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消防文员招聘笔试题目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试题打交道,通过试题可以检测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你所见过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消防文员招聘笔试题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消防文员招聘笔试题目 1
一、 单项选择题
1、根据国家标准GB4968—85《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分为 C 类。
A、二 B、三 C、四 D、五
2、木材火灾属 A 火灾属B类火灾。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中, C 火灾属B类火灾。
A、木材 B、纸张 C、汽油 D、煤气
4、一般情况下,易燃材料的氧指数 A 。
A、小于22 B、大于22,小于17 C、大于27
5、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闪点为 A 度液体 的生产属于甲类生产。
A、小于28 B、大于28,小于60 C、在于或等于60
6、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称为 B 。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7、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的规定,危险物品分为 A 大类。
A、六 B、七 C八 D、九
8、公安消防机构监督管理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共 类 B 项。
A、5,10 B、6,15 C、7,15 D、7,10
9、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的规定,危险品可分为九大类,其中不属消防监督范围的是 C 。
A、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B、易燃固体
C、爆炸品和放射性物品 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易燃易爆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有 A 。
A、液氨 B、空气 C、氮气 D、汽油
11、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中,低闪点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低于 A度的液体。
A、-18 B、0 C、18 D、23
12、沸溢性油品是指含水率为 B 的原油、渣油、重油等油品。
A、0.01~0.3% B、0 C4%~10%
13、根据国家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的有 C 。
A、放射性物品 B、剧毒物品 C、毒害品 D、民用爆炸物品
14、凡一次销毁 D 千克以上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应报请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和环保部门的同意,在指定的地点采用指定的方法销毁。
A、30 B、50 C、80 D、100
15、易燃固体按燃点的高低,易燃性的大小,可分为 A 级。
A、二 B、三 C、四 D、五
16、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仓库管理人员在发货时,必须检查提货单位的 B 。
A、介绍信 B、《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
C、《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
D、《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
17、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储存,经营场所的建筑宜为 A 。
A、单层 B、不超过二层 C、不超过三层 D、不超过四层
18、长期《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期限为 C 。
A、三个月 B、6个月 C、一年 D、两年
19、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B 。
A、甲、乙共两类 B、甲、乙、丙B共四类 C、甲、乙、丙、丁四类
20、《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由承运单位或个人所在 A 以上(含本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批准填发。
A、县 B、地、(市、州) C、省级
21、商业小型石油库与重要公共建筑物之间或个人,必须取得 D 米。
A、25 B 、30 C、40 D、50
22、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取得 B 。
A、《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
B、《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
C、《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
D、《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23、汽车加油机、油罐与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 C 倍架空线杆高。
A、1 B、2 C、、3 D、4
24、消防监督检查由各级 C 组织实施。
A、人民政府 B、公安机关 C、公安消防机构
25、对于已经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根据使用性质的变更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一般每年不少于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26、公安消防机构在依法管理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群众性活动申请时,在受理〈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后 B 日内应当前往检查,检查后 日内应发出〈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A、2,3 B、3,2 C、2,2 D、3,3
27、〈责令停止举办通知书〉应当在检查后2日内由公安消防机构 C 送达主办或承办活动的单位。
A、邮寄 B、由人转送 C、亲自
28、对于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举办后,单位经整改提出申请复查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在到书面申请后 C 日内进行复查。
A、1 B、2 C、3 D、4
29、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对 C 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填写《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中的有关内容,并将记录表存档备查。
A、多层居民住宅楼 B、非重点单位 C、重点单位
30、公共娱乐场所在建筑时,应与其它建筑物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一般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之间留有不少于 D 米的防火间距。
A、20 B、25 C、30 D、50
31、公共娱乐场所观众厅的太平门应采用 D 。
A、卷帘门 B、转门 C、侧拉门 D、推闩式外开门
32、公安消防机构至少应 C 对宾馆、饭店实施一次消防监督检查。
A、每15天 B、每个月 C、每季度 D、每年
33、新建商场的耐火等级一般不低于 B 级。
A、一 B、二 C、三 D、四
34、集贸市场专职或义务消防队所必需的消防器材装备,由集贸市场 A 配备。
A、主办单位 B、各摊位业主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公安消防机构
35、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国将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D 。
