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个记者节感言

时间:2020-10-11 16:05:34 励志文章 我要投稿

第十七个记者节感言

  今天是十七月八日,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对于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这一天却是一个不普通的日子,十七月八日,是中国记者节,今天已经是第十七个记者节了。下面是由yjbys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第十七个记者节感言,欢迎阅读!

第十七个记者节感言

  第十七个记者节感言(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xx电视台的记者xx,今天非常荣幸在第十七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佳优秀记者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祝福,同时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电事业的所有领导、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与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喜欢博学的央视名嘴水均益,因为喜欢睿智的白岩松,喜欢犀利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14岁那年,我立志要做像他们一样的记者2009年夏天,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我,怀揣着当年的梦想,走进了xx广电。这个选择,让远在长沙的父母始料不及,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会在离他们千里之遥的xx扎根,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能一直在这个辛苦的岗位上执着的坚守。掐指一算,今天是我来xx的第490天,回想这四百多个日夜,一个女孩子,背井离乡没有朋友,语言不通,完全像没有归宿感的浮萍,随风飘零。幸运的是,在领导和

  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慢慢地适应,并融入到记者这个行列,融入到这座城市。从第一次采访时因语言不通,与被采访者面面相觑的尴尬,到现在灵活自如的问答;从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写时的羞愧到现在得心应手的写稿……这一路,布满了太多的坎坷和荆刺,凝结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我清楚的记得今年六月五号那个深夜,那晚我在做的xx义工特别节目。为了赶在第二天播出,我加班到凌晨2点。就在片子快要做完的时候,突然,电脑死机了可怕的是,节目没有保存,大家都明白,这就意味着前面所有的工作都白费了……

  眼看第二天的节目将受到影响,那一夜我对着空无一人的制作室失声痛哭——人们常说记者就意味着与奔忙和汗水相伴,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记者这个职业

  是精彩的。因为你在读懂别人的时候,也在检阅和丰富自己,很多时候,你采访的对象,就是你奋进的动力。担任《xxx》栏目制片以来,我结识了一群夕阳老人,他们年近古稀却乐观的`自比廉颇,年轻时他们曾为xx的发展挥洒汗水,暮年却仍然为这方热土出谋划策。他今年夏天,在和陈主任,杨哥一起拍教育专题片的时候,小黄鑫悲惨的家庭遭遇张贤亮血气方刚的父亲张圣刚,面对儿子的学费没有着落的失声痛苦,张曼为母亲

  还是为自己前途苦苦纠结的辛酸,这些让我震撼。这期间我采访了一位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的的优秀学子张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xx,来武汉一个月了,大学生活很精彩,这些都应该感谢你。短短几句话,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其实我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除了这些,还有不向死神低头白血病少女李怡晓,还有为弱势群体积极奔走的xx义工……他们让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为xx广电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荣耀,广电前辈给我们新人做出了榜样,他们对电视的执着,对新闻工作的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起了标杆,可以说在xx每寸土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xx广电人的汗水。

  经济工作会议期间,精彩鲜明的新闻报道,深刻有力系列专题,吹响了xx快速发展的集结号。

  特大洪灾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一线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文字奏响了xx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最强音。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我们记者穿梭在每个街头巷尾,每个基层单位,一个又一个的催人奋进创卫报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监督檄文,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浇注这个城市最美的一抹绿色。

  今天是记者节,是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电视台记者,我和我的同仁无比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感到的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创新思维,用我们的笔去描绘xx发展的美景,用我们的镜头记录xx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xx前进的脉搏。用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xx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十七个记者节感言(二)

  好一个“情”字——历历人间真情,每每令我痛哭流涕,感动不已,也迫使我情不自禁,倾注笔端,使一篇篇新闻作品问世,进而感动万千读者。

  那是1991年10月,民权县顺河乡张井村一位农民给我来过一封信。信中说道:“今年六月,我在商丘人民广播电台收听了您写的通讯《勿忘人民》。当时,在场的有年逾六旬的老人,也有我们这些自认为泪不轻掉的男子汉,但我们都流泪了,为您那情感横溢的文笔,为播音员那声情并茂的播音,更为穆老和潘从正老汉之间质朴可贵的友谊——事后,我们村有四家有录音机的一齐在第二次播音时录下了这盘珍贵的纪念。”

  说实在话,这些事情之所以能够感动农民,首先是因为感动了我——在采访中发现的一件又一件事情,屡屡使我胸涌澎湃,经久难忘:

  那是这样一个自己亲眼目睹并通过我的笔端、讲述感动万千读者的情景:在1986年穆青第四次看望宁陵农民潘从正并说还要再来时,85 岁高龄的老人记住了这句话。从此,老人时常一手拖着装满土的布袋,一手拿着铲子,趴着,爬着,修补去林场的50米坡路……

