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自己有阳光才能散布阳光
全人心理学·心灵成长工作坊在西安举行。下面是部分调查问卷:
学员J,男
1、您参加该工作坊后有什么感受?
感觉心里舒畅了好多。对于很多压抑的想法,我敢于去面对了,懂得应该用通心去解决问题。
自己有阳光才能散布阳光,我会做一个真正的通心者去对待朋友、家人。
2、您在参加这次工作坊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刚开始心情还好,感觉自己没什么问题,通过老师对个案的分析,我看到了我性格很沉默的原因。这是由于小时候经常受到家人的责备而产生的,上完课,心情舒畅了很多,感到很多问题都能解决了。
3、在工作坊中,他人的情况是否对自己有启示?如果有,有什么?
自己以前常受家人责备而养成沉默的性格,在个案中,我想到了这点,通过对通心的学习,我知道唯有通心才能解决问题。
4、该工作坊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有什么?
生活中无论出现什么问题,肯定与一个人/几个人有关系,唯有通心才能解决问题。
5、您在该工作坊后,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有变化吗?如果有,有什么?
以前我的自信是盲目的,现在我学习通心后,知道了一切问题都要去找到根源,我对事情想的更周到,我现在的自信更具体了。
6、参加工作坊后,您关于心理学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凡事出现问题,都与一个人/几个人有关,要解决问题,只有找到这些人,唯有通心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有面对而不是逃避。
7、您对该工作坊以及导师还有什么评价、意见?
许老师真棒,能够独到地引导我们发现问题,引导我们解决问题,期待老师能多多开展工作坊,我会带朋友,家人去参加的。
学员JH,男
1、您参加该工作坊后有什么感受?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有最残破的一页,或许我们不愿翻开它,但就像故事的起因,这残破的一页总会控制故事的发展,让我们不断,不重复着这种不好的模式。我们需要成长,需要通心。我相信,通心会让我的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心,一通百通,事事通,世界大不同。
2、您在参加这次工作坊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期待→欣喜→享受→震撼→担忧(为当事人)→沉重→放下→自在
3、在工作坊中,他人的情况是否对自己有启示?如果有,有什么?
有很多启发。感觉在四天中,我读懂了人生中人性中的许多东西。不管说现在有多少成长和启示,但这种经历,一定会为我的人生铺垫出很多美好的东西。
4、该工作坊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帮助。它让我对人生、沟通、解决问题等,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它将极大地影响我未来的方向。我相信。未来,我与工作坊还会有交集。
5、您在该工作坊后,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有变化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变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痛,必须由通心来解决,一时的掩盖只会让问题继续存在,并可能引发更多问题。
6、参加工作坊后,您关于心理学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这种途径真的是目前最好的途径。未来有机会,我会尽我的力量去在社会中发展它。
7、您对该工作坊以及导师还有什么评价、意见?
希望许老师加油!我们会一直感谢您,支持着您的!南无阿弥陀佛!
学员K,女
1、您参加该工作坊后有什么感受?
参加工作坊有难受的成分,但现在结束后感觉现在的问题都找到了根源,内心很轻松,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2、您在参加这次工作坊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有。从好奇→沉重→深思→难受→如释重负
3、在工作坊中,他人的情况是否对自己有启示?如果有,有什么?
有:说到父母打架时,还有母亲过度干涉自己,限制自己自由时,我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对我也这样,起初时提烦,上大学后我开始理解了,但有时还会有情绪。
4、该工作坊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有什么?
让我认识了现在困扰我的许多问题的根源,同时我也想到了对策,并且这几天在尝试,很有效果。
5、您在该工作坊后,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有变化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我对自己的看法是一直说没问题的自己原来是在逃避面对。
现在我开始面对以前不愿意面对的缺点。
对他人:我觉得坚强的人的内心也有脆弱的成分,我们要尊敬理解任何人,真正的理解是通心,不通心的理解是让两个人距离更远。
6、参加工作坊后,您关于心理学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在做个案过程中,当事人会刺痛,宣泄,他的一些是或许是我们也经历过的,这样能引起我们对人生的反省,尤其做个案的,他会不舒服,但我确信只要心态正确他会更优秀。
7、您对该工作坊以及导师还有什么评价、意见?
