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子龙的小故事(通用9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赵子龙的小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赵子龙的小故事 篇1
三国名将赵子龙
赵子龙,三国时代刘备部下大将军。在进取四川之时,奉命攻打桂阳城,守将赵范战败,献城投降,赵范仰慕赵子龙英勇超群,又是同宗,要求结拜为兄弟。结义当日,赵范备酒席庆贺,酒至半醉,忽然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妇,为赵子龙斟酒,赵子龙问她是何人?赵范答道:『她是家嫂樊氏,家兄刚去世不久,又没有儿子,常劝她改嫁,但是至今未有合她心意之人。而且声言,必须如将军这般相貌堂堂,名震四海的人,才愿意下嫁。今天适逢将军,真是天缘巧合,若是将军不嫌弃,家嫂愿意终生奉侍将军。
赵子龙听了大声严厉斥责赵范说:“你我既然已经结义为兄弟,你嫂即是我嫂,怎么可以如此,不仁不义……。”赵范被赵子龙严词义正一番话,说得羞愧无地自容,赵子龙愤愤离席而去,其凛凛正气,备受世人敬佩。
赵子龙助刘备攻取四川,屡建奇功,建立蜀国后,被封为五虎将之一,英名盖世。
后人作诗赞赵云:虽非认义哥哥,也仿着关公秉烛。不学多情叔叔,羞杀他曹植占甄。
单骑救主
刘备逃奔江陵,于当阳长坂被曹操大军所追,妻儿都在乱军中失散。赵云匹马单枪,闯进曹操万军之中,七进七出,陆续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等,最后寻到糜夫人,但糜夫人已身受箭伤,乃将幼子阿斗托给赵云,自己投井而死。赵云怀抱阿斗,夺得宝剑,奋力血战,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终将阿斗交还刘备。后人有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截江救阿斗
孙权乘刘备入益州时,用张昭之计,假称吴国太染病,派心腹周善到荆州接孙夫人归吴,并嘱她带回刘备之子阿斗,以作人质。孙夫人不疑,乃怀抱阿斗登船归吴,赵云驾船赶来,力劝孙夫人留下阿斗,夫人不从,赵云乃夺回阿斗,此时张飞亦驾船赶到,乃杀死周善,和赵云一起带阿斗回荆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赵云请为先锋,诸葛亮以其年老激之,赵云历数战功,坚决前往;至凤鸣关,力斩魏军大将韩德父子五人。后人有诗赞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赵子龙的小故事 篇2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好像古代所有的名将都逃不出一个怪圈,功成名就之后,都会被君王所猜忌,而落得被宰杀的下场。三国时期,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群雄逐鹿,这是个英雄井喷的年代,作为蜀国的一个名将,赵云的名气虽不及诸葛、刘备之人,但他的英雄气概依旧力拔山河。
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刘备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羽、张飞,可见其武力定不差。但是赵云的名气却远远比不上关羽、张飞,甚至谋臣诸葛亮、郭嘉等人都比赵云受关注度多太多了。这个在蜀国战斗的英雄,他或许并不想受到太多的关注,尽忠竭力,便是他最大的职责。
《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赵云传记及其裴注原文: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赵云不管在三国里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不仅武艺高强还具有谋略,在三国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赵云,字子龙(?——229),汉末三国常山郡真定人,汉族。初从公孙瓒,后追随刘备。曹操取荆州时,刘备败于当阳县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帮助攻取汉州。建兴六年(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赵云作为一员勇将的形象,在民间早已深入人心。