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职场人的“充电”新逻辑

时间:2023-02-28 09:32:48 充电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云时代,职场人的“充电”新逻辑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重新解读员工的充电需求?员工的充电选择,还反映出了什么其他内涵?

云时代,职场人的“充电”新逻辑

  恐怕没有谁会比HR更关心这个问题了,毕竟员工作为企业最大的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的未来。然而,有不少职场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入不敷出的职业枯竭状态,知识储备随时代变革在打折、身心状态处于亚健康等。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耗费自己的“电量”,一旦不能及时补充,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而HR们却希望员工是“即插即用型”人才,希望今日做的培训,明日就能快速见效。

  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HR部门、组织是功利的,任何一个培训项目、课程都是从组织战略出发,服务于组织需要。而员工对于这类培训,却并不一定买账,他们会毫不客气的告诉你:职场人就是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才能迸发真正的能量,才能“满血复活”。

  近来,天际网发布了对近百万职场人所做的调查数据。曾经,MBA、EMBA、学历教育、语言能力、业务技能培训之类的“最爱”,已经退出神坛,职场人的充电需要“接地气”,关注实用性的技能培训,修身、修心的充电课程,而充电方式也更加多元。

  本栏目近来几期,都连续刊登了人力资源部门该如何做员工培训的内容,华为、京东商城、宁波银行(002142,股吧)等都献身说法,有声有色地分享了他们的培训经验,引发了很多关注。甚至得到了很多读者赞叹,“这是令人惊喜的培训”。因为,他们更多地关注了员工需求。

  然而,更多的现实情况是,HR部门会“以我为主”,可以在培训形式上想方设法“以客户为中心”,但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却是更关注组织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以及更为科学的知识管理方式,会很少会真正地从员工需求出发。

  此时,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无疑需要重新审视员工的培训需求以及意识形态。同时,关注员工正在如何进行自我修复,乃至满血复活的方式,员工又对充电抱以何种心态,可能是提升人才培训效果的更深层问题。

  我们将通过对几位职场人的访谈,讲述他们各自的充电故事。相信会引发HR部门的思考:员工需要怎样的充电模式?哪类充电更有能量?如何了解员工、认同他们的需求,给予员工更大的个人提升空间,从而在成就员工的同时创造更高的组织价值。管理(晓庄)

  职场人的充电需求选择与企业培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以个人出发而组织是从企业战略出发难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完全相悖吗

  从能力到能量的跨越

  当组织在期待从优秀到卓越的晋阶,员工对于自我提升也有了新标准:从提升能力,到提升能量的转变。

  目前,在一些企业内流行一类培训项目,叫做“满血复活”。它是一种自我更新式培训,解决员工情绪压力问题。然而,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满血复活”方式和解决方案。

  其中,“活到老学到老”已日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充电”已不是遇到业务瓶颈,或产生职业倦怠等情况才做出的选择,有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已渐入“随时充电模式”。

  MBA类学历教育渐失光芒

  近来,由天际网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充电指数》揭示了职场人充电与时俱进的新趋势:提升“软实力”成为充电主流。在参与调研的约96万用户中、有71%已经开始在本职工作之余,进行充电或有计划近期充电。其中,男性占64.2%,女性占35.8%。

  而呈现出来的几大新的趋势和特点,的确令人有些意料之外。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曾经受人追捧、趋之若鹜的学历教育,比如MBA、EMBA,以及语言能力等直接挂钩工作的“硬杠子”,不再是职场人的迫切之需。

  这是一个最显眼的新变化和趋势。

  “技能提升”非年轻人莫属

  在22-24岁,初入职场三年的职场人中,充电需求排行三甲的内容是PPT制作、新媒体运营等学校不教、但职场用处极大的技能,该需求有43%;对于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的充电内容,也有28%的人热衷;还有12%的人关注职业形象打造、时间管理、整理收纳等个人素养提升之道的充电。

  也许,HR们会认为年轻人关注的这些内容“很个人”,甚至“小儿科”,但这就是接地气的现实需求,就实实在在的摆在这儿。

  为什么MBA类学历教育开始出局年轻人的三甲选择?看似出乎意料,细究起来也不难理解,因为90后越来越“国际化”,他们从小就拥有国际化视野的社会背景,在受教育程度和外语能力上普遍提高,甚至毕业后通过4、6级都不鲜见。而书本上不教、职场上又用得着的内容,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的内容。