许老师的确有大师风范,刚接触的同学会觉得许老师遥不可及,接触后会觉得他是一位和蔼的老人。许老师我会永远支持你,为你服务,我会尽力宣传工作坊,我会尽力给身边的人分享许老师的丰伟功绩。
意见:为了让更多的人成长我建议许老师请一个人打理市场。
学员L,女
1、您参加该工作坊后有什么感受?
心情特别沉重,感觉现在的所有人的所有痛苦都来自家庭都来自小时候的创伤,每个人背后都有不可言表的痛苦在身只有让它完全暴露出来,才能得到解决。
2、您在参加这次工作坊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刚开始好奇,慢慢的感觉到通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整个过程心情都沉重。最后有一种力量,特别强大。
3、在工作坊中,他人的情况是否对自己有启示?如果有,有什么?
有,现在的焦虑,痛苦紧张追根究底都是小时候的伤害造成的,人活着真的是跟人打交道,真的人际交往,通心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问题。男女朋友之间如果要一直处下去,真的是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扶持上。
4、该工作坊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我是学心理学的,以前总感觉心理学学着没用,这次接触工作坊,真正感觉到心理咨询能彻底将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而释放后的自在是一种真正的平和与宁静,我决定让自己学好心理学,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所有人。
5、您在该工作坊后,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有变化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自己以前总是掩盖自己的感情,没想到会积淀这么深,让自己人生发生很大改变,=,而身边所有人都有自己没有愈合的伤口,真心换位体验,给别人带来关心。
6、参加工作坊后,您关于心理学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心理咨询让人很痛苦,但又能让人彻底摆脱痛苦。
我以前总是通过念佛来帮助别人,但心理学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7、您对该工作坊以及导师还有什么评价、意见?
我感觉许教授高不可及,给人有种威严感,但是又是大师中的大师,他的体内散发出善的能量。我是学心理学的,但又感觉到很迷茫,这次参加工作坊,让我对自己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想让许老师给我提点建议,关于学心理学方面,期待!!!
学员LBY,女
1、您参加该工作坊后有什么感受?
感受我变得更有力,更坚强了。
2、您在参加这次工作坊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从不释然到释然。
3、在工作坊中,他人的情况是否对自己有启示?如果有,有什么?
有。我觉得我很幸福,内心很有力量。
4、该工作坊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很大。让我更加清楚认识自己,面对自己,解决问题。
5、您在该工作坊后,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有变化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6、参加工作坊后,您关于心理学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有,有很大帮助,让一个人内心更有力量。
7、您对该工作坊以及导师还有什么评价、意见?
老师,您用心理学的力量让每一个人从内心真正强大起来。
DS,男
1、您参加该工作坊后有什么感受?
第一天感受很不好,捉摸不透,无法进入状态,后来渐渐地试着放开自己,融入到工作坊的氛围中,虽然仍然没有熟练掌握与人通心的方法,但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关心别人的心情,寻找解决内心问题的合理方法,让自己与他人心连心。
2、您在参加这次工作坊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第一天不太自在,感觉自己有点麻木,做了T老师的个案之后,更感到难以忍受;第三天状态很好,尤其是在做了听音乐放松身体任其随便偏移的游戏了以及下午想象力的游戏之后,更加愿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坊的每个细节中去。
3、在工作坊中,他人的情况是否对自己有启示?如果有,有什么?
有,总的来说大家的心结都来自于自己小时候,尤其来自于自己的亲人,所以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地与周围的人通心,尤其不能随意的与孩童开玩笑,我要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4、该工作坊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至少让我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增加了对自己的信心,相信我在将来的生活能够多以他人为中心,而不是一直只关注自己。我明白了与人交往中换位思考是不够的,要明白对方想什么之后,还要弄清楚怎样解决是最好的。
5、您在该工作坊后,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有变化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以前我总认为工作坊中的学习人员尤其是80后们都优秀地让我无法接近,可现在的我已经寻找到了自己的秀点,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优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只是有的人能够很好地处理而已。
6、参加工作坊后,您关于心理学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心理学不是我以前所认为的让被疏通者随着疏通者的思维而动,可是现在我更认为心理学没有支配被疏通者的思维,情感,而是引导被疏通者自己探索真实的自己,调节内心的燥动,心理学让人达到物我平衡,处事不惊的境界。
7、您对该工作坊以及导师还有什么评价、意见?
