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培训总结

时间:2023-12-19 07:06:42 培训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液压培训总结通用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液压培训总结通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液压培训总结通用

液压培训总结通用1

  由于液压传动独特的技术优势,使得它在工程机械行业、汽车工业、现代农业、采矿与冶金工程、油气探测与加工、土木水利工程、航天与海洋技术、生物与医学工程、国防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成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它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及实践性强的特点。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xx年11月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指出,“应用技术大学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在该主旨下,如何改革《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实验内容陈旧、设备落后

  当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液压传动实验内容主要分为典型液压泵、液压阀的拆装实验(属开放式实验,学生自由安排实验时间)和液压泵、溢流阀以及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性能实验。实验课时共计6学时。结合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学生亲自动手对常用液压泵、液压阀进行拆装,可加深对其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液压泵性能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测试液压泵基本性能(如压力、流量、容积效率以及总效率)的方法,得出泵的性能曲线,一方面可根据理论知识,判断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反过来可验证课本理论知识的准确性。溢流阀性能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溢流阀稳定工作状态下的静态特性,学会溢流阀静态特性中的启闭特性、压力稳定性、卸荷压力等测试方法,得出溢流阀的启闭特性曲线。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主要让学生得出不同通流截面积下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并能分析它们的调试性能。不管是拆装实验还是性能实验,均属于认知性与验证性实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内容过多地侧重于液压元件的性能测试,弱化了对液压系统基本回路的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设备落后、直观性差,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

  1.2课程设计整体质量不高

  课程设计是液压传动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的能力。课程设计环节时间仅一周,但设计的内容包括明确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分析液压系统工况、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论证系统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通过计算选择液压元件、验算液压系统主要性能等。学生要在一周的时间内翻阅大量文献资料,独立完成一个质量较高的课程设计,难度非常大。

  2实践教学改革

  2.1实验教学

  引进新的实验得设备,开发新的实验内容。目前用得较多是快插任意组合式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将典型液压泵、液压阀的拆装实验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将理论教学迁至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对照实物学习,能更好、更快地消化吸收新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实验安排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比如液压泵性能实验,在液压泵知识点全部讲完之后,立马进行液压泵性能实验,这样不仅能避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遗忘,反过来可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亲自动手能力,每次进行实验时,按小组进行,一班分成2~3组,保证每台实验设备3人左右,尽量要求每位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强实验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分值,比如:在课程考试试卷中,增加实验考题或者提高实验在平时成绩中的考核比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2.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选题应结合液压传动的技术特点,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选择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题作为设计题目。比如工程机械行业常见设备:混凝土泵车、挖掘机、叉车等某一子液压系统作为课程设计题目。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短,要提高课程设计整体质量,靠学生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依赖团队的`力量。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将3~5人分为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挑选一个组长,负载整个团队的统筹、协调工作。由组长根据组员意见挑选课程设计题目,并定期汇报整个团队的成果以及遇到的难题,带课老师及时给予解答并做好考评登记。答辩时,以小组为考核对象,对其中的每个成员所负责的设计内容进行考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3综合实训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点,结合实验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局限性,开发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践环节势在必行。综合实训是将过去简单的、独立的实践环节转变为综合性、设计性的大型实践训练,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根据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开发了新的综合实训内容即“基于PLC控制的气压系统设计与开发”,它将电气控制、PLC控制和气压传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综合实训学时为2周,实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确定实训团队(每个团队3~5人)及其课题,下发任务书,给定已知条件,动员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第二阶段理论设计,根据现有实验器材和已知条件,设计气压传动系统及其电气控制电路,PLC控制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第三阶段在实训平台上搭建气压传动系统,完成控制系统接线,输入控制程序,验证设计结果。实训平台如图1所示,它由电源模块、PLC模块、气动元件模块、按钮模块、继电器模块等组成,采用双面布置,多个团队可同时进行实训。

