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孔子的故事

时间:2022-08-04 16:53:49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名人孔子的故事(通用17篇)

  孔子大家都不陌生,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立了私人讲学,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人孔子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孔子的故事(通用17篇)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

  有一天,孔子师徒从卫国返回鲁国,在桥上停车观赏河上风景。河上的瀑布高悬,水流旋转,鱼鳖不能游动。这时,他们却看见一个男子正要从那里泅渡过河。孔子担心,赶忙让人去阻止。男子却坚持泅渡,最后游了出来。孔子感到奇怪,问:“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么技巧吗?”男子说:“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意思是说遵循水性,顺从水流,没有任何差池,这就像用“忠信”托着身躯,在急水湍流中平稳前进一样,所以能游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这一场景,连见多识广的孔子都感到吃惊。于是,他告诉弟子说:“你们记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来亲近水,更何况人呢?”这里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不可不尽心竭力,不可偏离规则。这就是“忠信”的本义。

  弟子谨记孔子的教诲,并在为政生涯中加以实践。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后,孔子经过那里说:“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诚信。”进入城邑,孔子说:“好啊,仲由忠信而宽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说:“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断。”子贡拉着缰绳,疑惑地问:“夫子还没有看到仲由怎样施政,就如此称赞,说来听听?”孔子说:“进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沟渠都得到了深挖,这说明他为政恭敬而诚信,因此百姓尽力劳作。进入蒲邑,看到城墙房屋都很坚固,树木很茂盛,这是因为他忠信宽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进入蒲地,看到官署内很清闲,手下人都听从命令,这说明他明察而果断。”子路为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仅自己恭敬诚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们毫不懈怠,尽心竭力。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2

  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已经五十五岁了(公元前497年,周敬王23年,鲁定公13年)。他不能往东走,因为东边正是齐国,刚用美人计把孔子轰走。他往西到卫国去,因为卫国的大夫蘧伯玉[蘧qu二声]是孔子的好朋友,而且卫国的宠臣弥子瑕和子路是联襟。孔子到了卫国,住在弥子瑕家里。卫灵公[卫献公的孙子]给他的俸禄跟鲁国给他一样。可是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孔子不是卫国人,带着这许多门生到这儿来,是替鲁国做事的。卫灵公就派了一个心腹跟着孔子进进出出,监视着他的行动。

  孔子在卫国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打算上陈国去。他也不跟人家告辞,就带着门生走了。他们路过一个叫匡的地方[在河北省长垣县西南],那边的人把他当做阳虎,就把孔子和他的门生包围起来。因为阳虎早先压迫过匡人,匡人都恨他。可巧孔子的相貌有点像阳虎,匡人就趁着他不得意的时候打算报仇。子路想要跟匡人打一打。孔子拦住他,说:“我和匡人没冤没仇,他们为什么把我围起来呐?这一定是个误会。”他坐下来弹琴,让人家知道他是个心气沉静的文人,不是阳虎。恰好卫灵公派人来请孔子回去,匡人才知道是他们自己弄错了,直向孔子赔不是。孔子白白地受了五天罪。

  孔子又回到卫国。这回给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知道了。她想利用孔子,屡次打发人去请他。孔子推辞不了,只好去拜见南子。子路可在外头撅着嘴、气哼哼地等着。一见孔子出来,就挺生气地怪孔子不应当跟这种女人见面。他还疑心老师也许改变了主意,急得老人家冲着天直起誓,说:“我要是有不合情理的地方,老天爷罚我,老天爷罚我!”

  自从孔子见了南子之后,卫灵公就待孔子特别好。卫灵公出去的时候,叫南子一块儿坐在车里,还叫孔子陪着。卫灵公带着美女和孔子得意洋洋地在街上路过,觉得挺体面。可有一样,卫国的老百姓见了,一个个都觉得恶心得要吐。

  孔子离开卫国,上曹国去。曹国也不能安身,就跑到宋国去。到了宋国地界,在一棵大树底下,和几个门生研究学问。宋国有个挺得宠的臣下,怕国君重用孔子,对他不利,就想办法要把他轰出去。宋国人倒挺能够顾全面子,先给孔子一个警告:他们把那棵大树砍倒了。孔子没法,只好离开宋国,上郑国去。

  他到了那边,跟他的一些门生失散了,自己没有事,垂头丧气地在东门口站着。他的门生子贡沿路找他老师。有人告诉他说:“东门口站着一个老头儿。他的脖子像皋陶[gao一声yao二声],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大禹短三寸,丧荡得好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不知道是不是你老师。”子贡到了东门口一瞧,果然是他老师。他就把刚才那个郑国人所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反倒笑着说:“皋陶、子产、大禹我都不像。要说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这倒挺像,挺对!”

