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双涛:剑招出新以弱胜强

时间:2022-11-12 06:50:18 自主创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范双涛:剑招出新以弱胜强

初见范双涛,很自然将他和他的行业――园林景观艺术联系起来,衣着搭配协调但不拘谨,思维严谨态度随和。
39岁的范双涛给公司取名“华天”,他说他希望看到中华民族的强盛,看到民族工业的强大。作为表象之一,在他的办公室里,看不到一件进口产品。
“寻梦”放弃10万年薪
范双涛出生于四川普通农家,幼年生活贫困。十余年寒窗苦读之后,他在武汉工业大学拿到硕士学位。
踏入社会,他先后从事技术、生产和营销工作,历经坎坷和磨难。29岁那年,他开始主持一家国企的全面工作。但为了更好地发挥潜能,他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辞去公职,应聘成为北京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的高管,年薪10万元以上,各种费用公司全额承担。
应该说他是不缺钱了,那他放弃高薪职业选择从零开始创业,又是为什么呢?
范双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一些研究。他说,古语云“人心惟危”,很多优秀人才因此选择独善其身,即使共事也难免内耗。他希望,有朝一日能聚合一批优秀人才,创出一番事业。
一次很平常的聚会中,几个要好朋友谈起自己的苦恼:他们在外闯荡多年,但始终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职业。范双涛感到很惊讶,在他眼中,这些朋友都是极有能力的人。
范双涛当场作出惊人决定。他激动地对朋友说:“我要自己开一家公司,请你们来经营,你们在我眼中都是最棒的人才!”
2002年,范双涛辞职回汉,在光谷创业街干起他熟悉的园林行业,那些朋友都成为公司的骨干。他认为园林行业在武汉是新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他给公司命名“华天”,他说他要通过努力,和众多企业家一起为华人撑起一片天空。
“老实说,我们还没有资质”
万事开头难,华天园林也不例外。公司初创时期,仅有三四个人在几间民房中折腾,处于缺资金、缺人才、缺资质、缺业绩的“四缺”境地,但坚定的使命感和强烈的成功欲让范双涛矢志不渝,终得柳暗花明。
范双涛形容,最初他们公司简直就是“新房预报公司”,只要发现武汉哪里有新建筑冒出来,他们马上闻风而动,一次次上门宣传,以求抓住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商机。
终于,一家小规模的企业为他们的执着感动,表示愿意让他们来进行绿化布局,但是要检查他们的资质证书。
刚刚成立的公司,很多制度都还没有完善,又一直在奔波着发展业务,哪里来得及申请资质?行内朋友好心地建议,先“搞”个资质证明,对付一下难关,施工还是按质量完成,等收了钱,以后再跟人解释也不迟。
范双涛立刻否决了这个建议。他向那家企业负责人直言,作为新公司,实在是还没有什么业绩,但员工都拥有丰富实践经验,而正因为缺乏业绩,华天会珍惜每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同时递上了一套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措施的方案。面对这些,对方还能说什么呢?
这来之不易的第一笔业务虽然只有二十多万元,但范双涛认为它的价值远不止此,“这是诚信理念的胜利”。
创新不辍屡屡以弱胜强
除了“诚信”,华天园林还流行一个词―“创新”。范双涛说:什么事情都不能墨守成规,要用新的知识和理念来更新自己的思想,以期不断突破。在这方面,有两件事让他记忆犹新。
2003年,在参与湘南学院景观设计竞标时,刚出道的华天园林遇上了强劲对手―深圳一知名大型园林公司,不论是资质、规模还是经济实力,双方都不是同一重量级。可是,当投标文件展示在招标人面前时,华天园林的设计方案令大家眼睛一亮,仅一个回合,华天园林便完胜对手。一个三级资质的园林企业,居然能将一级资质的园林企业“斩”于马下!

