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含笑带泪的求职故事
我是2002年毕业的本科生。我出生在长江边上的一座公认的国家级特大城市,在那里一直上学上到18岁高中毕业。然而,也许是上天安排吧,我高考的分数高不成低不就的,最后调配到了河南郑州的一所大学。虽说也是本科,但却是一所超一般的学校,专业也是现在快滥掉的会计学。最要命的是,那是一所工科为主院校,会计学在那里是很不受重视的专业,专业烘托的氛围很差,学起来常常有一种孤独感,因为周围的讲座啊、相关辅导课程啊什么的,几乎没有和这个专业相关的。大学所在的城市郑州,可能有些人知道,是一个大杂烩一样的城市,繁荣有余,底蕴不足,就像她盛产的烩面一样,庞杂却又具体说不出什么味道,总之觉得和我家比差了很多。我在郑州上大学时,就不时的想,我怎么就到了这样一个城市,这样一所大学,又读了这样一个专业???除了说这是命运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合适的解释。
好在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人眼中听话的孩子,懂得什么时候都应该好好的读书。所以尽管对这个城市、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心里头总憋着一口气,但还是踏踏实实的在校园中学习着。现在回忆起来,我的大学时光真是让父母省了不少心,天天就是老老实实上课看书泡图书馆,课外的活动很少参加,因为骨子老是觉得这些事情费精力,一个月300元的生活费,也过的滋滋润润的。毕业后看到听到好些当下大学生们的“精彩”生活,不仅大为惊叹,竟有一种觉得自己落后于时代的感觉了。
呵呵,罗嗦了这么久,该转到正题了,那就是我短短的上班生涯的一些点滴和体验。
到了2002年毕业时,我已经决定不回家乡了,因为骨子里对她太熟悉了,已激不起我的热情了;还有就是家庭的`原因,全家都在家乡,我又是我这一辈中最小的,从小就是被长辈级人物层层保护宠爱,大学毕业后再回去,他们就又会不由自主的对我关照有加,那何时才能自己独立?
在学校组织的一场招聘会上,我遇到了一家全国很有知名度的食品公司(为了避嫌,公司名字就不说了吧),这家公司也是那次招聘会上的抢手货,我随着人群也去排队等递简历。也许是我运气好,轮到我时,那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的一把手处理了什么事情又回到了招聘点,坐下的时候顺手也接了我的简历细细的看了起来。接着他又问了些问题,我一一回答后,他可能比较满意,最后说,希望我半月后,到他们公司去看一下,有了直观认识后希望能考虑一下签约的事情。我当时也有点意外,我没想到这么顺利,那家公司可是整场招聘会的当红炸子鸡啊,我的专业又不是这所学校的热门专业。当我离开招聘点时,看到身后长长的队伍,不禁舒了一口气:我比他们还好,我至少还没有那么困难。
半个月后,我去了那家公司看了一趟,看了后,我反而犹豫了。那家公司位于山东省的一座海滨小城,很干净整齐,但也很明显的,经济还不够发达。由于那家公司是食品单位,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很大,因此为了方便运输,公司建在一个码头旁边,当装满原料的货船靠港时,立即就可以通过气垫机传送到原料仓中,这样就省了不少的运费。那个码头离市区很远,足有三十公里,坐车到市区要在一些破车上颠簸四五十分钟才能到。公司所在地真可说是荒凉啊,我去的时候正值隆冬,寒风凛冽、满目枯黄,入夜后静得可怕,只能偶尔听到海水潮起潮落的声音,我怀疑那里荒凉得可以有野狼出没。那个公司的职工结婚了的,都不愿意住在那里,全在市区买了房子,上下班班车接送。
在那里我与公司的财务总监谈了话,他当时就决定要我,直接把我推荐给总裁见面,当然也很顺利。吃午饭的时候,在学校和我谈话的人力资源的一把手笑呵呵的对我说:“恭喜你,这么顺利,什么时候签约吧。”我当时想到这个公司实在是偏僻了点,交通不便、周围经济氛围又不好,公司虽然效益非常好,当地地位也很高,全国知名度也不错,给出的薪水也可以。但这些因素还是不得不考虑的,因此当时我便说,我再考虑一下。
我回到郑州后,这件事情始终在考虑。打电话回家,家里面没意见;问周围的老师同学,都说好。当时周围的同学找工作都找疯了,因为学校不太有名,专业又一般,因此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碰壁的几率也很大。相比较起来,我算是情况最好的一个了,因为除了那家公司外,还有好几家表示愿意和我深谈,也是天天电话不断的。在这一点上我也觉得奇怪,因为我的大学成绩在专业里并不是很出众,课余活动也不爱参与,照理说是再平凡不过的大学毕业生了。面试时候的什么“技巧” 的东西与其他人也没有大的不同,要说不同,我回答面试问题时就说大实话,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直接说出来,说这方面我还要继续学习。一般情况下,和你面试的主考都会露出善意的微笑。因为每个公司中负责人事招聘的人物都是“人精”,什么人肚子里什么货他们很短时间就能揣度出来,因此毕业生面试时大可不必夸夸其谈,或者答非所问、避而不答什么的,面试的主考都有底的:刚刚毕业的学生,能懂多少?适应能力和人品素质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东西我当时并没有什么意识,直到后来到了那家公司后,我问那位财务总监:为什么问了我几个问题就决定要我,他便说,他第一次见面就觉得我很实在,有什么话就原原本本的说,不会的东西也不避讳,做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塌实、实在,有什么不会的,以后可以在工作中再学,哪有生下来什么都会的?但人品、习惯却很难再学了。我这时才想起毕业找工作时我那些焦头烂额的同学们,天天就考虑什么面试着装技巧、谈话技巧、怎样让自己谈吐得体、肢体语言修养等等,感觉反而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我最终还是在众多有意向的公司中,选择了这家位于山东沿海的食品公司,我那时还是放不下这家公司良好的效益和全国的知名度,尽管那么偏僻,周围经济氛围也差,但我认为,只要公司不错就行了,效益好,我也能从中多学一点东西。
就这样,我推掉了其他的单位,2002年7月,我提着一个箱子孤身到了这座山东沿海小城,进入这家公司的财务部工作。
【毕业生含笑带泪的求职故事】相关文章:
本科毕业生含笑带泪的求职故事07-31
毕业生的求职故事10-24
毕业生求职故事09-27
文科毕业生的求职故事07-16
毕业生真实的求职故事07-08
毕业生的求职面试故事08-10
自考毕业生的求职故事07-26
毕业生英文求职信带翻译12-04
毕业生求职艰辛故事12-10
看红楼,含笑的悲剧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