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人故事大全
华罗庚的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高斯
高斯(1777~1855)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高斯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幼年时,他在数学方面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3岁能纠正父亲计算中的错误;10岁便独立发现了算术级数的求和公式;11岁发现了二项式定理。
少年高斯的聪颖早慧,得到了很有名望的布瑞克公爵的垂青与资助,使他得以不断深造。19岁的高斯在进大学不久,就发明了只用圆规和直尺作出正17边形的方法,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
1801年,他发表的《算术研究》,阐述了数论和高等代数的某些问题。他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都有重大贡献。
同时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与威廉.韦伯合作研究电磁学,并发明了电极。为了进行实验,高斯还发明了双线磁力计,这是他对电磁学问题研究的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成果。
高斯30岁时担任了德国着名高等学府天文台台长,并一直在天文台工作到逝世。他平生还喜欢文学和语言学,懂得十几门外语。他一生共发表323篇(种)着作,提出了404项科学创见,完成了4项重要发明。
高斯去世后,人们在他出生的城市竖起了他的雕像。为了纪念他发现做出17边形的方法,雕像的底座修成17边形。世人公认他是一位和牛顿、阿基米德、欧拉齐名的数学家。
霍金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从小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爱思考,好提问。据说还在他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爸爸领他上街,看见一辆马车停在路旁,他就问:“爸爸,那马车为什么不走呢?”父亲说:“它在休息。”麦克斯韦又问:“它为什么要休息呢?”父亲随口说了一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麦克斯韦认真地说,“它是肚子疼!”
还有一次,姨妈给麦克斯韦带来一篮苹果,他一个劲地问:“这苹果为什么是红的?”姨妈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谁知他吹肥皂泡的时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缤纷的颜色,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
上中学的时候,他还提过象“死甲虫为什么不导电”,“活猫和活狗摩擦会生电吗”等问题。父亲很早就教麦克斯韦学几何和代数。上中学以后,课本上的数学知识麦克斯韦差不多都会了,因此父亲经常给他开“小灶”,让他带一些难题到学校里去做。每当同学们欢蹦乱跳地玩的时候,麦克斯韦却进入了数学的乐园,他常常一个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或者独自坐在树荫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着数学难题。
麦克斯韦主要从事电磁理论、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光学、力学、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
莱特兄弟
1877年冬天,一场大雪降在美国的代顿地区,城郊的山冈上到处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来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犁飞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顿时响起阵阵笑声。
在他们旁边,有两个男孩静静地站着,眼睁睁地看着欢快的爬犁从上而下划过。大一点的男孩叹道:“嗨!要是我们也有一架爬犁该多好啊!”
另一个孩子撅着嘴说道:“谁叫我们爸爸总不在家呢!”他灵机一动,又接着说道:“哥哥,我们自己动手做吧!”被称做哥哥的男孩一听,顿时笑了起来,愉快地说道:
“对呀!我们自己也可以做。走,奥维尔,我们回去!”于是,两个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里飞快地跑去。
这弟兄两个就是莱特兄弟,大的叫威尔伯,小的便是奥维尔。他们从小就喜欢摆弄一些玩意,经常在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的爷爷是个制作车轮的工匠,屋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弟兄两个把那里当作他们的乐园,经常跑去看爷爷干活。时间一长,他们就模仿着制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两个决定,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与同伴们比赛。
当天晚上,弟兄俩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非常高兴地说道:“好,咱们共同来做吧!”于是,弟兄俩个跑到爷爷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条和工具,不加思索就干了起来。
“不行”妈妈阻止他们说,“干什么事情得有个计划,我们首先得画一个图样,然后才做!”
弟兄俩个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同妈妈一起设计图样。妈妈首先量了兄弟俩身体的尺寸,然后画出一个很矮的爬犁。“妈妈,别人家的爬犁很高,为啥你画的爬犁这么矮?这能行吗?”弟弟奥维尔不解他问。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制成矮矮的,这样可以减少风的阻力,速度也就会快多了。”妈妈温和地解释道。弟兄俩个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应莽撞,应首先弄懂道理。
过了一天,莱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俩把它推到小山冈上,刚放在山坡上,就跑来了一个男孩。“快来看呀,莱特兄弟扛了一个怪物!”这个男孩大惊小怪地叫道。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指手划脚地议论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莱特兄弟不以为然,勇敢地说道:“谁和我们比赛!”