  那是我在红旗渠青年洞潺潺的渠水旁,亲耳听到的这样一件事情:为了落实胡锦涛将红旗渠建设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的号召,时已74岁高龄的任羊成,再一次将自己绳捆索绑,吊下山头,在悬崖间荡来荡去,以义务教会领导交给他的五个徒弟,使他们学会表演,再现当年除险英姿。

  那是我专访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时,经历的这样一件事情:当穆青讲到,他得知任羊成日子很艰难,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棉袄袖子露着棉花时,感慨道:“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当时,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我俩的喘气声。穆老的两眼亮亮地,噙着泪花。

  这一件又一件事情,怎么能不撞击我的心肌,怎能不促使我写下一篇又一篇情注笔端的新闻作品呢?

  我们知道,新闻敏感对记者至关重要。正如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所言:“新闻敏感是记者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敏锐的发现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那么,人间真情便是新闻价值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因素。也正如何梓华教授在其所主编的《新闻理论教程》一书中指出的:“趣味性(或人情味),指事实因为新奇,为人们所未料及;或富有戏剧性,情节曲折迭宕;或极具人情味,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因而这类事实对受众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

  我30多年的新闻从业生涯、十年的高校教学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正如2008年第一期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登论文《“勿忘人民”──穆青的新闻伦理思想》所言:“商丘日报社主任记者张同德在穆青的影响和关怀下,逐渐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地市报记者。他在《从穆青教我当记者感悟记者成长之路》一文中深切地写道:‘他影响了我的一生。回顾我的新闻经历,起初我是抱着成名成家的思想投入到新闻队伍中去的。1986年踏着穆青的足迹初访‘老坚决’,亲眼目睹了85岁老人跪地修路,期盼穆青再访的细节,对怎样当好记者有了感性的认识。 特别是1991年1月初次采访穆青及此后长达十多年与穆青断断续续的接触中,使我对怎样当好记者有了理性认识,开始有意识地向穆青学习,照着穆青那样做记者。”

  在《记者应当建立调查研究的“生活基地”》一文中,穆青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谈到这一问题。他说:“从事新闻工作是需要积累各种资料的。有题材的积累、主题的积累、语言的积累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的积累,这是一种无形的积累,是无法用几千张、几万张资料卡片衡量其价值和分量的。说到底,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是立场问题、人生观问题。这是记者素质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一切有志献身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记者,都要重视这种积累,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下大气力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以优秀作品赢得他们的信赖,推动社会前进。”

  有鉴于此,我在郑州大学召开的一个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以“勿忘人民:新闻价值的核心,增强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为题,作了会议发言。

  也正因为如此,在去年记者节期间,我应晚报之约,写了这样一句话——“永远‘勿忘人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是对我自己这个老记者的要求,也是对现在从业以及将来从业的年轻记者们的希望。

  第十七个记者节感言(三)

  今天是十七月八日,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对于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这一天却是一个不普通的日子,十七月八日,是中国记者节,今天已经是第十七个记者节了。记者节是中国第三个以职业来命名的节日,除了教师节、护士节,第三个就是记者节。国家给记者一个节日,足以说明记者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能够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能够有属于自己的节日,着实是一件很令人自豪的事情。

  记者有自己的节日,足以说明记者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和其本身所拥有的特殊性。什么是记者,有人解释说,记者是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属职业的一种。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正是拥有阅听人赋予的权力,所以记者也被冠以“无冕之王”的雅称。

  作为一名记者,不但但是要记录和报道新闻事件,更重要的是要将新闻事件的真相客观公证地呈现于广大民众眼前。记者不仅要将讴歌时代、反映进步,给民众以信心,更要鞭挞丑恶,给民众以公正。记者不仅仅要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更要当好民众意愿有代言人,正是如此,记者才有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由此而言,记者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当我们把记者当作一种职业来作时,我们只能充当一个很好的传声筒,当我们把记者当作一种责任来对待时,那么记者这一职业的真正意义才能得到体现。当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面对现实。作为记者更应该思考我们身上担负的责任,更应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不愧于“记者”这一神圣的称呼,更应该明了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职业更加令人尊敬!

  十七月八日,是记者的节日,当我们过节的时候,不仅要快乐,更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祝自己和所有记者节日快乐!!!

【第十七个记者节感言】相关文章:

大学记者节活动总结12-13

记者节座谈会发言稿3篇12-13

七个字励志签名10-04

CAD学习的七个层次11-13

广告策划的七个原则09-26

宠物美容的七个程序10-07

皮衣的七个护理方法07-03

格瑜伽练习七个特点09-10

七个口才训练方法10-02

销售管理的七个误区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