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行业揭密:校园招聘那些事
这段时间正是各大互联网公司校园招聘的高峰期,应该说,每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都把每年一次的校园招聘当成一件大事而来抓,尤其是对人力资源部来说,更是大事儿中的大事儿。今年我已经投身创业公司,恐怕三两年内也不需要参加校园招聘这等大费周章的事情了,倒是可以说一些过去的感受,供同学们参考。
且先说两个来自 Twitter 的关于招聘的段子:
其一,据说某公司招聘,先把收集到的一大堆简历随机挑出一半扔掉,因为他们的招聘理念是 “不要运气不好的人” 。
其二,某 HR 说:校园招聘简历挑选法就是第一轮先把长得太寒碜的男生刷掉;第二轮,把长得太漂漂的女生刷掉;第三轮,再把星座和自己不和的刷掉。
且不说这两个段子真实性与否,但至少可以肯定的透漏出两个信息(尤其是对临近毕业的在校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有很大的偶然性(运气成分)在里面,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则一定有其必然性;而对于招聘方来说,发出去的 Offer 信则是绝对有很大的随机性的事情。
要知道,每年的校园招聘,那些招聘人员风尘仆仆奔波几个城市的大学,还要起早贪黑的阅卷,忍饥挨饿的面试,负责联系面试的人力资源部门甚至连基本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有的同学收到夜半电话也是不足为奇的事情,面试官有的一天要面试数十人,需要相当有体力才能坚持下来。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一定有疏漏发生,比如张冠李戴,比如阅卷的时候多给加了几分,或者是看着写字太烂把卷子扔掉(没错,字写得好机会都比别人多),比如想早点结束征程,所以,能拿到 Offer 的同学有很大一部分人应该先感到庆幸,要想想你找到这份工作的时候有多少人还奔波在各个面试考场呢。你真的是脱颖而出么?
的确有极少数的同学是相当优秀的,也就是那些能同时拿到几份 Offer 的人,暂且把这样的同学看做优秀吧,这类同学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更为适合自己的工作,更能让自己有所施展的工作,这个选择或许比较难,但有一点,千万别因为钱而做出愚蠢的选择,你的第一位工作可能决定你以后的职业生涯,但你的第一份工资不会改变你的命运。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要靠你自己平时多去留意一些业界信息,你得到的信息越多,你越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要去和什么师兄师姐去比较,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尤其不要去比较薪水,这是最等而下之的事儿。听取建议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只听来自师兄师姐的信息,其实他们自己也未必能搞清楚。考虑一下你做的事情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你的能力能给你未来的雇主带来怎样的价值?你做的事情会给你怎样的回报(不只是工资)? ……
求职受挫的,不要气馁,不要去怨天尤人,那些顺利拿到 Offer 的人未必比你强到什么地方,但他们一定有些特质才会拿到好机会,而你,和周围的人相比,有什么长处与整个会场的数千人竞争呢?依靠运气是有可能找份工作,但如果没有经历过努力和挣扎,那运气未必在你这边。仔细分析一下自己,认清自己,有利于你做下一步的决断。
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我觉得求职竞争起码还算公平的,所谓“贫寒子弟无着落,富家儿女进机关,在校学业虽优秀,没有背景靠一边”的现象在这个行业少有发生。你选择别人还是别人选择你,这是要取决于你过去几年的积累与努力,取决于你是否是个有心人,所以我多希望是那些大二大三的同学也能看到这篇文章。是否花了更多时间去夯实基础知识,比如操作系统、算法、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这些永远都用得着的知识,而不是只为了考试而学习;取决于你是否利用各种机会去获取业界信息。国内大学的这个垃圾教育网--局域网内的局域网--极大的限制了很多同学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想起来就有些火大--有些扯远了,暂且不说。
对于招聘的随机性,记得自己说过一个玩笑话,我说这些学生随便站成一排,随机挑一堆带回公司按照既定的可能培养几个月,魔鬼训练之后,坚持下来的也能成为合格的工程师。这话或许没错,但很多公司看重的是候选人将来是否能融入公司的文化,是否契合某种感觉,是否是公司需要的那一类人,这才是他们眼里的“人才”,多数“人才”都是针对某类公司或者工种才是“人才”。比如做销售的,性能内向的人就很难吃的开,比如做数据的,太粗心的人也不成。所以,没被录取只能说你和这家公司不够契合,总结经验更为重要。也有的招聘人缘木求鱼,直接看这个人能否符合公司的价值观,这实际是候选人进入到公司后才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当对方问你一些类似个性或是价值观相关问题的时候,你需要能传递出来一种信息,起码要能了解对方问你的是什么。比如,很多考官喜欢让你说说在大学里经历过的最有挑战的事情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如果是:没有。这就话不投机了。