原来,华天园林摸准了对方可能会轻敌的思想,力求在细节上取胜。设计前和校方进行了多方位的沟通,充分领会其意图,同时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发掘和研究。通过讨论和研究,发现很多成熟的设计公司在做方案时都有相对成型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很通用,但是缺乏创意。
范双涛抓住这一点,在创新上狠下功夫。为了提升本次设计的竞争力,除了请从事了几十年园林设计的老专家给予指导外,还组织了一支专业的设计队伍。就这样,实力相对弱小的华天园林,一举击败似乎不可战胜的强大对手。这次成功不仅为华天园林在设计上打开了思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赢得了极高的业内知名度。
2004年,湖北省博物馆园林项目招标,竞争者超过30家,最终花落华天园林。谈起这件事,范双涛激情满怀。虽说当时的华天园林已日渐成熟,驶入正轨,但同30多个专业对手过招,的确胜之不易!其胜出的秘诀同样是两个字―“创新”。
范双涛回忆说,省博物馆的设计方案与其说是一幅设计图,还不如说是一件艺术品。由于博物馆是公益场所,同时有很深的地方文化内涵,因此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大众休闲功能”,又要体现“楚文化”的构图特点。范双涛在方案中大量加入“文化”作料,编钟、凤凰这些独一无二的楚文化标志物被应用得恰到好处。而且在设计中很少用外来稀有树种,却大量使用本土植物,这样既经济自然又适合公众场合的特点,本地植物还有适应本地气候,利于维护等优点。设计思想理清后,又先后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5位专家的支招,结合博物馆的功能特点与湖北省的地域特色,将楚文化的深刻内涵融入湖北省博物馆的室外环境景观艺术之中,再通过精雕细琢、至善至美的表现手法,终于谋得竞争的胜果。
“是我的错”成口头禅
范双涛的助手胡颖说:“范总很喜欢检讨自己,他最常说的口头禅是‘是我的错’。”范双涛真的是个那么容易犯错的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记者随意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员工犯了经济错误,该怎样处理?范双涛说,我首先要问自己四个问题,一问自己公司的分配制度是否公平;二问自己是否对员工关心不够;三问自己公司的监管制度是不是完备;四问是否洞察到员工试用期内的要害所在。若员工犯错的原因属于上述四种情况之一,则管理者当承担主要责任。范双涛处理这些情况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人感受和发展前途。
胡颖说,能成为华天的员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这里处处体现着人性的关怀。记者也发现,这里的员工,不论是60多岁的总工程师,还是20多岁的司机、文员,都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谈话也像家人一样亲切。总工程师吴桂芳深情地说:“公司就像一个家,我们每个人到公司就像回了家。大家在一起享受工作的同时也享受着生活。所以我们公司加班,大家都争着抢着,加班的时候大家心情很紧张也很舒畅。”
这几年,生产规模从十万到百万再到千万,华天园林一路茁壮成长。
范双涛观点
付出与回报
做生意的过程既是证明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回报的过程。付出和回报是公平的,你对社会付出了多少,你才可能得到多少回报,同时你从社会得到了多少,也应该回报社会多少。
以诚信的态度对待生意伙伴,赢得伙伴的支持;用完美的作品打动客户,赢得客户的信任;用优良的质量回报社会,赢得最好的信誉――这就是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感恩的心
我对客户、对生意伙伴、对员工,都以一种感恩的心对待他们,没有客户,公司不可能生存,没有合作伙伴,实力难以壮大,没有员工,个人再有才华也无法发挥。 初见范双涛,很自然将他和他的行业――园林景观艺术联系起来,衣着搭配协调但不拘谨,思维严谨态度随和。
39岁的范双涛给公司取名“华天”,他说他希望看到中华民族的强盛,看到民族工业的强大。作为表象之一,在他的办公室里,看不到一件进口产品。
“寻梦”放弃10万年薪
范双涛出生于四川普通农家,幼年生活贫困。十余年寒窗苦读之后,他在武汉工业大学拿到硕士学位。
踏入社会,他先后从事技术、生产和营销工作,历经坎坷和磨难。29岁那年,他开始主持一家国企的全面工作。但为了更好地发挥潜能,他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辞去公职,应聘成为北京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的高管,年薪10万元以上,各种费用公司全额承担。
应该说他是不缺钱了,那他放弃高薪职业选择从零开始创业,又是为什么呢?
范双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一些研究。他说,古语云“人心惟危”,很多优秀人才因此选择独善其身,即使共事也难免内耗。他希望,有朝一日能聚合一批优秀人才,创出一番事业。
一次很平常的聚会中,几个要好朋友谈起自己的苦恼:他们在外闯荡多年,但始终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职业。范双涛感到很惊讶,在他眼中,这些朋友都是极有能力的人。
范双涛当场作出惊人决定。他激动地对朋友说:“我要自己开一家公司,请你们来经营,你们在我眼中都是最棒的人才!”
2002年,范双涛辞职回汉,在光谷创业街干起他熟悉的园林行业,那些朋友都成为公司的骨干。他认为园林行业在武汉是新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他给公司命名“华天”,他说他要通过努力,和众多企业家一起为华人撑起一片天空。
“老实说,我们还没有资质”
万事开头难,华天园林也不例外。公司初创时期,仅有三四个人在几间民房中折腾,处于缺资金、缺人才、缺资质、缺业绩的“四缺”境地,但坚定的使命感和强烈的成功欲让范双涛矢志不渝,终得柳暗花明。
范双涛形容,最初他们公司简直就是“新房预报公司”,只要发现武汉哪里有新建筑冒出来,他们马上闻风而动,一次次上门宣传,以求抓住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商机。
终于,一家小规模的企业为他们的执着感动,表示愿意让他们来进行绿化布局,但是要检查他们的资质证书。
刚刚成立的公司,很多制度都还没有完善,又一直在奔波着发展业务,哪里来得及申请资质?行内朋友好心地建议,先“搞”个资质证明,对付一下难关,施工还是按质量完成,等收了钱,以后再跟人解释也不迟。
范双涛立刻否决了这个建议。他向那家企业负责人直言,作为新公司,实在是还没有什么业绩,但员工都拥有丰富实践经验,而正因为缺乏业绩,华天会珍惜每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同时递上了一套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措施的方案。面对这些,对方还能说什么呢?
这来之不易的第一笔业务虽然只有二十多万元,但范双涛认为它的价值远不止此,“这是诚信理念的胜利”。
创新不辍屡屡以弱胜强
除了“诚信”,华天园林还流行一个词―“创新”。范双涛说:什么事情都不能墨守成规,要用新的知识和理念来更新自己的思想,以期不断突破。在这方面,有两件事让他记忆犹新。
2003年,在参与湘南学院景观设计竞标时,刚出道的华天园林遇上了强劲对手―深圳一知名大型园林公司,不论是资质、规模还是经济实力,双方都不是同一重量级。可是,当投标文件展示在招标人面前时,华天园林的设计方案令大家眼睛一亮,仅一个回合,华天园林便完胜对手。一个三级资质的园林企业,居然能将一级资质的园林企业“斩”于马下!

