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真实励志故事

时间:2024-05-15 14:17:54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15篇【精】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1

  胡适在一次座谈会上说:“男人也要有三从四德。”顿时语惊四座。人们都洗耳恭听。他进而解释说:“三从是,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育从。”说罢,人们都笑起来。接着他说:“四德(与得同音)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话音刚落,全场大笑。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15篇【精】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2

  辜鸿铭曾给北京外商五国银行团当过翻译,优厚的薪金没有改变他对外国银行的反感,他常常将这些薪金沿途散发给乞丐,还这样讽刺说:“银行家就是晴天把雨伞借给你,雨天又凶巴巴把伞收回的'那种人。”这句名言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至今还列在《英国谚语》一书中。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3

  著名小品演员黄宏,在出生后不久,比他大三岁的二哥黄小枫站在窗台上准备来个跨跃,想跨过躺在床上的黄宏跳到床头的被垛上时,结果腾空跃下后却一下子落在了黄宏的身上,把黄宏砸得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很多年后谈及此事时,黄宏说:“我是青年舞蹈家黄小枫艺术道路上的第一块铺路石。”(黄宏的二哥后来成了一名优秀的舞蹈家)黄宏以其特有的幽默为此次遇险抹上了一层温馨。

  第二次遇险是他刚学会走路时,嘴里含了一根筷子,一不留神被门槛绊了一跤后,筷子直捅喉管和咽壁,害得他三天三夜滴水未进。后来,黄宏曾拿这件事开玩笑,说道:“我现在唱歌跑调,可能就是那次筷子扎的`。”还说:“幸亏我们的老祖宗给我留下的是使筷子的习惯,不然像西方那样使刀使叉子,那就不是跑调的事了,冲这一点就得爱国呀!”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4

  今年3月,沈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世园会组委会第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时,世园会的形象大使赵本山,发挥其小品大王的人气,不失时机地推销了沈阳、推销了世园会。

  在新闻发布会上,他说:“说实话,形象大使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儿,所以我感到挺有压力,按理说这个场合轮不到我讲话,因此我感到很幸运。世园会期间,如果我的加入会吸引更多的.游客,那我就天天去世园会现场演出。”紧接着他又用特有的赵式幽默,向国内外记者真诚地宣传了一把沈阳。他说:“说实在的我要是离开沈阳一两天,再来就有点迷糊,这是沈阳吗?沈阳有这么漂亮吗?我在一天天变老,沈阳在一天天变年轻。”赵本山的幽默逗得大家直乐。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5

  人的成功一般都不会离开努力以及认真的态度,人做事就怕认真,只要认真了什么事情都不是事,只要心志没有缺损,就会锲而不舍,愈挫愈奋,用一只巴掌拍响人生。下面讲述一个真实的人生励志故事。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瘫痪,只能病卧在床,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欢乐和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甚至她拒绝所有的人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的故事。

  一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我们为他们鼓掌吧!”

  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

  那天晚上,女孩给父亲写了一张纸条,贴到了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响。那之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9岁那年,父母不在时,她自己扔开金属架,试着走路。蜕变的痛苦是痛及筋骨的。她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田径运动。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分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那一届奥运会上,威尔玛·鲁道夫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飞人,被誉为“黑色瞪羚”,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会女子百米冠军。一位名人说过:“我们的缺陷对我们有意外的帮助。”或许我们在某些方面有些先天不足,但只要心志没有缺损,就会锲而不舍,愈挫愈奋,用一只巴掌拍响人生。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6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莫里森的少年时代,由于家境贫困,从12岁开始,每天放学以后,她都要到一个富人家里打几个小时的零工,十分辛苦。一天,她因工作的事向父亲发了几句牢骚。父亲听后对她说:“听着,你并不在那儿生活。你生活在这儿。在家里,和你的亲人在一起。只管去干活就行了,然后拿着钱回家来。”

  莫里森后来回忆说,从父亲的这番话中,她领悟到了人生的四条经验:一、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好,不是为了你的老板,而是为了你自己;二、把握你自己的工作,而不让工作把握你;三、你真正的生活是与你的家人在一起;四、你与你所做的工作是两回事,你该是谁就是谁。

