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故事

时间:2024-05-16 11:31:51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世界名人故事精选[15篇]

世界名人故事1

  在一次特意为爱因斯坦举行的舞会上,美国各地的“社会名流”喋喋不休地赞扬、吹捧他,让他坐立不安。

  当肉麻的'吹捧升级为热昏的胡说时,爱因斯坦再也忍受不住了,他拍着沙发站了起来,说:“谢谢你们对我的赞扬!如果我相信这些赞扬是出自真诚的内心,那么我应该是一个疯子。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疯子,所以我不相信,也不愿意再听到你们这些令人作呕的赞誉!”

世界名人故事2

  古希腊寓言家伊索是个奴隶。一天,主人派他进城办货,半路上他遇见一个法官。法

  官盘问他:“你去哪儿?”伊索对贪赃枉法的法官向来不屑一顾,回答道:“不知

  道!”“不知道?”法官表示怀疑,把伊索抓了起来,囚禁到监狱。“说实话难道也犯法吗?”伊索在狱中抗议道,“我是不知道你们会把我投入监狱的呀!”法官只好把伊索放了。

世界名人故事3

  这几天,我读了《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这本书,受益匪浅。

  本书介绍了杰出的政治领袖: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家喻户晓的古典浪漫主义小说作家的代表-------吴承恩。从书场里走出来的小说家------施耐庵。一代诗仙----李白等著名人物。

  这些著名人物令我敬佩,但有一位名人,他是唤醒了人们灵魂的文学斗士,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他就是-------伟大的`鲁迅先生。

  他从小受到严格教育,很早就开始在著名的三味书屋学习。1920年,鲁迅又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认为医学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中国人体质差,学医可以为人治病,救死扶伤,所以就赚到仙台医学学院学医。可是后来遇到的一件事,使他再次改变了注意。

  在一次放映片中他看见了一群日本兵抓住一个中国人将他五花大绑地押赴刑场。在场的同学们欢呼雀跃。顿时愤怒、悲痛、屈辱充满了他的心。鲁迅苦苦思索,终于领悟到“医学救国”行不通。再高明的医师也只能就同胞的肉体,而无法医治同胞的灵魂;只有振兴中华,才是当务之急。于是鲁迅决定放弃医学,转学文学。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坟》。

  他以笔为武器,唤醒了无数中国人,被后人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这就是鲁迅先生,他以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和仁爱的心,无情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令我赞叹不已。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斗争精神永垂不朽。

  这本书让我领悟前人的经验,走上成才之路。

世界名人故事4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向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但是你明白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

世界名人故事5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辉,照耀大地。

  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

  来到你圣洁的殿堂里。

  你的威力,

  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

  在你温柔的翅膀之下,

  世界所有的人都是兄弟!”

  这是德国大诗人席勒一首著名的诗,名叫《欢乐颂》。说它著名,并不仅仅因为席勒是它的作者,也不仅仅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很好,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首诗成为一首著名的交响乐《第九交响乐》的一部分,随着乐曲优美的旋律飞向了世界各地。

  这首交响乐的作者,就是著名的“乐圣”贝多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他的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家里条件很不好,而且父亲还爱酗酒,给家里带来了许多的不愉快。但是,他的父亲酷爱音乐,而且总想让贝多芬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从4岁起,贝多芬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弹起了钢琴。之后,钢琴、长笛、小提琴、中提琴、管风琴,贝多芬都能一一演奏。

  13岁时,贝多芬被任用为宫廷剧场的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师、助理管风琴师等。尽管如此,贝多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仅仅上完了初中就因各种原因辍学了。以后,贝多芬坚持自学,对欧洲的大作家作品认真学习。每当乐队演奏的音乐题材与文学作品有联系时,他就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这些文学作品。就这样贝多芬的文学素养越来越高,对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17岁时,不幸降临到贝多芬头上,他的母亲去世了,贝多芬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埋葬了母亲,回到家里一看,父亲躺在床上,烂醉如泥。以后,父亲经常喝酒,把家里搞得不象样子。贝多芬不得不过早地挑上了家庭的重担,与生活中的各种艰辛、困苦作艰难的斗争。为了更多地掌握知识,开阔眼界,1789年,贝多芬来到波恩大学听哲学课,同时,认真地学习、研究古代神话和文学课程。在学习中,他接受了欧洲作家充满斗争精神的民主主义思想,并决心为了自由、人权而斗争。

  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到过维也纳,见到了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莫扎特很早就听说过贝多芬的事情,而且,有一种感觉,他觉得,贝多芬将来一定在音乐方面大有建树。贝多芬跟着莫扎特上了一段时间的音乐课,深深被莫扎特的治学、为人所感动,他决心不辜负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认真学习。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贝多芬影响很大。他对资产阶级革命才建立的共和制非常赞成,并把“自由、平等、博爱”看作是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奋斗目标。他后来的乐曲作品中都充满了这种思想。

