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儿童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0-12-13 15:07:21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写给儿童的名人故事5篇

  一、出生之谜

  老子这个人,充满神话和传奇色彩,就连他的爸爸、妈妈以及他的名字都扑朔迷离,让人觉得神奇。

  老子的妈妈,据说姓理,是一位长得十分端庄美丽的女人,有一天,她到河边洗衣服,看见河里漂下来一颗李子,她就捡来吃了,回家不久就怀孕了。她竟然怀孕八十一年,生下一个男孩。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头发胡子都是白的。妈妈看看说:“怎么生下一个老头呀!就给他叫做‘老子’吧。”

  也有人说,老子是因为妈妈吃了李子怀孕的,所以他的爸爸就是李子,所以,他就姓李。

  也有人说,老子长大几岁,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李树说:“我就姓李,这棵树就是我的姓。”

  还有人说,“老”这个字,过去和“李”这个字是一个字,所以,老子也可以叫做“李子”。

  老子的名字叫做“耳”,也叫作“聃(dān)”。有人说,这是因为,老子生下来,他的耳朵太大了,一直垂到肩膀上,所以,就叫做“耳”,也叫做“聃”,“聃”就是耳朵很长,而且下垂的意思。

  总的来说,老子姓李,名字叫作耳,也叫作聃,他的字叫做伯阳。因为他的思想太伟大,也太神奇,大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来敬仰崇拜他,就给他编了许多虚幻的故事,让他变成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

  二、天生英才

  李耳从小就非常聪明,智慧超过一般的孩子,他不关心吃穿玩耍这些小事情,却对天上的日月星辰、治理国家、战争胜败、祭祀天地、算卦占卜这些事非常感兴趣。家里请来教他读书的老师,没有一个能教得了他,因为,他们的学问,都没有李耳高。

  没有人能教得了李耳,这让李耳的妈妈非常发愁,这时候,有人说:“听说有一个老师闻名天下,他叫商容,精通天下所有的学问。但是,他挑选学生非常严格,如果学生智慧不高,或者不爱听讲,他就会转身离去,不知能不能请他来教李耳。”

  李耳的妈妈听了这话,就决定带着李耳去请商容。

  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最后,终于见到了商容。

  商容看着这个满头白发,头大额圆,大耳垂肩的小孩非常好奇,他仔细看看李耳,认定李耳是天下难得的奇才,就决定把自己所有的学问,教给李耳,他跟随李耳和妈妈,来到李耳家中。

  商容开始教李耳读书识字,可是,他教的字,李耳都认识,于是,商容就开始教李耳天地大道和治理国家。

  一天,商容对李耳讲:“在天地之间,人是最尊贵的。”

  李耳马上问:“老师,什么是天呀?”

  商容回答说:“天就是头顶上清清的东西呀。”

  李耳又问:“那么清清东西又是什么呢?”

  老师说:“清清的东西,就是天空呀。”

  李耳问:“天空上面,又是什么呢?”

  商容回答说:“天空上面,是更清的东西。”

  李耳还是皱着眉头问:“再往上又是什么呢?”

  商容回答不上来,就说:“过去的老师没有教我,书上也没有说,所以我也不知道。”

  到了晚上,李耳又把这些问题问他的妈妈,妈妈也不知道。于是,他就抬着头,整夜望着天空,看着天上的星辰,彻夜不睡觉,考虑这些问题。

  过了几天,商容老师又讲课说:“宇宙之中,有天地和人类。天有天的运行规律,地有地的运行规律,人有人的生活规律。天有天的运行规律,日月星辰才能在天上存在;地有地的运行规律,山川江海才能在大地上分布;人有人的生活规律,才能区分尊贵的人和卑贱的人,年老的人和年轻的人。每一个物质都有自己的性质,所以,每一个物质才有长短的区别,软硬的不同。”

  李耳问道:“日月星辰是谁放到天上的?山川江海又是谁排列到大地上的?人的尊贵与卑贱,年长与年轻,又是谁规定的呢?物质的长短、软硬,又是谁划分的?”