  对于HR部门来说,是否了解到了年轻员工这些“淳朴”的需求?而大多数HR会认为,企业要做的培训一定是与战略需求紧密相关,像这些员工个人本应必备的知识,还用组织去培训吗?这时就是体现HR是让员工“满意”,还是给其“惊喜”的时候了。

  但求“修行”“修心”的中坚派

  对于25-34岁,开始进入企业中层和初级管理层的职场人,充电需求排行“三甲”的是:国学、佛学、中医、养生等传统文化常识,占48%;MBA/EMBA学位教育,占19%;:鉴表、品酒、艺术品投资收藏等生活品质进阶之道,占17%。

  曾经,这些内容曾经被看作是“不务正业”的追求,在80后这些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事实上,由于80后已具备更强的业务能力,学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弥补知识体系上不足的课程,以及拓展人脉。但这方面的独特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圈子形式所取代。

  而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对于中层骨干的要求,也是更看重其阅历、能力和未来的“升值”空间,特别是选聘人才时,更多都是通过熟人推荐、猎头、圈子获得,而这些能力指标,仅凭学历是无法证明的。

[next]

  同时,这种充电需求的原因也更为复杂多样,像因为要与年龄、阅历都更为成熟的决策层打交道机会的增多,国学、佛学、中医、养生等传统文化话题,是与之加强沟通的最好的催化剂;有32%的人在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后,深切体会到医疗、教育成本之高,而通过充电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就可自行解决一些问题;有11%的70后、85前表示,由于成长于物质和资讯都相对贫乏的时期,他们会选择钢琴、绘画等艺术类充电来弥补幼时的遗憾。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社会上的圈子活动,像经理人俱乐部、XX友俱乐部之类,以建立自己圈子的同时,还愉悦身心。可见,从更强调个人需求、拓展能量出发的充电内容更受青睐。

  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企业(特别是外企、创意型企业等),开始在建立类似学生时代的社团,而一些HR部门,也开始为员工举办国学、养生讲座,一些企业还会送员工参加短期或长期的社会培训。

  充电的同时“混圈子”

  说到圈子,不能不提恰同学少年的“同学圈”。曾经,MBA/EMBA之所以费用高昂却大受追捧,更多的是因为人们看重除知识以外的“圈子”优势。然而,当人们过度消费MBA教育的圈子功能后,结果已人尽皆知,甚至成为笑谈。

  而此次调研数据也表明,职场人已拥有更多无需昂贵费用甚至成本极低的方式,同样可做到知识与人脉兼得。

  有42%参与此次调查者,正在参与或对依托于新媒体的各种新兴“圈子”抱有强烈兴趣:以《罗辑思维》、《极客公园》等为代表的这类“圈子”,实质是利用新媒体的形成的圈子;有21%的参与调查者表示,他们不但通过这些社群的微信语音、视频等特色内容获取知识、资讯,更乐于将人脉拓展到线下的互动形式中,比如读书会;有7%参与调查者表示,他们已不只满足于做一个参与者,而正在成为新社群的缔造者和组织者。

  对于HR部门来说,你认为一个只知道工作毫无爱好的员工,和一个有更多社会活动的员工,哪个更有创造力?更有可能带来个人业绩的成长?因此,如何构建和形成让员工受益的圈子,或者推荐员工进入有益其发展的社会圈子,不仅员工个人乐此不疲,对组织也充满机会。这更需要组织拥有迎接更多变化的胸怀。

  充电不仅在八小时之外

  过去,职场人充电通常都在抢夺“八小时之外”的家庭时间。而目前,随着就业、择业观念的日益自由和个性化,使得个人充电时间安排也不再局限于晚间和周末,在更加灵活的同时集中体现出向“两极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智能手机全面普及,利用手机APP背单词、看短视频,三五分钟即可轻松掌握一个知识点,因此有63%参与者是利用“零敲碎打”的时间进行充电。这也正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特征:碎片化。

  对于组织来说,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挑战:时间碎片化了,那么该如何抢夺员工的注意力。像京东的企业大学,在得知员工在追看《来自星星的你》之后,就组织了韩语培训班,同时请韩国同事主讲,延伸至韩国文化,还发起了“女神叫你去上班”活动。注意啦,重点在最后,是促使让大家好好来上班呀。这样既满足了个人充电愿望,又实际组织诉求的活动,谁会不喜欢?