  1792年,贝多芬移居维也纳,自此,他永远地离开了故乡。这时,贝多芬一心倾慕的莫扎特已经去世,于是他便跟另一位作曲家海顿学习作曲。海顿是一位古板、传统、恪守旧规的教师,喜欢安分守己、唯命是听的学生,而贝多芬的思想则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所以,海顿很不喜欢贝多芬。贝多芬无奈,只好停止了跟海顿学习。离开了老师,贝多芬咬一咬牙,下定决心靠自己的努力,于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一本又一本的书,思考一个又一个问题,写出了一支又一支乐曲。关于他学习的故事,有许多传说。

  有一次,贝多芬去办点事情,回来的时候,他感到有些饿了,于是,便走进了一家饭馆,他找了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这时,他正在思考创作一支钢琴曲,不知不觉中,他抬起手,用手指就在餐桌上敲了起来,就象以往弹钢琴一样。“咚咚咚,咚咚咚”,这有节奏的弹击吸引了不少人向他看来,他却毫无察觉。就餐的'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人们都在私下议论着这个奇怪的人。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有节奏地敲着。这时,店老板过来想提醒提醒他,刚走到他面前,他一看店老板来了,立刻明白了这是在饭店里,于是便问老板:“请结帐吧,多少钱?”店里吃饭的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店老板看他还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大笑,就说:“先生,您还没吃饭呢!”“这……哈哈哈哈……”他自己也大笑起来。还有一次,他与几个朋友到郊外散步,看到美丽的田野,翠绿的青山,蜿蜒曲折的河流,他禁不住又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旋律来表现了。散步中,朋友们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唯有他一言不发。

  很长时间之后,他突然大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我找到了!”说完,狂奔着就跑回家去了。惊得朋友们不知说什么才好。回到家里,他就把刚才所见的美丽的景色用乐曲的形式在钢琴上弹奏出来了。这首曲子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洋溢着大自然诗情画意的《第四交响乐》。就这样,贝多芬靠自己的顽强努力终于被认为是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和最优秀的作曲家。1800年,他在维也纳举办了第一届公开演奏会,向人们展示了他卓越的、超人的音乐才华。以后,每隔两、三年就要举行一次,他要把他所有的新作品随时介绍给喜欢他的听众。尽管贝多芬在乐曲创作上表现出了不凡的才能,但他本身却连遭不幸和打击。

  27岁时,他患了耳聋症,而且病情不断恶化。这对于酷爱音乐、视音乐如生命的贝多芬来说,无异于夺去自己的生命。他痛苦而无奈地喊道:“上帝啊,这是为什么?”到了中年,他的耳朵一点也听不见了。1824年5月7日,创作出了一生最后一支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在开演奏会时,他坐在一旁为乐队打着拍子。可是,演奏结束了,他仍然在打拍子。人们告诉他已经演奏完毕,当他扭转身时,看到观众在发疯似地鼓掌,他一高兴,便晕倒在舞台上。贝多芬不知道,就是这首曲子,在演奏过程中,倾倒了无数听众,人们一阵又一阵地欢呼鼓掌,连续鼓掌五次。

  当时规定,只有在皇帝来到会场时,才允许鼓掌三次,所以在场外的警察还以为出了什么乱子呢,连忙跑进会场维持秩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带给了世界人民无限的欢乐,而他自己的生活在许多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他对爱情抱着一种极为圣洁的观念,认为寻欢作乐是爱情之外的东西,所以不少姑娘不能接受他的思想,一个又一个姑娘离他而去。但他仍然不改变这种认识,1801年,他非常喜欢的姑娘又一次离开了他,他带着恋人离去的内心痛苦和对爱情的虔诚,写出了表现青春爱情幸福欢乐的《月光奏鸣曲》,作品表现了他纯洁无邪的爱情理想。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如果能够正确地对待失败和挫折,那么,他给人的将是更加顽强的意志和更加坚韧不拔的精神!或许正因如此,贝多芬在这段时间里表现出了非常旺盛的创作劲头,在1801到1812这10余年间,他作出了许许多多成功的作品,除《月光奏鸣曲》之外,还有《第二交响乐》、《克莱策奏呜曲》、《第三交响乐》(又叫《英雄交响乐》)、《曙光奏鸣曲》、《热情奏鸣曲》以及后来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响乐》。其中,《第五交响乐》创作于1808年,被认为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交响乐,也是他的作品中最完美的典范作品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告诉人们要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要积极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这篇作品完成后,确实鼓舞了不少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由于贝多芬这些经典性作品的问世,他成了交响乐之王,人们以无比敬佩、赞慕、崇仰之情来欣赏着他的作品,同时,他也成为继海顿、莫扎特之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早在青年时期,贝多芬就树立了民主、斗争、进步的思想,这种思想他一直没有改变过。完成于1804年的《第三交响乐》,原来就是以在欧洲扫除封建势力,赢得人民极力赞扬的资产阶级领袖拿破仑的事迹为题材的,所以,贝多芬在作品菲页上写上了“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几个大字。

