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 你还在挑工作吗?

时间:2023-02-24 06:03:48 求职礼仪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临近毕业 你还在挑工作吗?

  临近毕业,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已经结束了找工作的历程,同学们见面的问候语变成“你签哪儿了”、“工作定了吗”。每次被问及这样的话题,国际关系学院的小杨都是一笑了之。在收到一家台资企业的录用通知后,小杨并没有马上签约,刚刚参加完国家某部委直属事业单位第二轮的面试,他说:“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定了,难免有点着急。但我还想继续尝试,希望能找到更好的。”

临近毕业 你还在挑工作吗?

  这样的“锲而不舍”为什么?对求职者自身和用人单位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准毕业生们应该如何提高效率,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位?

  “很难第一次就找到合适的”

  ——海投简历,先就业再择业

  在各高校的论坛、贴吧里,不时有同学请网友帮忙出主意,哪个单位的条件更好,更适合自己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硕士生小宋告诉记者,“我认识的同学中,几乎没有人在拿到第一个offer(录用通知)时就签了,都会等一等看一看,有比较、有选择,这很正常”。

  小宋从去年十月开始投简历、跑招聘会,陆续参加笔试、面试,层层闯关,十二月开始收到录用通知,“最早出结果的是宝洁、玛氏等,但是父母不太希望我去外企,所以一直在找更好的机会。”小宋转而把求职重心放到国企和事业单位,最终,他选择了一家能源行业的国企,“能源行业在任何国家都是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好。再就是这个职位有关企业的战略发展,对我来说非常有挑战性。”

  “签了不甘心,不签怕失良机”

  ——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的小刘,在与家乡所在省份的一家事业单位签约后,又收到了北京某大型央企的录用通知,但根据学校的规定,已经签到京外单位的,不允许毁约再签回京内,小陈倍感惋惜。而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小徐恰恰相反,最初北京经济开发区一家民营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条件优渥,但小徐想“再看看”,于是两周后再联系这家企业时,人事部门称户口名额有限,已经优先提供给最早签约的学生了。有了上一次的教训,4月在接到另一家条件类似的单位通知后,小徐“果断把自己‘卖’了出去”。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同学打了个比方,“找工作的过程就像寓言里的狗熊掰棒子,手里只能拿一个,但又不能走回头路。签了不甘心,不签又可能错失良机,最怕到头来两手空空。”

  找工作是双方互相选择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招聘是需要成本的,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等。”于女士告诉记者,“我们会尽量挽留住优秀的人才,减少拒绝offer的情况。在面试过程中,先去了解学生就业的价值观点,比如有的学生愿意去国企、央企,要求有户口等。我们无法给予的条件,会直接、明确地告诉候选人,但同时也会向他们讲明我们企业的优势。”

  有的学生能够得到多家单位的认可,但最后的选择只有一个,应聘者的拒绝对企业也是一种信息的反馈。“可能这个人才很优秀,但是企业自身吸引力不够,所以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本身定位也应该有调整。也有可能是这个人真的不适合,但是我们盲目发了offer,最终耽误了企业的招聘进度,”吴女士认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反思。”

  “因为有这样一种心理,总是会担心自己得到的不是最好的,也许能做到更好。而且当你拿到一个offer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能力被肯定了,就会受到正面的激励,去争取其他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学生晓明这样分析他不断参加新面试的原因,“选择工作要考虑企业性质、地域、待遇,还要综合家人、朋友的建议,很难第一次就找到合适的。”

  韩国某医药企业的人事招聘主管于女士在招聘过程中发现,“学生现在基本是海投简历,先就业再择业,也许参加的面试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机会,只是出于就业难的压力,无奈去面试,无奈接受offer;于是即使拿到offer,也还是会继续面试,寻找新机会。”

  “企业自然希望每一个发出去的offer,最后都能真正招到人。但是这是不可能的,现在offer接受率在50%左右比较正常。”某通信类国企人力资源专员吴女士说,“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可以理解,大家都想找到最理想的工作,即使这个单位给了offer,并不意味着这个单位就是最理想或者最适合自己的。”

  “那些不停地面试,拿到offer的同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面霸’,他们的综合素质比较高,在就业时处于优势地位,按照市场竞争规律来讲是无可厚非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周石说,“但是从道德观念上看,这些同学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使其他同学失去了就业机会,造成了用人单位资源的浪费,这种不负责任的心态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没有完美的工作”

  ——关键是准确定位

  上海某人力资源咨询公司顾问李先生认为,“对于手拿多个offer的应聘者,企业应该慎重考虑。从好的方面看,能得到多家单位青睐的学生,一般综合素质较高,能力很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他拿到的offer在行业和职位上的跨度范围非常广,比如销售的、财务的、研发的都有,说明这个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模糊,没有准确定位。”

  周石指出:“很多学生是盲目地去面试,拿到offer之后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原因是他们并没有做好求职的准备。不了解自身的能力素质和职业兴趣,不知道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行业和具体的职位也不熟悉。再就是考虑的因素太多,总想找到一个能集合所有优点的完美工作。”因此,周石建议,“学生应该将自己的职业规划提前,针对职业理想,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提高非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求职之前,周石认为学生要在多方面有比较和衡量,比如“自己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兴趣是否匹配,要在一线城市就业还是去往二、三线城市,倾向于寻找较稳定的工作还是风险性高的行业,职业的社会评价与个人评价是否有区别,是更看重最初的薪酬还是长远的发展等等。在考虑了这些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还要去了解向往的单位、职位,比如可以申请实习,进一步做好准备。”

  “在找工作的最初,要对自己有恰当的定位,真正了解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否则花了精力,拿到offer,还是不能让自己满意。”人力资源专员吴女士给应届生支招,“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多试试,但是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就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多花些时间了解企业背景和需求,把握住机会。”(光明日报通讯员 马维娜 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

【临近毕业 你还在挑工作吗?】相关文章:

临近毕业,你还在挑工作吗09-19

费力不讨好 你还在坚持吗?06-03

你还在考试周烦躁不安吗07-01

名校毕业,你就是人才吗?07-31

原来你还在这里经典语句05-14

原来你还在这里插曲《你是我的》歌词03-20

大学毕业后你是蚁族吗?11-01

毕业生,知道你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吗?08-05

工作中,你“虚伪”吗?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