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大全1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的名言1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6、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9、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8、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9、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31、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3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5、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36、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3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孔子的名言2
1.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 孔子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孔子
3.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4.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孔子
5.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孔子
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孔子
7. 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孔子
8.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
9. 朝闻道,夕死可矣。 —— 孔子
10. 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孔子
11.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孔子
12. 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孔子
13. 未知生,焉知死? —— 孔子
14.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 孔子
1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
16.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孔子
17.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孔子
18.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孔子
19.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孔子
20. 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
2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孔子
2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孔子
23. 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孔子
24.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25.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 —— 孔子
26.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 孔子
27.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孔子
28.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 孔子
29.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孔子
30.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孔子
31.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孔子
32.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 孔子
33.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孔子
34.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 孔子
35.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 孔子
36.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孔子
37.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
38.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
39.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孔子
40.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孔子
4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孔子
42.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孔子
43.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 孔子
44. 夫子莞尔而笑。 —— 孔子
45.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 孔子
46.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孔子
47.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孔子
48.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孔子
49. 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 孔子
50.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孔子
51.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 孔子
52. 学而不思则惘。 —— 孔子
53. 不学礼,无以立。 —— 孔子
5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孔子
55.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孔子
56.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孔子
57.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孔子
58.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孔子
59.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孔子
60.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孔子
61.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孔子
6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
63. 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 孔子
64.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孔子
65.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
66.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 孔子
67.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 孔子
68.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孔子
69.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孔子
70. 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孔子
71.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孔子
7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
73.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孔子
74.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孔子
75.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孔子
76. 孔子曰:因材施教。 —— 孔子
77. 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 孔子
78.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孔子
79. 孔子曰:有教无类。 —— 孔子
80.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 孔子
孔子的名言3
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6、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17、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9、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2、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9、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3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3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的名言4
1、陶冶情操,规范家庭,治理国家,稳定世界。
2、无数的事是出名的,无数的事是成就的。
3、远隔千山万水,隔千山万水。
4、不要剥夺了这个伟大的节日。
5、不要自以为富有,不要自以为贫穷。
6、好人靠财富致富,好人靠身体致富。
7、看到侮辱,看到憎恨,想到棍子。
8、财富聚集人民,财富分散人民。
9、消极和实干家的.话语,和他们冻结饥饿和维持。
10、尊重它所听到的聪明,线它所听到的宽广。
11、白色的沙子在泥里,黑色的和它在一起。
12、没有流言,没有话语,没有法律。
13、官员在太监中游手好闲,罪恶自闲来,谨小慎微。
14、没有比爱更多的爱,没有比爱更多的爱。
15、颤抖着,仿佛在深渊里,仿佛踩在薄冰上。
16、在言语上,在行动上,在战斗中。
孔子的名言5
1、八夷朝廷之舞,可忍,不可忍!
2、仁无圣物。尧舜他们还病着呢!仁慈的人要建立自己,也要建立别人。为了接近,可以说仁道也有了。
3、话是确定的,时间是确定的,世界是崇高的。
4、三喜三悲。音乐节的礼仪和音乐,音乐的'好,更多的好朋友,利益;音乐骄傲音乐,音乐游泳,音乐盛宴音乐,损失。
5、儿子温文尔雅,威武而不凶猛,恭敬而沉着。
6、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一个人身上。
7、学过的知识,不付诸行动就不能担心吗?
8、如果名字不好,这个词也不好。
9、君子同意差异,小人同意差异。
10、别无所牵挂,别无所牵挂。不要害怕知道,但要知道。
11、不仁厚,不可以长时间左右,不可以好音乐。仁者仁,知仁之利。
12、整天吃东西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是很困难的!没有球员?因此,这是一种美德。
13、生而为学也;学习认识第二种;困了,学第二也;累了又不学,人就为下一个。
14、危险的国家不进入,混乱的国家不生活,世界有道是可见的,没有办法是隐藏的。又穷又贱,真丢脸。有钱贵颜,可耻。
15、知道的比善的更强,善的比乐的更强。
16、李仁很漂亮。选择不为仁,怎知!
17、颜色是很困难的。当一个门徒用食物和酒招待他的时候,人们会认为他孝顺吗?
