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名校情结”难解毕业生求职撞上“玻璃墙”
湖南大学近日举行2015届毕业生大型供需洽谈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60余家企事业单位设台纳贤。一些企业为了吸引985、211高校学生,开出丰厚薪金和优惠政策。一张“年薪10万”的宣传海报,吸引了许多学生驻足。
“烦透了,学历也要查三代?”刚被一家名企“婉拒”的研究生张栋发了一条微信,不到十分钟便收获了十几个“赞 ”。他苦笑着说:“点赞的应该都有过应聘被歧视的经历吧。”
作为一名湖南大学的研究生,张栋之前对找工作满怀信心,可接二连三的“闭门羹”让他备受打击。“一些名企一开始听说是湖南大学的研究生都很欢迎,但一看到我的简历中本科是一所非985、211的普通高校,事情就黄了。”
张栋的遭遇在湖南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副处长谭琳的口中得到了印证。“因为一些用人单位很看重第一学历,所以我们学校一些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好找工作。”
看得见、摸得着,就是进不去。毕业生遭遇到的这种就业歧视,被形象地称之为横在毕业生面前的一道“玻璃墙”。为何多年来不断呼吁打破就业歧视、名校情结,但这道“玻璃墙”一直存在?
困惑:“出身名门”为何是万能钥匙
去年4月,教育部发声:严禁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招聘活动发布含有限定985、211工程院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歧视现象并没有因为这一纸规定而偃旗息鼓。不能光明正大地呈现,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花招”。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广东一场校园招聘会上,深圳威富集团展示了“赤裸裸”的薪资标准。该公司将应届生就读院校分为普通、重点、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清华北大等5个梯度。普通院校本科生起薪5000元,之后每一级别增加1000元,给清华北大本科生开出9000元月薪,研究生每一个级别底薪相差2000元。
长沙理工大学的周建也遇到过类似招聘,他说:“有的单位采用综合分数的办法来筛选,211院校毕业加10分,985的可以加15分到20分……普通院校的学生在第一关就凭空比别人差了一截。”
大四学生李云舒不禁叹息:“难道有再多实习经历,能力再强,没有"好的出身",什么都是白搭吗?就不能给"屌丝"一点活路吗?”正忙着找工作的他,上个月投出了15份简历,收到回音的只有6份,而且都是县市级的单位。“我这种非名校的毕业生,连向大部分省级及以上单位投简历的资格都被活生生剥夺了。”他反复向记者表达了一个意思,“整个湖南也就4所高校是985、211,一个有眼界的单位就不应该把这么多学生拒之于千里。
无奈:信任名校是最保险的做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业歧视和名校情结的存在与现实的无奈、资源的分配以及观念的根深蒂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南大学的一场招聘会上,一家知名国企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学生只寥寥数语地交谈一下,哪怕只两分钟时间,一个小时也只能应聘30个学生。来了这么多人,最终我们只能把简历收回去,再进行筛选。”该企业招聘老师坦言,如果不设置一个门槛,成千上万的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选择,信任名校是最保险的做法。
“实际上,很多用人单位还是用这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利用985、211概念来选拔人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二是考虑到985、211院校毕业的部分学生专业素质不错,某些用人单位便以此为理由,进行限定性招聘。
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当前泛滥的院校歧视是从“娘胎”带来的。这个“娘胎”,就是多年来我国人为将高校划分为三六九等。中国有2000多所高校,211高校才百余所,而985高校才三四十所,名校成了稀缺资源。教育经费拨款向这两类工程院校的倾斜,也让211、985成为高校贫富分水岭。
“国家大部分的教育资金和资源都拨给了重点工程院校,所以学校被划分的层次越高,学生享用的资源就越多,视野越开阔,得到的锻炼也更多。所以许多用人单位认为985、211高校有着更好的教育质量,学生有更高的素质,是不无道理的。”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险峰表示。
同时,用人单位的“名校情结”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日益凸显。采访中,许多企业都表示,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再加上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大学生学非所用,客观上给用人单位“优中选优”创造了条件。
破解:用实力治疗“名校崇拜症”
“一些名校生心高气傲,因为进名企难只能"骑驴找马",在招聘时我们反而会对名校生更加谨慎。”长沙震和机电安装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邓向阳表示,对于“名校崇拜”自己不反对但也不赞同,“我的公司更加看重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材生对自己的定位比较高,进入社会时希望有较高的起点,从而可能导致频繁跳槽,使得公司岗位一直不稳定,对公司的日常工作影响很大。”
“我们希望毕业生实践经验多,动手能力强,要"接地气",不要"高大上"。”在湖南科技大学大型招聘会上,荷兰沃雷文(上海)公司的股东彭飞亮出了自己的招聘标准。他表示,每个岗位都需要相应适合的人,拥有跟岗位基本对口的本科文凭,动手能力强,沟通协调能力优秀的人,才备受青睐,总的来说,实力才是硬道理。
招聘中,一些企业慢慢发现高门槛并不是一把“金钥匙”,一些名校生的学历是过关了,但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却不一定符合标准,会读书并不代表会工作,甚至学历越高,越容易出现“书呆子”现象。企业开始慢慢化解自己的“名校情结”,理性筛选入职者。龙文教育集团招聘部主管张迟就表示,早已不把毕业院校当成招聘的条件,反而全力杜绝“高分低能”的求职者。
经历三次高考才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的身份录取,小学、中学就读的也都是三四流学校,这样的人是不是注定失败?但这恰恰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求学之路的真实写照。
【企业“名校情结”难解毕业生求职撞上“玻璃墙”】相关文章:
新型外贸人才难解近渴07-18
求职英语:给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建议04-20
毕业生须防“求职陷阱”04-22
毕业生如何预防求职陷阱04-24
大学毕业生求职面试技巧11-08
应届毕业生求职最佳时间07-10
毕业生求职如何保障自己权益11-02
毕业生求职安全注意事项12-13
毕业生真实的求职故事4篇11-11
企业最不喜欢的三类毕业生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