好吧,还是扣住“校园”来说吧,其实校园招聘是个成本相当高的事情,算下来,多数招聘团队在一个学校能人均招聘到一个毕业生就算不错的了。考虑到宣传和场地布置都是外包给那些专业招聘公司的,可以估算一下平均招聘一个人的成本如何了,这也是多数创业公司不希望采取的做法,这也是大家说的大公司“人才争夺战”,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蒸(争)馒头也争口气 :) 也有些公司的校园招聘主要是出于宣传目的,比如 08 年经济危机来袭,有些公司在招聘会上根本不发 Offer ,让不少同学空等一场。
校园招聘,对很多公司或者很多人来说,是公司形象宣传会,是年底晋升的铺垫,是赚钱的好机会,是笔大生意即将来临……不过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则面临着一定的参与、操作难度,所以,采取吸引学生来实习的方式吸引人才,非常值得尝试,而且可以比较合理分配公司的资源--起码不用倾巢出动去招聘。对于临近毕业的同学来说,少了到处挤招聘会的困扰,可以专心利用这几个月多学习一些实际的东西,多锻炼一下自己,也是相当可取的。至少比参加什么北大青鸟之类的回炉培训要好得多吧。当然了,有些实习生实习期满也未必愿意留在这家公司,另攀高枝的事情常有发生,也要保持平常心才是:) 顺便说一下,我们团队近期实习生的招聘已经临近尾声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接触过的一些同学,其实到毕业前至少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如果稍微专心一点,即使是自学,也完全能掌握一门可以混口饭吃的 IT 技能,可还是有很多人飘来荡去最后一筹莫展。诚可叹也。
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唠唠叨叨,博君一笑而已。
后记:想起我当初毕业求职的时候,给我机会的那位大姐来着,真该隔着互联网说声谢谢!工作后,我也曾给了不少同学同样的机会,甚至有和同事吵架争来的 Offer 机会,尽管他们有些人并不知道来龙去脉,也从来没跟我说声感谢!
拓展阅读
校园招聘应对电话面试方法
电话面试的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用以核实求职者的背景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电话面试不像面对面交流时那样直接,表现余地相应较小,仅能凭声音传达个人信息。究竟电话面试里用人单位将如何提问,应聘者又该如何应对?为此,有关专家为大学生指点迷津——
电话突然打来怎么办
企业突然来电,往往令你措手不及,也许你正在上课,也许正在运动,也许正在公车上,此时没有任何准备,建议你首先试探看看对方是否可以给你一些准备时间稍后再进行电话面试,如“对不起,我正在有事,能不能换个时间给您打电话?”等等,千万不要说自己没有准备,否则很有可能让你失去这次机会。
一旦赢得时间,最先做的应是马上摊开资料写一份提纲,从容应答。当你能坦然放松地与对方进行电话交谈时,应该将对方单位名称、招聘岗位,以及你所感兴趣的职位等弄清楚。
假若对方表示占用时间很短,要你配合的话,也不要紧张,先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然后理清思路,先做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有条不紊地回答提问。
电话面试会问什么
为确认求职简历的真实性,企业人事部门首先会对简历内容进行确认,看看是否有漏洞,是否有不符合事实的地方。此时,应聘者必须冷静快速地回答问题,回答过程中的任何犹豫都有可能给对方造成说谎的印象。因此,最好将简历放在手边,可以看着内容回答提问。
其次,对简历内容确认之后,面试官会针对应聘岗位问些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比如你的专业技能、对应聘职位的看法,有时会问得更细一些。对于这些问题,千万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抓住问题要点,尽你所能,如实回答。
在回答一些专业问题时,你的答案要尽量显示你对那些专业术语非常熟悉,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清楚,重点突出,不要回答得含糊不清。
任何面试都是双方进行相互观察和了解,而不是面试官单方面“审问”应聘者。面试官会对应聘者提出各种问题,以此来衡量你是否适合本公司,同时应聘者也可以向面试官提出任何你想了解的问题,但薪资待遇问题最好不要提及,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比较功利。
接听电话要冷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从容面对电话面试,就得先了解电话那头的“对手”是谁。因此,要问清面试官的名字与公司名称,并确定自己的念法正确。
当然,对应聘公司的信息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应对面试。其一,容易理解面试官的提问;其二,当面试官了解到你掌握很多公司的信息时,会对应聘者产生好感,面试也会变得轻松起来。如可能,最好提前准备一份你要问面试者的问题清单。你还需要整理出一份你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列表,这会让你的实力一目了然。
同时,在手边放一些纸和一支笔,记录对方的问题要点,便于回答。记住,接电话的时候不知道说“你好”,光是“喂”,“印象分”就差了,接下来的效果可想而知。
接听电话要注意语速
在面试过程中不要机械地背诵你所准备的材料。回答问题时语速不必太快,发音吐字要清晰,表述要简洁、直截了当、充满热情,使得谈话有趣而易于进行,快了反而会弄巧成拙。