  综合实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基础。

  3.总结与展望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不断改革和创新实验内容、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在转型发展大环境下,学校应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引进当地企业高端技术人才来校讲课或将学生送进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或在校内建立校企合作培训班,落实“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尽管这些目前较难实现,但相信在后续转型发展中,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液压培训总结通用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而高职高专教育承载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科技在不断进步,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高职高专教育中某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知识的传授存在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满足不了社会时代的要求。因此,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高职教育中一些课程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建筑类院校工程机械专业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面对新形势的教学方法改革问题。

  一、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专业中的重要性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逐渐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液压技术迅速发展,液压元件的制造日趋完善,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突飞猛进,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在工程机械专业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对于工程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工程机械的使用保养、检测、维护、维修、运行管理、技术服务等,几乎所有的工程机械都用到液压与气压传动,所以学生掌握好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今后从事工作必需的。

  二、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现状

  下面以建筑类院校中的工程机械专业为例,来说一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条件不完善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工程机械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把这门课程学好,才能为后面的现代工程机械以及汽车底盘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在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教学中关于液压泵学习中,这部分知识图形符号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和识图能力相对较差,所以这部分的学习需要实践的支持。例如,这部分可以进行液压泵的拆卸实训。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很多实训,如液压缸、液压辅助元件的实物演示实训,液压回路的观看和实操实训,大型工程机械液压传动工作原理演示实训等。然而大部分学校不具备较为齐全的实训设备,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课本知识,所以我们有必要改善这门课的'实训条件。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高职高专,年轻的老师一般是刚毕业的研究生,理论知识够用,但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这就需要去企业锻炼,多实践,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学生不想学习,学习兴趣差

  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知识面广,知识点多,概念较抽象,实践性强。不少师生觉得该课程难教难学,特别是学生普遍基础差,觉得课程难理解,理论难懂,实践条件不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

  (四)教材内容过于偏重液压知识部分

  工程机械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的可能进入一些企业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作,而多数生产线是以气压传动为主的,有必要讲授一些气压传动知识。大部分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偏重于液压传动部分的知识,液压传动部分的知识基本上占据全书内容的80%,气压传动部分的知识内容仅占很少一部分,有的教材甚至没有气压传动这部分知识,实践知识讲解得相对较少。因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显得更为重要。

  三、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针对现状,我们有必要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笔者根据液压与气压传动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兴趣,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教学改革和尝试。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本学科的很多内容如各种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工作原理等的教学,如果按教材采用板书讲解,内容比较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例如在讲授液压各种回路的时候,采用CAI课件,把速度回路、压力回路、方向回路的运动、停止以及无杆腔进油或有杆腔进油的动态用动画演示,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强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直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每部分的知识点都需要有实践的支撑才能理解,要想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门课程有必要采用直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二位三通换向阀教学中,由于看不到阀体内部结构,如只按书上的图和通过板书讲解工作过程,学生不易理解,而利用剖开的滑阀实物以及利用多媒体演示滑阀工作原理,学生可直接观察滑阀的几个动作过程,便很容易掌握换向阀不同通路情况和中位机能等原理。

  (三)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讲课时,根据所讲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授液压泵时,首先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的注射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大家见过的水泵是怎么工作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注重网络资源的利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受到重视。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网站或着网上资源库,以及一些优秀的微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扩大知识面。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在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教学中,要本着为学生着想,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最终能服务社会。

液压培训总结通用3

  一、编制的依据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文件精神,结合自动化生产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及我院实验实训条件、教学团队情况,以人才需求调研为依据,以我院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骨干建设为基础,开展本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行业背景

  通过走访全省多家企事业和高职毕业生的基础上,开展从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随着陕西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对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尤其在国防科技、汽车、机床、自动生产线、包装印刷、自动控制、电力设备制造等领域人才缺口高达58%。近年来,良好的`政策环境、迅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和行业背景,为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培养大批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对陕西及西北地区的发展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才培养方案可行性论证

  (一)专业历史

  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始建于20xx年,几年来,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为国防科技工业和陕西地方经济培养了百余名优秀人才,我院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努力把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办好、办强,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近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二)教学团队

  通过建设,本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任教师比例1:1;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5人,“双师素质”教师10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2人,3位教师具有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考评员资格。近三年,教师50余篇,获得国家新型实用技术专利3项。