  后来孔子到了陈国,就在一位同情他的大官家里住了三年。这时候,晋国和楚国争夺陈国,紧接着吴国又来攻打。孔子就打算还是回到卫国去。他们到了蒲城[在河南省长垣县]以后,可巧蒲城打起仗来了。兵荒马乱地把孔子夹在当中,急得他进退两难。幸亏蒲城有个勇士叫公良孺,他也是孔子的门生,带着五辆车马,来保护老师。可是蒲城的贵族提出一个条件。他们说:“我们跟卫国有怨仇,您答应我们不上卫国去,我们就让您出去。”孔子答应了。他们还怕他说了不算,非要孔子起誓立约不可。孔子就跟他们冲着天起了誓。公良孺这才保护着孔子和他门生们逃出来了。孔子一逃出蒲城,马上就上路往卫国去。子贡问孔子,说:“老师不是刚立了约不上卫国去吗?您怎么不遵守盟约呐?”孔子说:“强迫着立的约不算数。这种约就是不遵守,老天爷也不管。”

  孔子到了卫国,住在蘧伯玉家里。卫灵公正在发狠心想把卫国弄得强大点儿,一听说孔子又回来了,挺高兴地欢迎着他。他抱着一肚子的希望向孔子讨教操练兵马和打仗的计策。孔子对他说:“我就懂得关于礼节和道德这些事,没学过打仗。”卫灵公一听这话,心里就凉了。孔子又离开卫国。接着卫灵公的儿子,太子蒯瞶[kuai三声kui四声]为了反对他母亲南子,给卫灵公轰了出去。卫灵公一死,蒯瞶的儿子当了国君,就是卫出公。他不让他父亲回国。蒯瞶借了晋国的兵马来夺君位。孔子听到儿子跟父亲争地盘,非常讨厌。他越走越往南去了。他到了陈国,又想到蔡国去。

  楚昭王听说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一带呆着,就打发大去请他。这时候,陈国和蔡国正恨着楚国,一见楚国派人来请孔子,就把孔子当作敌人。两国的大夫发兵把孔子围住。好在孔子的门生当中有好些人是能打仗的。他们拿少数人抵抗着多数人,保护着孔子。孔子给人家围在里头,三天没吃的。他就饿着肚子弹弹琴,解解闷气。有时候还给门生讲书。可是有几个人已经饿得病倒了。子路发了脾气。他问孔子:“君子也有倒霉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小人都会碰到困难,可是君子碰到困难不变节,小人碰到困难就乱来了。”

  孔子一面和学生们谈论,一面派子贡到楚国去接头。到了第四天,楚国的兵马到了,总算把孔子他们接到楚国去。楚昭王打算封给他一块土地。楚国的令尹子西反对这件事。他说:“大王千万可别小瞧了孔丘。他不像个当臣下的人。跟着他的那班人里头有文的、有武的,都是头等人才。要是他们有了地盘,慢慢地往大里发展,到那时候,大王想管他可就管不住了!”楚昭王一听,对待孔子的那一片热心,可就凉下去了。

  孔子知道楚国也不用他,他决定还是回到卫国或者鲁国去。孔子在回到卫国去的路上,瞧见两个人正在耕地。他叫子路去问他们渡口在哪儿。子路问路的时候,他们反问子路说:“坐在车上的是谁?你是谁?”子路告诉了他们。他们说:“现在的世道到处乱哄哄的,哪儿不都是一样?与其跑来跑去,找这个、投那个,还不如像我们这样不去管它的好。”他们说了这话,就不再理子路,继续耕他们的地。子路回来把他们的话告诉给孔子。孔子想了一想,说:“正因为到处乱哄哄的,我才跑来跑去呀!要是天下太平了,我何必到处跑呐?”