如果问题没听清楚,要很有礼貌地请面试官重述一次,不要不懂装懂。回答时尽可能表现得有礼貌,不要答非所问。要记得,请求面试官说得更清楚一些是正确的做法。如有必要,甚至还可以要求面试官改用其他方式重述他的问题。
感到紧张是很自然的,但是要试着让自己慢慢放松。如果你说得太急,面试官会很难听懂你的意思。一旦你感觉到很紧张,而且在说某些话时无法继续下去,最好停下来,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说:“对不起,请让我再来一次。”
记住,尽量保持语调轻松,充满自信。值得一提的是,外资企业的电话面试大多是用英语交流,只要英文不差,听得懂对方的问题,回答要力求简单明了。
电话结束时说什么
在电话结束时,要记得感谢面试官,而且你还要保证面试官有你正确的电话号码,以便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他能找到你。结束电话之前,一定要感谢对方来电话,显示你的职业修养。
最后,专家提醒各位:无论如何,大学生在电话面试中要把握实话实说的原则。同时,在接电话过程中保持合适的语速和职业化态度是能赢得高分的关键要素。
面试指南:面试五大问!教你如何拆招!
问题一:“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常规思路: ①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②尽量口语化;③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⑤事先最好先背熟。
点评:很多HR在面试中都喜欢用这个作开场白,这个问题其实大家已经心里有数,只是作开场白而已,然后对阅读简历中发现的问题,在开场白的时候找机会了解。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想好细节,面试官在这个时候一般都会追问几个细节。编造的经历此时就容易“穿帮”。
问题二:“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常规思路:①对于了解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招聘公司提问的主要原因;②简单地罗列家庭人口;③宜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④宜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⑤宜强调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⑥宜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⑦宜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点评:这个问题一般很少问,因为毕竟牵涉到个人隐私。国企和部分民营喜欢问,主要是了解社会关系。而不是上述的回答。
问题三:“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常规思路:①业余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招聘单位提问的主要原因;②最好不要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③不要说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觉不好的爱好;④最好不要说自己仅限于读书、听音乐、上网,否则可能令面试官怀疑应聘者性格孤僻;⑤最好能有一些户外的业余爱好来“点缀”你的形象。
点评:这个问题一般也问的不多,在面试大学生时提问的概率高些。如果在面试有工作经验人士的时候,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紧张感,使对方放松,这个问题本身没有什么特别意义。
问题四:“你有崇拜的人吗?”
常规思路:①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的主要目的;②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③不宜说崇拜自己;④不宜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⑤不宜说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⑥所崇拜的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⑦最好说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点评:这个也最多使面试应届生时候的问题,对经验人士从来不用,否则会显得考官比较傻。
问题五:“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常规思路:①座右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②不宜说那些医引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③不宜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④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⑤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⑥参考答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点评:此问题回答同上。
面试指南:面试如何着装?中性着装最靠谱!
