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景点的作文锦集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旅游景点的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旅游景点的作文 篇1
国清寺是个古老的寺院,今天我和爷爷去国清寺玩。
我牵着爷爷的手漫步在石板路上,小路旁边种了许多参天大树,一阵微风吹来,我们顿时觉得凉爽,这里的空气特别新鲜,闻起来有一股泥土的味道。经过一个转弯,我们便看见了隋塔,它好像一位士兵,守护着国清寺,隋塔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塔身六面九级,高59。4米,全部用砖块叠起来。
绕过山墙,国清寺就展现在我们眼前,“隋代古刹”四个大字就写在墙上,再往右走,国清寺的大门在拐弯处,一进门就看见了“国清寺”三个字。前面有两只汉白玉打造的狮子,看上去特别威武,再往里走就是大雄宝殿。爷爷说:“其他地方的寺院‘大雄宝殿’四个字是横着写的,只有天台国清寺是竖过来写的。”
优雅的钟声在寺院里飘荡,这里真不愧是天台宗祖庭。我和爷爷还去了鱼乐国、五百罗汉堂、雨花殿,我下次还要来玩。
旅游景点的作文 篇2
今天是我们青海之行的第三天,按照计划,我们一起去西宁市郊的塔尔寺游玩儿。一路上,听导游的介绍,我知道了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走进塔尔寺,我发现,整个寺院是由重多的殿宇、经堂、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的建筑群。据说占地面积约600余亩。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阳
光之下,金光闪闪,光彩夺目。堆绣、壁画、酥油花被人们称为塔尔寺的三大宝。进塔尔寺的时候要左进右出,进出的时候不要踩门坎儿。这里让我知道了很多知识,我真的不虚此行。
旅游景点的作文 篇3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至今,我还赞叹着黄山的美景。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去黄山旅游,那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真让人流连忘返。
黄山的四大景观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奇松、怪石。
黄山的.松树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它们都扎根在悬崖峭壁之上,但最著名的还是迎客松。迎客松的枝叶都朝一个方向伸展,风一吹,一根根枝干摇摇晃晃,好像千万只小手挥舞着,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带来。
最著名的怪石要算飞来石,为什么叫飞来石呢?因为飞来石竖立在悬崖边,重200吨,可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只有一点点,无论风怎么吹,雨怎么下,它都纹丝不动,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样。
黄山的一草一木都很奇特,她那秀丽的风景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直到今天我还想着黄山呢!
旅游景点的作文 篇4
我练习书法已经有三年了,在学校也参加过几次书法比赛,但结果都不是特别理想。爸妈为了能让我对书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趁假期带我到绍兴参观兰亭景区,去观摩书圣王羲之留下的笔迹。
来到景区,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庭院,径直走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旁,这就是景区最著名的景点:曲水流觞。相传当时王羲之邀请了41位名人雅士在此参加聚会,大家围坐在曲水边,然后在酒杯里倒上酒,从小溪的上游让酒杯沿着曲水缓缓往下漂,当酒杯停在谁的面前就由谁临场做诗一首,要是作不出就得罚酒三杯。聚会结束,41位宾客总共成诗37首,然后汇集成册编成了《兰亭集》,最后大家又推荐王羲之为此集作序,王羲之借着酒兴,大笔一挥一气呵成写出了让世人敬仰竞相仿效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进入景区博物馆仔细观摩《兰亭集序》,虽然序的内容我还看不太懂,但是好多字却很熟悉,原来我平时临摹的字帖里的字都是从这里出的,比如永、和、之字。看王羲之的字柔中带刚,千变万化,文中总共21个“之”字,每个“之”字的写法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和韵味,可见王羲之深厚的笔墨技巧及高深的文化底蕴,真是不得不让人敬佩。
走出景区,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练习书法是枯燥的,也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坚持不懈勤加练习,认真写好每一笔每一划,总有一天我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旅游景点的作文 篇5
大家好!欢迎来到东龙古村参观。
像赣南所有古村一样,四面环山,中有大明堂,都为山间盆地,溪河穿盆而过。东龙也是标准的风水宝地,是赣南风水的杰出典范。村庄规划以东北面的东龙岭为祖山来龙,以东南面以的南桥岭为望山来龙,一溪穿过明堂,东水西流,出水口及水口塔在西方。整个村庄分为五片功能区,建筑全布置在山麓缓坡处,北面是坐北朝南的祖宗祠堂区、西面是休娱园区,东、南、西南是居住区。
孝思堂门前有一照壁,形制为中原地区古制,壁有两株高直伟岸的杉树,一古一新,古杉超过500年,胸径近米,新杉不足百年。祠堂大门高悬“都阃府”新匾,此匾原为赐建南京兵马指挥使(此祠后人)府邸门匾。为荣耀李氏祠堂复制新做一块悬挂于此。孝思堂得名于兴建此堂的李思常(东山公)及其后人。李思常为该祠开山基祖李太郎的十七世孙,他及子孙倾其家财从明正统九年(1444年)到明弘治四年(1491年)历时48年修建而成。 此堂最值得看的是原木框架结构,用了75根原木,采用榫卯连接方式完成整个建筑结构框架,将墙体镶嵌于木结构之间,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即使墙倒,房子也依然耸立。孝思堂历经500多年,至今完好如初。
再值得看点就是建筑风水,特别是天井处理,采用了“四水归堂”形制,下水道只有一出口,开口东南方,用了株钱成串网格图案。
“东里一望”建筑群,又称“百间大屋”。或“仁方公祠”。由李氏下祠(长房这支)二十七世李泰恕,又名李仁方建造。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峻工于乾隆二年(1737年)。该建筑类似客家围屋。
百间大屋的布局很有意思,与坐北朝南、对称规整的客家祠堂形制不同,因地处东南面的南桥岭山麓,考虑了风水朝向,将大门转向东面,而大部分主体建筑轴线是平行山体走向,所以建筑群平面布置组合上灵活多变,看上去很有审美感。
【关于旅游景点的作文锦集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