《三国演义》更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生动、性格更加传神。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曾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赵云的“胆”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艺为基础,在千军万马中英勇无惧、傲视群雄的气概,作为臣子对主公的无上忠诚,为义而死。《三国演义》也有对赵云的武艺进行颇有诗意的描述:“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由此可见,赵云的枪法是可以和号称“万人敌”的关张所媲美的。
义薄云天的赵云,他既骁勇善战,又有谋略胆识,是统帅三军之英才。三十二年忠心护主,矢志不渝。当年刘备逃奔江陵,曹操追兵紧追不舍,于当阳长阪刘备与其妻儿失散。兵荒马乱之中,见赵云单枪匹马,突出重围,陆续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等,最后寻到糜夫人时,糜夫人身受重伤自身难保,唯有将阿斗托付于赵云,赵云怀抱婴儿,奋力血战后突出曹军的包围,将阿斗安全交付于刘备。不曾想,刘备却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此孺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赵云闻之为之感动,从此后更加竭力效忠刘备。这是赵云的胆和忠。
还有一次,诸葛亮命令赵云去攻打一座城池,诸葛亮已经把军事行程都安排得有条不紊,什么时候出发、用餐、行军、休息等等,都计划好了,赵云只需要按照计划办事就可以了。但在行军的途中,赵云发现诸葛亮的计划虽甚是周密,却存在严重的疏漏,即按照原定的时间,那条河正值涨潮,正当诸葛亮担心赵云能否按照计划完成任务时,赵云早已经按照预定的时间攻下城池。原来赵云知道什么时候会涨潮,已经做好了渡河的木筏,因此顺利完成任务。从这里又能够看出赵云的谨慎、心思缜密。可见,他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
忠厚,守信,重感情,讲义气,赵云包揽了所有优秀将领所具有的一切品质,谁说他不是一代名将,谁又说他不是盖世英雄。
赵子龙的小故事 篇3
起初投于袁绍,但因无法赞同袁绍的所作所为而离开了。后受人推举,跟随公孙瓒。机缘巧合与刘备相识,最后加入刘备阵营。
赵云曾经单枪匹马救出了刘备之子刘禅,称之为单骑救主。在一次与曹军的战役中,赵云和刘备失散,在混战之中,又丢失了刘备之子。赵云在长坂坡上一边打斗一边寻找,终于找到了糜夫人和刘禅。赵云下马,请糜夫人和刘禅上马,自己护其二人杀出重围。糜夫人不答应,在推脱之时,敌军即将包围过来,紧要关头,糜夫人放下儿子,只身跳入了的一旁枯井。赵云抱起刘禅,护在怀中,前后杀了有五十余名曹军,最终突出重围。
赵云也曾被赞誉为“一身是胆”。在一次魏蜀国争夺汉中时,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对战刘备,诸葛亮派遣了黄忠和赵云一同去应战。由于曹军早有准备,黄忠腹背受敌被围困,赵云率兵将其救出。而后因赵云寡不敌众,不得不退回营中。众人皆劝说赵云应当闭门防守为主,而赵云却反其道而行之,打开了营门,收起军旗,埋伏了部分士兵,独自站在营门外。待曹军赶到之后,天已经快黑,看到蜀军门口只有赵云一人,营内也无其他动静,怕有埋伏,便决定退兵。不料赵云率兵追了上去,因为天黑难辨,曹军无法确定有多少敌军,吓得狼狈不堪,最终曹军溃不成军,赵云反败为胜。
赵子龙一生英勇善战,像此战例众多,战功无数,被赞为儒军。
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人。早期追随公孙瓒,后投于刘备,长达近三十年。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一同被称为五虎上将。
在三国众多战役之中,诸葛亮用赵云的次数多于关羽和张飞。诸葛亮看中赵云的超群武艺,带他去了拜风台;因为赵云为人谨慎,诸葛亮选了他陪同刘备去东吴;因为赵云有较强的原则性,诸葛亮也是让赵云从孙夫人处夺回刘禅。
因为赵云听从安排,不计得失,又有超群的武艺,所以诸葛亮爱用赵云。但是毕竟众人都是奉刘备为主,效忠于刘备。虽然刘备诸事都会听取诸葛亮的建议,在刘备面前,诸葛亮却也未提携赵云,赵云也从不在官位上抱怨。而当庞统埋怨官位之时,诸葛亮立马反映给刘备,将其升官。可惜了赵云在众多战役中总是圆满完成任务,一生忠诚,却没有机会大展宏图独当一面。