先前跑过来的男孩连忙叫道:“我来!我来与他们比赛!”说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过来。
比赛结果,当然是莱特兄弟获胜,孩子们再也不嘲弄这个爬犁,反而围起来左瞧右看,似乎想从中找到什么。莱特兄弟非常高兴,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去了。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兄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么也会飞!”威尔伯有点怀疑。
爸爸笑了一笑,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1896年,莱特兄弟在报纸看到一条消息:德国的李林塔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这个消息对他们震动很大,弟兄俩决定研究空中飞行。
这时候,莱特兄弟开着一家自行车商店。他们一边干活挣钱,一边研究飞行的资料。三年后,他们掌握了大量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决定仿制一架滑翔机。
他们首先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然后一张又一张地画下来,之后才着手设计滑翔机。1900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他们第一架滑翔机,并把它带到离代顿很远的吉蒂霍克海边,这里十分偏僻,周围既没有树木也没有民房,而且这里风力很大,非常适宜放飞滑翔机。
兄弟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滑翔机装好,先把它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结果成功了。然后由威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吉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弟兄俩非常高兴,但并不满足。他们想能否制造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行的机器?
兄弟俩反复思考,把有关飞行的资料集中起来,反复研究,始终想不到用什么动力,把宠大的滑翔机和人运到空中。有一天,车行门前停了一辆汽车,司机向他们借一把工具用用。来修理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弟兄俩灵机一动,能不能用汽车的发动机来推动飞行。
从这以后,弟兄俩围绕发动机动开了脑筋。他们首先测出滑翔机的最大运载能力是90公斤,于是,他们向工厂订制一个不超过90公斤的发动机。但当时最轻的发动机是190公斤,工厂无法制出这么轻的发动机。
后来,一名制造发动机的工程师知道了这件事情,答应帮助莱特兄弟。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工程师果然造出一部12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发动机。
弟兄俩非常高兴,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样利用发动机来推动滑翔机飞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终于把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不过是在滑翔机上安上螺旋桨,由发动机来推动螺旋桨旋转,带动滑翔机飞行。
1903年9月,莱特兄弟带着他们装有发动机的飞行再次来到吉蒂霍克海边试飞。虽然这次试飞失败了,但他们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过后不久,他们又连续试飞多次,不是因为螺旋桨的故障,就是发动机出了毛病,或是驾驶技术的问题。
莱特兄弟毫不气馁,仍然坚持试飞。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兰莱的发明家,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制造了一架带有汽油发动机的飞机,在试飞中坠入大海。
莱特兄弟得知这个消息,便前去调查,并从兰莱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很多经验,他们对飞机的每一部件作了严格的检查,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定,于1903年12月14日,又来到吉蒂霍克,进行试飞试验。
这天下午,兄弟俩先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在木头上的铁轨,并有一定的斜度,好让飞机方便地滑行。接着,就把他们制造的飞机,放在铁轨上面。
最后是由谁先飞的问题,兄弟俩争执不下,只好用抛硬币的方法,由威尔伯先飞。
威尔伯上机后,伏卧在飞机正中,一会儿便发动飞机,发动机传出轰鸣的声音,螺旋桨也慢慢地转了起来。
飞机在斜坡上刚滑行3米,就挣脱了结在后面的铁丝,呼啸着升到空中。
“飞起来啦!”奥维尔兴奋地叫道。话音未落,飞机突然减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个飞行时间不到4分钟。