  (三)实验实训条件

  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拥有机电综合创新实训室、液压实训室、气动与PLC实训室、工业自动化实训室、电液综合实训室等12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与中船重工西安东风仪表厂、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机械厂、汉江机床厂、上海英集斯自动化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在这些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

  1、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室。

  服务课程:可用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控制系统安全与保证》、《工控组态技术》、《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

  主要设备:具备满足不少于40人学习,20个工位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软件、数字量实验模型、模拟量实验模型、触摸屏、手持式编程器、计算机、控制对象(PLC控制系统实验台或工控载体)、兆欧表、数字万用表、压线钳、剥线钳及电烙铁等。

  实训项目:PLC硬件组态;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Y-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红绿灯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运料小车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典型工控系统程序设计及工控组态等;以及维修电工取证相关的训练项目。

  2、液压传动技术实训室。

  服务课程:可用于《液压/气压传动技术与应用》、《液压/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比例液压/比例气动技术与应用》、《液压/气动设备故障诊断》、《工程液压技术应用》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

  主要设备:具备满足不少于40人学习,5个工位的基础液压实验台、液压泵站、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液压油、比例液压实验台、比例压力阀、比例流量阀、比例方向阀、多功能检测箱(包括流量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组件)、工程机械组件、用于拆装的工业液压元件、万用表、常用的机械拆装工具等。

  实训项目:液压典型系统安装与调试;比例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液压系统运行维护、故障检测、诊断与排除;典型工程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训练项目。

  3、气动传动技术实训室。

  服务课程:可用于《液压/气压传动技术与应用》、《液压/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液压/气动设备故障诊断》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

  主要设备:具备满足不少于40人学习,5个工位的基础气动实验台、空压机站、气动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比例气动实验台、比例压力阀、压力继电器、带内置测量系统的气缸、比例阀操作模块、开关、输入输出盒、带数字量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PLC、编程软件、计算机、万用表;用于拆装的工业气动元件、常用的拆装工具等。

  实训项目:气动典型系统安装与调试;电气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比例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气动系统运行维护、故障检测、诊断与排除等训练项目。

  (四)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上依托行业优势,实施校企共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实习指导等关键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与中船重工西安东风仪表厂、陕西飞机制造工业有限公司、西电集团、东方机械厂、上海英集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确保了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初步形成了“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手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五)课程与教材

液压培训总结通用4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为以后机、电、液一体化和设备液压系统维修等专业课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础。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心”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分离。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90%的高职学生感到理论知识枯燥乏味、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实训教学时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和怎样利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训学习。针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特点,我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的设想,其目的是通过行动导向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项目任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特点、使用和维护,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工作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选用适用的液压元件,对液压系统进行组构、控制,并能排除简单的故障,以及具有设计简单液压传动装置的能力。

  2.项目教学法内涵

  2.1项目教学法概念与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实施一个或多个项目,从而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已得到充分重视和推广。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导向,根据现有的可利用教学资源,以可使学生实际操作的工程项目为依托,创建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项目教学法可按照以下步骤开展:

  (1)项目任务的确定。项目任务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一起讨论,帮助学生确立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项目计划的制订。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应用能力,确定具体的工作过程。

  (3)项目任务的实施。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各学生应用能力现状进行分组搭配成诺干项目小组,以小团队形式实施既定的项目。

  (4)项目成果的评价。此阶段主要反映在项目小组实训日志上,也可搭配各项目小组互评的形式。

  2.2实践性问题教学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性问题教学,可以实现学生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整合,形成技术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1实践性问题必要性

  (1)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在实际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不学书本上的技术理论知识同样可以完成项目中规定的工作任务,此现象表面上看,技术理论知识和完成项目任务无关,更深层的含义是:其教学本质是学生仅仅掌握了技术实践知识(操作技能),而忽视了技术知识的另一个方面――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其结果是导致学生技术知识的掌握不完整,这明显与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相违背。从教学角度,其本质是在项目设计或教学过程中,没有找到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结合点。要真正地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在什么条件下两类知识能够整合”转向“在什么场合下两类知识能够整合”。也就是说,在“什么场合下”的实践过程需要技术理论知识。那么有两种场合可以进行知识整合:第一种场合是学生迫切需要理解项目实践过程,即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需要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问题,来理解技术实践过程;另一种场合是当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通过模仿获得的操作方法已无法完成项目任务,这时就需要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项目完成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即“怎么做”的问题。

