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春秋霸主楚庄王的故事

时间:2022-09-22 15:48:35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学习春秋霸主楚庄王的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习春秋霸主楚庄王的故事,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春秋霸主楚庄王的故事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据《韩非子·喻老》(司马迁后来也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形容齐威王)记载,楚庄王即位前3年时间,苦逼了多年,刚登上君位,就想体验一下君王的奢侈生活,所以他整天沉迷酒色,竟然一项政令都没有发布出去,自然也没有做出任何政绩。要是在今天,这种不作为早就下台了。

  楚国右司马伍举(后来大名鼎鼎的伍子胥的爷爷),实在看不下去了,又不好直接对君王提意见,就转弯抹角的对楚庄王说了一段隐语:南边的阜山上有一种鸟,它三年不展翅,也不飞翔,也不名叫,一直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是个聪明人,一听伍举的这番话,自然明白他想说什么。楚庄王回答道:三年不展翅,是为了让羽翼长的丰满;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它还没飞,但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叫,但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半年过后,楚庄王亲理朝政,废除了一些旧弊政策,发布了一些政令,杀死奸臣,提拔和任用有用之才,从此楚国变得强大起来。

  ——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

  问鼎中原

  传说夏禹制造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以九鼎作为传国重器。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在上古时期鼎亦是刑具,用于烹人,即释义统治者的'生杀大权。春秋时期,周王室势衰,但手中握有传国之宝九鼎,是国家权力,正统的代表,谁拥有九鼎就意味着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06年,这时候的楚国已经很强大了,楚国地处南边,所以楚庄王跟后来蜀国、太平天国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一样,一生的主要工作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北伐,即跟北边强大的晋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同时兼并周边的一些小国,楚庄王一生开创了“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的丰功伟绩。

  一次,楚庄王北伐陆浑,借机把楚国军队开到周王室首都洛阳南郊,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没有多少实力,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小的诸侯国,周定王这时又刚刚即位不久,看到强大的楚军在眼皮子底下阅兵,实在欺人太甚,但又打不过,就想向楚国示好,拉拢楚国,于是派能言善辩的大夫王孙满去慰问楚军。

  楚庄王见了使臣王孙满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是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

  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而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紧接着,王孙满又介绍道:“夏朝时期制作九鼎的经过和传奇故事,重点突出了九鼎乃天命,历来都是国之重器。周王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所以它的大小轻重是不可以过问的啊。”

  楚庄王听了过后,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此时楚国还不足以臣服天下,于是就不再强求,让军队撤离了洛阳,转而挥师伐郑去了。

  ——这就是问鼎中原的意思,现在用问鼎中原来形容企图夺取天下。

  饮马黄河

  饮马黄河出自楚国和晋国的邲(bì)之战,邲之战是春秋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在这之前,晋国和楚国之间发生第一次中原争霸战——城濮之战。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晋文公姬重耳兑现当年流亡楚国时得到楚国国君帮助而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90里,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结果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因此大败。

  30年多后的公元前597年,问鼎中原后的楚国接着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统领三军,赵括、赵婴齐、韩厥、赵朔等领兵救援郑国,晋、楚两国军队在双方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黄河南岸)展开争夺。

  之前我们讲过,姬重耳继位后施行三军六卿制度,11个家族轮流执政,难免出现权力争夺的现象,邲之战,就是因为晋国内部派系之间因为矛盾导致意见不统一,从而出现了晋将魏锜、赵旃不听荀林父号令、擅自出兵攻打楚国的事件,结果被楚军公孙敖带领的部队打得落荒而逃,退至黄河南岸时,荀林父竟然鼓励晋军北渡黄河。

  所以,邲之战是内乱导致晋国的最终失败。此消彼长,楚国大胜,从此奠定了春秋霸主地位。

  在邲之战的过程中,有一个故事,说楚庄王当时率军北上,军队驻扎在郔地。公孙敖、伍举率领中军,子重率领左军,子反率领右军,在黄河边给马喂水。

  ——这就是饮马黄河的故事。

  公元前591年,饮马黄河没几年的一代霸主楚庄王去世,谥号庄,葬于纪山(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与三国荆州(今湖北荆州市)距离20公里)。