  但是在作品完成的这一年,拿破仑抛弃了共和制,当了皇帝,贝多芬非常气愤。一气之下,就把这几个字改为:“英雄交响乐——纪念一位伟人!”无异,贝多芬把这位“伟人”看作是轰轰烈烈反抗封建势力的人民群众。贝多芬对封建贵族也一贯持以毫不妥协的态度。1812年,贝多芬与歌德在波希米亚一齐散步,波希米亚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当时奥地利太子也在这里。恰巧太子从贝多芬和歌德对面走来,歌德看到是威仪赫赫的皇太子,就赶忙整理一下衣襟,拍一下身上的尘土,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太子鞠躬。

  而贝多芬则只装是没看见,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事后,贝多芬责备歌德,长叹一声道:“我认为你没有必要如此!”贝多芬名声大振之后,不少贵族都希望与贝多芬结交,但贝多芬却不屑一顾,他瞧不起这些势力眼们。有一次,一个年青美貌的贵妇人,想让贝多芬剪一缕头发作纪念,好在别人面前炫耀。贝多芬看到这种人,气就不打一处来,但他转念一想,就满口答应了。不久,贝多芬发现这位妇人在滔滔不绝地叙说他与贝多芬的亲密关系,贝多芬当众说道:“那只不过是一撮山羊胡子!”全场人哈哈大笑,贵妇人羞愧得无地自容。

  在演奏乐曲的时候,贝多芬更是不允许被打扰,尤其是一些附庸风雅的贵族,他们本来根本不懂什么音乐,却硬要参与各种音乐场合。还是在演奏《月光奏鸣曲》时,人们都在静静地欣赏这如诗如画的音乐,沉醉在梦幻般优雅舒畅的意境之中。

  突然有一个贵族不顾别人大声喧哗,贝多芬立刻停止了演奏,并厉声责骂道:“我决不给这样的蠢猪演奏!”一个亲王看到这贵族非常难堪,出来劝解,贝多芬毫不相让,对亲王说:“亲王阁下,您之所以会成为贵族,完全是凭借您高贵的血统,而我,靠的是我自己的努力。

  现在,世上有成千上万贵族,将来还会有贵族成千上万。而贝多芬,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只有我一个!”说完,气愤地离开了会场。由于贝多芬桀傲不驯,行为自由,对贵族嗤之以鼻,使上层阶级故意冷落他。所以贝多芬虽有很高的名声,却一贫如洗,他经常不外出,原因是靴子早已开了洞而无钱更换。

  所做的曲子每首要花费几个月时间,却卖不到好价钱。而且一个花花公子式的侄子,还常来扰乱他,给他制造麻烦。

  晚年的贝多芬因耳聋不能与别人对话,只有靠一支笔一个本子与别人交换意见。在他未来计划中,还有不少乐曲等他去完成,但是,1827年3月26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贝多芬却带着未完成作品的遗憾,带着对封建统治者的憎恶,带着对人世间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离开了人世。

世界名人故事6

  大衣

  爱因斯坦成名之前,生活拮据,衣着随便。有一位朋友曾劝他说,应该添置一件大衣,否则难以进入社交界。他笑着答道:“我本来就默默无闻,就是穿得再漂亮也没有人会认识。”几年后,成了大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和从前一样,依然衣着简朴。那个朋友再次提醒他,快去做件像样的`大衣,以便与自己的身份相符。他还是笑着回答说:“现在即使穿得更随便些,同样也会有人认识我。”

  契约

  俄国寓言作家克雷洛夫一生贫困,但却生性乐观。

  一次,他与房东签订租房契约,看见上面写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房客因为用火粗心大意,致使房子起火,必须赔偿15000卢布”。

  克雷洛夫不但没有异议,而且在“15000”后再加上两个“0”。

  “1500000卢布!”房东大为惊喜地喊道。

  “先生,不要大惊小怪,”他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我反正赔不起。”

  玩笑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是比较解剖学的奠基人,对古生物学也很有研究。一天,他的学生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当时,居维叶正在工作室里忙于实验。突然,门被两只犄角顶了开来。一个怪兽随后冲了进来,张着血盆大口,獠牙又尖又长。居维叶听到声响,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做事了。

  事后,学生们好奇地问道:“先生,您怎么一点也不害怕?”

