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小故事之一:礼仪的尺度

时间:2022-10-11 20:03:29 求职礼仪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礼仪小故事之一:礼仪的尺度

    2006年12月17日,在北京奥运倒计时为600天的时候,奥组委在清华大学体育馆推出了奥运志愿者培训计划主题活动-微笑北京大型志愿者培训活动。活动邀请了三位现场评判:孙葆丽老师主讲奥运知识,曹乃文大夫主讲现场救护,以及我本人主讲礼仪知识。主办方想借此机会向广大志愿者发出一个号召:只有在进行充分的培训之后,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奥运志愿者。

礼仪小故事之一:礼仪的尺度

    为了使得活动现场更具有活力和生动的效果,主持人从红黄绿三队各选了三名代表到舞台上现场答题。在讲到“通用礼仪”部分时,现场大屏幕上播出了一段录像,放映的是一名志愿者在接受一位乘坐轮椅的肢残人问讯时的表现,然后请各队挑选出这位志愿者在礼仪上表现错误的地方,根据各队挑选错误的准确性来确定各队的得分。

    根据预先设定的方案,这段录像中志愿者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处:志愿者应主动与前来咨询的人打招呼,而且问候语言要文明得体;不可用食指指人;提供帮助之前,应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等。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果然身手不凡,我看到各队答题板上的内容都包含了片中设定的错误点,只是各队的排列顺序、语言表达和阐述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当主持人请我为各队评分时,我明确地表明了我的意见,三队的答案都正确无误,都可获奖。这一下现场可就乱了,各队都获胜这算什么比赛啊?

    这时,有一个队的队长向主持人说到:虽然说各队的答案都算对了,可否把得分标准再严格一下,从更准确的角度去判别各队的得分?我明白,这是想要把礼仪的尺度再严格一下,以尽可能确定出得分的高下。当时我的回答是这样的:礼仪最根本的概念是要律己敬人,实践礼仪不是要追求动作的准确性,而是要充分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和自身的体面。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为地去严格礼仪的尺度是远离礼仪的真谛的。最后,主持人建议为各队令出加赛题,这才分出了胜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朋友在学习礼仪时,一味地在意某些肢体动作的尺度和刻度,比如握手时间要做到多少秒钟啊,身体应该倾斜多少角度啊,站立时后双手的准确搁放位置啊等等,而忽略了在做这些动作时应该表现出来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自信。这实在是缘木求鱼的事。礼仪的学习,决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的模仿,更不必去比着尺度做动作背着课文答题目,而是要学会把律己敬人的心态用更自然更和谐的方式去表达出来。这就是礼仪的最佳尺度。

【礼仪小故事之一:礼仪的尺度】相关文章:

关于职场礼仪的求职礼仪小故事08-03

经典的职场礼仪小故事08-09

职场礼仪小故事精选08-05

仪表礼仪的小故事09-24

职场礼仪小故事11-03

职场礼仪小故事11-21

经典的职场礼仪小故事08-01

关于职场礼仪的求职礼仪小故事通用01-14

关于职场礼仪的求职礼仪小故事通用10-20

有关职场礼仪小故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