  在那之后,莫里森又为形形色色的人工作过:有的很聪明,有的很愚蠢;有的心胸宽广,有的.小肚鸡肠。但她从未再抱怨过。

  14.名人励志故事:卡莉?菲奥里纳

  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菲奥里纳曾是男性主导的硅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精明强干、坚忍不拔的卡莉曾两度荣登财富“最有权威的女企业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从小就受母亲影响,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坚强、博学和热爱生活,并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于美国得州一个带有欧洲血统的家庭。父亲是联邦法院的法官,母亲则是一位艺术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亲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亲热爱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潜能得到的发挥。卡莉童年时代随父母游历了不少国家,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培养了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对她成为一个有勇气、有魄力、自信并热爱生活的人也不无影响。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7

  从孩提时代起,本格·兰德就喜爱拳击运动,23岁时,他参加全国拳击大赛,并且赢得亚军。第二年再试一次,仍然是相同的名次。本格·兰德沮丧不已,几乎想要放弃,他去咨询一位资深教练。

  那位教练问他:“你在拳王领奖台站过多少次?”本格·兰德说:“我一次也没站过。”

  “我指的不是现实上而是想象中。”

  “可能有十几次吧。”

  “太少了,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应该至少在拳王领奖台站上1000次。”

  “想象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有。世上的每件事情,都是被想象复制出来的。它能够引爆神秘的灵魂的力量,既能启动灾难,也能召引成功。想象中,你在拳王领奖台上站了1000次之后,定有一人在现实中应邀站在你身边。有了他,你绝不会输。”

  “这人是谁?”

  “命运。”

  本格·兰德于是观看了上百卷拳击比赛录影带和颁奖录影带,包括国内的、国际的等等。在脑海里,他无数次被裁判在决赛后举起手臂,无数次抚摸拳王金腰带,无数次站上领奖台接受如潮的掌声与喝彩。在频频展现的辉煌画面中,他修改了失败记忆,将自己描绘成豪情万丈的英雄。起初,是这一画面进入他的脑中,后来,是他进入这一画面。

  当他觉得自己已是当之无愧的拳王时,果然就在全国拳击大赛中成了拳王。

  对手们说:“本格·兰德的眼神里有种令人生畏的.意志,和他对垒中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绝望。

  裁判说:“他的每个出击都果断有力,每个抵抗都胸有成竹,像电脑程序准确流畅。他看金腰带的眼神就跟看自己身上的腰带一样。”

  一位记者问本格·兰德,当他走上颁奖台,向台下和电视机前数以百万计的观众挥手致意时,会不会紧张?本格·兰德回答:“不会,我一点都不紧张。因为,这是我第1001次站在这个冠军领奖台了。”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8

  【马云励志故事】

  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讥讽。

  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个人背着个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

  两年间,马云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同时还成了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如今,正如马云当年所愿,海博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译社。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初次下海的经历,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

  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

  “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时隔多年,回忆起当年力排众议的情形,马云依然为自己的选择而叫好。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3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激增。在各企业纷纷忙着建立自己主页的时候,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制作一张主页,中英文对照的2000字内容、一张彩照,开价就是2万元人民币。不到3年,马云就轻轻松松赚了500万元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

  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这段经历对马云弥足珍贵。他告诉记者:“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开阔了宏观视野的马云返回杭州,进行二次创业,他决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

  采用什么模式?当时全球互联网所做的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为全球顶尖的15%大企业服务。但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滚打过来,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他毅然作出决断———“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马云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将全球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水泥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与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就这样,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当时国内正是互联网热潮涌动的时刻,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是一个逆势而为的'举动,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阿里巴巴所采用的独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国,也难觅一个成功范例。

  网站注册成立一个月后,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便立即到账。马云用这笔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这个时期,也正是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的时候。彼时,12个人的高管团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

  1999年底,马云以6分钟的讲述获得有“网络风向标”之称的软银老总孙正义的赏识。两人进行了3分钟的单独谈判后,马云获得了孙正义3500万美元的投资。 软银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资申请,只对其中70家公司投资,而孙正义只对其中一家亲自谈判。

  事实证明,无论是高盛还是孙正义,对马云的判断都是准确的。在电子商务领域,马云显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预见性:创业当年,阿里巴巴的会员就达到8.9万个;2000年达到50万;在2001年互联网的严冬季节,依然实现了百万会员的目标,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目前的会员总数已经超过350万之巨。

  在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里,阿里巴巴成为最早宣布赢利的之一,并被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商学院选为案例,连续4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电子商务站点第一名。