  目前,有17%参与者正有长期且完整的时间段充电的想法。在国内,属于新兴事物的gap year(全年国外游学)模式,正在渐成时尚,尽管它对时间、金钱投入的要求都很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生经历的体验,不再只是强调“我该学什么”,而是更关注“我想要什么”。职场人不再是被动选择,不再仅仅强调学而能用,而更看重他对人生的影响,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而许多组织已开始实践,通过海外派遣、停薪留职等形式,让员工依然愿意留在或回到企业中。

  随着云组织的盛行,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人才培养系统被要求升级为一个全面的“支持系统”,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在员工面临任何业务时,都能提供快速的知识供给和能力/能量的训练平台。

  随着员工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员工自我的意识增强,且越来越走向自我实现这一顶层需求时,也正是考验HR们的时候:你是给员工满意,还是给员工惊喜,其实就是组织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路径。管理

  从“旁门左道”中发现学习的智慧,比传统课堂充电的方式更有智慧。

  “跨界”的充电哲学

   用“声色犬马”来形容沱沱工社品牌总监万鸿的自我充电,再合适不过。

  “充电!你们要采访我?可我从来没有报过EMBA班,也不热衷于考证。”万鸿算是一个“非典型”的职场人士,因为对她来说,充电不是正襟危坐的坐在书桌前,而是去行走,去尝试新鲜事物,享用有滋有味的生活。

  工作之余,万鸿的大把时间都花在对旅行、文学、电影、美术的追求上。同时,生活中的她更是个“挑剔”的买手,做记者时有一次冬季夜间的调查行动,她为了买一双雪地靴花了一个下午,在商场里研究哪种鞋保暖防滑。也正是这种天性推动了她日后在时尚圈有更大的施展。

  将学院派教育化整为零

  难道休闲娱乐的“旁门左道”也算是职场充电?

  这不得不从万鸿的职场经历说起,她曾做过记者、时尚网站主编,而现在,她干着为一家消费企业打造品牌的工作。如何将时尚的生活方式传达给消费者,是她不断研究的方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到真实的商业社会去体验消费,研究消费者心理。比起书本,万鸿更喜欢在真实的交往中,去感知、去发现、去揣摩消费者。

  万鸿最喜欢交往的女作家之一是孟晖,孟晖在美术史上的发现不光源于在中央美术学院肄业,更源于在欧洲各国博物馆、美术馆的工作经历。这是万鸿阅读她作品最兴奋的一点。

  读EMBA固然是一种方式,但万鸿更享受把时间化整为零的学习。她认为,在行走途中,才能发现人类文明最丰富的碎片。在商业社会中,才能体验到消费者真实的生活方式。而这,带给人的启发和智慧往往是学院式培训无法比拟的。

  “无用”变有用

[next]

  在万鸿看来,有用的充电人人看得见,但貌似无用的消遣更滋养心灵。因为这些“无用”的知识说不定哪一天就能达到合纵连横的效果。

  2000年,中国的当代油画收藏市场刚刚兴起,但价格高昂,普通人很难企及。为了把当代油画提供给更多的人欣赏,有艺术家成立了版画工作室。时任地方台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万鸿刚了解到这个艺术门类,便全力以赴地为买得起也能增值的版画做推广。2011年,北京UCCA画廊举办了一个思想广场的活动,由大师来指导孩子完成版画的制作,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在那个活动上,万鸿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张版画。2013年,一个“叫板Pizza”活动吸引了万鸿的注意,艺术家在牛皮纸上画画,消费者在买pizza的同时,还能买到一件艺术品。

  今年,一个奇妙的关于版画的市场推广的点子突然出现在万鸿的脑海里。这颗一直埋藏了14年的热爱艺术种子终于与她的职业生涯产生了联系,“就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那样神奇。”万鸿难俨兴奋。

  基于兴趣的充电

  在万鸿看来,作为中层管理者,在强度和压力较大的工作之余,若进行系统性学习已较难实现,这不仅需要很大的毅力,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而此时指引她进行充电的,更多是一种“吸引力”。万鸿在工作之余,会学一些自己感兴趣,令自己放松和愉悦的东西。同时,职场充电也需要一种推动力,比如学一些工作上急需用到的技能,这样的学以致用会让工作,在短时间内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强烈的兴趣和明确的需求,成为万鸿选择充电学习最主要的出发点。