  “这很简单,因为所有带蹄子的动物都是食草动物。”他笑笑说。

世界名人故事7

  陈道明一直被视为演员中的“异数”——在这个媒体热衷于制造话题的年代,他鲜有话题,也不迎合他人制造话题;作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男演员,他时常以演艺圈边缘人自居,对自己的演员身份若即若离。究其原因,“演员”这个身份是命运强加给他的,他一直“很被动,总是被推着往前走”。

  让世界无奈于我

  演员这个职业其实有点矛盾,戏演得好的通常都不是那些宣称自己热爱表演的人。像陈道明,有着公认的好演技,影迷涵盖老中青三代,却经常以戏子自居,对给予自己荣耀的演员这个职业没有太多好感。但无太多好感不代表不敬业,他尊重自己的职业特性,珍惜上天赐予自己的安身立命的方式,拍戏时迟到早退、不做功课、现场摆谱等情况从来不会出现在他身上。

  陈道明是从慢时代里走过来的,沉默冷峻如他,也常常会在接受采访时情不自禁地提及早年的拍戏经历:那时候,一部10集的电视剧拍上100天、一部小电影拍上四五个月,都是常有的事。剧组里的人想法都很单纯,戏能不能拿奖、能不能火、投入和回报是否成正比根本不在创作概念里。为了晒黑皮肤,导演可以带着演员们去水库边晒上一个月太阳;为了演一部40分钟的独幕话剧,全剧组可以去车间实习3个月。更夸张的一个例子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拍《末代皇帝》,一部30集的电视剧竟然拍了整整3年,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但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很正常。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演员变成了一个高负荷、高回报的职业,拍戏也变成了一件非常浮躁的事。很多剧组一开工,大家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提高效率,停工一天会损失多少钱,演员们也越来越关心合约完成后有多少钱打入自己的账户。大环境的改变让陈道明很不适应。起初,他屡屡强调:“我是文艺圈的人,不是娱乐圈的人。”但旧时的文艺圈逐渐分崩离析,让他无所依凭,内心的纠葛也越来越多。面对这种冲突,陈道明只好选择了精神上的遁世:他不再看电视,也不读报,不看小说,而是寄情于书画和钢琴,并努力钻研古籍,将自己修炼成最具文化修养的艺人。

  1990年拍完电视剧《围城》之后,陈道明一直保持着拍一部戏歇两年的节奏。不想演的片子,给再高的片酬他也不演,可一旦接下一部,他就会踏踏实实待到杀青,相比那些四处串戏赶工的年轻演员,他反倒成了全剧组最清闲的人。他拍戏还有个癖好,那就是不带工作椅,有时一站就是一天,因为“想保持精神的亢奋,不给自己犯懒的机会”。看到这么大牌的艺术家都站着,整个剧组只好全体陪站,陈道明也因此落下了“难搞”“不好合作”的名声,但他对此不以为意,只是淡淡地解释说:“我并非不好合作,只是觉得你首先要尊重这个职业,这个职业才会尊重你。我无奈于这个世界,只好让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

  有原则的统一

  陈道明的名字取自《道德经》,暗合“道常无名”之意,但陈道明认为自己不算个得道之人。“按照老子的境界,得道的人身上应该有一种包容万物的平和,无为而无不为,而我还残存一些金刚怒目之气,对大多数事情我可以避开、忍让,但是对我参与的事,我就得把自己认为不对的那部分都统一好”。

  为了达到这种统一,陈道明在许多事情上特别有原则,比如他要拍戏,那么从进入剧组到拍摄结束前,他会一直穿着戏服。在他看来,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神韵,必须想个办法,让没有感情的戏服“附着”在自己身上,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很多电影、电视剧,你一看就知道衣服是假的,因为它没有长在演员的身上,让你一眼就能看穿是租来的、借来的。拍戏,尤其是古装戏,我认为应该有个‘化身’的过程,让这件衣服‘化’在你身上,怎么看怎么像是你的,所以拍多久,我就穿多久。”《楚汉传奇》拍了6个月,陈道明就把其中的几套戏服穿了6个月,其间从未穿过别的衣服。即便回家,他也依然穿着刘邦的'衫裤。拍完戏把衫子一脱,他才变回了自己。

  拍摄电影《归来》的时候,陈道明也是最先对陆焉识的服饰产生了兴趣,他在落魄知识分子陆焉识的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可是等到把剧组准备的衣服一穿上身,他立刻感觉不对劲。“为什么会有这种疏离感?就因为那件衣服是人为做旧的,我对那种脏和破是没有感情的,所以就勾勒不出人物的气质。”于是他请剧组重新准备了一套服装,他日也穿夜也穿,还特意将衣服挂进筒子楼的卫生间里,使其沾染上潮湿的气息。就这样,衣服在陈道明的陪伴下变得肮脏熟软,他跟陆焉识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整个拍摄过程中,我就穿着戏服待在片场,巩俐也是这样,她喜欢坐在一个旧藤椅上发呆,我们很少交流,但是那种交叠的命运感和光阴感就渐渐培养起来了,然后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入戏了。”

