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既然城里难就业 何不基层去创业
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但近几年,一些“骄子”毕了业却找不着工作。据了解,2004年大学生就业率只有73%,有27%的人工作一时不能落定,教育部学生司的同志告诉我们,今年将有338万大学生毕业,比去年净增58万;2006年毕业生可能达400万,又增60多万。在城市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大学生似有过剩之嫌。
但研究人力资源的专家认为,我国大学生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不但远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甚至也远低于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学生“过剩”只是相对而言。事实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众多的中小企业极为缺乏大学生,他们求贤若渴,很希望大学生去那里成才。而不少毕业生对“下基层”热情不高,于是出现了一些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而基层、边远地区却“无人就业”的矛盾现象。
“天之骄子”们为何不愿下到基层?是他们缺乏理想还是我们的基层缺乏魅力?不久前我们就这一问题做了些调研。
请他们降一降期望值
四川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刘瑛坦言,我们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应当调整一下。受精英教育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有的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一味瞄准大城市、高收入,不愿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部分毕业生学识还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强,却一味追求高职位,不愿从基层小事做起;还有部分毕业生职业素质差,不愿吃苦,好高骛远,频繁跳槽。
这部分人即使在就业率较高的重点高校也不少,西南财经大学就是一例。该校是同类院校的排头兵之一,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1%以上,“虽然近年来就业形势紧张,但学生们的期望值仍难以降低。”西南财经大学招生办副处长余莉说,为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学校已经把到基层就业及志愿服务西部学生的奖励金从以前的3000元提高到了今年6000元。全国很多高校也纷纷出台措施,给予走向基层的毕业生各种奖励,如吉林省对到本省国家确定的贫困县的乡镇、村就业的大学生,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6000元。
但迄今为止,响应者并不十分踊跃,仍有学生宁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去基层。
辽宁省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16万人,比2004年增长30%,就业压力巨大。虽然辽西北急需大量大学毕业生,但沈阳、大连等城市仍是该省大多数学生的首选地。
薪水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价值,尤其是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由广东省有关部门进行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资薪近几年已呈下降趋势。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金祥认为,在薪酬方面学生们期望值不应太高,在很多地方,本科生月薪1500元、研究生月薪2500元左右还是不错的。
有关专家认为,在大众化教育社会,大学生应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不必斤斤计较于短时期的薪资。
帮他们调一调就业观
广东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结果还显示,在最希望就业的地区一项中,向往大城市是他们的主要心愿。首选广州、深圳的占总人数的77.4%,而愿去西部的毕业生仅有0.3%。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成孝予认为,学校应该引导毕业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很多地方,虽然条件艰苦,但这些地方往往更需要我们,到那里去会得到重视,才能也会得到更好的施展。”
他举了一个例子,电子科技大学一位学生毕业后选择到西藏移动公司工作。他告诉老师,他在网上发现,该公司一线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个重点大学本科通讯专业的学生,他说:“我在那里会得到
给他们多一点吸引力
应当承认,当今大学生中也不乏愿意到基层去干出一番事业来的,但对于他们也存在一些可以理解的顾虑。
有的贫困生,他们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一位学生反映,家里花了几万元钱供他读大学,毕业后一个月却只能领几百元,自己生活都困难更何况反哺穷困的家长,“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目前,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30%左右,他们急欲摆脱贫困,不愿意到收入不高的基层就业。以辽宁国家级贫困县西丰县为例,每年从当地考出的大学生有四五百人,而回乡的却不到10人。
“还有一些学生担心自己下去不但不能发挥作用反而被当地的落后环境所同化。”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朱世宏介绍,“这种担忧也不无道理。”杨继瑞说,应建立鼓励大学生去基层的良性机制,让大学生有进有出。由团中央等部委牵头实施的“西部计划”虽然有类似的机制,但出口政策还没有衔接好。如这些学生回来后考研就比应届本科生难,处于弱势地位,“能否对西部回来考研的学生有所优惠?”他建议。
中南大学就业中心主任刘金祥也指出,国家应出台一些配套政策,如户口“来去自由”等措施,不能让学生们像过去老一辈支边青年那样“献完青春,献子孙”,“要想办法创造条件,事业的平台、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一方面也不能缺。”
还有一些毕业生想到基层去却没有畅通的渠道。西部地区一些单位对人才非常需要,但等、靠、要的思想却非常严重,西南交大就业处长应松宝介绍,近些年,陕、甘、青等省几乎没有单位主动来学校要人。
应松宝举了个例子,甘肃一家冶金单位,条件不错,但最后没有一个毕业生去。如果他们能多做些工作,多讲讲他们对人才的重视,结果可能就不同。而另一家铁路工程局则相反,那里条件艰苦,工作长年与隧道、铁路、架桥打交道。而对分到那里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单位给毕业生的成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那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特浓。据悉一些铁路工程局为吸引学生还主动替学生们偿还学费、助学贷款。过去毕业生都不愿去那里,现在不少毕业生“争着去”。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