A、甲、乙、丙共三类 B、甲、乙、丙A、丙B共四类
C、甲、乙、丙、丁共四类 D、甲、乙、丙、丁、戊共五类
36、闪点大于或等于60度的液体属 C 液体。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37、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属 A 类气体。
A、甲 B、乙 C、丙 D、丁
38、库房内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100平方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 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 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 米,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 B 米。
A、1,0.3,0.3,2 B、1,0.5,0.3,2
C、0.5,0.5,0.3,2 D、1,0.5,0.3,1
39、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 B 者。
A、1/3 B、1/2 C、2/3 D、1/4
40、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 ,且不超过 C 者。
A、1/5,1/4 B、1/4,1/3 C、1/3,1/2 D、1/2,2/3
41、二级耐火等级多层民用建筑的楼板,其耐火极限应为 C 小时。
A、0.5 B、0.7 C、1.0 D、1.5
42、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长度为 D 米,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A、100,1500 B、150,2000 C、100,2000 D、150,2500
43、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D 米。
A、6 B、7 C、8 D、13
44、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C 米。
A、13 B、15 C、20 D、25
45、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车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B米,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米。
A、10,25 B、25,50 C、15,20 D、25,25
46、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 D 米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A、120 B、150 C、200 D、220
47、当建筑物总长度超过 D 米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A、120 B、150 C、200 D、220
48、高层民用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 米,进深大于 B 米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A、4,5 B、5,4 C、3,4 D、4,4
49、一般情况下,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A平方米。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50、一般情况下,二类高层民用建筑每上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B平方米。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51、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的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A 平方米。
A、4000,2000 B、2000,4000 C、2000,2000 D、4000,4000
52、挡烟垂壁是指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 D M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
A、200 B、300 C、400 D、500
53、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面积,对于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B 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平方米。
A、4.5,6 B、6,4.5 C、6,6 D、6,10
54、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应为 B 。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推闩式普通门
55、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C LX。
A、0.3 B、0.4 C、0.5 D、1.0
56、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 C M ,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指示灯的间距不应大于 M。
A、1.5,20 B、1.2,20 C、1.0,20
D、1.0,1 E、1.0,25
57、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供电负荷等级应为 A 级。
A、一 B、二 C、三 D、四
消防文员招聘笔试题目 2
一、 单选题
1.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 B )。
A、助燃物;B、可燃物;C、燃烧产物;D、氧化物。
2.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 D )。
A、助燃物;B、可燃物;C、燃烧产物;D、氧化物。
3. 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分为( B )类
A、3; B、4; C、5; D、6
4. A类火灾是指( A )。
A、固体火灾;B、气体火灾;C、液体火灾;D、金属火灾。
5. B类火灾是指( C )。
A、固体火灾;B、气体火灾;C、液体火灾;D、金属火灾。
6. C类火灾是指( B )。
A、固体火灾;B、气体火灾;C、液体火灾;D、金属火灾。
7. D类火灾是指( D )。
A、固体火灾;B、气体火灾;C、液体火灾;D、金属火灾。
8. 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的灭火原理是( C )。
A、冷却;B、窒息;C、隔离;D、化学抑制。
9. 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 B )。
A、闪燃;B、阴燃;C、分解燃烧;D、表面燃烧。
10. 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 A )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A、初期阶段;B、发展阶段;C、猛烈燃烧阶段;D、息灭阶段。
11. 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 D )。
A、热传播;B、热对流;C、热传导;D、热辐射。
12. 热辐射在火灾处于( B )时,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A、初期阶段;B、发展阶段;C、猛烈燃烧阶段;D、熄灭阶段。
13. 空气中含氧量大约为( B )%。
A、20; B、21; C、26; D、27。
14. 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称为( B )。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粉尘爆炸;D、核爆炸。
15.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采用爆炸下限将可燃气体划分为( A )类。
A、甲、乙; B、甲、乙、丙;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戊。
16.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划分为( B )类。