  商荣说:“这些都是神决定的。”

  李耳问:“神凭什么可以决定这些事呢?”

  商容回答说:“神可以变化,它有制造万物的本领,所以,它能做到。”

  李耳问:“神的本领又是谁教给它的?神的能力是什么时候学会的?”

  商容回答不上来,只好摇摇头。于是,李耳就对着天空发呆,思考这些问题。

  又过了几天,商容老师又讲课说:“国王是代表天来统治人民的,人民必须听从国王的统治。如果国王不按照天的意思办事,国家就要动乱了;人民如果不服从国王的管理,就是犯罪呀。”

  李耳马上问道:“既然国王是替天来管理人民的,他怎么会不按照天的旨意办事呢?天神既然能创造世界上的一起,他为什么不创造听话的国王呢?”

  商容无法回答。夜晚,李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母亲也无法回答。李耳感到很疑惑,他就到处求教本地的有名人士,但是,跑遍各地,依然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还有一天,商容老师讲课说:“天下的事情,人和人之间,互相友好和睦是最重要的。如果人和人之间不友好和睦,就会打仗。打仗就会互相残杀,互相残杀的双方都会受到伤害,大家都没有好处,只会有害处。做人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你害别人,别人也会害你。”

  李耳问道:“天下人互相打仗,互相伤害,国王为什么不管呢?如果国王管不了,神为什么不管呢?这个世界不是神创造的吗?他为什么也管不了?”

  商容无法回答。李耳对这些事情非常感兴趣,他不断请教,但是,都没有答案。

  商容教李耳三年,有一天他对李耳的妈妈说:“我教李耳三年,我所学的知识都教完了,实在没有可以再教给他的了,我来告别。李耳这孩子是一块有待雕琢的美玉,他有远大的志向,但是,你的家所在的地方太闭塞,太落后了,我建议您把李耳送到周国的首都洛阳去,那里有很多有学问的人,也有许多可以读。”

  妈妈说:“洛阳离这里很远,我就这一个儿子,怎能放心让他一个人外出,他才十三岁呀!”

  商容说:“我的师兄在洛阳,他是大周朝的太学博士,他学问很大,一生都在教育人才,我可以带李耳去见他。”

  李耳的妈妈听完,虽然舍不得孩子离去,但是,为了李耳的前程,还是答应了。于是,李耳跟随商容来到洛阳。

  三、孔子求教

  李耳来到洛阳,拜师学艺,不知不觉,过了几十年,他的学问不断增加,他的知识越来越广泛深刻,后来,老师推荐他到图书馆工作,图书馆里的书籍垒得像山一样高,李耳每天读书,思考天地宇宙和人类的问题,最后,成为天下最有学问的人。

  李耳的名气大了,当时,人们把有学问的人尊称为“子”,就是先生的意思,李耳因为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大家都称他“老子”。

  这时候,天下还有一个有学问的人,他叫做孔丘,被人称为“孔子”,孔子比老子小二十几岁,住在鲁国,离洛阳很远,但是他也听说了老子很有学问,他就决定到洛阳去向老子请教。

  于是,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南宫敬叔,带着一个书童和一个车夫,驾着一辆马车,千里迢迢到洛阳来了,于是,我们中国古代最伟大、最有学问的两个人相见了。

  老子很喜欢孔子,因为孔子谦虚好学,懂得礼仪。老子就一方面解答孔子的疑问,又带着孔子拜见当时在洛阳的有学问的人,带孔子参观各个有名的地方。孔子在洛阳居住了一段时间时间,最后,他要回鲁国去了。

  孔子临别的时候,老子亲自来送行,两人依依惜别。

  老子说:“我们这次分别,不知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日子,有钱人分别的时候,可以送给别人钱财,我没有钱,只能送给你几句话,作为临别的礼物。”

  孔子赶忙作揖行礼,说:“先生的话,比黄金美玉更为珍贵。”

  老子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非常聪明,对事物的看法也很深刻,但是,他们的命运却非常悲惨,经常会被置于死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孔子说:“请先生赐教。”

  老子说:“那是因为他们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就喜欢讥笑别人;有许多很会说话善于辩论的人,却经常引火上身,那是因为他们喜欢宣扬别人的短处,来表现自己的才华。”

  孔子问:“请问先生,人该怎样做呢?”