  “现在打开电视机,一会儿八路军,一会儿游击队的,可是看看演员的衣服都那么新。女战士在野外日晒雨淋、摸爬滚打,头发竟一丝不乱,还画着浓妆。很多人说了,这是审美需要。可是养眼真的是唯一追求吗?观众就那么肤浅吗?”对于现实,陈道明无力改变,所以他选择不干涉,但如果要他参与一部戏,比如饰演八路军,旁边搁一个打扮得明艳动人的女政委或者女卫生员,那他是不干的。

  傲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为气势难掩、言论率真,陈道明往往被认为孤傲、冷漠,甚至难以接近。当初跟陈道明合作拍《一地鸡毛》时,冯小刚最担心的就是陈道明太孤傲,演不好那个处处讨好他人、左右逢源的小职员小林。陈道明仿佛看出了冯小刚的担心,主动请冯小刚到家中喝酒——平素他最讨厌在酒桌上跟人称兄道弟,但这次两人聊了整宿,干掉了一大瓶二锅头,也理清了演戏脉络。隔天一进剧组,他就像小林附身一样,十二分殷勤周到,处处赔着小心。剧组的机器坏了,从不求人的他二话不说跑到央视找关系又借了一台,每天收工后还要帮忙收拾东西,对任何人都笑眯眯的。可是等到戏拍完,吃散伙饭的那天,他连个过渡都没有,“唰”的一下就离开了小林,脸上又恢复了那种波澜不惊的表情,周围的人都大为诧异,冯小刚感慨:“你这变得够快的!”他淡淡一笑:“这就是我的职业,我就是个戏子。”

  “戏子”这个词,含有很深的轻视意味,很多人都对其避之不及,陈道明却坦然笑纳。在他看来,现在的文艺结构跟旧社会的草台班子颇为相似,艺人努力迎合社会商业大潮的需要,甚至不惜丢掉底线,这点还不及旧时的戏子,所以他宁可当个有操守的戏子。圈内人都知道,陈道明演戏对片酬并不计较,但假如对方开出的片酬过高,他反倒要再三斟酌,更加留心剧本的质量,因为“如果本子质量太差,制作成本也低,你给我这么多的钱,那其他角色会请些什么人演?这部戏的质量能好到哪里去?如果剧本足够好,对方开出的价码又很高,我会跟他们谈,不要给我这么多钱,你们把钱拿去多请些好演员,大家齐心协力拍一部好戏,至于我,没那么重要”。

  只要剧本合适,时间和心情都配合,陈道明接戏并非不爽快,但他“只负责踏实演戏,不负责配合媒体塑造自己”。至于后期的宣传,他乐意配合,但绝不迎合。有人说他太傲,他也照单全收,他认为:“傲不是一件容易事,谦虚倒是容易——只要弯下腰就行了,傲却要挺直腰板,总得有什么撑住腰吧……”

  陈道明常说自己是个对人生设计感差,也不想有设计的人,而节制和疏离是他与世界交流的方式。至于这种交流带来的副产品,比如褒贬、毁誉,他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都可以,就像冷了就加件衣服、暖了就脱一件,这么多年我早已经适应了,容易受刺激的是那些没有准备的人”。

世界名人故事8

  20xx年2月19日清晨7点,48岁的美国男子格雷格?帕克驱车抵达了纽瓦克的新希望浸信会教堂,他也因此先于其他437人,成为美国第一个抵达惠特妮·休斯顿葬礼现场、向乐坛天后表达哀思的普通民众。《纽约时报》事后将帕克称作“历史见证者”,而这已不是帕克首次享有殊荣。17年来,他已经无数次最先出现在重大事件的现场,被喻为 “排队大王”。今天,帕克五花八门的排队经历,已经足以编进教科书了。

  改变命运

  1963年12月18日,格雷格·帕克出生于纽约州的亨廷顿。由于家境一般,各方面也都不出众,高中毕业后,他勉强做了一名高速公路维护员,日子过得清贫而又无趣,年过30还打着光棍。好不容易在酒吧结识了一个在便利店做收银员的单身母亲,可一个星期之后,对方就不再接听他的电话:因为他是个没钱又没势的小人物。

  帕克在工友中也毫不起眼,上司甚至都叫不出他的名字。眼见别人每天呼朋引伴、美女坐怀,帕克感到非常沮丧,个性也变得更加封闭。他做梦都想着转运的那一天。

  1995年10月4日,帕克正在看报纸,突然间,一条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教皇保罗二世将于次日造访纽约。

  帕克是忠实的教皇追随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生之年能亲眼看到教皇。偏巧第二天轮到帕克休班,似乎老天都在帮他。帕克打定主意,一定要试试运气。

