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创业故事

时间:2021-03-02 10:34:34 求职故事 我要投稿

2016求职创业故事

  关于创业的故事你了解多少?下面就随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一起阅读了解相关的内容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6求职创业故事

  不为人知的华为创业故事

  创业艰辛历程

  华为于1991年9月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五十多名华为人开始了艰险的创业之路。一层楼分隔为单板、电源、总测、准备四个工段,库房、厨房也设在同层楼。十几间床挨着墙边一溜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在工段上班,包括开发人员,累了就爬在桌上,或在地上找张泡沫板、纸板,席地而卧,睡一下,醒来接着干,包括公司领导来也是这样。整层楼没有空调,只有吊扇,高温下作业,经常是汗流满面。每天加班到很晚,熄灯就睡。四周老化测试的机架,设备上一闪一闪的信号灯,高频电流的振荡声,伴随着枕戈待旦的华为人进入梦乡。

  有时睡到半夜,突然来车到货,不论是很重的蓄电池,还是机柜,都立即起来,卸完再睡。大多数人,以此为家,领料、焊接、组装、调试、质检、包装、吃饭、上厕所,一直到睡觉都在这一层楼上。除了到外协厂及公司总部,不少人一连几天都没下过楼,有时候连外面天晴天阴,有没有下雨都不知道。

  没有包装工段,也没有搬运及包装临时工,设备测好后,临时叫上在场的几个人,不分工人、工段长或是经理,也不分大专、本科还是硕士、博士,一起包纸箱,装入木箱再订上边角铁,然后四五个人一起抬起机柜箱,装车发货。大家开玩笑都自称为“乡民”,经理就叫“乡长”。市场部招的新员工,一般都要先到总测工段实习,即先当“乡民”,经过培训后,才派出去。美国有著名的“西点军校”,我们自豪地称这是进华为的“西乡军校”。

  当“乡民”,就要参加包装发货。记得一名新来的硕士生,第一天上班就打包,不会干,一上来就被铁皮将手指划破,血竟喷到了旁边的墙上,幸好早准备有止血胶布,包上再接着干。

  中期过渡时期

  当时华为工资并不高,不论文凭高低,月工资仅几百元。也没有什么补贴,更不计加班费。即使这样,1991年的华为依然现金流非常紧张,到处借贷困难,到帐的订货合同预付款,都全部投入到生产和开发。产品出不来,全国各地已经预定华为交换机的催货电话、电报、传真不断,我们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不成功,后果不堪设想。公司领导几乎每天都来检查生产及开发的进度,询问原材料到货情况,或开会研究面临的困难与分工。遇到吃饭时间,公司领导就在大排档同大家聚餐,按华为不成文的规矩,同桌吃饭,由其中职位最高的领导个人付款请大家吃饭。会议那段岁月,虽然环境艰难,但是大家干得很开心,对未来充满信心,个个都怀着勇往直前的干劲儿。

  困难时期的坚持

  开发项目组只有五、六个人员,不仅负责硬件像电路板、话务台的设计制作,还要负责全部软件程序的编写与调试。关键时刻,从白天到晚上不断地编写软件,调试、修改、再调试。记得有位工程师,负责改写软件和测试全机性能。他累了就抽支烟或闭一下眼,病了也一边吃药一边不停地干。当项目成功,机器出厂,他又到上海指导安装开通,累得连眼角膜都掉了,不得不住院手术,才保住了视力。

  当时没有任何自动测试设备,外加工焊接的电路板,成千上万的`焊点都是品质部的员工用放大镜一个一个地目测检查有没有虚焊、漏焊、连焊。交换机的性能检验是总测工段的工程师用话机一项一项地测试。遇到大话务量测试,往往要将全厂的人都叫到一起,60多部话机,一人两部话机,同时拿起话筒试。天天看测试结果,天天晚上开会讨论攻关。

  1991年12月,我们终于通过了全部的基本功能测试,高温及链路老化测试整机性能稳定,电话打出接入畅通、音质良好。公司决定正式宣布出厂8台,产值100万元。首批BH-03(24/224)3台于1991年12月2日包装发货出厂。

  艰辛的成功之路

  1991年12月31日晚,公司在蚝业村工业大楼三楼开了一个庆功会。全部员工聚集“乡下”,隆重庆祝第一个有华为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出厂。简单的自助餐,加上啤酒,我们开了一个简陋而又热烈的庆功会。事后才知道,公司在1991年收到的订货预付款也已经全部用完了,公司帐上已没有什么资金了,再发不出货,公司就要破产了。

  1991年这一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胜利,成为华为创业崛起之路上关键的一步。

  这可真是天道酬勤,1992年,华为的产品大批出厂,进入市场,首次产值突破1亿2千万元,利润上千万,华为活下来了!这为华为在1993年研制生产出C&C08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为进一步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创业的人越多,商机才会越多”

  “李老师,这是我表妹,她也想做电商,你就好好教教她吧!”5月25日上午,平顶山市湛河区南环路街道东风社区一家写字楼内,崔芳芳带着表妹走进“电商师”李金洋的工作室,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介绍起来。

  今年28岁的崔芳芳告诉记者,自己原先在平顶山市一家大型商场上班。一年前,当上妈妈后,她一直赋闲在家。半年前,她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从事电商经营的李金洋。接受了李金洋半个月的免费电商经营培训指导后,崔芳芳便在家开起了网店。近四个月来,崔芳芳网店销售的净利润一直保持在每月4000元左右。“这不,俺就想让表妹也跟着李老师好好学学,然后开家网店。”

  今年30岁的李金洋,家住湛河区九里山街道飞翔社区桃花源小区。2007年大学毕业后,李金洋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办了一家床上用品生产销售公司。李金洋的实体店生意蒸蒸日上之时,网店作为新生事物开始出现。2010年5月,看准商机的李金洋把自己实体店内的商品搬进了网上店铺。如今,他经营的网店达40余家,拥有8名员工,网店中经营的产品经常保持在100万种以上,年创净利润近百万元。

  看着李金洋成功转型为电商,周边很多熟人也纷纷效仿,但成功率不高,很多人大半年没能从网店里卖出一件商品。李金洋就想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大家,既让大伙儿少走弯路,又能抱团经营,共同把生意做大。想到了就做,李金洋开始试着把自己的创业经验总结成教材,免费对身边熟人进行电商经营培训。崔芳芳就是受益者之一。

  截至目前,李金洋对200余人免费传授了网店营销经验,其中50余人已经成功创业,月净利润均保持在3000元以上,李金洋也由此被身边的熟人亲切地称之为“电商师”。

  免费为大伙儿培训,让大伙儿走上致富路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网店的知名度和关注率。“成功的事业靠的是合作”,李金洋说,“只有创业的人越多,合力才会越大,商机也才会越多,我和大伙儿才都能成为受益者。


【2016求职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2016华为求职创业故事03-17

2016年求职创业故事08-10

2016创业故事08-03

2016创业故事案例08-02

2016我的创业故事03-17

2016励志求职故事07-31

2016求职故事汇集07-25

求职故事案例201608-18

暑假求职故事201608-14