都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因此遇到面试这样的重要场合,有的人总是要郑重地打扮一番。那么,到底怎样的打扮能博得更高的印象分呢?最新一期的英国《心理月刊》指出,面试时要让衣着这一身体语言表达“嗨,我很职业化”的意思,而不是说“瞧我,我多时髦/性感/有个性啊!”
首先,剔除让你打眼的因素。加拿大的招聘专家瑞克·里克特指出,面试者应将面试官的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能力、学识和经验,而不是他的外表。所以,标新立异的发型,跳跃或有冲击力的颜色,引人注目的妆容或晃动闪亮的首饰都是不合时宜的。
第二,中性颜色的西装是首选。除非你确定休闲装是这个公司的文化,不然就不要冒险,穿件简洁大方的正装就好,即使是名牌,也别让标签太显眼。另外,中性颜色,如灰、银,以及大地色系、蓝色、绿色等让人联想到大自然风景的颜色,让人觉得轻松、清爽,同时又显得沉稳、得体。
第三,整洁是必须做到的。沾泥巴的靴子、灰扑扑的皮鞋、衣服上磨起的毛球、冒出来的线头或小破洞,都说明你不细致或对面试不重视,而质地较薄的袜子,也可能给面试官带来不好的感觉。
第四,避免特殊的气味。人们可以对丑陋的食物装作视而不见,对不好的气味却避无可避,不洁的体味是一方面,香水味则是容易被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注意,人们对于香味的好恶总是容易走极端,想要避免50%几率的反感,就不要擦香水。
第五,不宜薄、露、透。别穿勾勒健美肌肉线条的贴身衣,突显婀娜曲线的低胸衣、短裙以及露趾鞋,除非性魅力是这份工作的必备条件。
面试指南:如何在“同质”人群中脱颖而出?
点评专家:
徐世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北京市行为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人员的招聘与选拔、管理沟通、工作压力、职业心理健康、管理研究方法。
编者按
面试是每年三月的一个关键词,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自主招生考试都开始进入面试阶段。每一场面试都是通往梦想彼岸的桥梁,也都是面试官与面试者之间正面交锋的“战场”。面试无“小试”,也许只是短短的10分钟,却常常决定着整个考试的成败;面试更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绊马索”。面试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每一次都是不同的,极少有面试官和面试者第二次碰面的情况。即使如此,研究“面经(面试经验或者面试经历)”仍然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如何应对别人,而是如何表达自己。
如何在“同质”人群中脱颖而出?
从高考到保研,清华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韩阳(化名)的生活一直都一帆风顺,而此次求职面试失败可谓是他人生中头一次“被鄙视”。2011年11月,怀揣着精美简历、凭借着学校的金字招牌,顺利通过笔试,政治专业出身的韩阳坐到了某大型国企党委部门的面试桌前。
“面试是多对一的形式。由于是一面,参加人数比较多,所以每个人时间只有8分钟。在头3分钟的自我介绍中,我介绍了自己的个人情况、学习经历、获奖情况和学生工作经历。面试官很随和,聊了聊报考的动因,面试就结束了。但也就是在这么和谐的氛围下,我在该企业短暂的求职之旅也结束了。”失落过后,韩阳认真反思了整场面试:“我没能好好把握那8分钟,基本就是把摆在面试官面前的简历原封不动地重复了一遍。现在看来,面试时怎么展示自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某企业负责员工招聘的刘薇告诉记者,面试不是选拔三好学生,而是为面试单位选拔符合发展需要的人才的过程。不同的面试岗位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高校侧重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考察、技术岗位侧重于对求职者实践能力的考察等。
而千篇一律的“同质化”面试已经成为困扰面试官、阻挠面试者的“最大杀手”。成绩优异、连年获得奖学金、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三)级、学生干部经历、实习经历……短短几分钟的面试时间内,这样“泯然众人”的固定模式实在很难使面试者脱颖而出,让人眼前一亮。
“面试需要的,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在这过程中,面试者应该更多关注的,是面试单位的买点,而非自己的卖点。”职场达人刘同的一席话仿佛告诉我们,面试时究竟应该说些啥,还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 点评
在招聘面试中,考官会遵循人与工作相匹配的原则。也就是说,考官关注应聘者的能力和品质是否达到了岗位的要求、是否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和组织。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在参加面试前需要详细分析应聘岗位需要哪个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在面试过程中尽量展示自己与岗位要求密切关联的特征,这样才有可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仅仅拿出一些无针对性的证据,比如说自己的英语通过了专业八级考试,除非你应聘的岗位对英语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并不能使面试官信服。再比如,有的岗位对求职者的要求是踏实肯干,性格内敛。如果应聘者此时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外向而热情,此时,无论他的这种特征是多么地受到社会的普遍称道,面试考官也不会考虑录取这样的应聘者。
面试礼仪有多重要?