蜀国人才极其匮乏,当时只有关羽和赵云两名将才可选用,尽管关羽目空一切的性子,因为关羽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为了在蜀国稳固地位,诸葛亮还是将荆州托于关羽,后因关羽对孙权的羞辱,惹来杀身之祸。荆州之失也是诸葛亮在用人上的错误。
在之后的街亭之失中,黄权投降于曹操,也是不得已之举,刘备都体恤了他的难处,而诸葛亮却在极度匮乏人才的刘备集团下,为了体现军纪严明,杀了刘封和马谡。
诸葛亮虽然极具洞察力和外交能力,但是为人谨慎,不信任和重用人才,用人方面实在局限。
赵云性格
赵云的性格,第一是非常忠厚守信、重感情、讲义气,就是这一种性格,使他结交了许多英俊豪杰的人。二是胆识过人,有勇有谋,这种性格使赵云骁勇善战,成了统帅三军的将领。三是虚怀若谷,宽厚大度,这一性格体现了赵云性情温和,很善良和慈悲,处事非常稳重,考虑周全,善解人意,从赵云这种种性格来看,在三国蜀汉时期觉得是一个英雄人物,也算的上是一位民族英雄。
在三国蜀汉时期,赵云曾经单枪匹马的闯入乱军中,解救刘备,这体现到了,赵云十分的讲义气,英勇无惧,十分的勇敢。怪不得刘备会评价赵云,浑身都是胆。可是赵云在跟随刘备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刘备最重视的就是关羽和张飞了,在刘备封为汉中王的.时候,他并没有给赵云封多大的官爵,而是封他为左偏将军。可是赵云却没有说什么,依旧跟随着刘备。这可以看出,赵云的性格很宽宏大量,也很善解人意,在多次单枪匹马解救刘备的时候,却没有得到重视,换做别人可能早就背叛了。赵云60多岁的时候依旧征战沙场,可见赵云是多么的忠厚。
因此我们对赵云的好感一直不断的增加,我们喜欢的就是赵云他的性格。不仅是赵云,我们也一样,一个人的性格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好坏和前途。所以性格能决定我们的一生,哪怕是碌碌无为,但是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赵子龙的小故事 篇4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各据一地。
当时的一位代表人物刘备虎居荆州,养精蓄锐,后来听了军师庞统的话挥师西川。
一年以后就把西川攻下了,心里非常高兴。
这天,刘备上殿,将手下所有文官武将全部升官封赏,君臣一片欢喜。可是觉得这些赏赐还不足以表达众将的功劳,于是就说:“孤欲把城中有名的大宅分赏给尔众将,尔等以为如何?”
众谋士、武将都觉得这个赏赐很合理,齐声答到:“谢主公赏赐!”
刘备看到众人都同意,就准备拟令,这时候突然有一位武将出殿对刘备说道:“末将以为不可,还请主公收回诚命!”
刘备定眼一看,原来是虎威将军赵云,便问:“子龙有什么见解,不妨说出来。”
赵云便说:“益州人民屡遭战火,主公刚得到西川,民心还没有稳定,今当把民宅归还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民心方服,不可夺掉他们的财产以为私赏,还请主公明察!”
刘备听到赵云的话以后,非常高兴,说:“子龙不但一身是胆,而且还能够体谅百姓的困难。孤错了,好,现在就把民宅归还给百姓。”
人生哲理:当权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不可以因为为老百姓做了点事情,就要拿老百姓的东西作为赏赐。为百姓做贡献,那是当权者应该做的。
赵子龙的小故事 篇5
赵云是三国时的一位将军,是刘备最相信的人,被派去镇守江州。
赵云在江州赵云来江州后,有一天到临江门附近游耍。走到江边,就听到有人在喊救命,原来有人跳水啦。赵云看到大家光是喊,喊的又都是些女人家,喊天吼地的,光是喊没有哪个敢下水,周围一个男人都没得。他一看到啊,就把外面的衣裳一脱,跳下水去。他还会两手,一下去就把那个人拉起来啦。
被救的那个人叫黑子,赵云把他拉起来后,弄在临江门这边,把他倒放起,把水倒干。有的人问死了没有,有的人又问得不得活。赵云哪,亲自把他一阵整,这个人就活转来了。赵云就问在场的人:“这个人为啥子要跳水?”
侧边看热闹的人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跳水的这个人哪,是他想不通呗!”
“赵云将军把他老子打死了,他去告官哪,处处都是官官相卫,案子告不准,他想不通才跳水的格!”
恁个一说啊,弄得赵云莫名其妙的。心想:我住重庆以来,没有出手打过哪一个呀?未必然是我手下的那些士兵干的?他当场就跟那些人说:“我就是赵云,这个案子我来承担,由我来查办!”