奥维尔赶忙跑上前去。威伯尔已从堕落的飞机里跳了出来,兄弟俩赶紧观察飞机,飞机也未受损。
“是什么问题呢?”兄弟俩左思右想,逐一检查。发动机没毛病,螺旋桨转动很好,技术操作也完全正确。……“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奥维尔满面笑容地说道:“咱们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离只有3米飞机就起飞了。而这时螺旋桨的转动还没有达到高速,所以一会儿就栽了下来。”“对呀!”威尔伯点头称是,接着说道:“咱们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飞,而要靠螺旋桨的力量飞上去。这样吧,把铁轨装在平整的地方再试验一下。”
他们连续工作了三天,把铁轨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被兄弟俩邀来观看飞行的农民冻得直打寒颤,一再催促兄弟俩快点飞行。
这次由奥维尔试飞,只见他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动机开始轰鸣,螺旋桨也开始转动。
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随即水平地向前飞去。
“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几个农民高兴地呼唤起来,并且随着威尔伯,在飞机后面追赶着。
飞机飞行了30米后,稳稳地着陆了。威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刚从飞机里爬出来的弟弟身上,热泪盈眶地喊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45分钟后,威尔伯又飞了一次,飞行距离达到52米,又过了一段时间,奥维尔又一次飞行,这次飞行了59秒,距离达到255米。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莱特兄弟把这个消息告诉报社,可报社不相信有这种事,拒不发布消息。莱特兄弟并不在乎。继续改进他们的飞机。不久,兄弟俩又制造出能乘坐两个人的飞机,并且,在空中飞了一个多小时。
消息传开后,人们奔走相告,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决定让莱特做一次试飞表演。
1908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飞机飞行的场地上围满了观看的人们。人家兴致勃勃,等待着莱特兄弟的飞行。
10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自在地飞向天空,两支长长的机翼从空中划过,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人们再也抑制不住他们的激动心情,昂首天空,呼唤着莱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1小时14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客。当它着陆之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起来。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飞行公司,同时开办了飞行学校,从这以后,飞机成了人们又一项先进的运输工具。
徐悲鸿
一次徐悲鸿在一家画店发现一张很有名的画,便想把它买下。他问店主此画卖多少钱,店主回答说300元大洋。徐悲鸿认为贵了些,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画店。
回去后越想越觉得此画画得好,实在想把它买下,便又去画店问此画能否便宜些,店主不同意。徐悲鸿很失望的回家后,认为此画实属珍品。便又第三次去画店,最终以300元现大洋将此画买下。心中十分高兴。
这天,张大千到徐悲鸿家作客,徐悲鸿兴奋得对张大千说买了一张珍品画,边说边取出这张画让张大千欣赏,张大千将此画反复观看后,对徐悲鸿说此画是仿制.徐悲鸿听后很是不快,张大千即用水将画的右下角浸湿轻轻撕开,上面就显露出大千仿制字样。徐悲鸿不禁惊呆了,张大千执画哈哈大笑遂用三百元将画买回。
乔丹的故事
一、叛逆乔丹
1963年2月17日,乔丹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黑人区,随后他们一家迁到了北卡罗莱纳州的海明顿。这是个只有几万人的小城,终年吹拂着温熙的海风。
迈克尔常常弄出点恶作剧让父母伤神。五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禁止他玩斧头,他不听。有一次,他偷偷拿斧头到外面去劈柴,结果一不留神,斧头没砍中木柴,却砍到了自己的脚趾。他痛得又喊又叫,回到家里父母也手足无措,只好请来一位没有行医执照却自称是医生的女邻居,这位女“医生”上来就在迈克尔鲜血淋漓的脚趾上浇了一大盏煤油,痛得迈克尔大喊大叫,但却止住了流血。
乔丹的父亲是个勤劳的机械修理能手,有意培养小乔丹在这方面的兴趣,经常把乔丹带到车库,让乔丹帮他干活。然而,乔丹对机械没有兴趣。父亲最终放弃把乔丹培养成为机械能手的念头。他教训乔丹:“去干女人的事情吧,去呀,让她们教你洗碗刷盘。”乔丹回答:“好吧,没问题。”便再也没有跟父亲进车库干过修理活。
母亲也试图改变一下乔丹,强迫乔丹去一家旅馆干维修工。但他只干了一个星期便辞职不干了。母亲非常生气,说:“很好,从现在起,你休想买什么东西。”乔丹却在心里默默地想:很好,从现在起我可以整天呆在家里打篮球了。