  在上述两种场合情况下,分别出现了诸如“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以及“怎么做”项目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以技术理论知识为前提,将技术理论知识用于了技术实践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即实现技术实践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的整合。也就是说,实践性问题是整合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必须结合点,以此形成技术知识。

  (2)驱动学习的必要性

  最能驱动学习的莫过于学习者参与有意义地学习的任务。有意义地学习的任务具备的最一致的特点就是需要人们去解决问题。对于职业活动而言,有意义的工作任务就是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有意义地学习的任务也就是解决未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此,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性问题不但是知识整合的需要,而且是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驱动学生有意义地学习的需要。

  2.2.2实践性问题设计

  实践性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能否顺利实现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整合的关键。在设计实践性问题时,在遵循具有普遍性的实践性问题设计原则:实践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思考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对于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性问题的教学设计也应遵循以下细则。

  (1)镶嵌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必须把实践性问题镶嵌在项目之内,不能脱离项目内容而设计实践性问题,否则就成为了没有情境化的学科问题。学生只有解决实践性问题才能顺利地完成项目中规定的学习任务。

  (2)“最近发展区”原则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设计实践性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不是指现有水平,而是指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对于知识教育而言,是指学生凭借过去的学习经验、积累的知识,在没有指导的条件下,通过独立学习所能达到的水平;另一种为可能发展水平,它是指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凭借学生发展潜力和现有教育资源,通过教师的教学、辅导,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这个可能达到较高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实践性问题的设计时必须针对学生已具备的问题解决能力来设计实践性问题,特别要注意把握难度,不宜过难,否则只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解决实践性问题。这样的实践性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为此,最近发展区原则是指应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进行实践性问题的设计。

  (3)教学过程差异性原则

  由于实践性问题可分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不同的问题其解决过程也是不同的。为此针对不同的问题就需要不同的解决过程,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

  3.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3.1项目任务的确定与分解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项目任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方向为: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等等。该专业核心课程为:《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控制及接口技术》、《机床电控与PLC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等。这里可以看出,《液压与气动技术》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有鉴于此,本项目实训教学题名为:《典型液压系统的机电一体化控制实训》。此项目课可分解为两个模块(表1):

  3.2项目小组分配

  项目小组由教师事先根据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来分配,每组原则上为2人。但是,考虑到各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也可使多个小组分配1名优秀学生为顾问,使之在学习任务时互帮互助,达到了教学效果,也培养了团队精神。

  3.3项目实施

  根据表1中各子项目进行依次实施,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各项目的进度控制,组织学生对实训教材中该项目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详细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等资源查阅相关技术资料,以便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建构能力。表1中,基本技能训练是针对学生对各种液压元件的主要工作原理、外形结构、保养维护方法、故障排除的强化技能训练,它与理论教学中液压元件部分对接,可实现“学而知之”,也充分训练了今后在液压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时的能力;综合应用模块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己动手搭接油路、电路实现控制要求,同时也可利用仿真软件实施仿真动作,使学生由此得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以解决所设置的实践性问题为导向,通过解决所设置的问题,实现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整合。

  3.4项目成果评价

  每个子项目完成后,都要进行集中总结、答辩,先由学生对所在项目小组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再由指导教师和其他组学生对其项目组实训日志进行审阅,最后给出成绩。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应采用的解决问题方法。

  整个项目评价和总结是通过由项目教学教师团队组成的评价组对学生综合知识进行评价,以答辩的形式进行。

  4.结语

  在机电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确定项目时应考虑如下因素:一是从该专业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知识选取项目题目,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就业岗位,令学生感到该课程有用,既起到对专业知识承前启后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项目应尽量覆盖本课程的知识,以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本课程知识体系;三是在覆盖本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本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高职教学原则,学习任务的内容需要剪裁与增加,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液压培训总结通用5

