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借鉴与运用

时间:2022-11-11 13:10:11 综合指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借鉴与运用

  摘要: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职业指导工作要有新的发展,理论突破是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外许多职业指导专家运用发展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法,探讨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目前我国职业指导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对我国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外,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局限,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研究,对于新时期职业指导理论体系的形成、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国外职业指导理论概述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全面发展要归功于心理学,尤其是心理测验技术的发展。二战后,社会学家和职业指导工作者广泛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职业问题。50年代之后,逐渐形成众多的职业指导理论派别,职业指导理论趋于系统化和多样化。较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有: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需要论、心理动力论、职业选择发展论、行为论、决策论等。这些理论派别,尽管模式不一,见解各异,但各种理论之间互为补充,或者强调个人因素,或者强调社会因素,或者强调两者的综合。现将各理论派别作一概述。

  1.个人取向。

  这类理论重在从个体的角度来探讨职业行为,重视个人的需要、能力、兴趣、人格等内在因素对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个人取向的理论又可大致区分为三类:以强调个人特性与职业特性相匹配的特性论模式(如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以强调个人内在动机为核心的动力论模式(如需要论、心理动力沦);以发展的观点来研究个体职业行为的发展论模式。

  2.社会取向。

  这类理论倾向于研究作用于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强调个人所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在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包括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

  3.综合取向。

  这类理论认为,无论是个人因素还是社会环境因素,都不能单方面决定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既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所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个人的职业行为。这类理论有行为论和决策论。

  上述职业指导理论在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是特性—因素论和职业选择发展理论,现将这两种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作一简要介绍:

  特性—因素论主要以个性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为基础,承认人的个性结构存在客观差异,强调心理因素在职业选择中的匹配作用,重视心理测量技术的运用和问题的诊断。职业指导的过程由三步组成:第一步是评价求职者的心理和心理特点,第二步是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职业信息,第三步是人—职匹配,指导人员在了解求职者的特性和职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帮助求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获得的职业。职业选择发展理论是一种纵向职业指导理论,重在对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研究。发展论认为,人们的职业意识和要求并不是在面临就业时才具有,而是在童年时就孕育了职业选择的萌芽,随着年龄、资历和教育等因素的变化,人们职业选择的心理发生变化。职业倾向形成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既与身心成熟程度密切相关,也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发展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人们历来把职业选择看作是个人生活在特定时期出现的单一事件的观点,明确指出人的职业选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职业指导要研究人的职业心理发展阶段,根据人的职业成熟发展程度,通过日常有意识的教育工作来进行。同时,人的职业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因而职业指导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二、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对于我们确立学校职业指导的任务、形式、方法、途径等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学校职业指导的任务。

  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此,职业指导应作为发展个体健全的职业自我观念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从个人的角度讲,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从社会的角度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合格的劳动者这一概念意味着个人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角色技能”,用发展论的话来讲,就是“职业自我概念”。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含着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以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基于以上认识,学校职业指导的基本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角色技能与生活角色技能)的形成与发展。

  2.学校职业指导的基本形式。

  学校职业指导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二是将职业指导渗透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两种形式互为补充。

  职业指导课程是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由专职教师或职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如利用补充读物实施职业指导或利用声像资料实施职业指导,此外还有参观与访问、劳动实习等。

  职业指导的另一种形式是将职业指导渗透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不仅传授具体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知道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价值,以及如何在职业领域中运用这些知识。

  3.学校职业指导的方法。

  学校职业指导的关键就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并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自己。学校职业指导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指导、信息咨询指导和校正性指导。

  心理指导主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并确定与个人特征相符合的职业领域。心理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状况(包括能力、兴趣、理想、价值观、职业发展水平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

  信息咨询指导是一种通过职业信息的提供来帮助学生增进对职业世界的了解的方法。学生职业定向方面的许多问题都源于缺乏对职业世界的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因而职业信息咨询服务便成为职业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职业指导者可通过口头的或书面的、声像的等形式向学生全面深入地介绍社会职业状况,各种职业的性质、条件及发展机会等信息。在介绍各种职业资料时,指导者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与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有关职业的知识与自我进行对比性评价,从而收到良好的指导效果。

  校正性指导主要针对职业选择错误的学生。这类学生包括:职业选择与个性心理、生理素质不相符合者,职业选择与个人能力、所学专业不相符合者,以及非主观原因引起的职业选择错误的学生。校正性指导应了解造成学生职业选择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去克服。

  4.学校职业指导的途径。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学校的职业指导已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我国学校的职业指导途径可以采用网络化形式进行,即国家成立学校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学校设置专门课程,学科职业指导渗透,校内专职教师咨询,校企合作等形式。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学校职业指导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国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借鉴与运用】相关文章:

职业指导踏上征程08-07

古人招聘面试智慧借鉴08-09

《中国好声音》对险企的借鉴07-26

如何对被动型求职者进行职业指导07-31

抽屉理论介绍03-20

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08-16

人在国外还能AC面试?08-09

面试者语言运用的技巧04-20

生涯发展理论概述08-11

职业指导员提醒:求职面试应避免五种错误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