18、如果你不学习礼仪,你就无法忍受。
19、奢侈不是什么,节俭才是一切。善比恶好。
20、善仁不善学,其封面亦愚;好知识不是好学问,它的封面也会摆动;诚信不容易学,它的掩护也是贼;好直不好学,它的封面也是歪斜的;好勇不容易学,它的封面也很乱;它很难学,但很难覆盖。
孔子的名言6
1.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6.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7.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8. 贫而无谄,膏而无骄。——《论语·学而》
9.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10.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12.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13.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4.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5.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1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17.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8.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19.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1. 道不行,秉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22.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论语》
2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4.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26.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2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8.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论语·子路》
29.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30.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的名言7
1、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解释: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5、见得思义。
解释: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孔子的至理名言集锦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孔子的名言8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上立身处世站稳脚跟,四十岁上学识多起来遇事不致迷惑,五十岁上知道了上天赋予我的使命,六十岁上对听到的言论能辨别真假是非,七十岁上怎么想就能怎么做,而不会越出规矩。”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反复思考,结果却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释义】孔子说:“只一味读书而不知思考,就容易受骗;只一味思考而不去读书,仍然不能解除疑惑。”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释义】孔子说:“我做学问的急迫感,就像追赶什么东西唯恐赶不上那样,而赶上了还又怕失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释义】孔子说:“对学得的只是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到,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怒,不是个有修养的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孔子说:“温习旧有的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释义】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要求饱足,居住上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主动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子曰:“苗而不秀这忧矣夫!秀而不实者忧矣夫!”——《子罕》
【释义】孔子说:“像庄稼那样只长苗而不开花的是有的吧!只开花而不结果的也是有的吧!”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释义】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释义】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释义】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释义】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孔子的名言9
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凝结了他对于读书学习的深刻理解和重视。通过反复温习旧知识,我们才能不断汲取新知识,成为他人的良师益友。
孔子倡导的读书方式注重思考。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书不仅要记住知识,更要时刻反思应用。只有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从中获取快乐与乐趣。
此外,孔子强调“学然后知不足”,认为读书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们应当保持谦虚的心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持续的学习来弥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孔子在读书中也提倡远离浮华。他指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他认为读书应当注重实际行动,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我们需要用所学知识去实践,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另外,孔子也告诫我们要“知未可御而治之”。他认为只有充分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孔子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认为读书可以培养我们的修养和气质,让我们成为真正的君子。通过持续不断地读书学习,我们可以提升自我,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孔子的'这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启示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注重实践运用,保持谦虚的态度,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提升个人品质和素养的重要方式。
孔子的名言10
1、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4、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5、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7、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8、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9、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12、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1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4、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15、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6、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17、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19、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2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2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2、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24、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孔子的名言11
1)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 不学礼,无以立。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1)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 小不忍则乱大谋。
14) 匹夫不可夺志也。
15)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9)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0)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2)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3)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2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0)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2)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3) 道不同,不相为谋。
3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8)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9)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40)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1]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2]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的名言12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5、名不正,则言不顺。
6、见得思义。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孔子论语名句摘抄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5、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2、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3、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5、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8、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3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32、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3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3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6、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3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9、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4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4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7、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9、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5、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5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59、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3、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64、德不孤,必有邻。
65、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6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8、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6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7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1、中人以上,能够语上也;中人以下,不能够语上也。
72、朽木不可雕也。
7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5、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名句
7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8、颜渊问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7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0、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81、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82、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83、(“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4、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85、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8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7、朝闻道,夕死可矣。
8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89、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2、不学礼,无以立。
9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9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孔子的名言13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8.“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9.“有教无类”。
1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5.学而时习之!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三思而后行!
22.敏于事而慎于言!
2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2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7.德不孤,必有邻!
2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0.其身正,不令而行!
3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3.听其言而观其行!
3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5.不学礼,无以立。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4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4、“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9、不学礼,无以立。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名言14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不学礼,无以立。
3、礼之用,和为贵。
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9、巧言乱德。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6、不迁怒,不二过。
1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9、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0、巧言令色,鲜矣仁。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不迁怒,不贰过。
29、过,则匆惮改。
3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1、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0、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47、放于利而行,多怨。
4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50、刚、毅、木、讷近仁。
51、听其言而观其行。
5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5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5、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孔子的名言15
1、其使民也义。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放于利而行,多怨。
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2、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4、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0、贤哉,回也。
2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6、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9、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35、其使民也义。
3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1、放于利而行,多怨。
4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孔子的名言】相关文章:
孔子的名言,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孔子语录11-04
孔子的名言11-27
孔子的名言03-14
孔子的经典名言11-09
孔子的名言09-30
经典孔子的名言11-30
孔子经典名言01-13
孔子的名言10-25
孔子名言01-10
孔子的名言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