“我最重要的一场面试是被细节打败的。”过五关斩六将,以较高成绩通过某德资公司笔试的小张最终还是和自己的理想工作失之交臂。
根据这家德资公司的惯例,在笔试和面试之间会设有一场无领导小组讨论。在这个环节中,6-8名求职者被分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并达成统一意见。而HR(人力资源专员)则在一旁观察每个人的表现。
讨论一开始,曾经是学院辩论队主力队员的小张就牢牢把握了场上的绝对话语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兴起之时,甚至还打断了其他队友的发言。尽管表现活跃,但“不懂得团队合作,不尊重伙伴”还是成为他留给面试官的深刻印象。
“从面试者进入其视线范围的那一刻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面试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刘薇眼里,面试中的礼仪表现往往可以反映一个人在逻辑思维、创新能力、计划控制等知识技能“硬实力”之外的修养素质“软实力”,是很多面试官会着重加以考察的。“比如说,时间意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着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其他面试者的合作则表现出一个人的团队协调力……我们把每一个面试者都看成是一座冰山,知识技能是浮在水面外、外显的、可以通过笔试考察的,而面试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面试者水面以下的、内隐的个人素质,判断他究竟是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 点评
面试做为一种情景性的选拔测评方法,非常注重应聘者在测试过程中的表现,而不像笔试只能根据最后的结果给应聘者做出评价。面试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关注细节、关注行为、关注过程的测试方法。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首先,参加面试时较平时要更加注意自己的仪态仪表,以此体现对面试活动的重视。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定要穿名贵的西装和套装,能够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即可。其次,面试中不仅要注意自己回答的内容,更要注意回答问题的条理性与逻辑性。第三,与案例的分析结果类似,面试官所关注的有些细节是岗位所要求的。比如,有的岗位对合作能力要求很高,像案例中所提到的小张这样能言善辩,不考虑别人感受的应聘者就很难被录取。因此,面试前了解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很重要。第四,有些细节确实是普遍性的。比如,待人礼貌、着装整洁、表达清晰等等。这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积累与练习中才能获得。
别让实战经验带上“油条味儿”
西北某大学的大四学生李梦在面试上花的钱可不少。从《求职圣经》到《职场面试专家》、《世界500强面试实录》,书中包罗万象的面试真题让她坚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上玲琅满目的“面经”让她对心仪单位以往的面试真题烂熟于心;除此之外,她还花1000多元在校外报了面试辅导班,把针对不同单位性质的不同类型面试模板研究了个透彻明白。可当她揣着一肚子面试理论知识真正上场后却发现:“为啥书上、老师教的不是用不到,就是不管用呢?”
“第一次面试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岗位,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再加上面试类型比较活,所以没有发挥好。好不容易有了一所高校辅导员岗位的面试机会,可当我把事先精心设计的有关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内容、原则都讲完后,效果却并没有那么好。反倒是另外一个反应比较快、想法也有些瑕疵的男生得到了工作机会。”面试完后,在该校工作的师姐告诉李梦,因为从微笑到坐姿,再到回答问题的方式都过于模式化,她被领导认为“没有个人特色和灵活主动性”而出局了。
网友西西的经历似乎也印证了“没特色没出路”的面试真理。“看着前辈总结的那些妙语连珠的面试技巧,感觉跟拿到武侠真经似的,连念带背。面试官一套问题下来,全部流利作答。本以为发挥出色,结果没被录用,面试官的理由是,‘你是经常混场子的吧?从你的回答中,我们看不到一个毕业生该有的青涩!’”
