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1-12-07 11:27:22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良心的名人故事

良心的名人故事1

  1986年,世界杯在墨西哥举行。在阿根廷与英格兰的四分之一决赛中,球朝阿根廷主将马拉多纳这边飞了过来。他凌空飞跃,跳起来企图顶球。但由于个头矮小,情急之下,他用手将球砸进了对方球门。

  当时,这一细节逃过了多数人的眼睛,就连裁判纳塞尔也宣判进球有效。英格兰门将希尔顿捶胸顿足,发出了严重的抗议。但事已成定局,容不得更改。结果,英格兰队士气低落。阿根廷队趁势追击,再次赢得了一粒漂亮的进球。最终,阿根廷队以2∶1战胜了英格兰队。英队惨遭出局,而阿队则加冕当届世界杯。马拉多纳本人也由此成为了本次赛事的最佳球员。

  马拉多纳载誉而归,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可以说,他因“上帝之手”而红极一时。不过事后,曾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但马拉多纳的解释却相当狡猾:“这完全是上帝的举动”“这粒进球一半出自迭戈之脑,一半出自上帝之手”……眨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上帝之手”似乎再也无人提起。

  作为一名横扫千军的球坛大腕,马拉多纳经常会被问及同一个问题:对于您和贝利,您认为谁更配得上“球王”的称号?每次,他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要么无可奉告,要么支支吾吾地搪塞过去。一时间,搅得他很心烦。这天,郁闷的他来到一个教堂里,参加了一个祷告。“一个人可以骗过全天下的人,但却唯独骗不了自己的心。”当这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地从他嘴里蹦出后,他脑海中当即浮现出了当年的那个手球。突然,他怔住了,并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此后的半年里,他因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而近乎崩溃。

  20xx年2月1日,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公开向英格兰队道歉。时隔22年,双方握手言欢,前嫌尽释。他在英国《太阳报》上刊登了一封致歉书,其中有这么两句话:你犯下过错,纵使逃过了法律和道义的惩罚,但却永远逃不过良知的拷问。在良心的检票口,每个残缺的灵魂都会被卡住,然后等待着忏悔前来救赎。等做完这一切后,他对着天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至此,悬挂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记者用“谁才是球王”的问题,故意刁难过马拉多纳。因为在他们看来,马拉多纳就是当之无愧的“球王”。

良心的名人故事2

  良心是一种良知的体现,有良心的人一定诚实可靠,也一定有一颗善良的心。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候,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类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他十几岁时当过村了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

  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为了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良心的名人故事3

  过去40年里,威廉·菲兹西蒙斯亲手为哈佛大学挑选每一个本科生。可连他自己都觉得讽刺的是,当年他试图敲开哈佛大门的第一个回应,是一句响亮的不可能。然而威廉不仅进了哈佛,还留在哈佛,成为招生最高长官。

  威廉在上中学时,从街坊邻居口中,听到的对哈佛的定义是:哈佛是一所别人的学校,它属于那些读得起预备学校的富家子弟,从来不是为我们这种穷人而设立的东西。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哈佛还被认为是一所为精英阶层量身定做的大学。

  对威廉的家庭来说,哈佛完全是陌生的。他的父母都没上过大学,父亲做过许多份工作,白天开出租车,晚上在橡胶厂上班。不过他们家的生计主要还是靠经营一个加油站及旁边的小便利店维持。对威廉这个穷人区的孩子来说,生活就是每天睁开眼睛后,开始为当天的面包而努力。从6岁开始,家里排行老二的他就得工作了。他挨家挨户地送过报纸,在加油站帮爸爸给汽车加油。这个没人管的少年渐渐失去了求学的兴趣。从9年级起,威廉开始逃课,躲在小树林里发呆。

  高中毕业前夕一次偶然得到的面试机会,让威廉亲身见识了哈佛的生活。第一次踏进哈佛校园,威廉吃惊地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回到家里,威廉做出了决定:要到哈佛大学读书。他说服了历史老师罗伯特·奥布莱恩为自己写推荐信。最终,他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曲棍球特长,被哈佛大学所录取。

  毕业后,从1972年开始,威廉正式进入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并于1974年开始担任招生负责人。在过去的40年,这位录取官推动了一场哈佛的革命:这个曾经几乎看不到女生的地方现在有一半的女生,校园里不同肤色的人也多了起来;大力度的奖助学金政策和公正的招生制度,有效抹平了学生在入学前的差异。不管家庭背景如何,每个走进哈佛的学生,都会收到来自威廉的礼物。其中一项礼物,是一笔资助间隔年的奖学金。威廉鼓励新被录取或者刚毕业的学生申请,拿着这笔钱,用一年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比如到全世界旅行,去接触完全不同的人生。

  威廉改变了人们对哈佛的看法。前校长伯克这样评价威廉。如今,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已经可以骄傲地在公文中写道:哈佛以能够给予每个人公平机遇为特色。而推动这件事的威廉,也被哈佛老校长盛赞为大学的良心。

【良心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1.名人良心故事

2.名人良心故事(3篇)

3.名人良心故事3篇

4.以大学的良心为题的名人故事

5.名人故事的

6.贝尔的故事名人故事

7.秦朝励志的故事 【名人故事】

8.古代的名人故事

关于我们|致应届毕业生|会员协议|法律声明|问题反馈

觉得【应届毕业生网】对应届生求职有帮助,记得分享给其他应届生,网址是“应届毕业生”的声母YJBYS.com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