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长征故事:电影走过雪山草地
故事 《走过雪山草地》描写了一支红军剧团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过程,重点刻画了两个主要人物红军战士苦妹子和老马。今天,YJBYS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开学第一课》长征故事:电影走过雪山草地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开学第一课》长征故事:电影走过雪山草地
剧情梗概: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长征,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电影《走过雪山草地》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生动刻画了红军女战士淳朴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壮烈的革命激情,生动演绎了当年红军的革命音乐和优美动听的民歌,真情讴歌了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凝炼的长征精神。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红军剧团的同志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团结奋斗,相扶相帮,背着、抬着,在荆棘中、在冰雪上、在泥泞里艰难跋涉;他们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与艰难险阻、恶劣环境抗争;他们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面对伤痛甚至牺牲;在危险时刻、紧要关头,他们自觉地、勇敢地而又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流血牺牲,而把生的权利留给别人!
为了探路,川剧名伶十岁红壮烈牺牲在夹金山雪崩中;为了不给同志加重负担、省下半袋救命粮,怀孕又遇难产的苦妹子挣扎着冲向草地里吃人的泥塘,微笑着向同志们挥手告别。为了救助丢失炒面的彤儿,警卫员老马悄悄把自己的炒面换给她,自己甘愿饿死在茫茫草地上。
雪山草地被征服了,长征胜利了,中国革命胜利了。然而,革命事业继续发展,革命道路依然漫长。永远的雪山草地,让我们永远不忘长征精神,永远践行长征精神。[1]
幕后制作:
导演阐述:
说起爬雪山过草地,我的第一印象是曾经读过的一篇收入课本的短篇小说《七根火柴》。暴雨过后的原野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将草地中唯一的火种--七根夹在党证中的火柴,交给战友,然后闭上了眼睛。战友追上队伍,点燃篝火,然后把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红军战士为了革命舍生忘我的情怀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接过剧本《走过雪山草地》,我捧在手里是沉甸甸的。这份沉重不仅是因为该剧的作者王朝柱先生是国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编剧第一人,他创作的诸多影视作品为人津津乐道,其对作品的要求更是要达到国内一流标准;这份沉重还来自于《永远的雪山草地》这个题材,反映红军长征的影视作品有很多,有的描写宏观把镜头对准伟人,有的描写微观把视角对准普通战士,《永远的雪山草地》如何在前面诸多影视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甚至完成超越,这份压力让我倍感沉重。好在,有王朝柱老师和制作团队的鼎力支持,我也有信心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圆满完成这部为党的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
我对一部电影的要求首先从主题切入。这样一部作品要展现什么,通过讲述故事重在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由此,我们找到了该片的脉络,看到了这不仅是一个人的长征,也不是一个剧团的长征,更不是一支队伍的长征,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危难关头的长征。坚定信念和忘我牺牲,不仅是该片主题精神,更应该是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所应该具有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法宝。我们的所有主创人员,如果能够深刻地理解这层意思,那么我们在接下来创作的过程中就有了精神引领,就有了指路明灯,所谓纲举目张,我们的`所有创作过程也就找到了依据。
王朝柱老师曾经说,他善于写宏观,不擅长写微观。此话有道理,但也有自谦的成分。确实,《长征》《解放》《解放大西南》《周恩来在重庆》《延安颂》等煌煌巨制,无一不是站在决策层高瞻远瞩从宏观角度描写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但是,宏观谋篇离不了微观视角,微观入题更离不了宏观背景。王老师对微观视角和人物的把握同样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在《永远的雪山草地》中,我们看到,王朝柱老师的笔下人物都是普通战士,没有伟人指点江山的气魄与豪情,但是写作依然情感充沛,笔力遒劲,通过几组事件的故事化描写,完成了人物塑造。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也应该时刻把握微观与宏观的辩证关系,既要对故事叙述、演员表演进行认真处理,也要对历史背景有深刻认识。
