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经而锄的典故
关于带经而锄的典故1
常林,字伯槐,汉末河内郡温县人。他年幼时,就表现出超过常人的机智沉稳。有一次,父亲的一位朋友来访,一进门看见常林,就问:“伯先(常林父亲的.名字)在家吗?你这孩子见了长辈怎么不下拜?”
常林说:“你是客人,应当尊敬,但你当着别人儿子的面直呼其父的名讳,这样不懂礼貌的人我为什么要下拜呢?”
别人听说后,都认为这孩子不平常,以后一定有出息。
后来,常林因家境贫寒,就搬到上党郡的山野间居住,自己开垦荒地耕种。他非常好学,下地干活还带着经书,干活的间隙,就拿起书来读,十分用功。
有一年,上党郡正逢大旱,煌虫成灾,邻居的庄稼都被惶虫吃光了,惟独常林的地里未受损失,获得丰收,他就把所有的邻居都喊来,把收获的粮食全都分给众人。
过了几年,并州刺史梁习推荐常林及一批贤士任各县县令,常林任南和县令,因政绩突出,治理有方,逐步升迁为博陵太守、幽州刺史,后一直在朝为宫,直到八十三岁去世。
后来,“带经而锄”这一典故,用来称誉人贫而好学。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带经而锄的典故2
典源出处
《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注引 《魏略》 曰:‘林少单贫。虽贫,自非手力,不取之于人。性好学,汉末为诸生,带经耕锄。” 《汉书 ·兒宽传》:“兒(ni) 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则读诵,其精如此。”
释义用法
常林、兒(倪) 宽家贫,但好学不倦,去田间耕作时,也带着经书,一有空就诵读。后以此典称扬人贫而好学。
用典形式
【带经】 明·唐寅:“贫士园无一食蔬,带经犹自力耘锄。”
【带经人】 宋·曾巩:“平日将军不三顾,寻常田里带经人。”
【带经锄】 北周 ·庾信:“无机抱瓮汲,有道带经锄。”宋·刘筠:“时陪折俎宴,顿异带经锄。”清 ·王士禛:“逃名东海上,时复带经锄。”
【倪生经锄】 宋·苏轼:“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欲带经锄。”
【家学经锄】 清·钱谦益:“家学经锄世所欲,会稽竹箭比南金。”
【关于带经而锄的典故】相关文章:
关于德高望重的典故12-18
关于典故的歇后语12-08
关于求职的经典故事09-27
关于老师的作文带评语01-15
关于信念带评语的作文12-27
关于自信的名言带英语11-23
关于读书的英语谚语带翻译12-10
2022关于虎年的带横批对联01-15
关于6个猜典故名的灯谜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