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励志故事
用发生在身边的三个励志故事,就可以很清楚的搞清楚,别人的成功是因为坚持,而我的碌碌是因为不够坚持。
身边的励志故事【1】
最近看了鲍尔吉·原野的一篇新作,叫《用筛子筛水》,说的是他看到有个人站在水库边,拿筛子筛水。一问才知道,这人得了肩周炎,医生给他一个方子,让他用黄杨树皮做个笸箩筛水,筛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再把树皮煎水喝就好了。
其实这只是医家的谋略,而且也不用筛那么多下,筛一半差不多肩周炎就好了,至于树皮熬汤,只是给那人一个说法罢了。鲍尔吉在文后总结说,医家原是和兵家相通的,“所以医家常说,傻子去病快,治聪明人的病反而慢,信则灵嘛。”傻子不讨巧,不怀疑,所以好得快。常常在中医的方子里,看到诸如“九千九百九十九”之类精准而神秘的数字,看到如薛宝钗“冷香丸”那样专为刁难人而设置的难题,现在再看鲍尔吉的解释,我豁然开朗,原来只是考验你的“信”,不是信则灵,而是信才灵。
在“信”的问题上,质朴的“傻子”无疑强过眼珠一转一个主意的聪明人,但是我们反观这些人,成大事的却往往是有点傻气的人。这样的例子很多,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得傻里傻气,往往惹人笑话。其实他不是傻,而是专注,呆若木鸡是一种大境界,不容易被眼花缭乱的世界诱惑,不容易改弦更张,所以在他“信”的某个领域能够深入,而非浅尝辄止——而真理往往在更深的洞穴里,这时候,聪明人早已离开了。
一滴水珠都有无数个小宇宙,何况纷繁的大千世界?总觉得世界那么大,他要去看看,多看看,不愿意把自己羁绊在一件事上,不愿意把目光持久在一个点上,不愿意把脚步长时间停留在一块地上,不愿意把感情系在一个人身上。总之,不愿意为“一”而放弃全部,却忘记了,世界那么大,我们只能选择看一点,还忘了,其实“一”也是世界。把“一”看成世界的“傻子”,往往能因精纯而成就一个世界。
信才能专注。信是选择,信是选择后的坚定。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水滴石穿等等,都是用来形容这种坚定的,唯有信得坚定才能有奇迹。筛子筛水是一个仪式,就像信众磕头烧香,这是给“信”一个“说法”,通过单调的重复,屏蔽外来的干扰,内视自己的心腑,达到洗心的效果。而不厌其烦地去做一件事,乐在其中,在外人看来,这是傻子才干的事。
世界的门有很多,太过聪明的.能推开许多门,草草地看过很多风景,平日闲聊,可做听众的中心,但真正说起来,他只是浮光掠影。聪明人懂得规避,善于计算成本,很少吃亏。身边很多这样的聪明人、能人,却往往活得不如意,我们旁观者也觉得生活辜负了他。智慧是憨拙的,它会流连其中,不小心就是一辈子,一步一步地完成成功的仪式。
只有“傻子”才会兢兢业业地去筛水,聪明人定会撇撇嘴,说:“傻子才干呢!”——他的肩周炎怎么会好呢?!
身边的励志故事【2】
高我两届的一位师兄,大学上课前为每一位教他的老师主动搬座椅,搬了整整四年。平时成绩占我们学科总分30%的比例,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所有任课老师都认识他,想必成绩上都有所优待。不是说他的行为功利化,只是觉得,即便抱着功利的目的,能四年如一日地为老师搬座椅,也足够令人钦佩,至少我坚持不下来。
上学时他是学校的贫困生,毕业后娶妻、生子,工作之余还出了本书,现在业余做电商,过着富足的小日子。去年我来石家庄时他请我吃饭,听他讲对未来生活的设想,我毫不怀疑他能实现。
身边的励志故事【3】
一个闺蜜,今年26,香港读博。高中时相识,一年后我读文她读理。文理的成绩无法准确对比,但从班级排名来说,她是不如我的,虽然刻苦程度我远不如她。自此认为,我的智商比她高。高考她上了二本的院校,那四年回我短信通常在凌晨之后,那个点她刚刚上完自习。
三年后考研,去了北京交大,好几次打电话都说学多了胃不行,总吐。研二去了香港,成了我身边最年轻的一位女博士,每月奖学金折合人民币一万四。高中的青葱岁月,我们每天一起回家。高中后这七年多的时间里,虽然联系没断,我们的见面次数却不超过七次,原因很简单,她在学习,在准备建模比赛,在上英语辅导班,在备考,没有时间。虽然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自己智商比她高,但她的经历告诉我,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
【身边的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感谢身边的懒人励志故事07-12
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名人故事】08-14
身边的求职礼仪小故事05-08
经典励志的青春奋斗故事_励志故事12-23
个人励志故事 童话励志故事10-21
秦朝励志的故事 【名人故事】08-13
大鱼的故事励志小故事07-29
向身边的故事学习的创业经验12-07
职场的励志故事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