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乡村基李红的创业故事
创业除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还需要机遇。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乡村基李红的创业故事,欢迎阅读!
纽交所高级副总裁理察德·阿德蒙纳斯为自己安排的第一件事是与几位越洋而来的东方客人共进早餐。他们全部来自一家中国公司,领队的是一位地道的重庆女人。今年40出头,看上去挺年轻,身着正装,皮肤白皙,个头比一般的重庆女子高挑些,圆而略方的脸上化着淡妆,刘海盖着前额,乌黑的头发利索地盘在脑后。理察德·阿德蒙纳斯特意为中国客人准备了饺子,但女领队吃得不多。这和饺子正宗不正宗没啥关系。此时,兴奋、不安让她不会对任何美食有任何兴趣,虽然过去二十多年,她的全部生活就是琢磨如何烹制好吃的食物。
这个女人叫李红,是乡村基(中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6年前,她16岁,是重庆商业技工学校烹饪专业的一名普通学员。常听别人说,开餐馆,十个厨子九个垮。她从没想到自己会是那个运气好、没垮掉的第十个。18年前,她在美国加州牛肉面重庆分店,是一个不肯循规蹈矩的大堂经理。有一天她忽然想明白,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个东西。14年前,她和丈夫张兴强在重庆群鹰广场创办第一家乡村鸡快餐店(2005年改名为乡村基)。创业十年间,乡村基每年只新开一个店,是个不折不扣的“慢公司”。2010年,这对夫妇的目标是把店扩展到130家。
9月28日,乡村基将成为纽交所迎来的第一家中国(乃至亚洲)餐饮公司。这也是重庆餐饮界走出的第一个上市公司。
9点30分,李红敲响纽交所的钟声,乡村基(代号CCSC)在纽交所正式上市。敲钟仪式一结束,她快速走下台,问公司CFO戎胜文,怎么样?交易员说开盘至少涨到25美元,戎回答。啊,真的……这是意外惊喜。乡村基的发行价定在16.5美元,对应分析师预估的2011年市盈率是25倍。李红没有太高期望,以为最多涨到19美元,完全没想过能涨50%。
当日,乡村基共发行5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每存托凭证相当于4股普通股),加上承销商15%的绿鞋(超额配售选择权),共募集资金9487.5万美元(在扣除承销商佣金和上市费用之前)。当日股价上涨47%,收于24.30美元。李红、张兴强共持有乡村基5320万普通股,按照10月22日32.1美元的股价计算,夫妇两人身家近28亿人民币。
北京时间9月28日,12点32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通过手机短信发了一条微博:乡村基今晚登陆纽约交易所,第一个中国餐饮公司在美国上市。恭喜李红和她的团队!
李红、张兴强起家于一个快餐馆。在中国,开个餐馆被很多人想象成门槛最低的创业行当。似乎租个房子、请个厨师、夫妻搭档、亲戚帮忙,就能搭台唱戏。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绝大部分创业者难以日复一日、躬身前行的生意,能做成规模的就更少。
做餐饮不仅仅辛苦、琐碎。今天好吃,如何保证天天好吃?一家店这个味儿,怎么让100家店都是一个味儿?在一个城市开一个店赚钱,在全国开100个、1000个店,能90%以上都赚钱吗?管理10个初高中没毕业的打工妹不难,管理100个、1000个、5000个可不容易。很多考验,意想不到。
十多年来,李红、张兴强远离媒体,也极少在圈子内露头。他们在西南默默耕耘,开门做生意,关门练功夫。他们找到什么秘诀了吗?红杉资本、海纳亚洲怎么发现的这匹黑马?
事实上,乡村基并不是红杉资本、海纳亚洲在重庆投资的第一个餐饮公司。投资人一度把希望寄托于重庆最老牌的火锅企业“小天鹅”及其创始人廖长光、何永智夫妇。但事与愿违。相比于其他人,李红让沈南鹏大为赞赏的创业者基因是什么?在资本的冲击下,那些发生在真功夫、一茶一坐的夫妻决裂、股东反目、盲目开店的悲剧威胁过他们吗?