  老子说:“作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永远不要认为自己了不起,为国家担当重任,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应该高高在上,要谦虚谨慎,虚心待人。”

  孔子说:“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老子送孔子来到黄河岸边,看见黄河之水,浩浩汤(shāng)汤,向东流去。

  孔子感叹说:“时间就像这黄河之水一样,不分白天和黑夜,在不断流逝,人生命的归宿到底在哪里呀?”

  老子说:“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也就和这个世界融为一体。世界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也一样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一生有幼年、少年、壮年和老年的变化,就好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一切随自然变化,不要乱了本心,奔忙于追求功名利禄之间。一个人如果把虚名看得太重,就会满怀焦虑;如果把利益看得太重,就会烦恼不断。”

  孔子说:“我也并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我只是看到今天的世界上,真理已经无法坚持,仁爱和道义已经没法实施,各个国家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可怜可悲,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不能救人民于水火,才感到焦虑万分。”

  老子指着黄河之水说:“做人要学习水的'品德。在这个世界上,水的品德是最美好的。”

  孔子望着河水,老子继续说:“水对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提供营养,但是,水从来不去争抢利益和荣光。水总是停留在人们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这是水谦和,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品德。大江大河占据着峡谷和深渊,就是因为水永远不想高高在上,而愿意停留在低凹的地方,所以,大江大河才能宽阔无比,成为所有峡谷的王者;这世界上最柔和的就是水,但是能摧毁最坚硬东西的还是水,这是因为水柔和但是却有力量;所以,柔和的品德能够战胜坚硬,弱小的品德,能够战胜强大。因为水没有自私的欲望,所以能够到达任何地方。由这里,你就能看出不用多费口舌就能教化人们的方法,不用太费力气就能管理好国家的道理。”

  孔子说:“先生的意思是说,所有人都想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只有水愿意停留在低下的地方;所有人都想去做没有危险的事情,只有水冲向万丈深渊;所有人都想生活在干净整洁的地方,只有水不怕肮脏。水总是去做所有人都厌恶的事情,还有谁愿意与它去争呀?这就是最美好最崇高的美德吗?”

  老子点头说:“是呀!与世人不争夺名利和利益,那么,天下的人,就没有人和你相争,这就是学习水的品德。水的品德是最接近于大自然无私奉献的真理,大自然对万物的奉献精神随处可见,而水在随时随地都对别的生命带来利益。水避开高高在上的地方,而朝着低处流淌,所以,它一路前行无所阻挡,这是水善于选择地形;水在细小的时候,干净明亮,但是,一旦汇成大河,就浩浩荡荡,难以看透,这是水善于团结聚集,让自己变得博大的品德;水常常奉献给别的生命,它自身虽然常有损失,但是,它永远不会枯竭,它给予别人却不求回报,那是因为水有仁爱之心。水遇上旋转的地形,就会旋转,遇上障碍,就自动分开,被高山大坝阻挡,就停止流动,一旦有出口,就会奔流到海。这些都是因为水最有诚信。水能把肮脏的东西清洗干净,能把高低不平的地方,荡成平地,这是它善于治理事物;水可以驮载物品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之上,水面清清可以像镜子那样照出事物的容貌,水可以进攻坚强的东西力量强大势不可挡,这是水善用利用自己的能力与力量。江河日夜奔流,后浪推前浪,这是水善于在岁月中聚集力量。所以,有智慧的人,要根据不同的形势来做事,有品德的人,要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智慧的人,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去管理国家,通达的人顺应时代的要求决定进退。”

  孔子听完,再三拜谢,说:“先生的教导,说出人生的最高智慧,我一定牢记在心。”

  老子说:“你以后做事,在语言和外貌上要去除骄傲之气,不要把自己的志向和主张,时刻都表现在脸上。人还没到名声就到处传扬,身体还没到消息就到处传扬,过分张扬,搞得满城风雨,就像老虎走在大街上一样,谁还敢跟你亲近?谁还愿意与你共事?谁还愿意用你呀?”

