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生就业的三大难题以及解决办法
2006年,413万大学生毕业,其中12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7年毕业大学生495万,保守估计,将会有150万大学生当年找不工作。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难题。那么,难题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全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非常不足。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结构看,党政机构进人受到严格限制,“十一五”期间650万公务员的规模不得再增加;事业单位3000万人正在面临精简改革;国有和集体经济职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13000万人减少到了目前的3000万人;外资等企业由于工资增长和社保征收,劳动力成本在提高,加快了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的速度;从2007年1-5月情况看,惟有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实现了当期新增就业的93%。但是,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与大学生供给相比,也显得十分有限。
从未来创造就业机会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党政事业与企业比较,大量的工作岗位在企业;大型的资本密集的企业与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相比,后者将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从总体上讲,大学生中的大部分到党政事业、国有集体经济、外资大中型企业就业的局面将会一去而不复返。从这个趋势看,大学生就业难,最主要的是因为中国每千人微型和中小企业太少。按一般的规律,一个国家企业的99.6%以上是微型和中小企业,每个企业就业的平均人数大体在10人左右,一个国家70%-80%的劳动力在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就业。发达国家每千人50个企业左右,发展中国家每千人企业在20-30个,而我们国家2004年按照国家统计局普查的实际运营的法人企业只有350万户左右,再将平均就业人数只有2人的4000万个体工商户,以一个企业从业10人折算为800万个企业,13亿人口中,每千人也只有8.8个企业。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一个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太少,结果必然造成高失业。
中国微型和中小企业少,除了历史上限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原因外,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在实际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上,强调做大做强,上规模、上档次,而忽视甚至歧视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大学生们学非所用,如果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特别旺盛,其实可以通过进入用人单位后的再学习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足,即使大学毕业生学能满足所用,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也会有大量的毕业生失业。
其次,大学生的供给结构不合理,而且,向社会供给的大学生不能通过其毕业后的创业进一步创造对毕业大学生的需求。从社会需要的结构来看,一是本科生供给太多,职业技术毕业生供给太少。许多国家初高中毕业生分流,本科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各为50%左右。而受中国官本位文化和地区教育升学率的引导,中国绝大部分学生往本科教育挤,致使本科毕业生大大供过于需。二是本科生中适应党政、事业、国企专业的太多,而适应社会其他企业需要的太少。我们过去的大学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党政、事业、国有企业干部。上世纪90年代后,党政事业单位已经人满为患,国有企业从大量需要政工和技术干部,到90年代中期开始减人。然而,为党政、事业和国企服务的大学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较慢。三是培养的大学生中,适应单位就业型的太多,而能自主创业型的太少。发达国家本科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达20%左右。中国本科教育缺乏创业性、创新性、实践性、案例式教学,许多企业反映,招进的大学生适应和应变等能力很弱,特别是本科毕业生创业比率仅为1%,每年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的就业机会不到50万。如果500万大学生中有20%的能自主创业,一带十就业,就可解决全国每年全部所需就业劳动力的42%,即可解决1000万人的就业。
针对一些地方和专业大学生就业工资很低的现象,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就应当是普通劳动者,工资低是正常现象。我认为,这种看法有些轻率,有待于商榷。从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分析,高中到大学毕业,全部人力投资在15-25万。如果一个大学生毕业的工资与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工工资一样,那么,从成本收益方面讲,大学教育是极不合算的,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根本没有必要办这样多的大学。
再次,大学生创业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很不宽松。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是有风险的,如创业项目的市场把握不准,创业经验不足等等风险。但是,在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创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体制和政策风险。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基本上没有优惠政策;或者有的地方虽然制定了暂时(如一两年)的优惠政策,但是各个部门并不执行,执行了,过一两年也就没有了。具体来说,一是在中国没有非登记仅备案的创业制度,也不允许非正规创业,在住宅中兴办企业基本上不允许,创业的资本规模门槛较高,设置的其他各种标准门槛也较多,微小资本起步创业很难。二是中国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税收没有优惠,而且工商、城管、交通运输行政、卫生防疫、质监等等十几到二十几个政府部门和行政性事业机构执法、收费和罚款的项目很多,税费负担相当沉重,有时创业者所赚的钱还不够交这些部门的税收、收费和罚款。三是大学生创业基本上融不到资。中国每万人银行数量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银行数量有限,都是纵向和块块大银行,主要是向有政府背景的项目、大企业项目、资本密集型项目等等贷款,而基本上不向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特别是不向创业期的投资人贷款。从这样三个方面讲,中国是大学生群体等创业者从事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的高体制风险国家。
一些大学曾经邀请我去大学给大学生们作创业报告,我都回绝了。因为我特别害怕上述体制性风险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创业的无情打击。假如我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一个大学生从父母那里凑了10万元钱,开办了一个微型企业,还没有怎么经营,政府各部门和各行政性事业单位都来执法,都来收费和罚款,最后倒闭了,10万元本钱赔光了,即使大学生不怨我,我心中也觉得对不起学生和家长。因此,在中国创业体制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不宜盲目鼓励大学生去创业。
现在,是到了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了。
一是需要真正改革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制、执法等机构和其一系列规定,对个体工商户不再进行注册登记,实行备案制;降低各类微型和中小企业的资金等规模和其他标准门槛;对住宅区别对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一些适宜在住宅中经营的创业者,应当予以备案和登记;清理、合并和规范政府各部门和各行政性事业机构的执法;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采取教育、引导、培训等措施,从帮助其创业的善意出发,规范其经营,从而形成一个能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政府管理体制。
二是工商、质监、城管、交通行政、卫生防疫、消防、环保、公安、交通安全等部门,其行政、执法和司法,由财政拨款供给,废除其收支两条线、超收奖励、罚款分成的体制;个别需要收排污费和罚款的,其收入全部进入国库,与其奖励、工资、办公条件无关。
三是银监会应当以人为本,本着为日益严峻的大学生等群体就业形势着想,对乡村、集镇、城市社区银行网开一面,让其积极发展,使全民创业有融资渠道。
总之,政府各部门和一些行政性事业机构,需要从大局出发,克服部门利益,清理寻租设置,特别是清理合法但极不合理的收费罚款项目。银监会也不能为了便于自己监管,抱有银行越少越好、越大越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向孟加拉的尤努斯学习,积极促进银行业的竞争和发展,积极发展小额信贷,为失业大学生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创业融资服务。通过各方努力,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宽松的体制环境,解决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大学生创业和就业难这一令人头痛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的三大难题以及解决办法】相关文章:
解析女大学生的六大就业难题11-11
灰色技能能解就业难题吗?12-04
药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11-13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降低教育成本11-19
应届生难题:择业还是就业?02-16
请问生物技术未来的就业前景以及就业方向07-23
关于在新加坡留学就业状况以及方向11-27
应届生难题:择业还是就业?_求职故事11-28
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题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