  今年2月,阿里巴巴特意在北京公布了自己总额为8200万美金的新一轮私募成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业金额最大的一次募资。这笔战略投资加上此前风险投资的结余和自身1亿多元人民币的利润,目前,阿里巴巴已有1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在手,已经可以和国内任何一家门户网站并驾齐驱了。

  马云就此放出豪言———“2004年,我们要实现每天利润100万;2005年,我们要每天缴税100万。”

  这话如同马云本人一样———看似狂妄,实则精明。马云对外宣称的数字,都是通过财务统计过的:单日赢利100万的目标,其实在2003年7月就已经单月实现了;而他在公众面前夸下每天缴税100万的“海口”,也都是公司内部正在执行的目标。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9

  哈理斯和朋友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Sydney J.Harries)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甚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他。

  朋友答道:”为什么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10

  姜昆有一次到著名画家韩美林家做客,韩美林画了一幅骆驼,很客气地请姜昆题个上款。姜昆客气了一番之后,见对方诚挚相邀,便在画着骆驼的宣纸上留下了一首幽默的.打油诗,诗曰:“天也热,地也旱,光干活,不吃饭,日行千里总是干,全凭自己消化慢。——胃好。”其实,姜昆是借这首诗写出了对韩美林执著追求艺术的一种敬意。笔刚停,韩美林便喊出了“精彩”二字。

  还有一次,姜昆和朋友们在韩美林家雅聚时,每人都动笔,或书或画,气氛颇佳。姜昆也提笔在手,画了个牛头。遗憾的是,此牛头嘶得丑了点,连他自己都认为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水平。于是他灵机一动,作了首打油诗,并挥笔题在牛头一侧:“美林画牛我吹牛,我画牛头长驴头。莫道昆兄手艺潮,外星动物逛地球。”众人观之,莫不拍手称绝。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11

  著名漫画家方成,为人幽默,作画幽默,谈吐更是幽默。有一次他去山西汾酒厂参观,厂长听说方成大驾光临,马上出门去迎接,见到方成后说道:“久闻大名。”方成颇显机智,接着回礼说道:“大闻酒名。”于是,众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因为方成在70岁前还没有白头发,所以有人就问他说:“您怎么没有白头发?”他说:“白的'都掉了。”让人听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心情自然轻松自如。

  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方成腰不弯、背不驼、脸上总是笑容满面,时不时还来些小幽默,让人一听就备感轻松、心情舒畅。他曾说:“古代皇帝什么营养都足,有一样‘营养药’他却没我多。笑!这东西花多少钱都买不来,我自己能造,自给自足,还有富余,所以至少能活一百岁!”说完,又是一阵朗声大笑。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12

  1、于丹不念人过

  于丹曾在一个节目中说自己喜欢周杰伦,不料遭到韩美林炮轰:我从前挺喜欢于丹,突然她蹦出一句,她喜欢周杰伦,这下子绝对灭了我喜欢她的想法。你喜欢庄子,又喜欢周杰伦,有糟蹋国学之嫌!很多人为于丹鸣不平:她怎么就不能喜欢周杰伦这与国学有何关系身为当事人的于丹却没有任何责怪,反而为韩美林开脱:一般人年纪大了,就容易口是心非,评价熟人时更是如此,但韩老师一直都在说真心话,从喜欢我到不喜欢我,一点都不做作,这很难得。我能感觉到他的诚意。老爷子真可爱,希望广大读者不要为难他。不久后,于丹和韩美林在一个场合相逢,便主动上前拥抱,并贴近他的耳朵说:韩老师,我还是10多岁的小姑娘时,房里就挂满了您画的小动物,如今都过了40岁,我还一直喜欢您的画。令韩美林受宠若惊,感动万分。

  韩美林之见,令人匪夷所思。但于丹没有斤斤计较,还为韩美林敢做敢说的真性情所打动,对其赞不绝口。多么真诚与真实的于丹,既替韩美林解了围,又展现了自己容人的胸怀。随后的相逢见面中,于丹更是不失风度,相抱一笑泯恩仇,令她与韩老师的交际和谐愉悦,不给对方带来一丝尴尬。于丹的不念人过、善于包容的交际之道,堪称典范。

  2、刘烨虚心求教

  演员刘烨担任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嘉宾后,便以朴实无华的风格和低调的做派,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近日,他在节目中一个虚心求教的细节,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台上24位女嘉宾之中,第12号女嘉宾名叫周韫斐,她端庄秀气的外形,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然而,在轮到刘烨点评时,他却读不出女嘉宾名字中间的那个字。于是,率真的刘烨便直言向12号女嘉宾请教:不好意思,我不敢叫你的名字。本来,我是应该叫你名字的,这样才显得尊重。可是,我真的不认识中间那个字,请问它到底是怎么念的