暂时没有
Z,女
1、您参加该工作坊做个案后有什么感受?
有点不明白、惊诧表面和平的家庭关系有那么多的矛盾!自己可以过好自己的人生。心里空了好多。
2、您在参加这次工作坊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开始有些诚惶诚恐,慢慢觉得委屈,压抑,不解,讨厌。转入对父母时,就舒服很多,想念。有点开心。
3、在工作坊中,他人的情况是否对自己有启示?如果有,有什么?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的控制,影响,活出自己!
4、该工作坊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人走不前走不快总有各种各样的负担和问题,不能掩盖,要面对,解决,要通心。
5、您在该工作坊后,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有变化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当SJ姐的替身时,别人说出来的描述出来的,没有真正体会出其中的隐性实质。那时听懂了LJ的话,也听懂了SJ的话。对独立有了更深的理解。
6、参加工作坊后,您关于心理学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能够给人产生变革和质的飞跃提高。人人需要心理调整,人人可以终身成长。独立人格,变得舒服些,对社会上学科要有批判精神,找到真理。
7、您对该工作坊以及导师还有什么评价、意见?
朝闻道夕死可以。名不虚传,真材实料。对身体的关注,可以加强些,兼容并包。对通心有更大的帮助。
SJ,女
1、您参加该工作坊做个案后有什么感受?
感觉整个身体全身轻松,体会到一种身心合一的宁静与平和。
2、您在参加这次工作坊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从开始紧张,些许害怕,担忧,到最后的平静喜悦舒畅。
3、在工作坊中,他人的情况是否对自己有启示?如果有,有什么?
当一个人活着,活的是本真的我时,才能活得畅快,舒适。而当人失去本真自我时,烦恼,痛苦就会开始折磨我们。要想活得更好更爽只有不停的成长,让本真的我充分释放出自身的能量。
4、该工作坊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有什么?
工作坊的环境促使我不停地觉察自我,发现束缚自我的诱因。并同时教会我正确的解决之道。让成长的能量畅通无阻的涌出。
5、您在该工作坊后,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有变化吗?如果有,有什么?
对自己:发现自己更能接纳自己及身边的人,更有力量更包容,更有清晰的意识。
对他人:每个人都需要成长,成长是每个人终生需要。
6、参加工作坊后,您关于心理学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心理学是一门造福人类,促使人类社会活得更健康,更和谐的科学。
7、您对该工作坊以及导师还有什么评价、意见?
工作坊团队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有待加强。
LJC,男
1、您参加该工作坊做个案后有什么感受?
周围的人和事物都很美好,心里开阔。
2、您在参加这次工作坊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自己注意力越来越集中。
3、在工作坊中,他人的情况是否对自己有启示?如果有,有什么?
有,每个受伤心灵的背后都有一颗坚强的心。
4、该工作坊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更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了解自己的处境。
5、您在该工作坊后,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有变化吗?如果有,有什么?
有,刚开始有偏见的人,后来发现其实都有优点。
6、参加工作坊后,您关于心理学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一位好的老师胜一百本书。
7、您对该工作坊以及导师还有什么评价、意见?
许老师对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祝福许老师。
自我观想和音乐疗法真的包治百病?
目前,音乐治疗有歌曲聆听,讨论,创作,乐器演奏,音乐引导想象,等等干预帮助来访者自我调整。
至于“如何起作用”,这个牵扯到每个干预的理论背景。举几个例子:
歌曲聆听/讨论:在治疗师引导下,通过和来访者一起对情绪,记忆,感情等的探索,用合适的乐曲或歌曲去强化,印证,共情,加以治疗师的谈话疏导,改变/改善来访者对问题的认知和态度,由此达到疗愈效果。
创作:通过音乐创作/即兴演奏,鼓励来访者表达和抒发(可能是潜意识中的)情绪情感,起到疏导效果;对于能力高的来访者,通过音乐体验(高峰体验)来建立或加强积极的自我认识。
音乐辅助催眠属于心理治疗,音乐是辅助的手段。
《力量》一书曾这样说:一位女士被告知得了罕见心脏病,伤心后,她决定,拒绝任何消极想法,每天随时把手放在心脏位置,想象心脏健康,强壮,每天早上,深深感谢她的强壮的健康的心脏,想象心脏科医生对她说,您已经康复了。连续坚持四个月后,医生检查非常吃惊,她的心脏已经很强壮,健康。
听音乐,嘴角上翘:我非常感恩我病患处的每一位细胞,谢谢您们!多年来一直维护着我的身体,使我一直很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着,非常感谢您们对我的帮助和爱护!虽然现在临时出了点问题,一切我们都可以解决的!其实我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和睦相处、友好相伴、快乐自在的度过每一天!