  第二天凌晨4点,早早醒来的帕克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抓起一件外衣就出了家门。

  按照报纸公布的教皇访美行程,当天上午8点半,教皇要在联合国总部做一次公开发言。而当的士司机把帕克载到位于曼哈顿东区的联合国总部时,还不到5点。帕克在寒风四起的广场上抖抖索索地站了将近两个钟头,天终于亮了,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联合国总部附近的路口开始有警卫架设隔离带,帕克抢在隔离围挡后的第一排站定,始终占据着最靠前的有利地形。

  他还是第一次见识这么大的阵势。就在帕克紧张得不知眼睛该朝哪里看时,人群出现了骚动。原来,教皇乘坐的那辆黑色奔驰车已悄悄驶入了路口。远远地,帕克看见了教皇那张贴近窗口的笑脸,他感觉自己马上就要窒息,泪水也不受控制地涌出了眼眶。

  “这是你第一次见到教皇吗?”身边一位女士一脸惊讶。“是的。今早5点,我就等在这里了,我是第一个等待教皇的人。”帕克擦拭了一下湿润的眼睛,虔诚地目送教皇的座驾消失在视线之外。

  接下来一整天,他都处于亢奋之中。而一天后,远在佛罗里达的姐姐快递来的一份《坦帕论坛报》,则让帕克的心脏差点跳出喉咙。报纸头版详细报道了教皇访问联合国总部的消息,而帕克作为第一个向教皇致敬的信徒,为教皇流下热泪的图片,也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原来,那位和帕克攀谈的女士,正是《坦帕论坛报》的记者。

  长到32岁,帕克第一次感到自己活出了尊严,就好像自己在考试当中获得了全班第一名一样!从此,他开始密切关注新闻,不放过任何成为“第一见证者”的机会,他的身影出现在众多浩浩荡荡的排队大军中。

  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王妃在巴黎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帕克是午夜两点从CBS的夜间新闻得知这一噩耗的,他感到非常心痛。随后,他意识到自己还应该再做点什么。做什么呢?美国和欧洲虽远隔万里,可去英国领事馆表达一下哀悼的心意,还是可以的。

  凌晨两点半,帕克冲出家门,敲开街上每家花店的大门,终于买齐了100枝白玫瑰,又在一家礼品店找到了50支白色香烛。准备妥当后,他拦下一辆的士,飞快驶向了位于曼哈顿中城区的英国领事馆。

  可是下了车帕克才意识到,要想进入这幢戒备森严的14层大厦,简直难比登天。任凭他和警卫怎么软磨硬泡,也说动不了对方。无奈之下,帕克只得在楼下空地上将点燃的蜡烛摆成大大的心型,并将玫瑰点缀其间。而此时,空旷的领事馆楼下,还只有他一个人。

  领事馆的工作人员闻讯赶来,他们将帕克请到位于大厦9层的办公区,并拿出签名留言册,让帕克记录下了对戴妃的怀念之情。当帕克走出领事馆的楼外时,空地上才陆续出现了其他悼念人群。其后的几天,越来越多的人在英国领事馆外展开悼念活动。而帕克作为第一个在领事馆为戴妃签名悼念的美国人,也被媒体争相报道,更多人知道了他的名字。甚至那些平时不怎么和他说话的工友也经常凑到他身边问东问西。帕克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

  甘苦自知

  尽管帕克对抢占队首越来越上瘾,可他也感觉难度在不断加大,早已不是先到先得那么简单。

  1999年5月19日晚上7点,帕克早早来到时报广场的一家影院,准备购买乔治·卢卡斯传奇系列影片《星战前传Ⅰ》的第一张首映门票,可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措手不及——长长的购票队伍延伸了整条街区。更糟糕的是,已经有人手拿门票,欢天喜地往外走了。

  怎么回事?发售不是夜里12点才开始吗?帕克一头雾水。冲到队尾一问才知道,原来出于安全考虑,发售方临时决定将售票时间提前。帕克非常失望,他意识到:如果想每次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就得准备得更细致一些才行。

  此后每次决定排队之前,帕克都会做足功课。慢慢地,他也总结出了一份排队宝典:

  首先,要保证准确的消息来源,如果能找到内部线人,就更加事半功倍了;第二,要打出时间的提前量,有时晚出门一分钟,就有可能前功尽弃;第三,要对排队地点进行事先踩点,对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想好对策;第四,物资储备一定要充足,渴了饿了、冷了热了,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战果。

  尽管算计得如此周到,可毕竟人算不如天算,有时,预料外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20xx年8月,帕克在网上看到比尔·克林顿要在好莱坞影星亚历克·鲍德温的私邸举行公益募捐的消息。

  帕克对这位前任总统的印象不错。1年前,克林顿在纽约进行新书签售时,帕克曾连夜排到了克林顿的第一个亲笔签名。他和总统先生的亲密合影,就摆在他家客厅最显眼的地方。这一次,帕克觉得也有必要第一个为做善事的克林顿加油捧场。