  “这种抛弃了社交、证书、职称的目标性充电,是纯粹的基于内心的真实选择。”万鸿说到。

  通过圈子学习,远比参加培训班更具实用性。

  新行业的圈子学习法

  在互联网“混迹”多年的张阔,突然选择一头扎进风口的互联网金融业。然而,学中文的他对金融一窍不通,只是凭着对于金融行业的一种直觉,他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来到网信金融旗下的壹金融后,张阔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入门。

  上培训班不如混沙龙

  刚到一个新的行业,培训班成了很多像张阔这样“入门级”选手的最佳选择。

  刚开始,他在网上找一些社会上的培训班,但上了几节课才知道,这样的培训班噱头多过实际收获。虽然宣传信息里大都写着名师,但这些老师都是学院派,实际讲起课来重理论、偏宏观,内容学术味浓、枯燥生涩、不接地气。这对于本来就对金融业一窍不通的张阔来说,简直让他郁闷至极。不仅听起来吃力,而且学到的东西还不能立马用于工作,几次培训都收效甚微。

  什么样的培训班,能够听起来既轻松易懂,又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呢?作为金融业“菜鸟”,张阔决定向这个行业里的前辈们请教。通过他们的推荐,他找到了金融圈子里举办的一些培训班。因为这种培训班的讲师都是各大金融公司的一线工作者。不仅语言通俗易懂,知识点还很落地,很多内容能立刻用上。“这才是最适合我的学习方式。”张阔才意识到。

  “风控”一直是金融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张阔有幸参加过这样的培训,很多来自银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的一线从业者聚集到一起,就这个话题进行分享和交流。

  与其说是一个培训课程,不如说是一个同行从业者的沙龙,大家一起探讨风控的解决办法。比如,有同行提出,通过调查私营老板有没有离婚,是不是跟家人生活在一块,甚至老婆孩子是不是在国内这类的细节问题,都可以用来评估贷款人信用。类似这样的信息交流,使张阔收获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东西,更是实用的工作方法。

  线上圈子的机会和人脉

  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聚集在网上的时候,“混进”线上的圈子,也能给工作提供很多帮助。尤其对于金融来讲,这一行业比较封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普遍存在。网上的论坛、QQ群、微信群,都聚集了大量的相关从业者。

  这些圈子主要用于信息交流,如监管政策、最新动向和行业机会等信息。例如,某地方政府的基建项目资金需求就比较靠谱,收益也有保证。但这样的信息不会首先在公共平台上发布,而是先在圈子里传开。

  除了行业机会,还会有一些专业分析文章的转载和分享。张阔顺藤摸瓜,找到一些专业人士会浏览的行业网站进行学习充电。

  同时,在这样的群里,也经常会探讨一些专业话题。尤其是微信群,活跃度很高,交流机会也多。随着线上交流的频繁,这样的讨论和聚会也会定期转战线下。

  除了这样的专业群,还有很多同事、前同事,基于关系或者各种基于兴趣的群。通过他们的关系,张阔能接触到各种各样金融圈子里的人。

  如今,张阔已经从一个金融“菜鸟”升为互联网金融项目壹金融的董事总经理。可见,只要方法得当,外行也会成为内行!管理

  职场充电,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挖一口井。如果你想给自己取之不尽的源泉,那就要随时随地的充电。

  职场人应该学会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口述/北斗领航创始人 周学平

  从前,有两个和尚,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山头,但每天都会到同一条河里打水。有一天,一个和尚发现另一个山头的和尚没来,一个月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出现。这个和尚决定去一探究竟,当他来到另一个山头时,发现和尚正在悠闲的打太极,于是便问道:“啊,你不需要去打水吗?”另一个和尚说,“我不用去打水了,我已经在自己的院子里挖好了一口井。三年以来,我每天除了去山底下打水之外,还坚持每天打井。”

  职场充电,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挖一口井。如果想给自己取之不尽的源泉,那就要随时随地充电。当有一天,充电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你就拥有了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了。这口井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让员工自己寻找充电插座

  要打这口井,首先要清楚哪些地方能打出水来。职场人士应该明白,公司要求员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做猎头做了十几年,也总结出了几点:首先,是人际间的沟通能力;第二、完成业绩的能力;第三、要有信仰,有信仰的人才是积极向上的。