用手轻轻的,用爱心抚摸自己的病患之处,观想着病处,用非常感恩的心对患处说:我部位很快就好了,没病了。此处的每一个细胞,都是非常健康的、欢快的、幸福的、让我们的精力都充沛、百病不侵、永远健康!长寿!再说:我爱您!喜欢您!谢谢您!非常感恩您!
如果你哪个器官不舒服,可以找一张该器官的照片,然后想象你的器官就像照片中的器官一样健康。如果你身体疼痛,想象治疗的能量随着每一次吸气被你吸入,然后流淌到你的肌肉与血液细胞,再透过动脉被输送到神经,最后让疼痛得以被缓和,治愈。随时可以这样观想,做这样的视觉想象。要坚定相信念力有效。
每天静坐一会,什么也不想,舌抵上腭,只想着肚脐下一寸三分的丹田,躺着也可以,时间长了,丹田会发热,每天坚持,躺着也可以。意守丹田,血液就会凝集脐下丹田,运行力就强,血液就不会被阻滞,病之根本就被拔除。也可将心意凝聚于病处,默想病患必除,也能治病,也可凝集心意于足底,因为生病是因气血上逆,如此身心自然调和就祛病。六字诀时,一边发音,一边想着心肺肝等,观想。呼吸时,若身体瘦,就想这呼吸得到天地滋养,为补息。若感觉不通,就想这呼吸有冲力,为冲息。若身体冷,就想呼吸出入时,身中火炽,为暖息。一共十二种。用十二息治病,就是用一种假想观念,以心意之力量,渐渐影响身体,久久行之,滴水穿石,自然有效。
和心说话:心静愉悦,不急躁不生气不焦虑,解放身体的自我内调机能,就自我修复抵抗外邪。道家养生吞津法随时可练,最好别躺着练不好咽。面带微笑,嘴角上翘,上下齿轻轻叩击36次,舌头在口中转动,顺时针逆时针,唾液越来越多,满口时分三小口咽下,咕咕有声,用意念引导润润的暖暖的感觉到丹田,意守丹田3分钟。
抗癌导演娄乃鸣总在想:有千军万马的小士兵进到我的体内冲到病的地方,拿着铁锹将病铲了就跑,然后从脚心出去,出城了到城外一个阴沟里扔在那儿,埋了,就这样在我体内往返。我把严肃的事说成一个特简单的事,就化解了。
通过这么些科普,相信大家自己心里已经对这两种疗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音乐疗法和自我观想是通过自我暗示来对心身疾病进行干预,有时可以一试,然而任何药物和疗法都是不可能治百病的,所以不要被一些失真的传言所误导。
做梦有助于治疗心理焦虑
梦境可反应内心世界,做一场好梦可令心情愉悦,为第二天带来好心情。可有人觉得经常做梦是睡眠不佳的症状,担心影响工作和学习。其实做梦有很多好处,它可减轻焦虑心理,可使思维更敏捷,因此,我们都应该追求一场好梦。
奥地利心理学家认为,梦是潜意识用来解决各种内心冲突的手段。做梦能帮我们了解内心世界,使我们在现实中走得更好、更远。
做梦能减轻焦虑
不管你是高尚的人,还是卑微的人,心灵深处都藏着许多欲望。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梦能满足欲望,调节心理平衡。
做梦能反映身心状态
现代人过度关注外在世界,无暇关注内心感受,导致自我压抑。梦境正是内心各种被压抑欲望的呐喊,提醒我们及时应对。梦还能反映身体状况,如患有慢性脑病的老人,梦的数量明显少于正常的同龄老人。
做梦有助于学习
“梦剥夺试验”是一个经典心理学试验。心理学家让受试者在白天学习知识。晚上,其中一组人可不受干扰地安睡,另一组人则在脑电监测仪显示他正在做梦时被叫醒。结果发现,在梦中被叫醒的人学习能力差。
做梦能整合信息
睡梦中,大脑会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整合,强化记忆、启发思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曾在测定苯的结构时被难住。一天,他在半梦半醒中看到碳链 变成一条蛇,并咬住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环。他猛然惊醒,受到启发,最终通过实验发现,苯的确是一个六角形环状结构。这是他白天的所思所想在梦中得到顿悟 的结果。
经常做梦并不是人们想象得那样不好,也并不能代表出现睡眠问题,而在甜甜的梦乡里可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可反应身体健康状况,使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康路网祝愿大家每晚都能进入甜甜的梦乡。
缓解压力的本质和方法
压力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一般产生于一些比较难处理、有困难和对自己有威胁的情况和事件。压力不是这些情况和事件本身,而是人对该情况的理解和反应。压力的产生大致上分两个阶段,第一,发现一个棘手的情况,这个情况可能会威胁你的目标;第二,发现你可能不具备解决这个威胁的能力或资源。
根据威胁的特点,压力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急性的,一种是慢性的。
急性的很好理解,生物面对瞬时危机时的心理反应。