  孔子回到卫国,已经六十三岁了。卫出公请他做大夫,他推辞了。鲁国的相国季孙肥[季孙斯的儿子,也叫季康子]派人来请孔子和冉有回去。孔子就回到本国,不打算再上各处去奔波了。他的门生当中,子路、子羔留在卫国做官,子贡、冉有在鲁国做官。打这儿起,孔子就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搁在编书上头。他编了好几本书,其中最主要的一本叫《春秋》,批判地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14年:就是公元前722一481年的大事。这一段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就叫“春秋时期”。

  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3

  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nv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

  有一次,子贡在一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辞谢了官府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贡说:

  “子贡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而不会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兴致。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如果赎人回去领赏金被认为是不廉洁,那得不到赏金的刺激,愿去赎人的人就会减少。所以,你这种仅仅只考虑自己德行修养的行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

  子路在一旁听了孔子的这番教导,深受启示。后来,当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时,别人要送他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说:“今后愿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鲁国人,会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为了防备水灾,官府调集民工,春修各处沟渠。子路见大家工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济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孔子闻说此事,连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子路发现了,非常气愤。他气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

  “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

  孔子听完子路的诉说,摇着头道:“子路呀!你还是那么粗野,那么处事单纯。你如果觉得民工们饮食不足,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用私人的俸禄做公义,这种行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示你自己的德义。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则,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子路闻此,无语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来找孔子说:“先生派弟子救济民工,是不是要跟鲁君争夺百姓呀?”

  孔子见此情形,知道解释已没什么用了。于是,便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4

  战国时期,孔子及他的弟子经常到其他国家游学。

  那次,孔子到晋国游学。途中,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就要来临。于是,子路就去向附近的一户人家借伞,可是,这户人家生活贫困,如果是雨天,要么不外出,要么摘莲叶或芋叶挡雨,根本用不起雨伞,更别说有雨傘可以借给别人了。子路一脸无奈,只好无功而返。

  子贡听说子路借不到伞,便自告奋勇地再次去借伞。他来到另外一户人家,见房舍整齐,牛羊成群,鸡鸭绕户,心中暗暗自喜,这下肯定能借到了。可是这家主人看到是陌生人,语言又不通,只是一个劲儿赶他走,子贡根本没有机会与他交流,只好失望而归。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子路突然说:“先生,子夏家就在附近,咱们到他家去借伞吧。”孔子一听,连忙摇摇头说:“不要去!不要去!”子路着急地说:“先生,我们连续去了两家,都借不到伞。子夏是你的弟子,肯定能借到。”孔子捋着胡子,微微一笑,说:“我们还是到另外一家去借吧。”说完,孔子带领子路他们,继续向下一户人家走去……

  事后,子路请教孔子,孔子感慨地说:“子夏是个护财的人,如果看到是老师来借伞,就会勉强借给我,但他内心会很痛苦;如果他不借,别人就会说他吝啬,说他不尊敬师长。我不去借伞,既可以让他不痛苦,又可以保全他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子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与人交往时,宁愿自己多受点苦,也不勉强他人做其不愿意做的事,也要维护别人的声誉,这正是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的原因之一。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5

  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是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是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是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实验欹器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古时候的人没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公元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铭。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是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藏书始祖

  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相传他整理《诗经》、《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孔子在整理文献中,创立了揭示文献“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录学方法。为《诗》、《书》作序,或附于书后,或临于书首,或另出单行,这在揭示文献的内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图书所定的《六艺》,对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在《别录》、《七略》书目分类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他提建议,“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矣”。孔子通过国家的藏书,了解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典章制度和历史。他所收藏的图书主要以《诗》、《书》、《礼》、《乐》、《春秋》等。《公羊解诂》载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说明在编定《六经》时,广泛搜集各国典籍。故后,“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6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一首曲子学了十天还在弹,师襄子说:“可以继续了。”孔子说:“曲子虽然已经能走下来,但还没能把握其中韵致规律和结构。”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韵致已经把握,可以增加新曲了。”孔子说:“可是我还没能得其心志。”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志趣已得,现在可以学别的了。”孔子说:“此曲志趣虽然已得,但我还没能完全进入他的心智境界,得其为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终于,他说道:“我找到他了:默然黝黑,颀然高大,目光深邃,心系苍生,王者气度,胸怀天下,除了文王,还能是谁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正是《文王操》呵。”