当场的人听赵云恁个一说,那还有啥话可说嘛,就看他这个案子啷个查法,看他究竟啷个办。
等黑子苏醒转来,心头清亮啦,一问呀,他老汉硬是被赵云那个马夫赵彪打死的。啷个打死的喃?原来这个赵彪是个不务正业的人,赵云把他带到江州来的,他就依仗赵云的势力,专干欺压百姓的坏事。他来江州以后,吃喝嫖赌样样都沾手。他认为赵云与他同姓,都是自家人,想啷个做就啷个做。
那天他把那马一拴起就没照闲,晚上就去闹院房了。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大天白亮起来一看,马跑不在了。他就出去找,找到临江门的河边,就看到一个人在打他的马。这打他马的人是哪一个喃?是黑子的老汉,生豆芽卖,卖点小菜呀那些。那马是饿慌了的,头天晚上就没给它上料,没得东西给它吃。它打脱了缰,跑起出来了。
临江门那些豆芽,是在河沙坝上生的。黑子他们老汉儿,扯起来装在那里一阵洗,洗干净了好弄起来卖,他洗啊装啊,就见那马跑起来吃他的豆芽,他就拿起秤杆杆去吆:“瘟牲,给我吃了恁个多!”正要追呀,就遭赵彪看到了:“嘿!你这家伙,还胆子大,敢打我们赵将军的马。”谁都说打牲畜不欺主,赵彪不依,他拿起秤砣,照到老头就是几下,把他甩进印豆芽那个池子头,一身打个浇湿。老头就冷啊冷啊,眼看快死了,这才把他弄到草药摊子去医。那个时候还没得医院,草药医生给他简单的拿点药,给他擦一下,收拾一下。老头又冷、又饿又有伤,当晚就死了。老头要死的时候,喊他那个儿,一定要到衙门去告。告哪一个喃?告赵云。早几天他们就听说赵云带了人马到了江州,也听说有个马夫万恶得很,老头子要黑子给他申冤。
老头子死后,那个黑子硬是去告状了。黑子到县衙门、府衙门都告了一遍呀,没得哪一个理他。赵云刚来江州,也还不知道这个事情,那些地方官哪个敢过问这个事嘛?黑子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气之下就投了江。
赵云把赵彪弄来查问这个事情。一开先赵彪还不大肯说,赵云就把那些看到这个事的老百姓弄来对证。一查呀,确实是赵彪打死的。本来赵彪在赵云手头,是个很有功劳的人,要是碰上不正直的官啊,就不会把赵彪啷个的,也不会查办。赵云却把赵彪处了死刑,这件事后,江州的老百姓都说赵云正直。
赵子龙的小故事 篇6
历史上的赵云和阿斗的故事,你听过吗?
长坂坡大战中,赵云负责保护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但由于战争混乱赵云与之走散,于是带领三、四十随从回去寻找,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却救了糜竺和甘夫人.赵云把二人送到长坂桥,险些被张飞误解其背叛刘备,亏得简雍解释澄清事实.于是赵云把甘夫人托付于张飞后又回头寻找阿斗。
但此时只有他孤身一人,没有一个随从.乱军之中赵云又刺死了夏侯恩,并夺得了由其佩带的曹操的宝剑”青罡”,后于一堵矮墙边,寻到了糜夫人及其怀里的阿斗,但是糜夫人已身受重伤行走不便,把阿斗托付于赵云后不顾赵云劝阻跳入一口枯井自尽.赵云把阿斗背于身上,幸得曹操爱才心切,命部下不得放箭,赵云才得以在数十万大军,中背负阿斗安全杀出重围。
冲出重围后与刘备会合,刘备非常生气,才有了:“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的歇后语。赵云成为了刘备的五虎上将,与刘备建立了蜀国立了汗马功劳。
以上是赵云鹤阿斗的故事。
赵子龙的小故事 篇7
历史上的赵云和阿斗的故事,你听过吗?
