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职场“生死线”: 35岁到底是危机还是机遇
关于职场“生死线”: 35岁到底是危机还是机遇,以下是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场“生死线”: 35岁到底是危机还是机遇
考公务员,有要求35岁以下的硬杠杠;去人才市场,几乎八成招聘企业的年龄要求是35岁以下;网上求职看一看,也是“不超过35岁”的要求满眼漂。在很多人眼里,35岁正当时,经验丰富、处世成熟,但事实上,35岁以上,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因为年龄的关系,其职场之路都变得比较狭窄。
37岁妈妈难返职场
去年下半年,眼见着家里的老二也上幼儿园了,一心想着终于可以重返职场的罗晓莉开始了重返职场的准备。
七年前,罗晓莉在一家小公司上班,怀上老大后,家里商量让她辞职回家,因为“反正一个月也拿不了多少钱,不如在家安心养胎”。
没想到,这一回家就是七年。刚把老大盘顺,又怀上了老二。这两年经济不景气,老公虽说在单位升了职,但收入涨幅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不想让他压力太大、负担太重,所以我就决定老二上幼儿园后出去找工作。”她说,会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虽说离开岗位七年,但一直也没有荒废。
本以为找个工作不会太难,罗晓莉却发现,还算有准备的她在人才市场逛了一个多月,没找到一家合适的单位。“他们多数都是觉得我年龄大了,很多招聘都要求在35岁以下。”她很有些沮丧,“一家餐饮企业招会计,一问我的年龄就摇头。如果说是因为我有7年没有上班当全职太太拒绝,我还好想点,但真的很不明白,会计工作怎么也会限制年龄?”
35岁的确不被看好
有公司的招聘人员表示,许多岗位年龄要求是因为工作性质不同,比如办公室文员,他们更多是主要负责前台接待工作,年轻一些的人从事这项工作当然更好。
也有招聘官很坦率地说,35岁以上的大龄员工虽然经验丰富,但其体力、反应、灵活性方面,无法与年轻人相比。而35岁以下的员工可塑性强,易培训开发,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他们学习能力强,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维。作为企业,考虑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年轻人的效率比年长的高,自然会更多地选用年轻人。
35岁以上的,社会上总有适合她们的岗位吧?
有招聘负责人认为,35岁以上的应聘者往往缺乏工作激情和创造力,工作效率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因为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容易凭自己的资历优势,使上司认为不如年轻人那样容易管理。有单位的招聘负责人则直言不讳:用人单位更愿意用薪水要求低一些的年轻人,能够节约企业成本。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35岁以上求职者在人才市场上“不被看好”的状况,并且年龄越大,求职的难度也越大。
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指出,所谓的35岁底线,多是用人单位造成的,有一种跟风的心态。如果招聘广告大部分都有年龄限制,那么就会慢慢影响到这一年龄的人的心理,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不好风气。
高层岗位偏爱大龄
但是,记者也发现,有35岁以下要求的岗位,大部分知识技术含量并不高,年轻就容易成为优势。而高层岗位往往都需要有技术、有特长、学历或职称的,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在流动时是不会受年龄限制的。
41岁的吴军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还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月薪8000多元。他说,IT这个行业越跳收入就越高,自己有比较好的证书,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跳槽换个工作并不难,在35岁以后,他已经换了两个单位了。
记者在一些专业招聘期刊上也看到,比如一家科技公司招机械工程师,年龄要求是25~40岁,要求“具有2年以上精密机械、机床结构设计经验,或4年以上大型非标机电设备结构设计经验”,要求、标准定得相当细。
而一些猎头公司表示,他们的目标也主要是这个人才是否适合企业的需求,年龄上也没有硬性的35岁以下要求。
建议
把危机变成机遇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其实35岁到50岁之间才是发展职业的黄金期,在35岁以前找好职业,有十多年是真正出成果的时期。
心理学家张清芳认为,心理学上讲中年危机的概念,可能讲到35岁很容易和这个概念连接起来。其实危机是用得非常玄妙的一个词,通常一般人讲危机是一个危险,但也可以把它分开来看,危是危险,机是机遇。