  这个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后),《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列子》上都有记载,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音乐的榜样,也反映出身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韩诗外传》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过的“知音”的问题。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7

  孔子65岁的时候,他的弟子冉有统率鲁国的军队在郎地打败了齐国。季康子钦佩冉有的才能,询问他说:“您的军事才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呢?还是天生就具备的呢?”冉有回答说:“是从老师孔子那里学来的。”冉有极力称赞孔子的贤能,季康子动心了,决定把孔子从卫国召回鲁国。这时候,卫国大夫孔文子准备攻打太叔,请孔子出谋划策,孔子说自己不懂军事。孔子对卫国彻底失望,决定马上离开卫国,孔文子却坚决挽留。刚好,季康子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卫国迎接孔子,孔子趁机离去。周游列国14年后,孔子终于回到久别的鲁国。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处理政事首先要选拔优秀的臣子。”季康子也来向孔子求教,孔子告诉他说:“要任用正直的人,罢免奸邪的人,如果能做到这些,奸邪的人在感染下也会逐渐变为正直的人。”季康子经常担心自己的财产被人盗窃,孔子对他说:“如果你自己没有贪欲,一心为国家出力的话,就是鼓励人去干盗窃的事,也没人愿意去。”鲁国最终也没有重用孔子,对此,孔子早已料到,从此以后也就断了出来做官的念头。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周王室已经衰落下去,古代的礼仪制度遭到破坏,古代留传下来的典籍也残缺不全。孔子探究夏、商、西周3个朝代的礼仪制度,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编订了《尚书》和《礼记》。古代留传下来的可以配乐演奏的《诗》有3000多篇,但是内容重复过多,质量上也很不统一,孔子删除了其中重复的部分,选取其中符合礼仪的305首,编订为《风》、《雅》、《颂》3个部分。孔子刻苦整理典籍,完成了《诗》、《书》、《乐》、《易》、《春秋》的编修。

  孔子晚年非常喜欢研读《周易》,他读《周易》极其刻苦勤奋,以至于多次弄断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他为《周易》撰写了精练的解读,这就是《象辞》、《系辞》、《卦传》、《文言》等,合称《易传》。孔子说·:“假如我还能够多活几年的话,我对《周易》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全面了。”

  孔子用《诗经》、《书经》、《礼记》、《乐经》等典籍作为教材教育弟子,跟他学习的弟子大约有3000多人,其中能够精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的就有72人,后人称他们为“孔门七十二贤”。至于在很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诲但没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注重从学问、言行、忠恕、信义4个方面教导弟子。他为弟子订立了4条禁律,分别是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孔子认为斋戒、战争、疾病这几件事情应该特别谨慎地处理。他很少谈到利益,即使偶尔谈到,也是和命运、道德相关。他不用死板的方法教育弟子,而是采取诱导启发的方法,让弟子触类旁通。

  孔子一直格守礼仪,为弟子们做出表率。在乡里,他谦恭得像不善言谈的人,在祭祀和议论国政的时候,却又能言善辩;对待官员和百姓都一样的谦虚恭故肉如果变质或是不按照规矩切割的话,他就不吃;座位摆放不正,他就不坐;和有丧事的人一同吃饭的时候,从来不吃饱。孔子说过:“三人在一起走,里面一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当他听到别人唱歌很好时,就请求那个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也学着唱起来。他从来不去谈论怪异、暴力、鬼神等虚幻的事情。

  子贡评论孔子说:“我们都了解老师在典籍研究方面的显著成就,但是他关于天道和人的命运的深刻见解我们就理解不了。”颜渊也感慨地说:“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就越得它高超,越是钻研它,越觉得它深厚。我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学习,但还是远远赶不上老师啊!”

