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本科生高期待下的尴尬(图)
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求职
每次招聘会都能用"壮观"形容
■新闻提示
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分配的工作是“铁饭碗”,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是“抢饭碗”。随着毕业生年复一年地增多,大学毕业就失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这种无奈甚至波及到研究生、博士生。眼下,2006届毕业生已进入了就业的最后关键时刻。近日,记者走访了省会部分高校及劳动力市场,采访了已经就业和即将就业的大学生,以及众多期待人才的用人单位,他们对于就业的认识和态度,或许会给还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以启示。
■缩影
一个大学宿舍姐妹的就业之路
“高考真苦”的感叹余音犹在,“就业真难”的抱怨已席卷而来。近日,记者采访了河北师范大学2006届毕业生小熊(化名)和她的5名舍友,其中3人可以算是找到了工作,有一个人等着出国,还有两人处于待业阶段。看似各有各的打算,但说到刚刚过去的就业之路时,她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就业之难”远胜“高考之苦”。
□打两份工挣一份钱
2006年5月,大学毕业的最后时刻,和所有准备“抢饭碗”的大学生一样,蒙蒙(化名)从这时开始就已经四处找工作了,蒙蒙的主要求职之路是通过网络。一方面在网上发布简历,另一方面也积极主动地上网寻求就业信息,发现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就在第一时间主动把电话打过去。
“找工作最大体会就是,学校再多的奖状也抵不过工作经验。我的快速就业应该和我的低要求有关系。”蒙蒙告诉记者,现在她是兼顾着两份文字工作,不能说好不能说坏,现在最主要的就是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就业成本和机会,但是这两份工作的收入都很低微,可以说是打两份工挣一份钱。
蒙蒙告诉记者,作为普通的工薪家庭的孩子,她实在不能等了。
□480元月工资与6万元学费
“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才480元,刚够自己用。”徐徐(化名)告诉记者,从毕业到现在,她还没给过家里一分钱,480元工资除去每个月100元的房租,刚够自己吃饭。“从没想过,大学毕业后会比上学时更苦。”
徐徐来自沧州东光县,在家务农的父母为了让女儿完成学业费尽心思,每年1万元的学费和3000多元的生活费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所以我是最不能等的,哪怕是480元的月工资。”
徐徐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就是记者工作,毕业前她曾在省会一家报社当实习记者,但激烈的竞争最终使毫无经验的她落选,在蒙蒙的帮助下,她现在找到了一份网络编辑的工作。徐徐说,父母仍然希望她能继续深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她却希望能挣更多的钱、攒更多的经验,找个好工作,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大学毕业生就业略显迷茫
“其实,大学生完全不能就业的情况也没有,只是有高就业和低就业的区别。”小熊告诉记者,自己和舍友青青(化名)是宿舍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归宿”的人。青青的目标就是考公务员或研究生,曾经考过研,但没考上,也考过省级公务员,也没考上,但她并没有放弃,现在准备考广州市公务员。
“家里让我等等,我其实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工作。”小熊说,她们宿舍其实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缩影:除了就业再择业的蒙蒙和徐徐,以及等家里安排的自己、一心考公务员的青青,还有准备去美国留学的芊芊(化名)和回家乡就业的阿牛(化名)。“我其实挺佩服蒙蒙和徐徐的,我就始终放不下自己的高期待,我怕挣得还不如保姆、农民工多,有时我真不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就业舞台在哪里?”
■调查
工作经验、高期待成就业"拦路虎"
在大学生进入“低薪时代”的现实面前,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们在各大招聘会上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多活少,工资越来越低。而在人才市场,记者也发现,大部分单位要么给出五六百元的低薪,要么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与大学生们充满梦想的就业之路完全不一样。
□用人单位不愿要“期货”
大学毕业生小王,这个暑期过得非常辛苦,由于毕业前期没找到工作,现在他依然奔波于各种人才招聘会。“我觉得大部分用人单位都没有诚意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我曾参加过很多招聘会,待遇稍微好点的用人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但又不认可实习经历,而条件稍微低点的用人单位,给出的月薪都是五六百元。”小王沮丧地说。
采访中,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反映,用人单位“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招聘潜规则已经成为他们求职道路上的拦路虎,无法学以致用,无法起步的他们永远也达不到企业设定的要求。
而对于招聘中设置“工作经验”这样的条款,一些用人单位则表示,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可节省培训成本。而招聘初出茅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不仅仅没有经验,而且往往不够“专”,要让他们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很可能要经历很长的等待期。
“现在应届大学生的流动性太大,单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他们进行经验和技能培训,可他们却把单位当成了实习基地和跳板,到头来为别人做了嫁衣。”在省人才市场,一家电子企业的招聘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大学生不愿降低就业高期待
老家在沧州的2006届大学毕业生小魏已记不清参加过多少场招聘会,目前还没找到合适的单位,但他还是坚持在省会找工作。“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从家里出来了,如果回去,有些不甘心。”
据小魏介绍,他的同学不是去了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就是在省会谋发展,回老家和去个非省会城市是大家的下下选择。“毕业前,我们班还开过探讨会,80%的同学认为宁愿在大城市中做漂一族,也不想随意找个城市安身立命。”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当今大学生们的就业高期待已经挡住了他们的就业之路。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自身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自己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解析
毕业生需要更宽的就业渠道
“本科生可以说是目前最尴尬的就业群体,硕士生因其高学历就业之路比本科生好,而中专生因其低诉求,就业也并不是太难,但本科生恰好在这两者中间。”石家庄市人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本科生的就业中,供求的错位导致了就业的难上加难,对工薪待遇不满已成为大学毕业生只面试不就业的重要原因,但大学教育的普及,已经使得大学从原来的精英教育变为社会化教育,企业也不愿意为劳动力花费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这位负责人指出,大学生面对就业难,自然应先从低处做起,但大学生就业难毕竟是教育体制和社会改革造成的社会问题,不该只由大学生自己来承担。“从学校来说,专业划分应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目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
对企业来说,也不应过分要求大学生的实践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生,需要在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仅靠大学生和家庭承担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有专家进一步指出,供求平衡之外,政府还应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目前大学生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然而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途径,而毕业生需要更宽的就业渠道。
未来十大热门职业
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较热门的专业有: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信息类专业;金融、财经、政法类专业;环境科学类、土木建筑类、管理类、外语类专业;机械类、材料类、化工类、仪表类、纺织类等工科专业;农业类、林业类等专业及医药文教类专业等。
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十大热门职业是:理财规划师、系统集成工程师、律师、物流师、注册会计师、营销师、环境工程师、精算师、医药销售中西医师、管理咨询师。
“十一五”期间缺口人才
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将大量需要如下人才: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核电、航天工业、制造业专业方向。
【本科生高期待下的尴尬(图)】相关文章:
集中培训方式的尴尬02-21
尴尬地“面试”经历11-20
多管齐下加大机率哪种求职方式成功率高11-11
毕业至今的尴尬面试经历!11-19
“明码标价”免去求职尴尬11-10
如何应付社交尴尬-社交礼仪11-11
职场妙招之应付尴尬的法宝11-19
硕士生就业处境尴尬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