二、“好斗”乔丹
父亲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娱乐场所,特地在自家后院修建了一座篮球场,并亲临现场进行示范表演,指导孩子们学习篮球技巧和比赛规则。二哥赖利是他最早的竞赛对手。迈克尔和赖利在这里进行了无数次你争我夺的较量。在最初的一个时期,年长一岁的赖利在比分上总是领先,迈克尔对此十分恼火,不愿服输,一定要胜过哥哥才肯罢休。
从身高来说,迈克尔上小学时就已超过哥哥赖利。十岁以后开始疯长,尤其在初中二年级的一年中就从5英尺7英寸长到了6英尺,高中毕业时已高达6英尺4英寸。这种不断增高的身体条件显然越来越有利于他战胜哥哥,但赖利的弹跳能力惊人,并且在体育训练中非常刻苦,从而弥补了个子矮于迈克尔的不足。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球技水平的提高,兄弟俩在后院篮球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体育方面迈克尔向比他大一岁的哥哥赖利挑战;在学习上他与比他小一岁的妹妹瑞丝琳比赛;在其他方面,他向自己的父母挑战。迈克尔从向其他人的挑战过程中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他知道了适当的自我约束能使他在参加各种竞赛时免受伤害。
1972年,迈克尔从电视上收看了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以后,立即兴冲冲地跑进厨房,向母亲宣称:“总有一天,我要参加奥运会篮球赛!我要赢得金牌!”那年,他才9岁。
三、不屈乔丹
从小就迷恋篮球并抱有理想的迈克尔在兰尼高中篮球队打过一段球后,却受到了一次令他终身难忘的挫折。
一天清早,他和朋友赖洛伊·史密斯一起到校运动馆的布告栏前去看调整后的校队名单,结果才知道史密斯却榜上有名,而自己已被淘汰出局!那天他憋着一肚子气说不出话来,虽然坚持把课都上完了,却根本不知道老师教了些什么。放学回家后,迈克尔把房门关上,然后大哭特哭了一场。母亲下班回来,迈克尔告诉她说:“我被校队除名了。”泪水马上再度夺眶而出,最后母亲也忍不住拥着儿子一起哭了起来……
球季快要结束时,迈克尔鼓起勇气去向弗雷德·利克教练请求,允许他往后搭车随队观看比赛。教练开始说不可以,直到他再次执着要求,并答应为上场队员抱衣服,教练才点头同意。为了提高技艺,迈克尔苦练了一年,终于又回到了校队。
迈克尔本人后来回忆起这件事时说:“发生这种事,对我来说,也许还称得上是件好事。因为它让我搞清楚失望有多不好受,所以我立定志愿,发誓绝不再承受一遍那种感觉。”
四、成名乔丹
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就读期间,迈克尔·乔丹曾参加过NCAA三个赛季的比赛。1981-1982赛季对他这个初出茅庐的选手来说,既新鲜刺激,又不同寻常。在东海岸高校篮球锦标赛中,他和他的队友乘胜追击,连创佳绩,终于一路打入NCAA预决赛,最后得以于1982年夏天与乔治敦大学队进行冠亚军决赛。最充满刺激、最受人关注的,使迈克尔·乔丹一鸣惊人的,还是最后那场与劲旅乔治敦大学队争夺冠军的决赛。
上半场比赛结束,乔治敦大学以32比31领先。下半场开始后,比分呈"犬牙交错",双方交替上升,在离终场时间剩下32秒时,乔治敦的控球后卫佛洛伊德发威了,跳投得分,乔治敦大学以62比61领先。
关键的时刻,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教练史密斯叫了暂停。如果是以前,他会让老球员来完成这个“生死球”,但这次却选择了新人乔丹。对方球员盯住了北卡罗莱纳的“主攻手”沃斯和帕金斯,不让他们切入内线,球传到了球场左边的乔丹手中。这时,时间只剩下15秒了,乔丹果断地跳投:球在现场上万球迷和百万电视观众的眼前划出一道弧线,直落网心。北卡罗莱纳大学反败为胜,在阔别30年后,重新登上了冠军宝座。赛后乔丹因其出色的表现被选为决赛明星球员。
比赛结束后,乔丹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校园里的英雄人物。冠军决赛时那一记神投的光环笼罩在他的头上。甚至当地的电话簿上都印着乔丹那次跳投的照片,一家餐厅推出了以“乔丹”命名的汉堡包。但乔丹并未满足,他说:“我已经不是原来的乔丹了,我用一记投篮打败了乔治敦大学,但我不愿意别人只为这件事才想起我,我要别人完完整整地记住我,不是一场球的最后几分钟,而是整场比赛,从头到尾。”
五、辉煌乔丹
对于迈克尔·乔丹来说,1984年既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他人生道路的一大转折点。因为迈克尔在当年5月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他将加盟NBA。当时,他还在读大学三年级。1984年6月20日,NBA照例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新秀选拔会。芝加哥公牛队在刚刚结束的1983~1984常规赛季中,失败55场,急需挑选一名重量级选手来扩充实力,于是把迈克尔·乔丹收入旗下。
乔丹的到来立刻吸引了球迷的目光,成为了NBA冉冉升起的新星,当他在罚球线上完成那惊世骇俗的一扣后,“飞人”的名号也正式成了乔丹的注册商标。
1985年5月,乔丹以平均每场得28.2分获取年度新人王。1991年,公牛来到了总决赛的赛场上。壮志凌云的公牛没有给“魔术师”约翰逊和他的湖人半点儿面子,首场因为缺乏经验输掉后,他们干净利索的连赢4场,在总决赛第5场,乔丹独得30分,带领公牛以108∶101击败湖人赢取第一个总冠军,乔丹荣膺第一个最有价值球员!