  孔子认为君子最担忧的就是去世以后不能给后人留下一个好的名声。他根据鲁国的历史写下了《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之间鲁国的历史。当初孔子担任司寇审理诉讼案件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和别人商量后再拟定文辞,但是撰写《春秋》时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写成后,就连擅长文字的子夏也无法增删一句话。孔子也把《春秋》作为教材教诲弟子,他说:“后人会因为《春秋》而了解我,也会因为《春秋》而怪罪我。”

  子路在战乱中被杀,孔子很伤心,得了重病,子贡来看望他。孔子对他说:“天下混乱很久了,可又没有哪位国君能够奉行我的主张。昨晚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根柱子中间享受别人的祭祀,按照礼仪,夏朝人死了棺材放在东面的台阶;周朝人死了,棺材放在西面的台阶;殷朝人死了,则把棺材放在堂屋的两根柱子之间。我原本就是殷朝人,可见我不久于人世了。”7天后,孔子去世,享年73岁。鲁哀公亲自为他作了一篇悼词说:“老天爷真是不仁慈啊,不肯留下这位老人。你扔下我一个人走了啊,我是多么孤独悲伤。”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国的洒水岸边,弟子们为他服丧3年,子贡一直服丧6年。鲁国人世世代代都要到孔子墓前祭奠,儒生们也经常来这里讲习礼仪,举办各种活动。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8

  一日,孔子闲居无事,在室内演琴自娱。弟子曾参、子贡,坐在外厅,侧耳细听。

  一曲终了,只见曾参喃喃自语道:“咦!怎么会是这样呢?老师的琴声里,怎么会流露出,贪狠邪僻的情调呢?琴音中,趋利不仁的味道,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不过,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接着,孔子继续对子贡解释事情的原由。他说:“刚才,我正在几案边弹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内游动,被一只猫发现了。那只猫,便循着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选好地点,眯缝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时机,扑住老鼠。后来,猫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得逞。因当时那只猫的心态,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自然地通过琴瑟,将它表露出来。所以,曾参说我的琴音里,有贪狠邪僻的情调,是很恰当的。”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篇》说:大凡音乐,都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动于衷,体现在外就是声音。声音的变化有文理,就成了音乐。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乐,通常都洋溢着安适与喜乐。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清明祥和的状态。在动荡的乱世,流行的音乐,往往会充满着怨恨与愤怒。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政令不畅,上下乖离的境地。而一个接近亡国的世道,它的流行音乐,会弥漫着哀伤与忧思。它说明此时的人民,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忆往事,来慰籍自己。所以,声音之道,与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9

  一天,孔子出游,途中他的马儿偷吃了农夫的庄稼。

  农人很生气,捉住了马儿并把它关了起来。子贡知道后,就去恳求农人放了马儿,但任凭他好话说尽,低声下气,农人却理都不理。

  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牛、猪、羊三牲,是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乐名,相传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优美音乐)一样。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人的过错。”于是命马夫前去。

  马夫见了农人便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南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

  农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把马儿还给了马夫。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便来问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贡之力所能解决,为何不直接派马夫去呢?

  孔子笑道:“我若不让子贡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贡毫无怨言,也使得马夫有了表现的机会。”

  圣人能通达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尽其才。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0

  在鲁国,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这一家三代鲁国大夫。

  一次,孔子问漆雕马人道:“先生曾事奉过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说说,哪个要更贤明一些呢。”

  漆雕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块很名贵的龟壳叫‘蔡’。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夺,就会用‘蔡’来占卜决疑。在文仲主事时期,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一次。在武仲主事时,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三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至于这三位大夫谁最贤明,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听完笑着说:“先生真会说话!”

  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1

  早在西周时期,有关麒麟的各种说法,就已经传遍天下,与凤、龙、龟,并称为“四灵”。这四种动物,除了龟之外,麒麟、凤和龙都被认为是传说。龙和凤,后来被皇家所独占,成了禁口之物,人们也就不敢妄议了。而麒麟,民间则俗称为“四不像”,说它身体像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马,脑袋像龙。实际上,“四不像”是羚牛的俗称,而羚牛却不是麒麟。

  有人说,麒麟是真实存在的灵兽,一般不为老百姓所见,如果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它才会出现,所以,人们常将麒麟看做是祥瑞之兆的象征;而又有人认为,麒麟只是神话传说之物,只是人们美好想象的产物。在古人眼里,麒麟还是长寿的象征,据说有2000年的寿命,与植物中的银杏树一般。

  那么,麒麟到底存在过没有?