同样是应届毕业生,北京的小杨却因为多次参加校内的面试辅导和面试模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积累了面试经验而求职成功。“我觉得面试不能纸上谈兵,而是要在实战中磨砺。模板并不是万能的,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好地展示自己。”
● 点评
面试不是知识测试,而是能力测试。其实很多面试题目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面试官更多的是观察你回答的方式和过程,而不是看你回答的结果是什么。以上案例中提到的“混场子”的事例就是因为考官发现该学生回答的过程很“流利”,结果很“正确”所致。
目前市场上关于面试的书籍和辅导活动很多,应届高校毕业生可以有选择地参加一些。不过,在阅读这些方面的书籍或者参加相应的活动时,必须明确一点:它们只能帮助我们熟悉面试这种测试方法,但不能迷信它的作用。真正有效的面试还是靠个人的实力,面试测试的是应聘者与工作有关的素质。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很难通过这样的面试,除非遇到不合格的考官。因此,高校学生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宝贵时光来提高个人素质才是真正的王道。另外,在求职期间,求职者可以多参加一些面试,借以积累一些面试的实战经验,也会形成所谓的个人特色。就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一样,要想在比赛中创造好成绩,除了平常的刻苦训练之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否则大赛的紧张气氛也会让他发挥失常。
面试指南:职场面试必知:如何回答为何离开老东家
职场面试,必然要谈及为何要离开老东家的话题,无可回避。那么该如何回答“为何要离开老东家”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职场人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现实中,职场跳槽离开老东家的原因千奇百怪,林林总总,一万个人会有一万个原因。即使同一个人,如果是主动离开,其原因很有可能不止一种,甚至是10种以上原因的组合。不然,人是不会跳槽的,因为跳槽和人的懒惰天性相冲突。职场人常见的离职原因大致如下。
主动离职
1.生活与工作的冲突。一是个人健康原因影响到工作;二是本人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冲突,如:需要熬夜、出差、喝酒、陪客等;三是家庭生活和工作冲突,比如:配偶出国、家里有人需要自己陪护等。
2.个人与企业的冲突。第一,和上司之间的冲突,自己实在不想忍受;其次,和同事之间的冲突,而这个冲突自己又无法协调;第三,和企业文化的冲突,自己极不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又无法改变;第四,自己的职业发展遭遇天花板,如:在外企遭遇到国籍天花板,民企里面会遭遇关键岗位被家族成员把持,自己干得再好也是副职,得不到全面锻炼。第五,上司和自己年龄差不多,而自己对职业发展还有更高预期。
被动离职
1.不可抗客观因素。一是企业搬家了,工作单位距离家里太远了;二是部门搬到外地了;三是企业老板跑路了,企业散了;四是企业发展停滞,或被并购;五是行业衰退。
2.自己被淘汰出局。一是自己专业能力上不能胜任,被考核或考核的压力所淘汰;二是自己违犯企业制度或职业操守;三是自己有重大的道德问题甚至违法问题,搞得声名狼藉。
被动离开是没有办法,离开后寻找机会的主动权小一些。主动离开一般都有新的职业机会,其实主动跳槽者都是失望和希望的交汇。希望减去失望,如果是正数,人就选择离开老东家。当然现在90前后者很多情况都是裸辞。
面试官借此想考你什么?