1992年对“滑翔机”德雷克斯勒领衔的开拓者,1993年乔丹平均每场得分41分,对巴克利率领的太阳,乔丹和他的公牛完成了自从1959到1966年波士顿凯尔特人8连冠后再也没有球队能够做到的3连冠!就在人们为公牛还将连赢多少年而猜测的时候,噩运从天而降,乔丹的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被歹徒枪杀了,心灰意冷的飞人决定离开他挚爱的篮球场。
经历了困惑而郁闷的14个月之后,乔丹发现属于他的领地只是在那片他无法割舍的篮球场上,一句"Iamback"重新把梦想和力量注入了所有球迷和公牛队的心里,那是一句创造了上百亿美金的名言!
1996年,乔丹打满了整个赛季,带领公牛在总决赛中战胜超音速队,拉开了第二个三连冠的序幕,他也获得第8个得分王、总决赛MVP和全明星赛MVP。公牛以席卷千军之势在1996年让整个世界为之战栗!人们难以置信地数着公牛的胜场次数,乔丹带领的公牛队创造了72胜10负这一NBA历史的最佳战绩,公牛队又站上了“世界之巅”!
六、传奇乔丹
1998年6月14日公牛再次战胜爵士夺取第六个NBA总冠军,乔丹第二次连续三年荣膺得分王,再获总决赛MVP和全明星赛MVP。1999年1月13日在芝加哥正式宣布退役,带着5个MVP、6个总冠军MVP、10个得分王和12次全明星荣誉离开NBA。
乔丹的传奇并不在他辉煌的时候嘎然而止,乔丹在他2001年加盟华盛顿奇才队的第二次复出上继续谱写他的传奇!有人担心他的复出可能会使他头顶上炫目的光环失去一些色彩,乔丹的老朋友“大嘴”巴克利担心以他的身体状况,此次复出会不会毁了他的一世英名,而38岁的乔丹却毅然选择了复出。
虽然最后奇才队在乔丹复出后没有改写历史,没有捧走冠军,但是复出后,乔丹的表现并没有让球迷失望。在最后的一场告别赛上,乔丹被全场座无虚席的23215个球迷集体起立鼓掌欢呼,被每个球迷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自己的名字,被每个球迷报以连绵不绝的掌声。球迷用这一切表达对乔丹的热爱和支持。
也许最令你感动的是场上一个小球迷的标语,这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乔丹球迷的心声——“历史上最顶尖的三位球员:1983~1993年的迈克尔·乔丹、1995~1998年的迈克尔·乔丹、2001~?年的迈克尔·乔丹!”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后推行平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并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了教育中。
格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陶行知在担任一所学校校长时,一次,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
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是呀,教育家陶行知的事例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现代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现代名人故事12-10
中国现代名人故事02-15
现代名人青春励志故事12-13
现代名人的励志小故事09-23
现代名人励志故事选集09-17
现代名人故事50字10-23
关于现代名人勤学的故事09-13
现代中国名人成长故事05-26
现代名人故事100字(精选8篇)04-21
十位近现代名人小故事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