  有人提出,从造字上来看,造字的古人肯定看见过龙、凤和麒麟,否则,造出这些字就没有依据,就是凭空想象。这个说法不能令人信服。鬼、神之类,想来造字的古人也没有见过,但还是造出了这些字。不过,从“麒麟”二字都以“鹿”为偏旁来看,想必麒麟的形象,是从鹿演化过来的,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说麒麟曾经存在过的一个有力证据是:孔子见过麒麟。孔子是我们尊崇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老人家一生慎言谨行,从不说怪力乱神,不谈论虚妄不实之物事。他的著述都是微言大义,有所指摘;他所修订的《春秋》,向来以记载谨严著称。就是在这部书里,却记载了有关“麒麟”的事情,《春秋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地,人们捕获了一头即将死去的麒麟,孔子得知后亲往察看,并将此事写进了《春秋》里,充分证明孔子是见到过麒麟的。因为,孔子绝对不会骗人,所以,人们就坚信历史上曾经有过麒麟;至今再也见不到麒麟的原因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笔者以为,孔子是可信的,而孔子的所见,未必可信。孔子不是动物学家,他在记下“西狩获麟”之前,也没有见过麒麟。所以,眼见并不一定为实,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传说已过古稀之年的孔子,见到这头麒麟后掩面大哭,涕泪沾襟,认为它作为“灵兽”,在早已“礼崩乐坏”、世事混乱的时期,出现得很不是时候,从此不再操刀捉笔,遂有“获麟绝笔”之说。

  至于那头被孔子亲自察看、并被他记载于《春秋》里的“麒麟”,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只能存疑了。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2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3

  公元前517年,35岁的孔子在齐国,因为一次会谈,齐景公很欣赏他的业务能力和愿景设计。正当人生将大有起色时,晏子出来了,他的一番话阻止了孔子进入齐高层。历史不可捉摸,孔子和晏子都是圣贤,然而,那个时代,需要的是晏子,暂时还不是孔子,因此,两贤不能共事。齐拒绝了孔子。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这是他最接近理想的一次。他已掌握鲁公司管理大权,三个月的施政令鲁公司的管理和业绩大有起色。例如,卖牲口的不大肆提价了;外来客商不用去寻求帮助,鲁公司的商务管理机构能主动提供服务。

  鲁公司好了,齐公司就紧张了,于是给鲁送来女乐,扰乱孔经理的管理,孔子只得走人。这一回,鲁拒绝了孔子,孔子也拒绝了鲁。

  公元前496年,孔子56岁,在卫国,卫灵公一方面对他很客气,给他高薪,一方面却不信任他。孔子走后,卫灵公又想起孔子的好,再把他接回卫国。但这一次,卫灵公对孔子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了,两人开业务会时,董事会主席卫灵公仰天看飞雁,“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这种姿态很伤人,孔子只得再次走人。

  除了吃闭门羹,还有嘲笑。公元前492年,孔子与学生们失散,独自一人在郑国国都东门外等学生。一个年已花甲的老人,旅途劳顿,神情疲惫地在城门外等人,当然光鲜不到哪里去,于是有人对子贡说:“东门那边有个丑八怪,像丧家犬。”

  更有甚者,孔子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公元前493年和公元前489年,前后在陈国和蔡国,曾经两度被围困,最危急的时候,断粮七天。好在,子贡是个外交牛人,搬来了楚国的野战军团,才将老师救出重围。这一回楚国要供养和重用孔子,然而,出于利益考量,最终还是拒绝了孔子。

  孔子实在有太多的理由去悲观生活,然而,他并不在意。例如,对于“丧家之狗”的描述,孔子居然认了:“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说我像丧家狗,确实如此。那天早上确实狼狈,别人能如实地描绘出来,干嘛不认呢?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4

  一个人乐观与否,不能完全按照平时的表现来判断,而是要放在最危急的时刻来观察,指标越严格,环境越严酷,结果越靠谱。

  孔子的脑袋上有个土丘状的玩意,偏偏阳虎和他长得不是一般的像。而阳虎和匡地的人结了梁子,孔子却不好彩地到了匡这地儿来,由此“享受”了与鲁国权贵阳虎同等的待遇——被当地人围得水泄不通,怎么解释都没用。