  由于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各行业越来越普及,先进国家生产的工程机械、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等90%以上都是采用的液压传动或气压传动的。客观上要求高职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因此《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被大多数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列为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和数控等机械类专业也把它列为必修课程之一。如何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相关知识,形成液压与气动操作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备相应的液压与气动操作技能,是该课程教师和学生努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自动化类、制造类的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经验,在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整体设计。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学习资料、教学团队、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方法、考核评价、教学反馈。

  一、设计依据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基干意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这些专业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液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气压传动的组成、液压系统图、职能符号、优缺点等;

  (2)液压传动基础中液压油的性质及选用,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管路液体的压力损失计算等;

  (3)具有液压元件结构、原理、功用、拆装、选用及控制维护能力;

  (4)具有气压元件结构、原理、功用、选用及控制维护能力;

  (5)具有液压基本回路设计、连接、调试维护能力;

  (6)具有综合设计和控制维护液压基本回路能力;

  (7)具备对项目设计进行总结、整理、归纳的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能力;

  (8)培养学生查阅手册、检索资料的能力。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物拆装可以锻炼学生的拆卸、装配能力,掌握元件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顺序、定位要求,部件的加工间隙、加工精度等知识。

  (2)具有检测,调试,维护常见机械设备液压系统的能力;

  (3)具有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液压系统的综合能力;

  (4)参与诊断并排除工程机械常见的液压气压故障的初步能力。

  3、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习惯思维中解脱出来,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3)使学生具备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评定事物的能力。

  (5)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6)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三、学习资料

  1、教材: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四版)、邹建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xx.9

  2、参考资料:

  《液压与气压传动》,左健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5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三版),张宏友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2

  3、拓展性学习材料:

  《液压工程手册》 雷天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xx年

  《实用液压机械故障排除与修理大全》 陆望龙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xx年

  四、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由课程负责人、团队成员和企业专家组成。

  (1)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应熟悉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熟悉高职教育规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具备操作、维护、设计大型机床、大型工程机械控制设备的能力,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素质教师。

  (2)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机电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5年以上。

  兼职教师:机电一体化技术或相关专业毕业,在液压或气动相关行业工作5年以上,具备大型工程机械控制系统设备维护、设计能力。

  (3)企业专家:

  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具备操作、维护、设计大型机床、大型工程机械控制设备的能力,具备高级技师或技师职称。

  五、教学准备

  1、教室:

  多媒体教室(含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液压与气动仿真实训室。

  2、实训条件:

  液压与气动技术仿真实训室配置(表1)。

  六、教学单元(模块)及内容(表2)

  七、教学的组织与方法

  1、直观教学法。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实物、图片、动画演示等方法,将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感性的方法展现出来。

  2、参与式教学、体验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行动学习,“在做中学”。 以实训开始,先行后知的 “在做中学”,采用边提问、边实践、边讲解及指导的方法,在“学”中“做”。

  3、讨论交流法。课程教学中,经常将关键工业应用技术拿出与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4、激励教学法。实训过程中,经常采用小组之间竞赛的方法,竞赛的结果记入考核成绩。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考核与评价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学习阶段的考核量化标准,按量化指标对过程和结果实施考核。课程总体上以理论考试成绩占60%,学习活动过程占40%组成。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对参与技能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应给予加分奖励。

  九、教学反馈

  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反馈,从而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尽快地找出原因,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1)课程组老师常规教学提问反馈;

  (2)召开学生坐谈会反馈;

  (3)根据学生实训结果反馈;

  (4)问卷调查反馈。

  由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是在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自动化类、制造类的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提出的,考虑问题较为全面,并且非常切合实际,实施起来不仅方便而且可行。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大部分学生达到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相关知识,形成液压与气动操作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备相应的液压与气动操作技能的目的。说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是可行的,能够满足《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值得推广。

【液压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液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6-06

液压系统学习总结10-11

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详细介绍05-12

液压系统学习总结范文04-19

液压岗位职责07-19

液压岗位职责03-16

液压实习心得(精选8篇)05-30

液压工岗位职责05-18

液压技术岗位职责08-13

液压系统岗位职责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