  楚庄王葬马的寓言故事

  楚庄王非常喜欢马,他将马养在宽敞舒适的厅堂里,让马睡清凉的席床,吃美味的枣肉,并给马披上华丽的锦缎。

  后来,有一匹马得了肥胖病死掉了。楚庄王很难过,命令全体大臣向这匹马致哀,准备用精美的棺木将马装殓,并按大夫的葬礼规格隆重下葬。左右大臣纷纷劝谏楚庄王不要这样做,但是楚庄王不听,还下令说:“凡是敢对葬马表示不同意见的,一律处死。”这样一来,大家都不敢表态了。

  楚宫内有位歌舞艺人叫优孟,他能言善辩,擅长表演。这天,他走进殿门就嚎啕大哭。楚庄王见了非常吃惊,就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优孟回答说:“那匹死去的马儿啊,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大国,却只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实在是太不像样了!”

  楚庄王问他:“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优孟接着说:“应该用国君规格的葬礼才相称啊!用珍贵的白玉做棺,用细腻的梓木做外椁,调遣大批士兵挖个大大的坟坑,发动全城百姓来筑墓。出丧那天,让齐国、赵国派出使者在前面敲锣打鼓,让魏国、韩国派出使者在后面摇幡招魂。再建造一座祠堂长久供奉马的牌位,并赐给马万户的俸禄。这样,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把马看得很重要,把人看得很低贱。”

  楚庄王听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说道:“难道我的过错就这么大吗?现在我该以什么方式处理这匹马呢?”

  优孟说:“这太容易了。用炉灶作为它的外椁,用铜锅作为它的棺材,放些调料,把马肉炖得香喷喷的,让大家饱餐一顿就对了。”

  大度容人楚庄王名人故事

  平息了斗越椒的叛乱之后,楚庄王大宴群臣,宫中嫔妃皆从。楚庄王宣布,今日为太平宴,文武大小百官,务要尽欢而止。

  君臣欢宴,饮到天黑,仍未尽兴。楚庄王命秉烛再酌,并让自己宠爱的许姬给诸位百官遍送美酒,大家立于席间痛饮。忽然一陈大风,将堂上蜡烛全部吹灭,席间顿时漆黑一团。有一个人见许姬貌美,暗中拉住其衣袖,欲行非礼。许姬急将该人的冠缨扯了下来,迫使那人惊慌放手。许姬拿着该人的冠缨来到楚庄王身边,附耳说道:“妾奉大王之命敬百官之酒,内有一人乘烛灭,强牵妾袖,欲行非礼。妾已揽得其缨,请大王举火察之,予以惩戒。”不料楚庄王听后,急向掌烛者下令:“不许燃烛。寡人今日之会,约与诸卿尽欢,诸卿俱去缨痛饮,不绝缨者不欢!”等到问清楚百官都去掉了冠缨之后,这才命掌烛者点燃蜡烛,竟不知牵爱姬衣袖者为谁。

  散席回宫后,许姬以男女君臣之礼责怪楚庄王。楚庄王笑着说:“酒后狂态,人情之常。若察而罪之,显妇人之节,而伤国士之心,使群臣俱不欢,非寡人出令之意也。”

  楚庄王后来兴兵大举伐郑,健将唐狡率部下百人为三军开路,一路败敌,设好营地,以待大军,使得楚庄王直抵郑郊,未遇一兵之阻。楚庄王召来唐狡,准备给予厚赏。唐狡固辞道:“臣受君王之赐已厚,今日聊当报效,不敢再受赏赐。”楚庄王询问,这才知道,绝缨会上,牵美人袂者,原来就是此人。

  这段故事遂成了千古佳话。楚庄王大度容人,不以小节罪及臣下,令人感佩。

【学习春秋霸主楚庄王的故事】相关文章:

名人楚庄王用人的故事12-05

大度容人楚庄王名人故事08-22

大度容人楚庄王的名人故事08-22

名人故事:楚庄王用人有术11-21

楚庄王用人有术的名人故事作文11-04

春秋故事读书笔记11-07

春秋历史的成语故事08-18

面试霸主的经验11-02

春秋战国成语故事精选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