出了问题说明是好事情,是因为要有更高的发展,你要寻求更上一层楼,那么你怎么样去处理这个危,然后把这个危变成机呢?就是要去规划一下,十多年来乱七八糟做了一系列的事情,你到底要做什么,你到底长处在哪里,你要自己理清,你要给自己人生的发展穿成一条线,那别人才知道我们需不需要你这样的人,所以它应该是双赢的一个关系:我去寻找一个职业,我应该能够从我这个职业的发展、人生的发展上面实现我人生的一个理想;企业,招到一个人,你一定要给我创造价值。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得比较好,这就是机遇。
支招
35岁求职宝典
1.突出经验,优势最大化。35岁以上的求职者经验丰富是优势,无论是在简历等求职资料上还是在面试时都要着重说明这一点。
2.拿出实际的成果,是对自己能力的最好证明。
3.打破传统求职方法,直接面试。一般来说,不少用人单位看到求职者简历上的岁数在35岁以上,有可能不约见面试。打破常规的求职方法去独辟蹊径有可能获得机会。如,先收集本市所有认为适合自己的企业电话号码以及地址等资料,再打电话到相关企业去问需不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如果说要则立即约定面试时间。如对方问及年龄,就说:“电话里讲不清楚,我们见面后再详谈好吗?”见面后避虚就实,尽量展现强项。
4.打消招聘方的思维定势。一般的用人单位都觉得35岁以上的人家庭压力较大,能用在工作上的精力不如年轻人多。为了消除用人单位的顾虑,在面试时要注重自己仪表修饰,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旺盛的斗志。
5.自己不要先输在年龄上。在简历介绍中和面试时要让用工方明白,自己平时很注意对新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职场大V说
@柳传志
毕业生求职,要有什么样的心态?首先要把自己预定发展方向目标考虑的比较清楚,然后选择的时候要分几步去实现未来的目标,所以第一个求职单位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条件还是要想得比较清楚。第二,要想清楚在笔试面试之中自己是不是准备的比较充分。第三,不要怕挫折,挫折本身对人是很好的经历。
@蒋锡培
任何一个立志成为基业常青的公司,都必须有敢于拿自己开刀的勇气,“解剖”自己,发现问题及更优的发展模式,以便更好适应周边多变且未知的环境。这个世界,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在被别人革你的命之前,自己要先主动求变,革自己的命,当然了,要做到并不简单,尤其是在风平浪静活得似乎很舒适的时候。
@俞敏洪
有人说重复工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重复工作没有目标确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重复的事情如果有了一个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就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每天给花和树浇水不会痛苦,因为尽管浇水是重复的,但花和树在成长,成长就变成了我们关注的目标。所以如果工作让我们成长,重复就会产生乐趣。
总结:
35岁,被设为职场的生死线。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应聘企业,都常会看到“不超过35岁”的要求。连女人生孩子,超过35岁,就会无条件的给你盖上“高危”的戳。35岁,是一个即尴尬又难跨越的坎。
不可否认的是,在职场上,对“年轻人”更偏爱。虽然老员工拥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思维能力更高,情绪控制力更好,更有助于商业发展。但如果只是处于基层,生产力和新员工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别。
而对于企业来说,老员工的人力成本高,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商业化,往往只能走人。
35岁,是危机,也是机遇。
虽然“35岁”让人恐慌焦虑,但也并不是一刀切。如果你有实力,自然不怕;如果你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或许出去闯闯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对于职场来说,公司提供多渠道上升空间、个人不断充电并提升能力,是应对的唯一法门。
35岁“职场生死线”,既然是职场的一种潜规则,首先要看自己是否认同和接受这一规则。如果不接受又没有能力改变,可以选择换一个岗位或者环境。如果没有改变的魄力和决心,又不想承担改变的风险,只能接受这种规则。但是所有人在工作中都应该怀着积极的心态,学习相关知识,展示自己的才能。
【职场“生死线”: 35岁到底是危机还是机遇】相关文章:
人才争夺步入国际白热化 是危机还是机遇03-28
职场话题:机遇是怀才不遇还是眼高手低03-22
35岁成职场“生死线”02-24
职场女性的危机03-27
职场中的年龄危机职场经验10-28
请问笔试到底是中文还是英文?03-13
到底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02-16
职场规划危机04-06
金融危机将带来新的创业机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