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香港大学生为何不愁就业?
专为香港全职大学生而设的联校就业资料库最新职位空缺情况显示,2006年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可选择的工作种类有所增加,雇主提供的薪酬水平也大幅上升。月薪8000港元以上的工作增加超过30%,其中月薪1.2万至1.8万港元的职位空缺也有一倍的增长。
香港浸会大学公布的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说,该校接近90%的学生在毕业后半年内便找到工作,大约80%的学生进入商界行业,约有10%学生选择继续进修,仍然待业的只占0.07%。报告指出,毕业生平均月薪由2004年的9040港元增至去年的10300港元,增幅达10%。
香港的一些人事顾问公司认为,在整个人力市场需求膨胀的情况下,雇主并不介意聘用缺少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愿意提高薪金聘请新毕业生的程度为近年新高。只要这批新求职者不是过分挑剔,今年香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能达100%,而他们的入职平均月薪将为9000至1.2万港元。
香港每年培养大约1.5万个大学本科毕业生。为帮助学生更好度过求职阶段,并为他们做好投身社会的准备,香港各大学均有向学生提供全面就业辅导的服务。
大学内所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范围广泛,大至举办境外交流活动、提供工作实习机会,小如替学生批改求职信和修饰简历,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以香港浸会大学为例,该校的就业辅导中心针对现今的市场就业趋势,设计了一系列非正规课程,以发挥对学生援助的最大效用。
“现在并不是学哪个专业就要干哪一行,雇主聘人的时候反而想招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浸会大学就业辅导中心主管黄志添说,“学生应该多了解现今雇主的心态和就业市场的形势。”
黄志添说,以前整个大环境比较看重专业对口,但现在则讲求个人多方面发展。雇主普遍认为,欠缺专业技术并不是问题,因为这个可以通过培训解决;求职者有创意、反应快、知识面广以及有学习动力反而成为雇主最看重的要素。
因此,大学生除了关注本身的学科学习,也要有其他方面的配合。为丰富学生的个人经历,让他们的生活、眼界不局限于大学里,浸会大学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从社区和实际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
工作实习、领袖训练、境外交流、社会服务、艺术欣赏……黄志添罗列出一串非正规课程的内容。学生能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社会各层面的认识,并训练他们的沟通技巧和领导才能,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个人素质得到提升。
浸会大学每年约有200个学生参与这些课程,而在完成一个课程后,就业辅导中心的人员便会带领学生回顾和分享当中的经验,启发他们去思考自己将来的职业取向。
为了让学生更直接了解各行业的情况,浸会大学在5年前开始举办大规模的“事业导师计划”,邀请各个行业界别的资深专业人士,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拓展学生的视野。现在有200多名业界人士当上了“事业导师”,每个导师带领2至3个学生,主要通过在日常聚会中分享交流。
雇主看态度胜过看专业
5月份,香港刚毕业的大学生纷纷准备进入劳动市场,林咏诗便是其中一员。尚未毕业,就读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课程最后一年的她,已经被香港4大著名会计师行的其中一间求聘为税务顾问,月薪过万港元,这样的待遇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但是林咏诗还是决定放弃这份工作。
“我想另外再找自己真正喜欢、合适的工作,如从事跟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行业。”林咏诗说。其实,只在大学选修课中学过最基本会计知识的林咏诗认为,之所以能够被一家有名的会计师聘为税务顾问(一份会计系毕业生较容易胜任的工作),是因为去年在该会计师行做暑期工时,上司对她在工作上待人接物的表现深感满意,因而愿意花时间培训一个有好态度的生手。跟很多其他大学生一样,林咏诗刚跨进大学门槛时并不太清楚自己的事业取向,所以从一年级起便开始积极部署,例如参与学校举办的活动和多问各方意见。
“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事业导师计划’和学系举办的类似的活动,分别认识了两位来自人力资源管理界的资深专业人士,通过他们我知道了很多有关该行业的具体情况。”林咏诗说。
其中一位带领她的导师是香港某著名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经理,除了通过平日交往解答这位学子的问题,更让她到电视台亲身参与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了解整个运作流程,使她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另外,林咏诗也通过学校的一个境外实习计划,到上海一家著名的酒店式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实习2个月,担任物业顾问的职务,负责向国内外顾客讲解业务。
香港城市大学应届毕业生孙千慧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体会到雇主看重的是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不单单是校内成绩。学好自己的专业,加上积极投入多元化的大学生活,是吸引雇主的一个重要因素。
来源:上海《新闻午报》
【香港大学生为何不愁就业?】相关文章:
毕业生最不愁就业的五类专08-04
专科生就业为何难?08-08
分析香港就业前景形势08-16
香港留学就业优势分析08-12
深度分析热门专业为何就业尴尬08-14
离校季他们为何不愿就业08-08
香港留学费用及就业情况分析08-12
香港就业:前景乐观 薪酬差距悬殊06-22
就业歧视为何成了一种“常态”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