比如一头鹿看到对面来了一头老虎,扭头就跑啊,跑得飞起啊,不跑立马就死了啊,这叫急性压力,跑掉了,这个压力就没了,跑不掉,就死了,压力也没了。。。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为了加快逃跑的速度,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身体机能修复系统等与应对压力无关的系统都会减缓甚至停止,让出更多资源给逃跑来应对压力。也就是说,生物面对令人烦恼的问题时,会自动降低免疫、消化、生长系统的功能。这是生物的自然反应,不受意识控制。这也是为什么在长跑后人会呕吐,在考试前后很多人容易拉稀,食欲不好等等。
慢性压力就比较致命了。
慢性的压力就是人面对长久危机时的心理反应。比如2个星期后要Due一篇paper,现在开始要选题,要做研究,最后要写。再比如投行给别人做IPO,这会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多则两三年,而投行工作人员直到项目结束会一直有巨大的压力。再比如长期处在社会底层、公司底层,会长期面对较多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面对慢性压力时,人依然会烦恼,大脑依然会将免疫系统、消化系统、身体机能修复系统调低,以分配更多的资源给大脑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投行和审计从业者,轻则消化道溃疡(这太常见了),重则癌症、心肌梗死的原因。因为压力太大,又得不到好的调整和释放,导致免疫功能长期处在较低的水平,促使癌症发生。
调整压力的重点在于——释放压力。
要做适量运动后主动休息。做运动的目的是将贮存在肌肉中多余的能量消耗掉(慢性压力产生皮质醇,贮存在肌肉中,帮助人对抗压力,但皮质醇的长期积累会使血压增高,内分泌失调等等,所以需要通过运动将皮质醇消耗掉,以减缓肌肉、脏器的负担,大量出汗后排出多余热量,使人体处在一个较低负担的状态下,这时进行休息,有助于免疫系统和修复系统的复原和工作。
无法说出我爱你
每当看到这张图片,就会让我心动良久,可爱的宝宝,可爱的猫咪。我期待自己成为那个宝宝,悠闲的享受太阳下的光阴,我更期待自己成为宝宝怀中的猫咪,倚在一个温暖的怀抱里,放心的睡去。
这就是爱的感觉吧,宝宝被大人爱着,所以他被安置在如此安闲的地方,悠来荡去中,享受着如摇篮如妈妈怀抱般的舒适。而猫咪,明明就是一个被宠的孩子,被拥抱着,温暖着,呵护着,满满的被爱着被宠着。
爱的感觉,是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的,因为爱是一件让我们感觉身心愉悦与通泰的事,但爱的表达,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因为在我们的感受中,表达爱,常常是充满危险的。
前些天在电台做节目时,接到一位阿姨的电话,她与丈夫结婚二十多年,早已进入了平静的婚姻生活。在生活中,她对丈夫充满了期待,比如希望丈夫能早一点回家陪一陪她,或是期待丈夫能跟她讲一些体己话。但丈夫每每给她的回应都是让她失望的,比如丈夫会说“我早点回来干嘛呀,我回来你不是嫌我玩手机,就是跟我吵架”,再与这位阿姨更多的沟通下去,她自己也明白了自己在与丈夫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共同营造了这样一个交流模式,就是用责备对方的方式表达对对方的期待,而这种方式本身,因为缺乏必要的建设性,会让听到这话的对方感觉很不舒服,这个不舒服又会激起对方的防御:你对我抱怨,我就回击给你不满。长此以往,双方就都陷进了对对方的失望与回避之中。在与那位阿姨的沟通中,她自己也意识到了,在与丈夫的互动里,他们双方都在竞争婚姻中的控制权,在竞争中,他们可以让自己感觉自己在婚姻中是有力量的,而这种对有力量的需要,恰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内心中,对自己对对方的不确定。比如在他们的感受中,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吸引对方来爱自己,从而就会有对失去对方的害怕,这个害怕会让他们努力营造出一些有力量的感觉来,从而抵御内心中这个害怕的侵扰,获得一些控制感。这个竞争的背后,是未表达出的对对方的需要,而这一部分,他们是没有让自己直接表达过的,他们习惯的方式是抱怨对方没有满足自己,而这个抱怨本身,便掩盖了彼此对对方最真实的需要。
其实,这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看起来是让人非常迷惑的,我们明明爱他,需要他,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折磨他回避他呢?