  如何通过自身努力,使得自己在这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

  刚进入职场的三到五年,参加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是有必要的。这种短平快的方式,能够迅速提高你的工作技能。现在一些人,一听说培训,就感觉像狼来了一样。事实上,这种系统化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我29岁那年,担任了中华英才网的猎头部总监,那时我非常缺乏管理能力。在半年之内,我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班,学到了很多专业概念,例如什么是领导力,并且在工作中学以致用,收到了很明显的成效。

  虽然时代在变迁,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充电方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但接受系统化的培训是哪个时代都需要的。

  其次,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授业恩师。现在流行一种“教练”技术,即通过提问,帮助人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技术和中国传统上“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很多民间的手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一对一的传承下去的。如果你希望你的人生有不一样的成就,就要找到自己在专业上的授业恩师。

  第三、除了专业上的老师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很多“老师”。如果你开始关注理财了,你就需要一个教你理财的老师。你可以找一个做银行行长的朋友来请教。以此类推,在人生的各个方面,你都可以跟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去学习。我把它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们也许不一定真的是巨人,但每一个人都有最擅长的领域。

  在许多企业中,员工都处在自己去探寻组织需求的状态。如果组织能给员工设置一个根据不同岗位设置的“能力考级系统”,让员工通过自测便可明确自己在本岗位上能力的优势和不足,并且为员工提供相应的课程设置、教练指导,相信员工充电速度会更快更及时,而不是总要自己去找“充电插座”。

  在众人的肩膀上充电

  接受培训和向优秀的人请教,在任何时候都受用。但是,这两种方式的运用应该在各个阶段有所侧重。刚进入职场的人,一定是首先要通过基础的培训,系统化的锻炼,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叫School smart(学术、正规、理论经验),一个叫Street smart(大街、江湖经验)。前者指结构化、体系化的培训和学习,后者主要指江湖规矩,例如,给领导送礼,怎么搞定客户。这些东西在正规的书本里学不到,没有人会教你。

  为什么基础培训很重要?因为当你还是一颗小树苗的时候,如果接触到太多的江湖规矩,你就容易走偏。初入职场的五到十年,都是让自己茁壮成长的阶段,当你长成一颗大树的时候,你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别人就不会影响到你。

  对于一些职位稍高的管理者来说,他们已经不为吃穿发愁,能到这一步,基础的专业技能差不多都在同一个水平上。而这时候拼的,是脑子里的高度、战略眼光。他们可能需要学习思想、战略、思维方式。古话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时候,多接触一些精英,和他们对话。从他们每个人身上吸取一点优点,博采众长,便能升华自己的思想。这叫“站在众人的肩膀上”。

  对于组织培训来说,更多的培训是为了提升员工的职位能力。而员工的充电诉求,却是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心智的提升出发,将影响自己整个职业生涯、甚至是人生质量的内容视为重点。因此,组织若关注人本身的价值提升,必然将获得更高的员工满意度。

  充电要软硬结合

  很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想尽了各种办法,为员工充电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规划培训体系,建企业大学。但是,员工到底在这些培训中能听进去多少?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充电意愿强的员工,总会通过看书、向人请教、参加培训等各种方式来充电。但是,针对那些充电意愿不强的员工,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拿他们怎么办?

  如果一个人没有充电意愿,那么充电环境的硬件再好,都于事无补。所以,要想真正保证员工个人的可持续学习力,必须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自己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从而达到他们各自设立的人生目标。

  一些中小企业引进《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很多企业内部国学风盛行。这就是一种软实力,如果软实力做好了,培训就上升到企业文化了。华为的企业文化做得非常好,他们中午熄灯睡觉,每个人拿着一个垫子,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但是每一个进华为的人,都觉得华为是“我家”。对于员工本人来讲,受过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之后,他就开始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就发自内心的想要去通过不断的充电学习,达到这个目标。

  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软硬结合,不要一味的将培训体系建设得很完善,却忽视了企业的软条件。与其为员工充电学习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不如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得充电学习成为他们终身的习惯。

【云时代,职场人的“充电”新逻辑】相关文章:

职场人应如何认清职场充电08-10

职场女性:新时代新规划08-09

职场需要充电了08-11

新社交时代更重视职场方向08-03

职场人充电需避免三大误区07-28

职场充电理性先行03-20

职场“充电”防“触电”08-02

职场充电 理性先行03-19

职场充电别跟风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