  女嘉宾微笑着告诉刘烨:我名字中间这个字念yn。

  刘烨认真地点点头,对女嘉宾说道:谢谢。看来,我没白来参加这个节目,又多认识了一个字。女嘉宾和现场观众都被刘烨的谦虚和认真所折服,向刘烨报以热烈的掌声。

  刘烨之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正是因为他禀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认真态度,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并虚心向他人请教。其实,这也正如牛顿所说的那样: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3、九球天后的真诚

  九球天后潘晓婷应邀来到湖南卫视,参加《天天向上》的录制。节目现场,观众和主持人都想亲眼见识一下潘晓婷精湛的球技。盛情难却,潘晓婷摆好架势,开始施展自己的绝活。鲤鱼跃龙门四季发财招财进宝等技巧都表演得非常完美,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然而,在进行最后一项技巧表演时,前面9个球都非常漂亮地打进了,唯独第10个球在球洞边停住了,没有打进。一位主持人好心解围,用手将球轻轻推进球洞。见此情景,主持人汪涵也巧妙地为潘晓婷打圆场:我们现场的光线不够好,而且跳球的难度比较大,需要精准地调整好角度,很难的。

  然而,潘晓婷却表情淡定地说:没有,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其实,原因只有一个,我最近很少练习这个技巧。如果平时练习得多了,就不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潘晓婷的真诚和坦率,让大家敬佩不已。主持人汪涵感慨地说道:顶尖级的运动员,他们往往都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

  正如学者周国平所说:天赋、才能、眼光、魄力,这一切都还不是伟大,必须加上真实,才能成其伟大。真实源自对人性的真切了解,并由此产生一种勇于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诚实和坦然。

  4、不成功便成仁

  对着电话那头,他歇斯底里地吼道:不让百度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那就别干了!不是脾气暴躁的`人,这次却控制不住情绪,他狠狠摔了自己的手机。

  从圣何塞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他眼神坚毅地看着窗外。飞机穿过朵朵白云,时而颠簸,时而又恢复平静。未来的创业生涯,就像这趟航班,会遭遇强气流发生晃动,但最终会柳暗花明。当时,他发明的ESP技术全球独一份儿。就凭手中的金刚钻,他就能揽下瓷器活,过上优渥的生活。但放着被别人仰视的硅谷工程师不做,他回国开创自己的天地。他坚信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在这个令人振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不折腾一番怪可惜的。

  1999年,他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间房,百度公司正式成立。接着,他顺利融到第一笔风险投资金120万美金。九个月后,风险投资商德丰杰联合IDG又向百度投入1000万美元。这么完美的成绩单,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安然度过创业的三年危险期,公司进入平稳发展时期。业界内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企业谋求合作,每天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当时,百度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服务,凭这项业务,就可以稳稳当当赚钱。

  这次,体内不安分的基因又开始蠢蠢欲动。在公司内部的董事会上,他提出一项惊世骇俗的方案:做独立搜索网站,并提出竞价排名的盈利模式。

  这次,他却遭到董事会一致反对。刚刚迈过千禧年,中国互联网业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寒冬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互联网企业选择保守经营、稳扎稳打,不肯轻易对外扩张、拓展新业务,而且做独立搜索网站,门户网站这块就指不上了。你不给它打广告,它凭什么给你钱竞价排名模式听上去很美好、很光鲜,又不是短期内能搞起来的。比起逆流而上、奋力挣扎,人们宁愿安于现状。能躺在人家的鱼缸里吃现成鱼食,有什么不好凭什么还要去冒风险弄得不好,赔了夫人又折兵。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命脉。没钱没钱怎么行不能做!