长坂坡大战中,赵云负责保护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但由于战争混乱赵云与之走散,于是带领三、四十随从回去寻找,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却救了糜竺和甘夫人。赵云把二人送到长坂桥,险些被张飞误解其背叛刘备,亏得简雍解释澄清事实。于是赵云把甘夫人托付于张飞后又回头寻找阿斗。
但此时只有他孤身一人,没有一个随从。乱军之中赵云又刺死了夏侯恩,并夺得了由其佩带的曹操的宝剑”青罡”,后于一堵矮墙边,寻到了糜夫人及其怀里的阿斗,但是糜夫人已身受重伤行走不便,把阿斗托付于赵云后不顾赵云劝阻跳入一口枯井自尽。赵云把阿斗背于身上,幸得曹操爱才心切,命部下不得放箭,赵云才得以在数十万大军,中背负阿斗安全杀出重围。
冲出重围后与刘备会合,刘备非常生气,才有了:“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的歇后语。赵云成为了刘备的五虎上将,与刘备建立了蜀国立了汗马功劳。
以上是赵云鹤阿斗的故事。
赵子龙的小故事 篇8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是三国时期刘备属下一位著名将领,以在当阳长坂坡救阿斗的忠勇行为而扬名,刘备称他“一身都是胆”。历任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等职,封永昌亭侯。
他九岁的时候,有一个拜师学艺的故事。
赵云自幼丧父,家中贫寒,无以生计,全靠母亲纺纱织布维持生活。父亲去世前,赵云也读过书,学过字,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舞枪弄棒。每当艺人来到村中表演,他便去看,看会几招,回家就练。每每听说哪个村中有会武术的,他便登门求教,然后自己苦练。久而久之,到他十岁左右的时候,虽然不懂系统的武术套路,但也掌握了不少武功招数。
有一天,他正在门口练习,忽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路过这里,被他那刻苦练武的精神所感动,便停下观看,看到好处,也不由得拍手叫起好来。
这一叫好,赵云便停了下来,他认为老人是个内行,便上前施礼问道:“道长,您会武功吗?如会,就请您教我两招吧!”
老道长见赵云对学武功如饥似渴,便笑着对他道:“孩子,很抱歉,我不会武功。不过,我却认识一位武林高手,你若经他指点,保准能学到天下第一流的武功!”
赵云一听大喜,急问道:“请问道长,这位高人现在何处?我一定前往拜师求教。”
老人说:“离这里很远,你这么小的年龄,怎么能去得了?”
赵云说:“不怕,再远也不怕。我一个月走不到,就走两个月,两个月走不到,就走三个月,直至一年,甚至两年,一直走到为止。”
老人见他决心如此之大,就对他说:“那好,我告诉你,此人就是太行山玄武洞的玄真道长,你就去拜他为师吧!”
赵云听后,立即回到家中告诉了母亲。母亲因他年龄尚小,开始不同意他去。后见他主意已定,再三央求,也就不再阻拦,给他做了些干粮,还让他带上盘缠,便送他上路了。
一路上,赵云风餐露宿,饥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困了睡在破庙里、小路边。鞋子磨破了,脚上起了很多血泡,走路一拐一拐的,他不叫苦,不喊累。不久,干粮吃光了,盘缠花完了,他便沿途乞讨,继续前行。就这样,经过千辛万苦,赵云一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来到了太行山玄武洞。
可是,当他来到玄武洞后,只见洞门大开,却不见人影,急得他高声喊道:“玄真道长,您在哪里?赵云求您收做徒弟来了!”但是,回答他的,只有山间回响。赵云此时又饿又累,加之连日奔波,又见没人应声,便在洞门口蹲了下来,准备休息一会儿再说。不料,他这一蹲,竟蹲在山洞门口睡着了。
赵云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洞中的一个床上了。他忽然发现,在他身旁坐着一位道长,正是在自家门口遇到的那位老人,不由得惊喜万分,赶紧下床跪倒在地说:“道长,就请您收我为徒吧!”
玄真道长说:“孩子,你经过千难万险,来到这里,我一定会教你武功的。不过,你先休息几天再说吧!”
赵云着急地说:“师傅,我不累,您现在就教我吧!”
