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香港院校面试变脸硝烟之下如何冲出迷局
在刚刚结束的13年秋季期第一轮录取中,香港5大院校可谓是年度最大黑马。仅仅一年的政策利好之后,今年的香港申请难度甚至就超过了一些欧洲和北美国家。于是众多留学论坛和上随处可见申请者叫苦不迭:面试不再亲民,问题更是五花八门。面临迷局效应弥漫的二轮申请,此文将直击社科类专业面试中的核心要点,以窥门径,帮助同学们突出重围。
学生档案:
学生姓名:xxx同学
国内教育情况:211类院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录取学校及专业:香港大学 社会工作(MSW)
案例分析:
王同学毕业于一所国内211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本年申请中,王同学选择申请香港大学的社会工作。作为全港地区排名香港地区第一,香港大学已经连续三年(2010、2011及2012年)被《QS世界大学排名》评为亚洲第一,世界22至23位不等。近年国内民生政策发展,相关领域的人才缺口正在持续拉大,而社会工作亦借道这一趋势迅速升温。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一轮申请中,非985/211名头的同学纷纷收到无情拒信;即使是凭借985/211的宝号侥幸通过一轮筛选,面对毫无头绪的面试问题和小组讨论,亦往往答非所问,申请石沉大海。面对申请中的难点,我们选取转换思维和求新求异的路线,最终脱颖而出。
难点1:中西合璧 亦中亦西
众所周知,香港是全亚洲地区独一无二提供外商投资和内商上市双重便利的中心龙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模式决定了香港人中西合璧,亦中亦西的价值观——这便是香港院校面试的第一个难点。
由于文化融入是学术融入的重要前提,这一难点的考察往往贯穿在整个面试的始终。在王同学的这次面试中,文化交融在谈话开始时便有渗透:
问题:“What is your opinion of the prospect social work as in globalization?”
(你对国际化背景中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前景有何看法)
分析:此问题交给任何一个专业的大四学生,都可以条分缕析的做出一篇四五十页的论文。那么对于香港院校,“as in globalization”难道仅仅是长篇大论国际化进程么?
显然不是。作为亚洲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风向标,香港数年来在次领域的成功得益于其引进成型的欧美社会工作成功经验并将其完美的本土化。因此,这一问题考察学生是否对香港地区社会工作的独特优势有所了解并认可其政策发展策略。
面对这一隐形陷阱,不明内里的学生往往应声而倒。在面试开始之前数周,我们指导王同学认真研究了MSW的招生简章和推荐书目,并选读了该专业教授近期的论文。同时,王同学回忆了此前在台湾作交换学习时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研究的项目并准备了一个讨论提纲。因此面试时王同学针对这一问题胸有成竹谈了自己对当前国内社会工作的形势看法和自己对于“引入”和“消化”的看法。同时,王同学按照提纲计划表明描述了其在台湾交流时参与的社区文化研究,合理的表明了自己契合该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经历。最终,王同学的表现赢得了老师的赞许,并且没有回答任何其他类问题就直接被邀请参加第二轮面试。(注意:通常第一轮面试可能出现的问题通常为5-10个不等。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介绍)
难点2:旧瓶新酒 推陈出新
在12年的温和政策后,香港高校社科类专业本年试水在本已熟知的问题上做文章。教授有时会将一个已有定论的议题稍作改动而后抛给学生,藉以试探学生的应变和创新思维能力。由于国内本科阶段的教育过分注重学术和书本,学生脑中往往充斥着对于各种典型问题的固定答案,因而在处理这一类问题中往往千篇一律,难获青睐。 王同学在第二轮申请的小组讨论众篇遭遇了这一问题。
题目:【Group Interview / 45min】
Talk about the one-child policy in China and the overindulging children phenomenon in China and US.
(小组讨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中美两国的溺爱子女现象)
分析:“小皇帝”,“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以及类似的字眼,对于任何一个90年代出生的人都耳熟能详。在中小学作文阶段,恐怕也不止一次的在作文和班会中有所涉及。但是这个的结尾部分的“in China and US”可不是没事儿说说。能否了解这一政策的由来和变化,特别是国外对于这一政策的看法,势必影响发言的水平。另外,具备在此基础上比较中美两国做法的优劣特点并从中找出结合的途径,是讨论的深层要义。
社区教育是王同学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分支。在申请阶段,王同学就在文书中论述了其在某小学做义工的经历。同时,我们指导其将心得体会的重点放在教育探索(该学校推行弟子规课程)和心理辅导(社会心理学)这2个往往被忽略的方向。面试中,王同学将自己的这份经历自然的融入小组讨论,并分条分目的评论了课外教育,家庭影响和社区实践对青少年的影响,令小组内的其他成员顿时相形见绌。
难点3:审时度势 热点关注
港大面试的最终一击,历来是45分钟的笔试作业。作为压轴之题,学校在这一部分对申请人要做一次全面评估。藉此,学生的基本判断能力,学术论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献学习能力在短短45分钟之内均会暴露无遗。
题目:【Writing Test / 45min】
Read the short essa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a) How do the disabled support themselves when they are old?
(残疾人老年如何照料自己?
b) How do the government shift policie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政府如何调整政策以应对这一社会问题?)
分析:港大的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结合公共管理设置核心课程。因此,申请人会发现专业描述中有很多频繁出现在MPA中的字眼。在笔试中,学校考查的重点,一是残疾人老龄化,二是政府角色和职能转变。这2个问题分别是社会工作和公共管理专业的核心理论。王同学本科学习的是公共管理,而升入高年级后因为准备申请社会工作自学了大量理论,因而在笔试中2个问题均给出理想答案。
虽然大部分香港名校专业都将创新,融入和思考作为关键字标注于录取要求之中,国内申请人往往选择熟视无睹。在12年的高端面试中,香港院校正在履行这一要求之时给这些申请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能否真正理解学校录取管的要求并身体力行,或将成为一决成败的破局之棋。把握时机,审时度势,方可冲出迷局,斩旗夺帅。
【顶级香港院校面试变脸硝烟之下如何冲出迷局】相关文章:
如何应对韩国院校面试10-26
该如何应对韩国院校面试的方法10-31
求职故事:如何冲出群面重围08-15
如何准备统计局国考面试201710-27
香港大学面试备考如何赢得考官的青睐10-07
香港留学如何省钱09-12
如何做到当局者不迷?09-20
院校该如何选择06-14
如何打破冰局重新让面试回到正常的轨道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