你知道,消费服务是我们的最爱,但实际上很难投。一个生意从小做大很难,中国消费市场90%的生意赚钱,是因为经营不正规。餐饮也是如此。比如用个体定税、省员工三险一金的成本,换取可扩展性。能做到开100个店,95%以上的店付了全税后赚钱,中国可能连0.1%的公司都没有。乡村基就是这1/1000的公司。
我找到李红是VC投资案例中为数不多的用Cold Call,即打陌生电话的方式。那是2007年初,我们和红杉在重庆看“小天鹅”的项目。中午出去吃饭,发现有一家快餐店老排队,店里人满满的,又发现他们在重庆有很多店,一半以上开在麦当劳、肯德基楼下或者旁边,洋快餐店倒没什么人。我想这应该是重庆有名的公司吧,但一打听老总是谁,没人知道。我问“小天鹅”的创始人何永智,她是重庆火锅协会的会长,她不认识。我找餐饮协会、找企业家协会的人也不知道。在网上搜索,他们没曝光过。没办法,我上他们网站找公司电话,打过去问你们老板是谁,前台不讲,只说一个姓李一个姓张。我一边继续观察这个公司,一边告诉助手,一个月给乡村基打4次电话,每个礼拜都打一次,留下名字和电话,说我们有兴趣,想和公司谈谈。
4个月后,老张(张兴强)给我助手打电话,说我是乡村基的,有兴趣和你们见个面。结果巧得不得了,那天我正好在重庆做“小天鹅”的DD(尽职调查)。几十分钟以后,我们见面了。张兴强第一句话就说,我们要资本干嘛,我想不出来。我们现金流这么好。他们当时对风投的印象很坏,觉得我们都是些不做实际生意,空手套白狼的。他说,你们风投肯定要逼着我们开店,逼着我们上市。我说,第一我不逼你开店,第二我不逼你上市。这话是我真心诚意说的,我觉得一个好公司上市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先建渠再放水。我说,中国应该有个真正的快餐品牌,我们不用叫嚣是中国的麦当劳或肯德基,可以慢慢做。中国这么大市场,应该出一个优秀的自己的快餐品牌。
两个小时后,我见到李红。他们始终说不需要钱,反复问我资本能带来什么。李红说,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想给离家在外的人做一顿好饭,没什么多远大的想法。我说,我就冲你这个想法,你如果想把这顿好饭做成享誉国际的品牌,资本对你肯定是有利的。做餐饮,永远在做加法,你现在卖的米线可以绕地球好几圈了,但要把米线一根一根连在一起,这是加法。资本帮你做乘法,然后回来更好地做加法。
那天我们谈了4个小时,价格、合作框架都谈定了,到最后做完投资时这些条款没有变过。我相信他们的话,李红当时告诉我有多少店,每个店的赢利,一个月做多少销售。我按人流估算企业利润,给他们价格。她说的这些数字和我们后来调查的很接近。当时他们有7家直营店,几十家联营店,除了李红、张兴强,乡村基还有4位个人,是和他们一起做联营店的。后来通过改制,李红把联营店买了,这4位个人现在是公司的小股东。通过改制,成立外资集团公司,所有店都是直营,再不断开新店。
乡村基做的是人流量生意,不是单客生意。它一般的店每天接待1000多人,有些店接待3000多人,平均每天每个台子要翻16次。它单客消费只有十几块钱,毛利率没有味千、湘鄂情高,但每天多余的人流就是多赚的钱,因为租金、人员成本是固定的。他们懂得怎么服务更多的人流。
做乘法前,要先做好加法。李红从开第一家店到后面第40家店,用了十多年。这十几年他们一直在摸索,如果再开一家店,多长时间收回成本。2007年,我们投资进去,它正好到了一个爆发的点。2009年金融危机,他们一年开了38家店。当时,SIG投资的30多个公司开联席会,大家都讲怎么应对金融危机,李红站起来说,我对外面的危机不清楚,只知道企业每天都有危机。上市前,乡村基开新店,全部是用自有资金。我们和红杉投的钱,她没用过,还发过红利给我?们。
李红很实际。她出差住酒店,最高等级是莫泰168。从美国路演回来,她坐经济舱。到香港为了省机票钱,是我找人从香港机场接她到深圳,再飞重庆。她对事业有天生的热爱,职业敏感性很强。到上海我请她吃饭,一个菜上来,她总是说,哎呀等下,我先拍张照。做大众消费品牌,你不热爱它,不小心花每一分钱,很难的。但她对员工又很大方,乡村基在上市前拿出10%的期权奖励员工,使许多中高层员工成了小富翁。
怎么,她对你们说不能给投资人决策的机会吗?其实不是不让,我们就不应该决策。我们是指路的,不是开车的,她才是开车人。我们进入后,曾经想找经营过麦当劳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乡村基,但很快明白了,李红是最好的,没人比她更会管理乡村基。她带出来的是最好的队伍,是红军,想用美军的那一套是不行的。
乡村基的股票我们会长期持有,我跟他们说,等你们开到1000家店我再考虑要不要卖。不要小看二、三线城市,服务好有3亿~4亿人口的中西部,足以成就一个伟大公司。
【乡村基李红的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基汇资本吴继炜的创业故事03-26
基汇资本吴继炜的创业故事分享03-29
“养土鸡的妞” :从城市回乡村的创业故事03-26
李兆基:一千块钱创业的奇迹08-16
创业的故事02-27
如何规避乡村创业风险10-06
创业达人分享创业故事10-25
创业小故事11-20
女性创业故事: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