  那次会议,从下午两点一直开到晚上,不时发生激烈的争吵。他就像一头愤怒的雄狮,不断用事实和数据驳斥反对者的言论。会场气氛始终非常紧张,紧张得让人窒息。看来在董事会层面上,无法通过这个方案,他只好寻求股东帮助。他联系几位大股东,也未得到一人的认可。他完全没了平时儒雅的风范,在电话里对股东吼着。终于有一个股东被他的执著感动,答应把资金投给他。他也破釜沉舟,把所有家当都压上去,大有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

  他就是李彦宏,一个可以为心中梦想舍弃一切的人。只要看准目标,他就像一个射术精准的狙击手,一击成功。20xx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李彦宏本人也跻身福布斯富豪榜前一百强。

  你可曾为了实现一个信念,毅然放弃舒适的生活面对一致的反对声,你是否有勇气坚持下去只要看清前方的路,认准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就毫不犹豫地走下去。别管旁人会说些什么,事实会让他们改变看法的。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13

  金钱价值在于使用方法

  汽车大王福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但他却很少捐款。他顽固地认为,金钱的价值并不在于多寡,而在于使用方法。他最担心的就是捐款经常会落到不善于运用它们的人手里。有一次,乔治亚州的马沙贝蒂校长为了扩建学校来请求福特捐款,福特拒绝了她。

  她就说:那么就请捐给我一袋花生种子吧。于是福特买了一袋花生种子送给了她。福特后来就忘了这件事情。没想到一年以后,贝蒂女士又上门了,交给了他600美元。原来学生们播种了当初的那一袋子花生种子,这就是一年的收获。福特什么都没说,立即拿出了600万美元交给了贝蒂。

  福特的担心绝不是多余的,太轻易得来的`金钱往往很难让受施者感受到金钱后面潜隐着的苦与智;我更赞赏贝蒂对点滴施与的至高的尊重,她带领孩子们撒播下的其实是足以证明他们有能力领受他人恩惠的资格。

  大错误与小错误

  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经营技巧高超,管理方法先进,被誉为 “经营之神。”

  后滕清一原是三洋电机公司的副董事长,后来投奔松下公司,在担任厂长时,工厂失火烧掉了。后滕清一心中十分惶恐;以为不被革职也要降级。不料松下接到报告后,只对他说了四个字:

  “好好干吧!”

  松下这样做,并不是姑息部下的过错。以往,即使只是打电话的方式不当,后滕也会受到松下严厉的斥责。这种作风可以说是松下管人的秘决。由于这次火灾发生后没有受到惩罚,后滕自然会心怀愧疚,对松下也会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来回报。

  松下的这种做法,巧妙地抓住了人类的心理。在犯小错误时,本人多半并不在意,因此需要严加斥责,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犯下大错误时,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不必要再去给予严厉的批评了。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14

  【王宝强励志故事】

  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外表看上去与在城市打工的千千万万农民工没有任何区别,没有受过任何与演员这个职业有关的培训,也没有哪怕一点点在一般人看来是成功必须的一些“社会资源”,甚至没有一个“城里人”亲戚,唯一有的只是一个要靠演电影来摆脱贫困生活的梦想。他的梦想实现的几率有多大?

  当许许多多都市青年沉迷于港台、韩国的那些胡编乱造到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青春励志”电视剧,为剧中人物唏嘘长叹,继而感怀自己的时候,王宝强却用他的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演绎了一个真实的青春励志故事。

  “以前大家看到我,都‘傻根’‘傻根’地叫,现在他们都改叫‘许三多’了———这是我最骄傲的事情,因为它说明我这几年的努力没白费。”王宝强特有的笑容中,带着些许自豪地说。

  “我就是许三多”

  让普通观众熟知王宝强的,是《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和《暗算》中的“阿炳”。在王宝强自己看来,“完全可以代表我王宝强”的则是“许三多”。

  王宝强说:“‘傻根’、‘阿炳’只能说有我自己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我不可能像傻根那样。而‘许三多’完全可以代表我王宝强,因为无论从举止还是内心,他是一个很丰富很现实的人,而且跟我很像。”

  8岁那年,王宝强“决定不能在村里待一辈子,一辈子种地没意义,一定要出去闯。”于是他去了少林寺,因为深受李连杰电影《少林寺》的影响,王宝强以为去了那里就可以拍电影。

  在少林寺当了6年的俗家弟子,除了练了一身“真功夫”之外,王宝强连“拍电影”都没有见过一次。这时,他才相信了寺里的和尚对他说的话:这里真的不是拍电影的地方。

  16岁的时候,王宝强决定去“能拍电影的地方”——北京。当时,他的父母对他说:你这没头没脑的孩子能闯出个什么天地来?的确,一个农民的儿子,没有任何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背景,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演员的训练,想通过演电影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当时看来他这个理想的确有些不可思议。

