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2-11-29 10:32:04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1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

  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2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3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4

  李阳祖籍山西,1969年出生于祖国大西北的新疆乌鲁木齐。其父母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支援边疆建设。李阳中学的学习状况不很理想,1985—1986年高三期间因对学习失去信心曾几欲退学,1986年自新疆实验中学勉强考入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大学一二年级李阳多次补考英语。

  为了彻底改变英语学习失败的窘况,李阳开始奋起一博,他摒弃了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另辟蹊径,从口语突破,并独创性将考试题变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后脱口而出。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李阳在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李阳,绝对是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榜样。基础差不要紧,笨鸟先飞嘛,关键是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人家可以讲一口流利、纯正、地道的英语,我们也一定能!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5

  侯宝林抄写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才上小学三年。因为他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完美的水平,成为了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想买一本明代的笑话书《板郎》,为了给自己买,我在北京的旧书摊上跑来跑去,都没能买到。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所以他决定把它复制回去。那是冬天。在大风大雪中,他跑到图书馆抄了18天书。一本一万多字的书终于被他抄下来了。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6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我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之后,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最后被他抄录到手。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7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8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编著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在读书方法上,总结归纳“二十四字”阅读法,该法是由“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须教有疑”24个字组成的方法。

  除此之外,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进而求得扎实的学问。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9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10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11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一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我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12

  匡衡凿墙偷光

  在古代,有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年轻时,家里很穷。为了学习,他凿穿邻居家的墙,偷了一缕烛光看书。最后,他搬走了邻居的房子。在大家的帮助下,肖匡衡在学习上取得了成功。汉元帝时期,匡衡被司马大将和骑兵将军石高推荐。匡衡被任命为一名医生,并被调任为一名医生。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13

  高尔基的救援书

  高尔基,世界文学巨人,对书有着深厚的热爱。有一次,他的房间着火了。他捡到的第一件东西是书。他没有学习其他任何东西。为了保存这些书,他差点被烧死。他说:";书籍在展示我的智慧和灵魂的同时,也帮助我在腐朽的泥潭中站立起来。要不是书,我会陷在这个泥潭里,被愚蠢和淫秽淹没。Rdquo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14

  朱熹在幼年时异常聪明,刚学会说话时,父亲指着天空告诉他:“这是天。”朱熹问道:“天的外边是什么?”父亲朱松感到非常惊讶。就学时,给他《孝经》读,他读完后,就在书上写出这样的话来:“如果做人不孝顺,就枉为人了。”

  一次,他跟着一群孩子在沙地上玩耍,朱熹一人端端正正地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来画去。别人走近一看,原来是神秘的八卦。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15

  苏东坡

  东坡知识渊博。他有一种“断交”的阅读方法。他相信每次读一本书,他只需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如果他再读一遍,他就能掌握一切。一本书的信息非常丰富,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不能一下子把它全部消化掉。他们只能专注于理解某个方面。例如,如果你想探究过去王朝兴衰的原因,请从这个角度阅读。要探究历史事实和典故,请从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虽然这种方法有点愚蠢,但读完后,它在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名人爱读书的故事11-16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11-15

名人爱读书的故事04-26

名人爱读书故事精选01-06

名人爱读书故事12-05

爱读书的名人故事大全12-14

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12-11

介绍名人爱读书故事11-16

介绍名人爱读书的故事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