  孔子说:“先生的话,弟子永远铭刻在心。”

  孔子说完,含泪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而去。

  回到鲁国,孔子的弟子们问:“先生见到老子了吗?”

  孔子答道:“见到了!”

  弟子们问:“老子这个人怎么样呀?”

  孔子说:“鸟儿能飞,鱼儿能游,野兽能跑。会飞的鸟可以用箭射下来,会游的鱼可以用钩钓起来,会跑的野兽可以用网套住,只有龙,我不知道它会做什么?龙可以乘着风云飞上九天!我见到的老子,他就像龙一样,他的学问高深莫测,他的志趣高远难知,像蛇那样随着不同时间伸缩,像龙那样随着时事变化。老子,是我真正的老师呀!”

  四、函谷著书

  老子后来在洛阳做了图书馆馆长。此时,周王室处于混乱时期,发生了王子姬朝叛乱,姬朝率兵进攻洛阳,周敬王姬匄(gài)赶忙向晋国求援,晋国出兵攻打姬朝叛军,姬朝战败,就携带着周王室图书馆的书籍文件逃往楚国。

  老子作为图书馆馆长,却被叛军抢走了图书文件,王室要追查老子失职的责任,他可能要被处死。于是,老子就骑着一头青牛,逃离洛阳,他决定到秦国去避难。

  老子一路向西而逃,所到之处,看见由于叛乱,四处的百姓都被杀害,田野里庄稼荒芜,村舍里没有人烟,老子非常伤心,他心里想:“战争是凶恶的,不是有品德的人喜欢的。战争是迫不得已才能使用的手段,要适可而止。那些打了胜仗的人,也不要沾沾自喜,对战争沾沾自喜的人,必然以杀人为快乐。一个有品德国王,就不能以战争在天下争强。战争爆发,必然四处一片萧条,必定是凶险的时代,国家就必然灭亡。”

  老子骑着青牛继续往西走,一天,来到函谷关,秦国函谷关守将尹喜,从小爱读诗书,很有学问,他早就听说老子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他就派兵拦住老子,把老子带到旅店,要求老子把自己的学问全部写成书,否则,就不放老子继续西行。

  老子答应了,就在函谷关写成一部书,一共五千字,称作《老子之书》,这部书,就是后来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的伟大著作《道德经》。

  《道德经》是我们中国文字最美的著作之一,它是用诗歌体写成的哲学著作。它的句式整齐,押韵,朗朗上口,容易朗诵记忆。是我们汉字最伟大的作品,表现了我们汉语优美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在《道德经》这部书中,老子提出我们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道”,老子要我们认识“道”就是自然的存在,也就是事情本来的样子和自然之性。要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成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

  《道德经》是我们一生永远应该学习和领悟的伟大著作,它影响了我们中国几千年。

  后来,老子和尹喜离开函谷关,来到位于现在西安市南面的终南山悟道讲道,再后来,他去往哪里?无人知道。有人说他去了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说他活了一百多岁,也有人说,这些不一定是真实的,老子就老死在终南山中。

  五、千古圣人

  孩子们,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人非常重要,是一定要记住的,一个是炎帝和黄帝,这是我们的祖先,如果记不住,就等于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另外,就是老子和孔子,他们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开创者,如果你不了解,就无法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就无法领悟我们中国人的智慧,那就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了。

  老子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也是人类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永远是我们需要学习和研究的,他是千古圣人。

【写给儿童的名人故事5篇】相关文章:

名人故事的12-13

贝尔的故事名人故事08-12

名人故事:留守儿童的“妈妈老师”的王西梅12-10

秦朝励志的故事 【名人故事】08-13

古代的名人故事12-11

蒲松龄的名人故事12-11

关于名人的故事12-11

良心的名人故事12-07

吴起的名人故事09-01

名人的励志故事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