A、甲; B、乙; C、丙; D、丁。
17.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少数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划分为( B )类。
A、甲; B、乙; C、丙; D、丁。
18. 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闪点为( A ) 度液体 的生产属于甲类生产。
A、小于28 B、大于28,小于60 C、在于或等于60
19. 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的规定,危险品可分为九大类,其中不属消防监督范围的是( C )。
A、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B、易燃固体
C、爆炸品和放射性物品 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20. 根据国家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的有
( C )。
A、放射性物品 B、剧毒物品 C、毒害品 D、民用爆炸物品
21. 易燃固体按燃点的高低,易燃性的大小,可分为( A )级。
A、二 B、三 C、四 D、五
22. 对于依法投入使用的___D___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
场所(建筑物),发现其有关消防安全条件未达到《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第73号令)发布时的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应当责令单位按照规定要求限期整改。
A.公共娱乐场所 B.公众聚集场所 C.公共场所 D.人员密集场所
23. 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 C 。
A.降低氧浓度B.降低温度C.化学抑制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
24. 泡沫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 A 。
A.冷却、窒息B.抑制燃烧链式反应 C.降低氧浓度D.降低温度
25. 下列物质中, B 的闪点小于28℃。
A.丁醇 B、甲醇 C煤油 D柴油
26. 下列物质中, D 的闪点大于60℃。
A、汽油 B、乙醚 C、煤油 D、机油
27. 下列物质中, C 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液体。
A、苯 B、丙酮 C、樟脑油 D、石脑油
28. 充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容器管径越小,爆炸极限 A 。
A.上下限之间范围越小 B.上下限之间范围越大 C.上限越高 D.下限越低
2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将少数爆炸下限为 C 的气体划分为乙类。
A.≤5% B.<10% C.≥10% D.≤10%
30. 下列物质中, C 的导热系数最大。
A.空气 B.水 C.铁 D.木材
31. B 可能发生阴燃。
A.塑料 B.煤 C.橡胶 D.蜡烛
32. 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气在氧浓度低于 B 时不能维持燃烧。
A. 10% B.15% C. 18% D.20%
33. A 主要是靠冷却作用灭火。
A.水 B.干粉灭火剂 C.砂土 D.卤化烷灭火剂
34. 低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的关系是 A 。
A、低于平均值 B.等于平均值 C.高于平均值 D.无必然联系
35. 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 D 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36. C 是造成火灾中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A、火烧 B、高热 C、吸入有毒气体 D脱水
37.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 C 。
A、氧化碳和水蒸汽 B、 乙炔 C、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 D、甲烷
38. 液体在燃烧过程中,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先蒸发为蒸气,蒸气受热后
再发生 A ,温度达到自燃点再燃烧。
A.热分解、氧化 B.裂变 C链引发 D.链传递
39. 不得在( D )内改建公共娱乐场所。
A、闲置车间 B、闲置仓库 C、市场 D、居民住宅楼
40. 已核准设置在( C )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应当符合特定的防火安全要求。
A、一 B、二 C、三 D、四
41. 公安消防机构对本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抽查,每半年至少组织( A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42. 下列不属于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单位的有( C )
A商场 B医院 C多层住宅 D公共图书馆
43. 对于已经确定的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单位,应当根据(A)的变更情况进行调整,重新确定是否列入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单位。
A、使用性质 B、火灾危险性 C、单位规模 D、单位性质
44. 设置消防控制中心的单位,应当安排经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持证在控制中心( B )h值班。
A、12 B、24 C、8 D、4
45. 《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应当在自检查之日起( C )个工作日内发出。
A、2 B、3 C、4 D、5
46. 《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应当自检查之日起( C )个工作日内送达被检查单位。
A、2 B、3 C、4 D、5
47.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单位整改期限届满次日起( C )个工作日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自复查之日起( B )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复查意见书》。
A、2 B、3 C、4 D、5
48. 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被检查单位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应当填发( C )。
A、《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B、《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
C、《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D、《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
49. 根据《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第73号令),下列场所不是人员密集场所的有D 。
A.歌舞厅 B. 学校的教学楼 C.客运车站的候车厅
D.机关办公楼 E.劳动密集型生产车间
50. 各类集贸市场应当建立__C_。
A.消防站 B.专职消防队 C.义务消防队 D.安保部门
51. 公共娱乐场所的房产所有者在与其他单位、个人发生租赁、承包等关系后,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由__B_负责。
A.房产所有者 B.经营者 C.主管部门 D.公安消防机构
52. 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首先应当填写( C )。
A、《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B、《消防监督检查意见书》
C、《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 D、《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表》
