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生就业陷阱有哪些
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毕业季到了,就是离开校园的时候,不管大学生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就业陷阱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就业陷阱有哪些1
现在又到了一年一度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高峰,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陷阱。为此,小编提醒毕业生,求职需擦亮眼睛,谨慎提防如下十大“骗局”。
第一,高职骗局。某服装公司给某学校发来招聘通知,招聘营销助理若干名。于是不少毕业生前去报名,结果就是招业务员,工作是销售服装。还有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按照职位招聘,但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它岗位,有时甚至安排干一些劳动强度极大的体力活。专家指出,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职诱惑。
第二,招聘会骗局。此类招聘会不是参加的单位数量严重缩水,就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甚至有的单位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因此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一定要注意,参加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此类招聘会往往是免费的。
第三,中介骗局。这类中介往往是当求职者交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后,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要人、要么不招大学生的单位名单,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存在。专家提醒,学生在找中介求职时一定要弄清该中介是否合法。
第四,培训费骗局。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有的毕业生为争取能留在公司工作,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 300元培训费。当毕业生对此进行质疑时,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为此,专家提醒,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第五,电话骗局。一般而言,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进行联系。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假借联系工作传呼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以骗取高额电话费。
第六,试用骗局。毕业生上岗后一般都会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
第七,合同骗局。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必要时咨询学校和老师的意见。
第八,承诺骗局。有些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人才,有时会口头许诺一些工资、住房等方面的优厚待遇。当毕业生到岗后发现这些待遇根本不能兑现而找单位领导理论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谁承诺你找谁去,公司没有这样的规定”。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注意:口说无凭,合同为据,关键还是签好合同。
第九,地点骗局。很多大企业在全国许多地方有分部,而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因此,毕业生在应聘时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工作地点就在总部所在的大城市,结果上岗后被分到偏远地区。对此,毕业生在面谈时必须咨询清楚,必要时在合同上写明相关条款。
第十,皮包公司骗局。有的毕业生没有向某公司投送过简历,却被通知去面试。为安全起见,决定上网先查一下。让人惊讶的是,当他用 GOOGLE搜索后发现,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地址注册了 4个公司,涉及医药、保险、建材等不同领域。后经向工商部门了解得知,该公司已不存在。在此,专家提醒求职的毕业生们,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小编提示:为避免发生这样的上当受骗的现象,根本还需要我们每个毕业生摆好自己的心态,看清自己的位置,实事求是的走路。不要把自己摆在不可能的位置上,这样反而适得其反,不仅仅在工作上不能完成好任务,更重要的会容易受骗上当。做好预防陷阱的准备。
大学生就业陷阱有哪些2
“偷梁换柱”陷阱
吴女士去应聘某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会计,招聘广告上表明月薪1500元。经过简单面试后,吴女士被录取了。但当她去报到时,却被告知按照公司的规定,所有员工必须在一线锻炼一段时间,熟悉整个公司的运做流程后方可回到本职岗位。到了月底,吴女士为公司赚得租赁中介费1100多元,但是公司还是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劳动关系,并只发给500元基本工资。
分析:名为招聘会计,实则招聘业务员;新人永远被认为“试用期不合格”而遭辞退……种种“注水”招聘让求职者深受其害。“注水”扎品虽然隐蔽,但往往有很多破绽:(1)招聘信息过于简单,没有岗位职责和应聘条件;(2)面试极为草率,面试官似乎对你的专业、能力不感兴趣;(3)刚面试完即被告知录用,但劳动合同却迟迟不签,被录用的职位与原先应聘的职位不符,对方还会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4)双方口头、书面约定的合同中有明显的不公平条款。求职者应该学会分辨形形色色的假招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包就业”陷阱
就业形势严峻,求职者找工作心切的特点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面对重重陷阱,求职者该如何人规避?
小王从某电脑学校毕业后,按照入学时学校“包就业”的承诺,被推荐到一家数码冲印公司上班大学生就业陷阱有哪些大学生就业陷阱有哪些。上班刚半个月,公司老板竟然以新成立的分公司还未开始正式营业为由,让她回家等上班通知。但放假至今,她再也没有接到上班的通知。如今,已经过了学校推荐工作的时间,学校不再“包就业”了。
分析:为了抢生源,很多学校声称“包就业”、“包分配”,但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这些承诺往往很难兑现。为保住学校生源和就业率,有的学校与一些公司“联手”,让刚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可过不了多久,这种实际上不需要新员工的公司就会以各种名义将学生辞退。对于如上做法,无论是学校还是与学校联手的公司,都是有意躲避法律政策方面的规定,并给相关部门处理这类事情造成难度。学生只有积极搜索学校“假就业”、公司“假招聘”的确切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
非法中介陷阱
张小姐在一家职业中介的信息栏上看到招聘文员的启事,便前去咨询。该中介所“电话联系”了公司后,告诉张小姐职位空缺,她可以去试一试,但要交纳100元中介费用,并承诺如果这家不合适,可另外推荐,直到找到工作为止。面试后,公司让张小姐回去等消息。等了两个星期,被告知未被录取。张小姐只好找到那家中介所重找一家公司
大学生就业陷阱有哪些投资创业。经过面试,又经过长达半个月的等待,仍然得知没有被录取。当张小姐第三次折回中介所时,中介所告诉她没有新的空缺职位,让她再等等。
分析:部分非法职介机构通常采取拖延时间、与用人单位共同欺骗等手段,骗取求职者信息费、介绍费等。求职者碰到那些“一间门面、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职介所或者“人才市场”要格外当心。正规的职介机构通常具备以下特征:有营业执照和招工许可证原件;明码标价;公示劳动监察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收费时出具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服务人员持有职业资格证。
【大学生就业陷阱有哪些】相关文章:
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常见陷阱有哪些11-09
常见的大学生求职陷阱有哪些06-08
求职陷阱有哪些202303-30
常见的求职陷阱有哪些01-13
2017求职陷阱有哪些_常见求职陷阱汇总11-08
常见合同陷阱有哪些_常见的合同陷阱11-09
大学生警惕就业招聘陷阱12-09
大学生就业谨防求职陷阱11-11
护士的就业方向有哪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