道长见赵云学武心切,不忍再拒绝,便答应了他。
从此,赵云在玄真道长的精心教导下,勤学苦练,从不懈怠。两年后,他终于练就了一身武艺,后来投靠刘备,成了三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战将。
赵子龙的小故事 篇9
一直以来,民间总把赵云称为常胜将军,虽说不被治学者所认同,但老百姓的这种质朴情感却不无道理,毕竟小说的影响力要远大于正史。
赵云为什么会常胜根据《三国演义》的叙述来看,赵云单独带兵的机会极少,仅有的几次败仗,也无法算到他的头上,如夷陵之败,他未参加,街亭之败,诸葛亮是统帅,马谡才是原罪者。而但凡赵云参加的战斗,哪怕战局处于劣势,他亦能临危不乱,独自断后,收拾残局,斩将杀敌,表现不俗,难怪常胜将军之名深入人心。
要分析赵云的常胜之道,愚以为得从“截江夺阿斗”这个桥段着眼,以管窥豹,结合前人述评,或能找出一二干货。
见机快,处置迅速
小说第61回,由于刘备入川的消息被东吴君臣侦知,顾雍进言乘机收复荆襄,遭遇吴国太的强烈反对而作罢。张昭于是退而求其次,设计了一个骗局,派周善为使,以国太病重为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作为换回荆州的人质。赵云“截江夺阿斗”的桥段正是在此背景下发生的。
按说孙夫人回娘家,不算啥大事,但是阿斗的去留问题,就值得计较了。旧体制是家天下,刘备为主公,他不在,那么阿斗就是小主公,诸葛亮以下都得听他的,因为阿斗幼小,所以一切事务均由诸葛亮做主。比如孙夫人的第一反应也是“须使人知会军师,方可以行”。偏偏诸葛亮此时在外巡察,不在军中。
事情万分紧急,赵云来不及找张飞商量,只能独自决策了。若是换了一般将领,肯定是先请示汇报,找不到领导的话,起码也得找几位同事商量商量再说,但如此一来,恐怕黄花菜都凉了。刘备曾赞扬赵云“一身都是胆儿”。但常胜之道,凭胆气是没用的,张飞胆儿小吗?守下邳还不是一样败于吕布。可见临危决断才是致胜的根本。作为负责一方的领导,决断力是必须的素质。
面对突发事件,能否迅速的做出分析、判断及处理,能否有勇气去承担决断后的结果,是成败的关键。这方面,赵云绝对是个榜样。无论是长坂坡的七进七出,还是街亭之败后的“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无不体现出他超强的决断力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巧周旋,有理有节
四五骑对五百人,实力如此悬殊,胜败难料,但赵云还是追去了,因为他有另一个素质,那就是善于周旋,讲道理,重分寸。
小说这样写道:赵云入舱中,见夫人抱阿斗于怀中,喝赵云曰:“何故无礼!”云插剑声喏曰:“主母欲何往?何故不令军师知会?”夫人曰:“我母亲病在危笃,无暇报知。”云曰:“主母探病,何故带小主人去?”夫人曰:“阿斗是吾子,留在荆州,无人看觑。”云曰:“主母差矣。主人一生,只有这点骨血,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救出,今日夫人却欲抱将去,是何道理?”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帐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云曰:“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夫人喝曰:“汝半路辄入船中,必有反意!”云曰:“若不留下小主人,纵然万死,亦不敢放夫人去。”
这是一位“掌内事”的官员与领导家属的言辞交锋,读来煞是有趣。面对孙夫人蛮不讲理的呵斥,赵云不卑不亢,并不正面回答,而是通过巧妙的一步步的反问,将孙夫人带入无理的尴尬境地,如不让诸葛亮知道,是违制,带刘备唯一骨血走,是夺情,等等,理由相当充分。当孙夫人诬其谋反时,他也充耳不闻,不反驳,不争辩,只求达到目的,堪谓有理有节。
周旋,是决胜的过程,善于周旋,则是权谋的制高点了。
所谓“气势勿倚尽,留些厚道;锋芒勿露尽,留些深敛”。显然,赵云所考虑的是,倘若孙夫人将来回到刘备身边,毕竟还要相处的,那么,此时的周旋就显得尤为必要,既不完全得罪,又不能让自己失职,取中正是留余地。
兵家吴起曾说:“不和与战,不可以决胜。”这个“和”字,是指上下和顺、知己知彼、诸事准备充分之意,亦可引申出巧妙周旋的意思。
领导干部遇事不思考,不积极疏解民怨,没有耐心与民众化解矛盾,那么,想志在必克,恐怕是徒劳的。冲冠一怒,雄心期决胜,而忽略周旋的过程,不失败才怪,又怎能做常胜将军?!