  募捐活动当天,帕克特意挑选了上次得到克林顿签名时所穿的那件纽约扬基队T恤,提前4个小时就到达了比弗利山。他满心期待地排在队伍的最前面,没想到入场时间到了,却意外遇上了拦路虎。

  “先生,你不能进去!”一名身材壮硕的保安伸手挡住了帕克的去路。“为什么?这次募捐是对外开放的,不是吗?”帕克底气十足地反问。“是的。可是在这种场合,你不觉得应该穿得更庄重一些吗?”保安的口气非常不客气。

  帕克之所以如此打扮,是因为那件扬基T恤原本就是他的幸运装。

  自从20xx年他穿着这件T恤和扬基队一起迎来一场大胜,3年来,帕克穿着它创造了不少“佳绩”。纽约第五大道的H&M专卖店举行开业庆典时,他是第一个进店购物的幸运儿;《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发售时,他不但抢到了第一本,还在排队时结识了女友凯瑟琳·沃特。可这一次,扬基T恤似乎让帕克幸运不再。

  正在这时,克林顿的两名随身保镖偶然经过,其中的一名恰巧和帕克在新书签售会上有过一面之缘。他认出了帕克,并示意保安放行。那一天,帕克的心情大好,并更坚信扬基T恤的神奇魔力了。

  帕克的生活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工作之余,他查阅新闻、研究路线,选配装备,生活充实而又忙碌,人也变得乐观开朗、活力十足了。每次有人在街上认出他,帕克都会积极友善地和人家交谈,并应对方的要求讲述自己在排队过程中发生的趣事,他觉得生活从未像今天这样甜蜜而美好。

世界名人故事9

  达尔文是英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创立的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遗憾的是,发现真理和发现者家庭的悲剧却重叠在一起了。1839年1月29日,达尔文同他的表妹埃玛在梅庄教堂举行了婚礼,埃玛是达尔文舅舅齐赛亚的小女儿,她聪明、美丽、温柔。达尔文16岁那年到梅庄乔赛亚舅舅家过暑假,开始了两人间纯洁、珍贵的友谊,达尔文结束了艰苦的环球考察后的第三年,同埃玛结成了伉俪。婚后,达尔文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埃玛为丈夫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但是,由于他们是表兄妹结婚,这就给家庭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达尔文结婚以后,埃玛一共生了10个孩子。其中,长女安娜·伊丽莎白,次女玛丽·埃莉诺和最小的儿子查理·弗林均幼年夭折。虽然他的其他7个孩子有幸长大,但都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他的`二儿子乔治、三儿子弗朗西斯、五儿子霍勒斯后来都成了著名的科学家,可是他们兄弟三人和终生未嫁的四女儿伊丽莎白均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乔治特别喜欢谈论别人的病痛,弗朗西斯被达尔文称为忧郁的小伙子,霍勒斯总说自己有病,伊丽莎白多疑,有时用装病来引起父母的同情。其他三个孩子:长子威廉、三女儿亨利埃塔和四儿子伦纳德,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但他们婚后却都没有留下后代。后人研究了达尔文的家庭,发现达尔文的祖父和叔父都长期患有医生无法诊断的神秘疾病,到了达尔文这一代也有十分明显的病态迹象,达尔文自己从中年起已得了一种折磨他后半生的精神抑郁症。由于近亲结婚,这种精神抑郁症终于可怕地在他的后代中保留下来。

  在达尔文同埃玛热恋的年代,人们已经根据经验模糊地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性,但这两个年轻人感情代替了理智,终于酿成了这场家庭悲剧。达尔文在《兰花的传粉》一书中明确指出:自然厌恶近亲授精,人类的繁衍也是如此。可惜他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为时已晚!

世界名人故事10

  一天,爱因斯坦在纽约的`街道上遇见一位老朋友。

  “爱因斯坦先生,”这位朋友说,“你似乎有必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瞧,你身上这件多旧呀!”

  “这有什么关系?反正我刚到纽约,谁也不认识我。”爱因斯坦回答说。

  几年后,他们又偶然相遇。这时,爱因斯坦已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大物理学家了,但他还是穿着那件旧大衣。他的朋友又不厌其烦地劝他去换件新大衣。

  “何必呢!”他说,“反正这儿每个人都已经认识我了。”

世界名人故事11

  我今天的荣誉,全都来自我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对我的爱!