该片写红军长征,长征路上血雨腥风硝烟弥漫,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战役让我们永远难忘。但是,这支红军剧团的故事却不是发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这样一部电影,没有战争场面如何好看?别急,真正的战争早已经在人物内心展开。苦妹子与欧阳是新婚夫妻,在爬雪山过草地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导致矛盾,最终受伤的苦妹子打死了叛徒欧阳,而自己未出生的孩子就成了孤儿。苦妹子内心的矛盾就是战争!川剧名伶十岁红,被红军搭救后,成了红军向导,面对雪崩,她毅然选择去为红军探路,临行,她的内心也是矛盾的,此去可能遭遇更大雪崩生命不保,不去,自己和红军都可能被困在雪山之上全部冻死,去和不去的选择也是一场内心的战斗;老马,面对没了粮食的小战友,他内心的战斗是,粮食给彤儿自己就要死,不给彤儿彤儿就要死!这就是生死抉择!这三个人物,他们内心都有战斗,但战斗打响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革命,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就他人。我们在处理人物和故事情节时,应该对此有清晰把握,剧本提供了人物内心选择的矛盾,导演和创作者要把这种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以镜头语言体现出来,让人物更丰满,情感更多样。红军不是冰冷的动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
对于摄像,因为没有大的冲突场面,所以我的要求是镜头准确反映人物内心的细致变化。同时,为了充分反映雪山草地的景致,也为了把人物行动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我强调多使用长镜头,在长镜头的运用上集人物动作、场景交代、时空变化甚至矛盾冲突于一体,我们应该做一些大胆的尝试。画面的基调应该以朴素沉郁的灰白为主,辅以跳跃的红绿,纯净时如世外桃源,奔放时热烈扑面,让画面的美感与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以及悲壮的命运形成强烈反差。同时,注意运用色彩蒙太奇,在一些段落和章节,用色彩的变化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对于服装、化妆及造型,我的要求是红军形象尽可能贴近历史真实,但是对于服装也应该讲究美感。真实不是肮脏不堪,满头虱子臭不可闻;我要的是艺术的真实。服装可以旧,但必须干净。同时要与剧中动作协调一致,避免穿帮,比如淋了大雨衣服头发必须湿,从泥潭里爬出来衣服上必须要有泥巴,这看似是不值得说道的小问题,但是累积多了就成了大问题。 该片是同期录音,所以要求录音师一定要保证把对白完整清晰地录制下来,而且拍摄时注意环境声的影响,力求不因为同期录音影响拍摄进度。同时,后期对一些重点段落要进行拟音合成,以增强声音的感染力。
该剧的音乐和主题曲,应该从传统的革命歌曲中汲取营养,并突出藏区地域特点。
该剧的演员注定在拍摄时会十分辛苦,我希望每一位演员都能以重走长征路的精神来对待这次拍摄,能以对革命先烈深深缅怀的敬畏之情来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务。剧中的人物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的,是具体可感的又是触摸不到的,所以这要求每一位演员都要认真读剧本,研究人物、揣摩人物内心,真正走进剧中的情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对角色的塑造。演员不要把这次拍戏当成挣一份片酬、演一个角色的工作,而要真正投入进去,完成一次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提纯。演完这个戏,你说,他们真不容易,或者你感到了震撼,或者为活在今天而庆幸,那么,你的任务完成了,我们表演创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以上阐述,与大家共勉,希望这部《走过雪山草地》不留遗憾,经得住观众和历史的考验。
【延伸阅读】
长征的由来:
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
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 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国界会议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当天,毛泽东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的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
这就是目前找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最早文献记录。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逐渐成为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
【《开学第一课》长征故事:电影走过雪山草地】相关文章:
经典电影励志故事10-25
长征日记11-22
草地简历封面模板10-25
拓展项目:草地UFO09-10
怎样拍好圣洁的雪山10-05
观长征有感12-31
开学第一课标语12-17
开学师生笑话故事11-20
我要成为电影导演励志故事07-10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