不放弃,坚持到底
当然,决断力、处置能力仅仅是决定胜败的前提条件,而事物总是千变万化的,“昨夜西风凋碧树”,能否“望尽天涯路”,就看你是否敢于“独上高楼”了。赵云夺了阿斗之后,面对的是怎样一种境地?
“欲要傍岸,又无帮手;欲要行凶,又恐碍于道理,进退不得。夫人喝侍婢夺阿斗,赵云一手抱定阿斗,一手仗剑,人不敢近。周善在后梢挟住舵,只顾放船下水。风顺水急,望中流而去。赵云孤掌难鸣,只护得阿斗,安能移舟傍岸。”实际上出现这种局面,他事前并非没有料到,而是没有时间准备而已。
在水上不比岸上,杀人行凶不行,船又不能靠岸,可可不是万事皆休?但赵云没有放弃。我们说,坚持是一种态度,一种毅力,更是一种胸襟。中途放弃,才是真正的万事皆休。
想想之前的七进七出救阿斗,想想夷陵之战前他对刘备的苦苦劝谏,想想与曹操争夺汉中期间的沔阳斗智,赵云的这种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是可以写就一本书的。没有了这种精神,哪来的常胜将军赵子龙?也正是因为赵云的坚持,事态终于出现了转机,救星来了。
正在危急,忽见下流头港内一字儿使出十余只船来,船上磨旗擂鼓。赵云自思:“今番中了东吴之计!”只见当头船上一员大将,手执长矛,高声大叫:“嫂嫂留下侄儿去!”原来张飞巡哨,听得这个消息,急来油江夹口,正撞着吴船,急忙截住。当下张飞提剑跳上吴船。周善见张飞上船,提刀来迎,被张飞手起一剑砍倒,提头掷于孙夫人前。夫人大惊曰:“叔叔何故无礼?”张飞曰:“嫂嫂不以俺哥哥为重,私自归家,这便无礼!”夫人曰:“吾母病重,甚是危急,若等你哥哥回报,须误了我事。若你不放我回去,我情愿投江而死!”
张飞可没有赵云那样懂得权衡,该杀人杀人,该无礼无礼,莽张飞可不是白叫的。从张飞的及时出现,也颇能说明赵云的临济决断、巧妙周旋与不懈的坚持,都是有依据的,那就是张飞绝不会不知晓,知晓后绝不会不管不顾,有这个强援做后盾,“截江夺阿斗”的成功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就决断力而言,张飞确乎不如赵云。小说随后写道:张飞与赵云商议:“若逼死夫人,非为臣下之道。只护着阿斗过船去罢。”乃谓夫人曰:“俺哥哥大汉皇叔,也不辱没嫂嫂。今日相别,若思哥哥恩义,早早回来。”说罢,抱了阿斗,自与赵云回船,放孙夫人五只船去了。
你看,他作为“三叔”,遇到这种家务事,还需跟赵云商量,足见在张飞日常的意识里,赵云的见地是高于他的。
对于赵云的常胜之道,姜维的评说可谓中肯,他说赵云“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怎么理解呢?“执事有班”是指严守法度,不逾越职司范围,看似死板教条,其实不然。领导人的所作所为,若失去了法律与制度的底线,那么,任何决断、处置或坚持,都是无效的,非法的,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而“柔贤慈惠”就是执行力的范畴了,示人以仁义道德、气度胸怀也好,示人以忍辱负重、顾念大局也罢,只要人民群众满意,就当得起一个“顺”字。
唐代贺朝《从军行》有一句“骑射先鸣推任侠,龙韬决胜伫时英”,他将“龙韬”作为决胜的先决条件,乃真知灼见也。试问,刘备若不是以仁义这个“龙韬”混世,焉能成一代帝业?同样的道理,赵云若不是具有上述三种素质,焉能成常胜将军之美名?朱黼在《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里论赵云:“可谓深切著明,知天下大体矣。”诚哉斯言。
【赵子龙的小故事】相关文章:
名人故事:三国名将赵子龙05-03
武神赵子龙经典台词08-27
经典小故事11-18
励志故事小故事11-14
小松鼠和小乌鸦的故事睡前故事11-22
励志小故事、小哲理05-04
心态小故事 【名人故事】04-13
名人故事-富兰克林的小故事04-21
励志小故事:猎狗的故事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