  埃迪·盖尔从小就很不快乐。他自己想不明白,为何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身高1米8的大个子,自己却是个身高不到1米的侏儒。在学校,他自己坐在最前一排,同学们都比他自己高出几个头。在家里,那3个大个子也都是俯视着看他自己,总把他自己当个小孩子。

  埃迪·盖尔不愿意与同学们交往,男孩子爱玩的游戏和运动他自己都参与不了。有时他自己会坐在角落偷偷地掉眼泪,他自己心里想,盖尔啊!你真没用,活着真是个大失败。

  一天,新来的体育老师杰里弗发现了埃迪·盖尔的不同,他自己决定帮助这个敏感的男孩树立起人生的信心。杰里弗老师说:“埃迪,你愿意参加我们的棒球队吗?”埃迪·盖尔惊讶地望着杰里弗老师,问道:“您认为,像我这个样子能参加棒球队,能打好棒球吗?”杰里弗老师同样以反问的语气说:“埃迪,难道你缺乏勇气吗?我们棒球队需要的只是勇气,可并没有其他自己要求呀!”埃迪·盖尔恍然明白了杰里弗老师的良苦用心,他自己高兴得跳了起来:“老师,我明天就报名参加棒球队!”

  埃迪·盖尔拿着一杆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棒球杆打得异常辛苦,杰里弗老师让他自己回家去将棒球杆锯掉10厘米。杰里弗老师还说,第二天有一场重要的比赛,他自己希望埃迪能够参加。当埃迪回家高兴地将这件事告诉爸爸,并希望爸爸能帮他自己将棒球杆锯掉10厘米时,爸爸似乎并没在意,而是像哄小孩子一样地哄走了他自己。

  埃迪只好去找他自己的大哥。正在为第二天攀岩做准备的大哥说:“埃迪,真抱歉,你看我实在太忙了,不如你去找二哥。”当埃迪找到二哥时,他自己正在跟女朋友打电话,二哥用手捂着话筒小声对埃迪说:“小孩子家打什么棒球,赶紧睡觉去!”

  埃迪·盖尔失落至极,他自己觉得自己的家人都不爱他自己,既然这样,他自己参加棒球队还有什么意义?他自己躺在床上默默地流泪,哭着哭着,不知不觉睡着了。第二天,埃迪起床后才突然想起,今天还要参加棒球比赛呢。可又一想,父亲和两个哥哥都不愿意帮他自己将棒球杆锯掉10厘米,可见他自己们真的是不在乎他自己了。他自己颓然地坐在床上,再也不愿去学校了。不经意的`一瞥,埃迪·盖尔突然发现了立在床边的棒球杆,棒球杆居然被锯去了30厘米!

  原来当天晚上,父亲突然觉得自己不应该拒绝儿子的要求,于是便悄悄地将埃迪·盖尔的棒球杆锯去了10厘米后放回了原处;同样,埃迪·盖尔的两个哥哥也分别偷偷地将棒球杆又锯掉了10厘米。这样,埃迪·盖尔的棒球杆便整整被多锯掉了20厘米。埃迪·盖尔拿着超短的棒球杆,兴奋得跳了起来,虽然球杆用起来并不顺手,但因为心里充满了亲人的关怀和爱心,他自己竟然在赛场上表现极佳,从那些大个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学校里小有名气的出色的棒球运动员。

  那天,当埃迪·盖尔看到父亲和两个哥哥坐在台下热烈地为他自己鼓掌时,他自己紧握球杆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棒球手!”

  1951年,美国棒球联赛圣路易斯布朗队对底特律老虎队比赛的最后一局,圣路易斯布朗队派上了一个替补击球手。上场的是一个身高不到1米的侏儒,圣路易斯布朗队的教练比尔·威克,竟然让这样一名侏儒来当关键时刻的击球手!但是,这名叫埃迪·盖尔的侏儒表现得相当不错,竟然将球赛转败为胜,最终赢取了金牌。

  这是埃迪·盖尔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他自己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棒球之王,我今天的荣誉,全都来自我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对我的爱!”

世界名人故事12

  一个爱说废话而不爱用功的青年,缠着爱因斯坦要他公开成功的秘诀。

  爱因斯坦厌烦了,便写了一个公式给他:A=x+y+z 。

  爱因斯坦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什么?”青年迫不及待地问。

  “代表少说废话。”爱因斯坦说。

世界名人故事13

约瑟夫二世

  约瑟夫二世是奥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统治帝国25年。约瑟夫也许是最为平明百姓着想的一位统治者了。为了人民,他突破重重阻力和困难废除农奴制,阻止教皇干预帝国事务。如果说“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那约瑟夫一定是清白的,但他忽略了帝国内部矛盾的`复杂性,颁布的改革措施遭到强烈反对,最终饮恨而终。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

世界名人故事14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最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

世界名人故事15

  伟大的周总理小时候就志向高远,上小学的一天,校长来给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时值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青年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失去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针对这一现象,校长特别安排了“立命”这一课,在台上激情地演讲起来。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而读书?”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他的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校长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不一会儿,校长走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站起身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点前一亮,欣慰地点了点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世界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世界名人故事11-10

世界名人故事12-27

世界名人励志故事09-23

世界名人故事15篇11-10

世界名人故事(精选15篇)12-11

世界名人故事15篇(经典)05-15

 世界名人美国之父华盛顿的故事11-30

世界名人励志故事(15篇)11-09

世界名人励志故事(精选31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