53. 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举办的大型集会活动具有火灾危险且当场不能改正的,应当填发( D )。
A、《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B、《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
C、《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 D、《责令停止举办通知书》
54. 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单位擅自改变防火分区、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等防火分隔设施的,应当( B )。
A、 责令当场改正
B、 责令限期改正
C、 责令重新申报消防设计审核
D、 责令增设消防器材
55. 当事人对公安消防机构依据《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 B )。
A、 只能申请行政复议
B、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C、 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或复议机关逾期不予答复的,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D、 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56. 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消防监督检查人员( C )参加,应着制式警服,并出示执法法身份证件。
A、可一人 B、应一人或两人 C、应两人或两人以上 D、不得少于叁人
57. 新建的商场、集贸市场使用或者开业检查内容与消防验收内容一致时,应当( B )。
A、 先办理消防验收手续,后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B、 消防验收手续和消防安全检查同时办理
C、 先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后办理消防验收手续
D、 只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58. 《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应当( B )。
A、 由被检查单位存档备查
B、 由公安消防机构存档备查
C、 由被检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存档备查
D、 由被检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存档备查
59.《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当事人一栏,对法人的处罚应以( C )名称为准。
A、 防火档案
B、 消防安全许可证
C、 工商执照
D、 税务登记证
60.公安消防机构对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可以( C )。
A、刑事拘留 B、行政拘留 C、强制传唤 D、罚款
61.消防监督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发出下列行为属于责令立即改正的有( A )。
A、 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
B、 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的
C、 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
D、 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
62.公安消防机构依法给予( D )行政处罚时,应当在法律文书上加盖主管公安机关的印章。
A、行政警告 B、罚款 C、没收非法所得 D、行政拘留
63.消防监督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发现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应当( A )。
A、责令立即改正 B、责令限期改正 C、责令停产停业 D、责令停止使用
64.对责令停产停业处罚的单位或个人,拒不停产停业的,公安消防机构可以( C )。
A、强制执行 B、报请人民政府强制执行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报主管公安机关强制执行
65.下列行为应当责令限期改正的是( C )。
A、 违法使用明火作业的
B、 消火栓、灭火器材被挪作他用的
C、 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擅自使用的
D、 违法生产、使用、销售、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
66.公共娱乐场所设在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多层民用建筑内时,该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B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67.设置在地下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B )。
A、一 B、二 C、三 D、四
68.商住楼的公共娱乐场所与居民住宅的安全出口应当( C )。
A、合用 B、设置一个出口 C、分开设置 D、封闭
69.在地下建筑内设置公共娱乐场所严禁使用( A )。
A、液化石油气 B、蜂窝煤 C、天然气 D、电饭煲
70.公安消防机构对撤销原同意其使用或者开业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应自复查之日起的 B 制作并送达《撤销批准决定书》。
A、2个工作日 B、3个工作日 C、4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71.在地下建筑内设置公共娱乐场所只允许设在( A )。
A、地下一层 B、地下一、二层 C、地下一、二、三层 D、地下一、二、三、四层
72.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 D )。
A、香烟 B、可燃物品 C、含酒精饮料 D、易燃易爆物品
73.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容纳人数不得超过( D )。
A、 额定人数的一倍 B、经营者确定的人数 C、额定人数的50% D、额定人数
74.公共娱乐场的疏散出口数目一般不应少于( B )。
A、一 B、二 C、三 D、四
75.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C )时,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A、出差 B、休假 C、变更 D、外出旅游
76.宾馆饭店内的安全出口标志宜设置在( A )。
A、出口的项部 B、墙面上 C、地面上 D、门窗上
77.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的安全指示标志宜设置在( C )。
A、走道地面上 B、走道顶部 C、距地面1m以下墙面上 D、距地面1m以上墙面上
78.宾馆饭店在使用开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D )。
A、 配备灭火器材
B、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
C、 竣工后经消防验收合格
D、 安消防机构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并发出《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79.公安消防机构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消防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依法采取措施、申请 A 强制执行。
A、当地人民法院 B、当地人民检察院 C、当地公安机关 D、上级公安消防机构
80.公安消防机构受理由单位提出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的书面申请后,应当自检查之日起 B 内制作并送达《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A、2个工作日 B、3个工作日 C、4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81.公安消防机构对于送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应自检查之日起 C 内送达。