  当时的情况危急到连师生之间都不知道彼此的生死。比如颜回就掉队了,好不容易才赶上,孔子说:“颜同学,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答了句荡气回肠的话:“老师您健在,颜回我哪里敢去死。”

  在这种随时会丢性命的情况下,孔子很淡定,没有忧惧。而这样生死关头的乐观才是真正的乐观。

  其实,乐观来自于孔子对于文化的使命感,来自对文化的乐观预期。就在匡地被围困五天五夜的时候,孔子说了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番话算是一个“剧透”吧,孔子的乐观,都来自于这句话所透露的使命感。

  孔子的使命感来自于对文化的传承。他比较了夏、商、周三朝的文化,觉得周朝的文化十分完备和丰富,是最佳范本,于是决定继承周的文化,《论语·八佾》记载:“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自觉地将自己当成周文王事业的继承人,说:周文王死了,文化不是掌握在孔丘手里吗?如果老天爷不想要周朝文化,那么就不会安排我继承它。既然老天让我学习继承了周朝文化,说明它不想让我灭亡,我是有文化使命的,匡地的这些人能大过天命吗?所以,他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5

  孔子对于周朝文化的继承,《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公元前518年,34岁的孔子出了趟差,地点就是周王朝的中心,在这里见到了史上最牛的图书管理员——老子。他特意向老子学习礼,课程结束后,李耳老师将孔子送到门外,送了几句心诀,其中一句译成现代文就是:人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毋以有己”。

  这话说到要点了,孔子并不把自己的个人命运和功名看得太重,他在乎的不是个人,而是个人所承担的文化传承。

  儒家的一句名言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出自《论语·卫灵公》。啥意思?就是说人能够弘扬光大“道”,但是别指望着“道”来让人获得好处,诸如荣华富贵之类的,传道的人与所传的道,未必是互惠的。在道面前,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在这上面,道家和儒家达到高度的统一。

  正因为孔子心中只有文化使命感,时刻以文化,以道为核心,因此他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如果反过来,他想拿着文化来博取个人的出路,当成一门换取生存和富贵的专业,那么,他的气度和勇气一下就没了,周游列国14年没找到如意的工作,就够他崩溃十几回了。

  受儒家这种以人弘道思想的影响,中华历史上的圣贤都不计较个人待遇和前程,为文化,为苍生,为大众,舍生取义,舍小我而成大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本国的优秀文化有信心,这才是真正的乐观,真正的豁达,真正的看得开,是中华文化最优秀的部分。

  感谢孔子,在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地平线上,他给我们留下一个乐观坚定的身影。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6

  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鲁国。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两个孩子正争得面红耳赤。孔子上前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事争得不可开交呀?”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告诉孔子,他们正在争论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哪一个离我们近。一个孩子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有车盖那么大,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只有菜盘子那么小。这不就说明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才显得大,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远才显得小吗?”

  孔子听了觉得有道理。但还没等他点头称是,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早晨太阳出来时,到处凉气袭人,中午却热得像站在沸水边一样难受,这不是因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中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

  孔子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可这样一来他就无法断定两个孩子谁说的真有道理了。

  两个孩子看到孔子似是而非的样子,急得直跺脚,一个拉着孔子一只手说:“孔大人,您可得给我们评个准理,看到底谁说得对呀!”

  两个小孩子给满腹经纶的孔子出了个难题,大学问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搞不清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十分失望,望着孔子远去的背影取笑说:“还说他学问大得很呢!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虽然当时的孔子已经是声名赫赫,可是依就敢于在两个小孩子面前承认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无知,可以说是谦虚、诚实的表现,为后人感动。正如他自己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7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论语。先进篇] "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凭借强力欺负弱小。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名人孔子的故事】相关文章:

孔子名人故事11-18

名人故事:孔子改错的故事11-19

孔子名人故事大全11-18

名人故事:孔子的幽默11-29

名人故事:孔子拜师10-25

中国名人故事孔子12-16

名人故事:少年时的孔子11-22

中国名人故事-孔子吃饭04-24

中国名人故事孔子大全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