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亟须堵上求职陷阱
大学生求职安全问题,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引发其他社会问题。2007年全国有495万高校毕业生等待就业机会,他们的求职安全问题急需重视。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阿尔泰认为,大学生在求职被欺骗和失败的情况下,承受的压力过大,往往会产生心理问题。
首先,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在遭遇挫折和打击后,忧郁悲观,很长时间无法解开心结。由于压力过大,清华大学化工系即将在2007年毕业的研究生洪乾坤坠楼自杀,类似的事件应引起我们警醒。
另外,有的大学生在求职失败或者被骗后,如果看到其他同学因为一些原因“走捷径”,较快的达到目的地,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偏见。只看到欺骗倾轧,钱权交易,导致“一切向钱看”,甚至怨恨父母,怨恨社会。一心也想为自己找“捷径”,放弃正当努力和奋斗。校园里在毕业生中流传的“男靠家、女靠嫁”的说法,就是这种观念的衍生品。
吉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郑志宏主任建议,首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主体自行收集信息是一个方法,但是还是应该主要通过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的活动来求职。特别在网络求职的时候,更是应该三思后行,小心谨慎。在遇到欺诈陷阱等问题的时候,最好还是应用法律手段维权。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和相关法律常识的教育。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包括很多求职技巧、职业规划设计和维权法律意识等职场知识。有一些学生对课程不重视,学校也多是敷衍了事,这是不应该的。建议学校能够重视《就业指导》课程,让课程更有针对性,注重实际和实用,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和案例,来给学生前车之鉴。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诚信档案”,主动为毕业生提供咨询。
最后,政府部门要切实规范用工行为,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相关单位要主动介入到招聘会,对一些苗头不对的“招聘单位”予以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曝光。
业内一些专家分析,掉入求职陷阱的学生,首先是缺乏戒备心理,另外则是受替代急功近利的就业观念左右。高校毕业生拥有高学历,在就业群体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大学生应该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培养实践能力,进行储备和积累,尽量避免跌入求职陷阱。
【亟须堵上求职陷阱】相关文章:
求职心切谨防“押金陷阱”_求职陷阱11-29
如何绕开求职陷阱_绕开求职陷阱的方法11-08
怎样识破求职陷阱_识破求职陷阱的方法11-09
怎样规避求职陷阱_规避求职陷阱的方法11-09
求职路上七大陷阱_求职陷阱12-01
暑期打工闪开陷阱_求职陷阱12-01
求职陷阱剖析11-12
求职陷阱多多11-09
求职陷阱骗局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