩子如果是个男孩,长大了告诉他说:‘出门去望望南山,松树生在石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于是便带了雌剑去见楚王。楚王见带来只有一口剑,更是怒不可遏。便叫剑工前来端相这剑,剑工说,剑原有两口,一口雄剑,一口雌剑,雌的来了雄的还 没来。楚王大怒,便把干将杀了。
干将走后,莫邪生了一个孩子,名叫赤比。赤比长大了,便问他母亲道:“我爹怎不见,他在什么地方呢?”母亲说:“你爹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把他杀了。去时嘱咐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去望望南山,松树生在石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于是孩子走出门去,向南一望,没看见有什么山,回头一望,只见堂前石础上面,有几根松木柱子,心想这或者就是“松树生在石头上”吧,便去拿了一把板斧,把近门的一根柱子从背后劈破,果然就从里面取出那把雄剑。孩子得了这剑,不论白天黑夜 ,都想着要向楚王报仇。
有天晚上,楚王做梦,梦见一个宽额颅的孩子,两眉之间,阔有一尺,自说要来报仇。楚王便悬了千金重赏,到处张贴榜文,画影捉拿梦中所见的奇怪孩子。孩子听榜文所说的情况,和自己有几分相像,便赶紧逃进深山去暂时躲藏着;在山道上一面行走一面唱歌,想到父仇未报,不觉悲从中来。偶然遇见一个来自他乡的客人,同情地问他道:“你小小年纪,为什么哭得这样悲哀啊?”孩子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将我爹爹杀害了,我想报这深仇大恨。”他乡客说:“听说楚王悬了千金重赏买你的头,拿你头和剑来,我为你去把这仇恨报了。”孩子说:“那太好了!”马上抽出宝剑,割下自己的头来,两手捧着头和宝剑,一起交给他乡客,身子却还 僵立在那里。他乡客说:“你放心,不会使你失望的`!”尸体这才扑了下去。
他乡客带着孩子的头去见楚王,楚王大喜。他乡客说:“这乃是一颗勇士的头,应当放到汤锅里去烹煮,到肉烂为止,以免久后成精作怪。”楚王依从他的话,把头放到汤锅里去煮了三天三夜 ,都没煮烂,头还 几次从汤锅里跳出来,圆睁着一对愤怒的眼睛。他乡客说:“这孩子的头老煮不烂,愿大王亲自来看看,借大王的威风压他一压,自然就会烂的。”楚王无法,只好慢慢走到锅边来。他乡客迅速地抽出宝剑,向楚王颈脖一挥,楚王的头就坠进了汤锅里,又把剑向自己颈脖一挥,头也坠进了汤锅里。汤锅沸腾着,刹时间三颗头都煮烂了,再也分辨不出。只好连骨带肉分成三份,用瓦罐子装着,分别埋葬在一处地方,给修造了三座坟墓,笼统叫做“三王墓”。这墓如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的境内。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非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白蛇传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孟姜女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定州八角井的传说
定州北门街有个八角井,它是定州八景之一。关于井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古时候,定州城方圆几十里都是汪洋一片的`大湖,湖水混浊发黑,连鱼都没有。一天,东海龙王来到这里,龙颜大怒说:“这里上有清风,下有明月,藏风聚气,可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怎么会变成大水一片呢?”龙王立即吩咐道:“查个清楚,是哪个水怪盘踞此地?”查的结果是黑龙小妖在横行霸道,强行督战,还淹死了上千个黎民百姓。龙王听后,把脚一跺,下令道:“捉拿黑妖,就地问罪,将此地变成人杰地灵,物化天宝的好地方。”
说话之间,捉到了黑龙小妖,用粗粗的铁链子锁着,使它动弹不了,并派西山灵芝仙子看押。就在这一夜,在龙王爷踩脚的地方,四周出现了城墙,环绕城墙还有清凉的河水,城墙上长满花草,红的绿的鲜艳夺目,周围百姓的.高兴劲就甭说了。当时百姓唱出了这样的歌谣:“花城环四壁,清水弯弯转,鹤啼松头月,金银福寿天。”歌谣唱的起劲时,不知谁喊了一句:“看呐,这儿出了八角井了!”人们闻听一下子涌了过去,是真的,通往东海的地眼变成了八角井,砖砌得整齐平滑,井深无底,井口大如磨盘。水面横着一条铁链子,是龙王把黑龙小妖锁在了井底,永远不让它危害定州百姓,并派西山灵芝仙子在井内常年看管,东海龙王在地上还为仙子造了庙堂,塑了金身。
从此,定州城从来没有遭到水涝灾害,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民间故事】相关文章:
民间故事:阿凡提03-05
桂林的民间故事04-13
西湖民间故事大全03-21
民间故事:老虎拜师傅12-03
经典西湖民间故事汇总(精选20篇)02-06
英语民间故事小丑雕像杀人03-22
中国民间故事:宝莲灯故事04-02
创业民间故事:失败后才能成功03-17
中国民间故事:天仙配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