首先,判断候选人讲述离开的原因是否真实。第一,至少有1/3的候选人讲述离职的原因是不真实的。但假话也有判断价值,至少判断这人不坦诚。第二,判断候选人讲述的原因是否全部真实。其实很多候选人讲述了离职的真实原因,但还有其他真实原因没有讲。第三,即使讲述的是真实的原因,但这个真实的程度究竟有多少。
其次,深刻而全方位判断候选人。一是通过候选人描述离职的原因,可判断候选人的价值观。无论候选人讲述的原因是否真实,至少自己都认为是冠冕堂皇的,尤其说的是假原因的更能表达候选人深层次的价值观,即认为只有这个原因才是自己最体面的离开理由。二是通过候选人描述离开的前因后果和过程,判断候选人处理矛盾的方式和风格。三是判断候选人看问题的视角和客观程度。四是判断候选人的思维模式,是正面思维主导还是负面思维主导。五是判断候选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习惯。六是判断候选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否清晰。
第三,印证。一是印证前面讲述的很多事情是否真实,二是印证候选人与下一步要讲的职业诉求和职业发展规划是否有机贯通。三是和面试官已知的信息相互印证。四是为拟录用时的职业背景调查做铺垫。
第四,综合假设和预估。一是假设候选人进入组织后与现有组织人员的冲突性、互补性,从而判定是否录用、录用后如何定位、如何融入、如何使用。二是预测候选人进入组织后的职业发展路径,进入组织后可能为组织带来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三是判断候选人进入组织后会大致什么时间离开、会以什么方式离开、离开时会给组织带来什么麻烦。
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也就短短的一两分钟时间,作为一名合格的面试官会脑子飞快旋转,做出种种价值及风险评估。
面试指南:面试时应对跳槽原因问题的诀窍
对于除应届生外的跳槽者来说,这个问题出现的概率几乎为百分之百。这是一个非常矛盾且有难度的问题,从求职者角度来说,离职的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种:钱少、离家远、没前途、人际关系的危机等。以上都是非常客观和现实的问题,并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否定这个人,但从公司角度出发,面试官即使可以理解应聘者心中的委屈不满,也会担心一旦雇佣了这位应聘者,将来有一天他会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公司。
离职原因问题回答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既要表达合情合理的离职原因,又要隐藏自己对先前职位的不满情绪。
经典回答模式:
我在之前的工作中享受了乐趣(或和大家相处得很好、学到了很多东西等),但是我希望在这个领域更好地发展,去拓展新的未来、挑战自我。如果是跨行业跳槽的话,求职者可以表达想学习多方面知识的意愿或在这个新行业更能发挥自己所长的想法等。
突出自己是“转职”,而非“离职”
这个问题回答的关键在于突出自己是“为了提升”,而不是“从原公司离开”,即应聘者在面试中要向面试官展示出自己是为了寻求更多的责任、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挑战而选择新的公司。求职者客观上能帮助新的公司带来发展,而并非是单纯地由于对目前工作处境的失望而不得不离开。在回答中突出这一点能够让应聘者在面试中处于心理上的主动。当然,为了维护这个观念,切记要避免流露对之前工作的不满和负面评价。
当求职者被动离开时
当然,有些人确实是由于一些被动的情况而离开工作的,比如能力无法胜任,或因企业亏损遭遇减薪或裁员而不得不另寻出路。在恶劣的经济状况下,这些应聘者甚至甘愿找比现在级别更低、工资更少的工作。那么这些求职者该如何回答呢?
我的建议是,应聘者即使真的为处境所逼迫,也不要在面试中轻易表露出来。对一个面试官来说,如果面对的是一个自愿平级跳槽甚至降职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不够自信、不愿意努力,同时也会怀疑他在困境中寻找机会的能力以及坚持到底的精神。
因此,正是因为必须尽快找到工作,应聘者更应该在面试中充满自信。如果在面试中这样表达,“虽说是被原来的公司扫地出门,但也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择业空间。”,能展现自信的人才,往往是新公司最为器重的,因为任何公司都希望招聘一个能和公司一起患难、能有信心去冲破难关的人。
作者简介:林晨,现任职于大型日企——重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事部门,长期从事人事招聘工作,截至目前面试人数已超过2000人,在求职招聘方面有一定的见解,并在网络及报刊上发表过一些文章。
【行业揭密:校园招聘那些事】相关文章:
揭密形形色色的招聘陷阱02-20
北京:房地产经纪行业薪金揭密11-11
校园招聘应谨防的招聘陷阱02-19
求职陷阱揭密11-15
校园招聘早知道02-27
2014民生校园招聘笔试11-19
银行校园招聘面经11-28
校园招聘之网申11-26
2014校园定向招聘笔试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