  “北漂”生活是极端艰苦的。那时王宝强每天生活的主旋律是在北影门口等待一个群众演员的机会。如果等到了,每天可以挣20块钱,还有剧组的盒饭吃。这个机会不是经常有的,为了生活,王宝强就在北京的各个建筑工地上做起了农民工。

  让王宝强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一个除夕。当时他口袋里只剩下2元钱,在这个举国欢度春节的时刻,他只能选择躺在工棚里睡觉,用睡觉来熬过那阵阵袭来的饥饿和孤独。王宝强说他那个时候从来不告诉父母他在北京做什么,只说自己挺好的,因为怕父母担心。

  王宝强说:“我跟许三多的经历很像,他在当兵前被他爹叫‘龟儿子’,都不敢言语,我刚从老家到北京去做北漂时,也很懦弱,怕被别人瞧不起,因为俺家是农村的,没有背景,没有条件。我做武行,却又长了一个苦瓜脸,他们都嘲笑我,说我一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我很自卑,但也很好强,所以刚到北京那会,经常打架。”

  一个偶然的机会,导演李扬在众多的试镜资料片中看到了王宝强,于是,18岁的王宝强被选中出演处女作《盲井》。这部电影于2003年获金马奖“最佳新人奖”,2004年获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和泰国金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王宝强说:“我很幸运,不光是因为我等到了机会,还因为这个机会是在我最单纯的年代降临的。我不敢保证,假如换了今天的我,我还会不会相信这个机会最终真的会到来。”

  因为《盲井》,王宝强引起了着名导演冯小刚的注意,并最终选择他出演《天下无贼》中傻根这个角色。“傻根”让王宝强有了更多的自信心,他说:“那个时候我甚至都想没有我王宝强干不了的事了,我跟刘德华都合作过了,还有什么可以难得倒我?”

  从《盲井》开始,幸运之神似乎开始眷顾王宝强了。王宝强说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导演李扬是他的“史今班长”,冯小刚是他的“袁朗队长”。

  许三多这个角色使王宝强成为2007年影视界最耀眼的一颗星,而王宝强也特别愿意告诉别人,是“徐帆老师让我有机会演了许三多”。当时,着名演员徐帆得知《士兵突击》剧组在遴选许三多的扮演者时,第一时间告诉了王宝强,并极力劝他去争取这个角色。

  在“艺术人生”录制现场,主持人第一个问题是问王宝强扮演许三多的感受,而王宝强的第一反应则是一边憨厚的笑着一边说:“你怎么不问我怎么演上这个角色的?”然后他站起来对这摄像机给徐帆深深的鞠了一躬。

  现在,王宝强的事业正是如日中天,冯小刚导演、王宝强主演的贺岁大片《集结号》正在全国上映,他与周迅分别担任男女主角的《李米的遭遇》正在紧张拍摄中,还有一部他主演的功夫片开始拍摄,名字叫《野风》,功夫片一直是王宝强的理想。

  同时还有不少的剧本、广告、采访、活动在等着他,他的片约已经排到了明年。

  回头看看自己这近十年来所走过的路,王宝强说:“在我看来,许三多就是一个靠精神活着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这个人不可能成事,但他偏偏就是成事了。我觉得这个人物最大的价值就是:再怎么自我感觉渺小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得到鼓舞———大家总比许三多强吧,连他都能成功,我们只要用心,凭什么不能成功呢?!我跟许三多确实挺像的。当年我说自己要当演员,身边没一个人相信,不是不相信我的决心,而是不相信我有成为演员的可能。只有我相信,我每天都跟自己说:‘王宝强,你一定能成!’最后真的成了。”

  “我身上根本没有星光”

  与几年前那个满怀梦想、天天在电影厂门口苦等着有个群众演员的机会,为了生活也不得不去工地当农民工的时候相比,现在的王宝强已经是天壤之别。已经成了“着名演员”的王宝强,是不是也像很多所谓的明星那样有了明星的“派头”呢?