A、2个工作日 B、3个工作日 C、4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82.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整改期限届满次日起 C 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A、2个工作日 B、3个工作日 C、4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83.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复查之日起 B 内制作并送达《复查意见书》。
A、2个工作日 B、3个工作日 C、4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84.依据《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规定,集贸市场严禁经营( C )。
A、 农副产品 B、日用工业品 C、易燃易爆物品 D、中药材产品
85.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应由( C )。
A、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
B、 公安消防机构负责
C、 市场主办单位负责
D、 个体经营者负责
二、多选题
1. 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BCD )。
A、可燃物;B、氧化剂;C、温度;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2. 控制物质燃烧基本条件是( ABCD )。
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防止火势蔓延。
3. 任何可燃物产生燃烧或持续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 BD )。
A、反应条件;B、必要条件;C、分类条件;D、充分条件。
4. 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分为( ABCD )
A、冷却;B、窒息;C、隔离;D、化学抑制。
5. 用于降低氧浓度达到窒息灭火的气体有( ABD )
A、二氧化碳;B、氮气;C、氯气;D、水蒸气。
6. 热传播有( BCD )三种途径。
A、热输送; B、热传导; C、热对流; D、热辐射。
7. 燃烧的基本类型有( BCD )。
A、沿燃; B、闪燃; C、爆燃; D、自燃。
8. 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有( ABCD )。
A、压力; B、氧浓度; C、催化剂; D、容器的材质和内径。
9. 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有( ABCD )。
A、受热熔融;B、挥发物的数量;C、固体的颗粒度;D、受热时间。
10. 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 ABCD )等性质有关。
A、蒸气压; B、闪点; C、沸点; D、蒸发速率。
11. 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有( ABCD )。
A、温差;B、导热系数;C、导热物体厚度;D、导热物体截面积。
12. 影响热对流的主要因素有( ABCD )。
A、温差;B、高度;C、通风孔洞面积;D、通风孔洞所处的高度。
13. 爆炸可分为( ABD )。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粉尘爆炸;D、核爆炸。
14. 下列物质发生爆炸,属于化学爆炸的有( ABCD )。
A、炸药;B、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C、可燃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物;D、粉尘与空气混合物。
15. 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的规定,火灾分为 ABCD 。
A.固体物质火灾 B.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气体火灾 D.金属火灾 E.带电火灾
16. 公安消防机构根据需要可以传唤有关人员的情况是 ABC 。
A、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B、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C、依法调查火灾 D、实施消防监督检查 E、进行消防设计审核
17. 公安消防机构在进行建筑工程审核和验收时必须填发 CD 法律文书。
A、《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 B、《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
C、《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D、《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E、《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18.消防监督检查常用的法律文书有 ABCDE 。
A、《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B、《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C、《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
D、《消防监督检查记录》 E、《复查意见书》
19.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包括ABDE 等内容。
A.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B.消防档案的建立健全情况
C.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D.灭火预案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定期组织演练情况
E.每日防火巡查情况
20.对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前申报消防安全检查的,应当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检查下列 ACDE 内容。
A.室内活动使用的建筑物(场所)是否依法通过了公安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
B.抽查室内活动使用的建筑物(场所)的耐火等级、防排烟设施、防火墙等
C.抽查室内活动使用的建筑物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符合规定
D.抽查消防设施运行、消火栓状况以及灭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规定
E.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21.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具有下列 ABCDE 情形之一的,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
A.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
B.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C.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D.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
E.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22.公安消防机构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 ABCDE 依法实施处罚。
A、机关 B、团体 C、企业
D、事业单位 E、个体工商户
【消防文员招聘笔试题目】相关文章:
美的招聘笔试题目09-27
瑞星招聘笔试题目09-02
幼师招聘笔试题目06-29
护士招聘笔试题目06-22
建行招聘笔试题目10-24
建行校园招聘笔试题目09-18
海尔集团招聘笔试题目06-13
长沙银行招聘笔试题目11-21
经典微软招聘笔试题目分享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