承认爱一个人,是需要我们付出勇气的。因为,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那个人对我们很重要,我们需要他。而这种需要另一个人的感觉,会唤起我们内心中的弱小感以及很多关于丧失的恐惧。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弱小的婴儿曾经怎样期待来自母亲的爱,但是一个再好的母亲,也不可能满足孩子的全部期待。对于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当母亲没有给予他及时的回应时,也许,在他的感受里,那就是毁灭性的。为了避免承受这种灭顶的感觉,这个婴儿就可能发展出一种能力:不让自己感觉母亲对自己那么重要,这样,当母亲不能及时给予自己所需要的满足时,也不至于让自己过于痛苦。
我们带着这种对强烈需要所爱客体的恐惧长大,在我们今后的人生中,可能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来避免体验我们内心对他人的需要,从而避免面对他不能给予我们所期待的回应的痛苦。比如像那位阿姨和他的丈夫一样,相互抱怨对方不够好,原本期待用抱怨换来对方对自己多一点关注,却没有想到,对方不一定有能力解读到抱怨背后的期待,于是就将双方陷入彼此无法接纳的境况中去。
另有一些人,当他们期待与对方建立起爱的关系时,他们会选择一些让自己痛苦的方式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比如让自己生病,或是努力的照顾对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些需要,来努力满足对方的需要。在他们的想象中,我努力为你付出,你就会对我好一些。却没有想到,这个付出的背后,也在制造着对方的内疚,当对方感觉“我欠你的”太多时,他就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在这个压力之下,反而会逃离这段关系。
还有一些人,当他们体验到自己对另一个人的爱与需要时,他们会选择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错觉,他们无法相信对方会对自己产生爱的情感,因为在他成长过程中,他缺少被爱的体验。即便是他已经清晰的体验到了对对方的需要,但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促使自己放弃向对方表达爱的情感,因为他无力确定自己有能力获得对方的爱。或者是,当他得到他所期待的情感时,他没办法让自己在那段关系中稳定下来,一旦他感受到一点点对方可能离开他的危险,也许这个危险只是存在他的想象层面的,他也会先一步离开对方,以此来避免被对方抛弃的结果,这样,在感受层面上,他就把关系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还有另外一些人,也许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太多了,多到了他无法承受那么大的爱的压力,于是,每当他体验到爱的时候,也就与压力直接划了等号。所以,在他的生活中,可能就会出现非常矛盾的体验,一方面,他期待感受对方的爱,另一方面,当他真正感受到爱的时候,又会害怕对方爱的情感把自己湮没,从而丧失掉自我,所以他可能会下意识的逃离。
当然,回避爱的情感,方式远不只上面这些,这些方式,就像是我们在感受爱时,先要把爱画了妆才敢去面对,否则,当我们直面它时,我们自己就先变得很焦虑。这一方面与我们的文化有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爱字是不可以轻易说出口的,爱的表达,常常与轻浮与色情挂上钩,所以,即便是在亲人之间,表达爱的情感时,也更多的会被采用一些比较间接的方式,比如给所爱的人买礼物,或是做美食,但很难郑重的告诉对方“我爱你”。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我们对爱的渴望所带给我们的压力。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期待能与对方有更多的联结甚至融合,这个期待有时也会成为我们的压力源。比如对异性的爱,可能会唤醒我们很早年渴望异性父母的挫败感。当我们长到三五岁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这个世界上,妈妈和爸爸有着很特殊的亲密关系,而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那样的亲密,于是,我们便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渴望。这个渴望是让我们害怕的,因为那也意味着我们要与同性父母竞争,那个竞争的结果不管是什么,我们注定都要承受痛苦:赢了,要被同性父母惩罚;输了,要承受挫败。所以,当我们对异性表达爱时,这种复杂的情感也同时会被唤醒,成功与失败都会让我们感觉焦虑,为了避免这个焦虑的浮现,于是我们往往会选择不那么直接的表达方式。