  “这段时间没写博客你们都想我了吧,我在河北老家收秋呢,前几天天天都下地里干活儿,在玉米地里掰玉米,锄地,刨花生,摘棉花,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家里的农活儿我照干,每天累得我晚上饭都不吃就睡,虽然很累但是我很有趣……”这是王宝强2006年的博客记录,虽然当时他已经因为“傻根”而出了大名,但他回到家里还是个“农民”。邻居说:王宝强成明星了,明星谁下地啊,谁能见到像他这样的(明星)。

  王宝强说:“我从没把自己当明星——我有自知之明,我身上根本就没有那种‘星光’!”至今,他都不认为自己是娱乐圈的人,更难得跟圈里人混在一起打牌唱歌吃饭。“我的生活其实很单调——不抽烟不喝酒,只要不拍夜戏,每天晚上12点之前一定上床睡觉。有人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无聊,我觉得很好。”

  从几个细节可以看出王宝强的心态。

  王宝强上街几乎从来不戴墨镜——王宝强管它叫“眼镜”。王宝强说:“王宝强还是王宝强,就是知道我名字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也告诉我,当明星得先学会戴眼镜,可俺就是戴不惯那玩意,除非太阳刺眼我戴是为了保护眼睛。演戏时剃了秃头,现在上街倒是戴帽子,怕太晃眼。”

  王宝强对待媒体采访相当认真。王宝强说:“从《天下无贼》之后,我的采访一直都没断过,我会尽量满足每个人,因为我知道我做的是这份工作,既然我喜欢它,为什么不能接受它带来的其他工作呢?”

  王宝强对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完全就是朋友关系。他的经纪人说,有时候工作晚了,就到王宝强在北京的家里,王宝强蒸馒头、煮面条给大家做夜宵。

  如果说成名之后的王宝强有什么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他现在终于有了钱,再也不用为生活而担忧了。有了钱之后的王宝强,则像所有在外打工的农村小伙子一样把钱寄给了家里,还给家里人盖起了房子,“是我们镇上最好的。我父母从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他们很不容易,把哥哥、姐姐和我拉扯大。我就是想争口气,让父母住得好。8岁那年我就决定不能在村里待一辈子,一辈子种地没意义,一定要出去闯。出来之后压力就大了,也回不了头了,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就是说我在外面一天,他们就有一天的希望。所以,现在有钱为家人盖房子,我感到很开心。”他说。

  很快红起来的王宝强,其实很清醒。“人生有起伏,在高峰的时候别得意,在低谷的时候也别失落。趁现在红着,赶紧抓紧机会多演点戏,让父母的日子过好一点,万一将来不红了,也不至于留下太多遗憾。”王宝强说自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随你的愿……最近我经常想起以前挨苦的日子,挺美好的——没有当初的准备,哪有今天呢?!现在也是一样,都是在为将来作准备。”

  对于现在的生活,王宝强担心的只是给自己的家人带来麻烦。他很不愿意看到一些媒体把他老家的地址公布出来,“(媒体上)连村的名字都有。这给我的家人带来很多麻烦,很多人上我家去采访,把我们村弄得很乱。”王宝强说:“以前跑龙套的时候我还追星,后来真正进入演艺圈,接触很多名人,习以为常了,发现他们也是普通人。这个过程有时候想起来也像做梦似的。我现在就是用平常心去对待,但我不想给家人找麻烦,不想儿子成名了,却给父母带来不安宁的生活。来我身上,没关系。”

  “本色演出有啥不好?”

  对于这几年来王宝强的出演的几个角色,外界有一个相当普遍的观点:本色演出。也有舆论认为,王宝强就这点能耐,只能进行“本色演出”。这个“本色”,就是憨头憨脑,又有一股执拗的劲头。

  对此,王宝强自己的看法是:“我没觉得本色演出有啥不好的。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特色,假如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特色的角色,自己演得到位,观众看得开心,那有什么不好?就像我当年演《天下无贼》,大家都叫我傻根,现在我演了《士兵突击》,大家又改叫我许三多了。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成功———原本我还以为我一辈子都要叫傻根了呢!”

  实际上,在王宝强出演的角色中,真正说得上是“本色”的,目前只有一个“许三多”。《暗算》中的阿炳和《天下无贼》中的傻根,都只是在某个方面与王宝强有些相似。在今年的贺岁大片《集结号》中,王宝强扮演的是一个个性锋利的狙击手。而他在《李米的遭遇》中扮演的那个赌贩,则完全不同于王宝强本人。

  王宝强说:“‘许三多’是一个里程碑,是我的代表作品。《天下无贼》是一部好作品,但‘傻根’并不能代表我,而‘许三多’,等我再过几十年,让我的孙子来看,我都会觉得很自信,因为‘许三多’代表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士兵突击》的导演康红雷也比较看好王宝强,他在《士兵突击》拍完之后对王宝强说:“我觉得你现在是体验派加演技派,有点靠谱了。”