原来,华天园林摸准了对方可能会轻敌的思想,力求在细节上取胜。设计前和校方进行了多方位的沟通,充分领会其意图,同时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发掘和研究。通过讨论和研究,发现很多成熟的设计公司在做方案时都有相对成型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很通用,但是缺乏创意。
范双涛抓住这一点,在创新上狠下功夫。为了提升本次设计的竞争力,除了请从事了几十年园林设计的老专家给予指导外,还组织了一支专业的设计队伍。就这样,实力相对弱小的华天园林,一举击败似乎不可战胜的强大对手。这次成功不仅为华天园林在设计上打开了思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赢得了极高的业内知名度。
2004年,湖北省博物馆园林项目招标,竞争者超过30家,最终花落华天园林。谈起这件事,范双涛激情满怀。虽说当时的华天园林已日渐成熟,驶入正轨,但同30多个专业对手过招,的确胜之不易!其胜出的秘诀同样是两个字―“创新”。
范双涛回忆说,省博物馆的设计方案与其说是一幅设计图,还不如说是一件艺术品。由于博物馆是公益场所,同时有很深的地方文化内涵,因此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大众休闲功能”,又要体现“楚文化”的构图特点。范双涛在方案中大量加入“文化”作料,编钟、凤凰这些独一无二的楚文化标志物被应用得恰到好处。而且在设计中很少用外来稀有树种,却大量使用本土植物,这样既经济自然又适合公众场合的特点,本地植物还有适应本地气候,利于维护等优点。设计思想理清后,又先后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5位专家的支招,结合博物馆的功能特点与湖北省的地域特色,将楚文化的深刻内涵融入湖北省博物馆的室外环境景观艺术之中,再通过精雕细琢、至善至美的表现手法,终于谋得竞争的胜果。
“是我的错”成口头禅
范双涛的助手胡颖说:“范总很喜欢检讨自己,他最常说的口头禅是‘是我的错’。”范双涛真的是个那么容易犯错的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记者随意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员工犯了经济错误,该怎样处理?范双涛说,我首先要问自己四个问题,一问自己公司的分配制度是否公平;二问自己是否对员工关心不够;三问自己公司的监管制度是不是完备;四问是否洞察到员工试用期内的要害所在。若员工犯错的原因属于上述四种情况之一,则管理者当承担主要责任。范双涛处理这些情况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人感受和发展前途。
胡颖说,能成为华天的员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这里处处体现着人性的关怀。记者也发现,这里的员工,不论是60多岁的总工程师,还是20多岁的司机、文员,都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谈话也像家人一样亲切。总工程师吴桂芳深情地说:“公司就像一个家,我们每个人到公司就像回了家。大家在一起享受工作的同时也享受着生活。所以我们公司加班,大家都争着抢着,加班的时候大家心情很紧张也很舒畅。”
这几年,生产规模从十万到百万再到千万,华天园林一路茁壮成长。
范双涛观点
付出与回报
做生意的过程既是证明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回报的过程。付出和回报是公平的,你对社会付出了多少,你才可能得到多少回报,同时你从社会得到了多少,也应该回报社会多少。
以诚信的态度对待生意伙伴,赢得伙伴的支持;用完美的作品打动客户,赢得客户的信任;用优良的质量回报社会,赢得最好的信誉――这就是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感恩的心
我对客户、对生意伙伴、对员工,都以一种感恩的心对待他们,没有客户,公司不可能生存,没有合作伙伴,实力难以壮大,没有员工,个人再有才华也无法发挥。

【范双涛:剑招出新以弱胜强】相关文章:

网上求职技巧出新招07-31

扬中:大建设为就业创业拓出新空间08-10

美国小伙中文吆喝创出新事业07-31

骗职介费又出新招 小心陷阱!08-02

面试中的刀光剑影07-31

关于宝洁的面试范题08-08

成功秘招08-08

“双剩女”:如何走出“双失”怪圈?08-01

招警考试:招警考试经典面试试题及解析08-09

招警试题面试:某省招警面试题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