对同性表达爱的情感同样也会让我们感觉不安,因为那也会唤醒我们恐惧同性恋的焦虑,虽然友谊便是同性恋焦虑的升华,而之所以要把它升华之后我们才能接受,那本身就是为了解决我们自己的恐惧。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要表达“我爱你”,还真是困难重重。若要能发展出自由表达的能力,恐怕只有理解理解再理解,理解人性的多样性与隐密性这一条路好走了。
睡眠障碍的心理救治
睡眠障碍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患了睡眠障碍有什么治疗方法?下面一起来看看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救治。
当预约的病人走进我的诊室时,面带微笑的他让我感觉不到他在忍受着失眠的困扰,倒是身后他的父母面带一丝愁云。我仔细地倾听着他的故事:我今年29岁,是个产业工人,有一阵没工作了。晚上总睡不好,白天总是犯困,该睡觉的时候睡不着,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刚开始我觉得他可能是睡眠规律紊乱的问题,就想从调整睡眠节律方面入手,可接下来的谈话内容及他父母反映的问题,让我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我26岁开始工作,一直很平静。自前年结婚后,就开始觉得自己懒了,逐渐地不愿再出去工作,其实有时候也知道要工作要维持生活,可经常是干不了俩月,就干不下去了。原因很多,比如某次我感冒了,一开始我觉得是水土不服,可我离家没多远啊。后来我觉察出来了,是和我一块儿干活的老王感冒了,肯定是他故意传染给我的。我觉得感冒总也不好就不干了。后来去别的地方,同事对我也不怎么样,总议论我。还打我小报告,背后老说我坏话。”
他父母叹着气说:这个孩子现在就像变了一个人,很懒惰,不干活,还发脾气,而在以前,他一直是听话、努力的孩子。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这小伙子的真正问题是在思维方面,而不是他主诉的那样睡眠有问题。入院后随着临床诊断的明确,对他的治疗效果也日益明显。经过综合药物、心理等多方面的治疗方法,不到一个月,这位病人就痊愈出院了。三个月后我们随诊时,这位病人已经有了新的工作,并坚持了将近3个月。
医院门诊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一些人可能最初的就诊原因只是睡眠不好,情绪不好,甚至是头痛或难受。有一部分人最初就诊于综合科医院,只是反复查不出原因,被介绍到我们专科医院后,才找的了真正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时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矛盾,自身无法解决,又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能得到帮助。久而久之,在心理或者精神上就出现自己也意识不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在躯体或者行为上反映出来。对于这些人来讲,他们会误以为是自己身体有了什么问题,急于去医院就诊而忽略了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压力、矛盾时,我们要学会自我进行疏导,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向家人、朋友倾诉等;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应该向专业机构及人员寻求一定的帮助,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精神生活健康而幸福。
【励志文章:自己有阳光才能散布阳光】相关文章:
只有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励志文章11-14
心中有阳光的励志文章11-03
微笑是最美的阳光励志文章11-16
心若阳光,幸福自来励志文章11-15
选择坚强才能拯救你自己励志文章11-03
阳光励志名言02-08
只需踮起脚尖,就能更接近阳光励志文章10-27
清晨励志阳光图片01-16
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励志文章12-11
如何把阳光带给自己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