  着名导演冯小刚对王宝强的评价是:王宝强的潜力很大,戏路也不局限演农民。只要给他机会,他会非常出色。

  对于所谓的“本色演出”,实际上应该分为两个情况,一种是演什么角色都带着演员本人浓厚的痕迹,一种是都让观众以为这个角色就是演员本人。这显然是两种层次,前者很容易受制于某种特定戏路而难以拓展,后者则是演技高超的表现。

  现在我们还很难准确判断王宝强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因为截至目前观众看到的他的银幕形象,都与他本人有着这样那样的相似,也许只是碰巧剧本如此。

  王宝强也在暗暗努力要突破人们的成见:“我一定会寻找突破的,但这得顺其自然。其实保持本色很宝贵,但这与突破自我又很矛盾,所以我一定会在合适的时机给观众一个惊喜的,到时候人们也许会说,变样的王宝强也一样吸引人。”

  我们希望看到王宝强在不同的戏路上都有所发展,因为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好演员。我们也相信他能做到,因为他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2

  【马云励志故事】

  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讥讽。

  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个人背着个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

  两年间,马云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同时还成了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如今,正如马云当年所愿,海博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译社。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初次下海的经历,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

  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

  “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时隔多年,回忆起当年力排众议的情形,马云依然为自己的选择而叫好。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3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激增。在各企业纷纷忙着建立自己主页的时候,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制作一张主页,中英文对照的2000字内容、一张彩照,开价就是2万元人民币。不到3年,马云就轻轻松松赚了500万元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

  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的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这段经历对马云弥足珍贵。他告诉记者:“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开阔了宏观视野的马云返回杭州,进行二次创业,他决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

  采用什么模式?当时全球互联网所做的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为全球顶尖的15%大企业服务。但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滚打过来,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他毅然作出决断———“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马云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将全球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水泥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与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就这样,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当时国内正是互联网热潮涌动的时刻,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是一个逆势而为的举动,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阿里巴巴所采用的独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国,也难觅一个成功范例。

  网站注册成立一个月后,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便立即到账。马云用这笔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这个时期,也正是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的时候。彼时,12个人的高管团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

  1999年底,马云以6分钟的讲述获得有“网络风向标”之称的软银老总孙正义的赏识。两人进行了3分钟的单独谈判后,马云获得了孙正义3500万美元的投资。软银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资申请,只对其中70家公司投资,而孙正义只对其中一家亲自谈判。

  事实证明,无论是高盛还是孙正义,对马云的判断都是准确的。在电子商务领域,马云显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预见性:创业当年,阿里巴巴的会员就达到8。9万个;2000年达到50万;在2001年互联网的严冬季节,依然实现了百万会员的目标,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目前的会员总数已经超过350万之巨。

  在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里,阿里巴巴成为最早宣布赢利的之一,并被哈佛、斯坦福等着名商学院选为案例,连续4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电子商务站点第一名。

  今年2月,阿里巴巴特意在北京公布了自己总额为8200万美金的新一轮私募成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业金额最大的一次募资。这笔战略投资加上此前风险投资的结余和自身1亿多元人民币的利润,目前,阿里巴巴已有1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在手,已经可以和国内任何一家门户网站并驾齐驱了。

  马云就此放出豪言———“2004年,我们要实现每天利润100万;2005年,我们要每天缴税100万。”

  这话如同马云本人一样———看似狂妄,实则精明。马云对外宣称的数字,都是通过财务统计过的:单日赢利100万的目标,其实在2003年7月就已经单月实现了;而他在公众面前夸下每天缴税100万的“海口”,也都是公司内部正在执行的目标。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15

  卓别林以他的讽刺表演艺术名震影坛。模仿他的人也多了起来。某公司特别举办了一次比赛,看谁最像卓别林,一些研究卓别林的人担任裁判。

  卓别林听到这个消息,也赶去参赛。但是评判结果,他却屈居第二。

  发奖的.那天,公司邀请卓别林讲话。卓别林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卓别林,那就是我。为难的是,应该尊重评论家的意见,我被评为第二名,还是请第一卓别林讲话吧。”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05-15

名人真实的励志故事10-25

名人真实的励志故事03-20

名人真实励志故事05-15

[名人励志小故事]真实名人的励志故事04-13

名人真实励志小故事09-23

真实名人的励志故事02-21

关于名人的真实励志故事12-03

名人真实励志小故事6篇11-09

名人真实励志小故事(6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